王泉涌
她,从小思想进步,博览群书,青年时代便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她,抗战时期来到东北,是智勇双全的工运领袖;她,手持双枪、红装白马,是令敌人魂飞胆寒的巾帼英雄;她,被俘后蔑视敌人各种利诱和酷刑,直至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她,临刑前给儿子写下感人至深的遗书,教育后人立志报国。她,就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委员、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不让须眉的热血女青年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1905年10月生于四川宜宾白杨嘴村的一户富裕人家。青年时,在姐夫郑佑之的支持下,经常阅读进步书刊,眼界大开,觉悟提高很快。后来,在郑佑之的帮助下,赵一曼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白杨嘴村成立了青年团支部,赵一曼担任了支部书记。她积极争取二姐李坤杰加入团组织,两人一起奔走在贫苦妇女中间,向她们宣传妇女解放的道理,讲男女应该平等,妇女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反对丈夫、公婆打骂等。在赵一曼的积极倡导和郑佑之的大力支持下,“妇女解放同盟会”于1924年10月成立,赵一曼担任文书。她利用这一妇女维权组织,广泛开展妇女争取解放、反对“三从四德”、反对一夫多妻、反对童养媳等斗争,坚决为贫苦受压迫的妇女说话撑腰,在当地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性影响。
1926年夏,赵一曼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1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奉命回国后,先后在宜昌、上海、南昌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机智勇敢的“《申报》记者”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革命形势的新变化,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在东北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驻满办事处,任命黄维新为办事处主任、赵一曼为组织部长。
1932年年初,赵一曼和黄维新来到东北,他们假扮夫妻,首先在大连考察了工人运动情况,然后奔赴沈阳。在他们到沈阳之前,中共满洲省委刚刚被日伪当局破坏,省委也从沈阳转移至哈尔滨重新组建,沈阳的敌后斗争环境异常险恶。两人面对沈阳的白色恐怖,丝毫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登上了北上的列车。赵一曼到沈阳后,以上海《申报》记者的身份为掩护进行秘密活动。一天,赵一曼到沈阳卷烟厂车间以采访为由了解相关情况,厂方不明所以,特意派主管行政的副厂长接待赵一曼,陪同她参观车间、工人饭堂。厂行政主管非常小心,恭恭敬敬地对赵一曼的提问进行了回答,生怕《申报》曝光烟厂剥削压榨工人的罪恶行径。
赵一曼从烟厂回来后,对烟厂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工人们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感到十分憤慨,她坚定地说:“咱们就从这个恶劣环境下手,争取改善工人的做工条件。”随后,烟厂党支部和工会研究了一个办法:让工人以哮喘病为由请假去看病,都说胸闷、呼吸困难做不了工。很快,卷烟包装车间陆续有工人请假看病,且人数日增,致使卷烟工和包装工岗位严重缺人,烟厂损失很大。厂方也意识到这是一场软性罢工,持续下去后果将十分严重,便赶忙请求工会进行调解。经过调解,厂方答应在车间内安装大型排风装置,并给工人每天补助1角钱保健费,夜班免费发放一张饭卡,还对重点岗位配发了口罩和眼镜。这次斗争的胜利,使工人们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得到了明显改善,极大地鼓舞了工人们的斗争热情。
灵活干练的工运领袖
赵一曼在沈阳期间,除了领导烟厂的工运斗争,还负责做纺纱厂、麻袋厂、满蒙毛纺厂三个工厂的地下工作。她先与工厂里的党组织接上关系,每周在小西边门外会面,了解工人的工资、生活、工作和厂方对工人的压迫剥削等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赵一曼了解到,有的工厂月计工每加班1小时得2小时的工资,而日计工每加班1小时只有1小时工资,因此工人之间产生了矛盾。为了加强工人间的团结,赵一曼向工人们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的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化,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一致对敌。同时,赵一曼还组织了工人足球队、识字班等,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加强工人之间的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地下斗争实践,赵一曼对社会各阶层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依靠什么人、团结什么人,她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她考虑问题细致周到,做事稳妥,善于灵活地与敌人斗争,积累了许多地下秘密斗争的经验,而沈阳地区工运斗争成果也因此不断扩大。
叱咤风云的抗日女杰
1932年9月,党组织派赵一曼到哈尔滨东部的珠河县(现尚志市)工作。赵一曼来到珠河后,先是在县抗日救国会妇女部工作,后任铁北区区委书记。在她的领导下,铁北区的农委会、反日会、妇女会、儿童团的各项工作都十分出色,仅农民自卫队就发展到3000多人。农民自卫队在赵一曼组织下,扒铁路,炸桥梁,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一次次成功地伏击敌人,夺取敌人的武器弹药,壮大了农民武装。一次,赵一曼带领一个五人行动小组,巧妙端掉了帽儿山公路伪军哨所,并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随后,她又带领自卫队在关门嘴设伏,消灭了20多名日军。从此,赵一曼名声大振,被敌人称为“手持双枪、红装白马的密林之王”。
舍生取义的伟大母亲
1935年秋,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1月,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不幸腿部中弹被俘。敌人在各种威逼利诱和酷刑手段用尽之后,准备将赵一曼押往珠河处死示众。在通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给未满周岁的儿子写下一封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件遗憾的事情……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敌人押着赵一曼来到珠河县小北门外,仍不死心地劝她只要画出抗联第三军活动的一张草图或者写上“从此不再反满抗日”几个字,就可换回生命。赵一曼轻蔑地看了敌人一眼,高唱《红旗歌》,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牺牲时年仅31岁。
赵一曼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展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被誉为“白山黑水民族魂”的抗日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