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沧
近些年,基于理论创新的利好,一些人忽略创新的知识基础、现实要求及应该拥有的崇高境界和能力,逆理论创新的规律而动,造出许多“新概念、新理论”。其中“道德资本”就属于这类“创新”。其基本观点是:现代社会“道德在资本化”;既存在“作为个人资本的道德”,也存在“作为企业和社会资本的道德”。在这里,作者将“道德资本化”;将朴实纯洁的道德转变为唯利是图或仅仅具有工具性质的资本;让道德玷污诡计多端和污秽不堪的灵魂;将人性永恒的道德属性捆绑于历史性的“资本”范畴。与此同时,作者又将“资本道德化”,给本质上以营利为目的的资本加上神圣道德的光环,以便给剥削者、压迫者、投机钻营者和别有用心者的恶劣行为涂脂抹粉和掩人耳目。实际上,这是既玷污了道德,也曲解了资本。其结果,不仅使得人们既不知何谓“道德资本”,也混淆了是非黑白;既明目张胆地刺激了人的贪欲,公开鼓吹剥削牟利就是道德,也制造了“道德资本”内嵌的虚假伪善。而现实中,正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自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只要“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266 页。既然如此,怎样可以毫无良知地对抗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罪恶为宗旨的《资本论》,编造出一个“道德资本”概念,来黑化道德,曲解资本,混淆视听,制造观念和理论上的混乱?对此,作为一位学者,当然有职责通过对其深入地剖析和批判,以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正本清源。
从“资本”的本性上讲,许多事物在人类社会的一定阶段的某种关系中,都可以变成资本,然而唯有“道德”却不成。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道德和资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其本质与核心是仁慈友爱、纯洁高尚、义务责任;是诚实正直、利他无私、良知良能、善心善行。作为真理之花、至善之美的道德,不仅高于权力富贵,而且能使人类社会摆脱剥削压迫,控制人的本能和欲望。而资本,作为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及牟取暴利的工具,不仅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集中地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是在其他社会形态中,也通常都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指经商和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当然广义上,资本也可以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但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它作为外在于人性的东西与作为人类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的道德都有本质区别。以至现实中既不存在道德资本,也不存在资本道德。除非把道德当作商品,而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和初心,或者说除非把类似孟子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等行为律令排除在道德之外。
另外,道德不仅不能够成为资本,其表现出来的“大公无私、利他主义、集体意识、奉献精神、怜悯之心以及仁慈善良的品格”等,本质上也都是反资本的。因为“资本”是资产阶级发明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剥削形式和致富手段。其目的是旨在剥削、盈利和赚取各种好处,即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言,资金、土地、劳动产品等资产“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盈利的时候,才叫做资本”。②[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18 页。特别是在古典经济学中,不论是货币还是具有一定价值额的物质产品,“只有在它利用自己造成剩余价值时,才变为资本”。这样一来,所谓的“资本和利润,或资本和利息,正像原因和结果、父亲和儿子、昨天和今天一样地彼此不能分离,并处于同样的相互关系之中”。①[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1 年,第207 页。只是在动产上为了生产商品剥削自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而愈来愈具有资本职能的时候,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这个名词才出现。所以,从作为实物或概念的“资本”问世之日起,基于它的“贱买贵卖和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的本质”,使得一切资本拥有者和使用者的目的就是唯利是图。具体做法就是: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而且“他们的利益总是在于诳骗和欺诈公众”。②[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21 页。
在如此资本观念的影照下,人们不仅会变得冷酷无情、贪得无厌、毫无同情和恻隐之心,而且会一反传统之美德,以恶为善,以善为恶,将忠顺诚信、卑恭谦逊、与世无争、乐天知命、安贫乐道、自我牺牲等都看作一种恶德;将为富不仁、残酷竞争、无情淘汰等则看作比公平、正义、仁爱及和衷共济等更为可贵。而由此导致“构成这个世界原则的道德在消失”。所以,资本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特殊产物,只是一种有条件的和阶段性的存在。它虽然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石,但无疑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过客,不是常客。它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也即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必将随着社会发展和阶级消亡,最终走向灰飞烟灭。
然而,道德作为人性的构成和自由的保卫者,不仅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中,更是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即如普鲁塔克所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这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就有维系整个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所以“道德”一词决不像“资本”一词,仅仅是近代社会的作品。在汉语中,“道德”一词可以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在西方世界,Morality一词则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或道德观念当然要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因此,它是受到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作用与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以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大相径庭。为此,马克思才指认道德是个历史范畴和现实概念;并认为在阶级社会,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是他并没有因为道德观念的时代性和变化性,而否定道德准则的普遍性,也即他并不否定正是“自由、人类共同体、社会正义和自我实现”等体现人性的概念构成普遍道德的基本内涵。
由此出发,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集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谴责它带来的利己主义、物质主义和剥削压迫;对资本这种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予以深恶痛绝;憎恶资本主义搞寡头政治、经济垄断,使人堕落为机器。马克思指出,正是教唆人追名逐利的资本,刺激了人的贪欲,放任了人的本能,导致人的生产劳动、生活消费都发生严重异化和资本化,使人脱离了类的本质。在这里,工厂把工人变成活的工具;农场把农民变得弯腰驼背、四肢畸形;知识分子也脱去高雅和伪装变得投机钻营和急功近利。至于他们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片空虚,从而成为一种极端单调的生产力,更充分显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人道和非道德。
为此,就道德是迄今以来全部人类行为所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而言,康德所谓的基本“道德律令”无疑是存在的。因为一切道德都毫无例外地来自人的自然本性、生命本能、内在情感和生存需要。它们所体现的是人类行为对形形色色的目的适应性或充分性,以及作为一种实践规则在决定意志之前作为根据所体现的可能性。所以,一切道德都不会只委身于政治经济,而必须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即如春秋时代管仲所言“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换句话说,人们要想把自己的行为准则转变为普遍的实践法则,就“只能把这些准则思想作为这样一种原则,它们不是依照质料而是依照形式包含着意志的决定根据”。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26 页,第88 页。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就有那些能够自为地决定意志的实践法则,也即被纯粹理性形式化和统一化了的道德律令。比如那“从属于自爱或个人幸福的普遍原则”,就可谓是全人类共同认可和拥有的道德关切。因为它是“理性通过实践法则所绝对地命令的和实际地产生的”。②[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26 页,第88 页。譬如“我们是宽宏大量的、无私的、谦虚的、勇敢的、完全自我克制的、充满奉献精神的、很知情达理的、很有耐心的、很诚恳的”等,都可谓是基于生存竞争和自然本性实现的全部人类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法则。而所有这些都是“资本”的内在本性不能企及的。即便是资本中贯穿着一种社会理性精神,其作为促进经济物品保值和增殖的人文动力,最终目标依然是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而不会像道德那样,本性是无利可图和一心向善。
正是基于道德的这种普遍性,我们才说马克思决不是一个反道德论者,而是一个旨在祛除人性异化、实现人性复归的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和道德实践家。他批判旧道德,树立新道德,否定伪道德,崇尚真善美。他反对虚假意识、空洞说教、集权制度、经济垄断、劳动异化和资本主义制度;认为道德的真谛在于重视合人性的实践与变革;在于全身心地关注民众生活,推动人性发展。也正基于对道德的这种认识,他才将全部生命都奉献给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和对全人类的深切关爱。在这一道德实践过程中,他所展现的完美人格、高尚德性及惊天伟业,不仅证明他将美德和智慧、革命和至善集于一身,而且塑造了辉煌的人生和道德的楷模。
也正是在道德的普遍性与合人性的意义上,老子才在《道德经》中给予道德以一种崇高的礼遇,并将人之“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两类:“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③老子:《道德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 年,第38 章。也就是说,在老子看来,只有不抱着任何自私目的与不良动机的人,其天经地义所施行的善心善事,才真正体现其是有德之人。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所行之事仅是基于一种外在的利己目的,仅是为了行善而行善,或仅是为了做一个正人君子才有意识地所为,那么他即便可以被称作有德之人,其德也只是“下德”。至于“道德资本论”者竭力提倡要把“道德”作为一种能够加速其升官发财、捞取更多利益的资本,其所作所为不仅不能称之为道德,简直就可谓之为名缰利锁和道德颓废。退一步说,即便是“道德资本”一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拥有者旨在其不断地增值,从而使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能够享受它的利息”,这也只能算作行为上的精明和思维上的狡诈,而根本谈不上是利他而非利己的道德。也就是说,任何人一旦把道德看作是获得好处或“利滚利”的资本,就是道德的异化,就是对道德或“上德”的亵渎。
正是在“上德”才可谓为真正有德的意义上,老庄哲学才不像孔孟之道那样看重名利地位,而是主张绝贤弃圣,提倡“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①老子:《道德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 年,第10 章,第49 章。只有如此,人类才能从本质上根治情欲,压制淫邪,调心养神,安身立命。为此,他们对人生总是抱着无为而治的态度,认为只要不为魂魄所惑,不为外物所诱,脚踏实地从细微之处做起,顺应天道,自然就会功成事遂。相反,若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虚妄浮夸,及至机关算尽,结果必然是自食其果,自取其辱。也正是在这种忠顺自然的意义上,老子才说人生的最高追求就是能够守静致虚、丰神秀逸、至福至善。由此,他奉劝那些终日忙于世俗之争的逞强好胜者或绞尽脑汁者,要不计名利荣辱,多一些礼智之德,少一些争权夺利和伤天悖理。若能如是,一个有德之人才可能“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②老子:《道德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 年,第10 章,第49 章。用崇高的美德滋润他人心灵,无私地关爱善良淳朴的民众;用清静无为之道治理天下,使百姓之心返璞归真、浑沌笃朴,使世风淳良,充满友善关爱。也只有如此立身行事才能够做到胸怀浩荡、宽和温厚、唯道是从。其不朽之德包容天地,囊括八荒;其博大深广的善行施惠万物,却从不知恩图报。进而让自己的心灵与天地相通达,做到光明磊落、旷达悠远,气质淳朴,精神内敛,宛如璞玉尚未雕琢般自然天真,从不纵欲以损精气。举止神采浑然一体,身心大道合而为一。反过来,若世人机心一体,贪欲横流,文恬武嬉,统治者昏庸无道、腐化堕落,那就必然会导致你争我夺、国家混乱、世风日下。所以,道德无论何时都不可能成为那包藏一本万利的祸心和发家致富动机的“资本”。道德推崇的是天下为公、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其目的是要弘扬一种人类意识;教导与他人建立起互助互爱、互利互惠以及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唇齿相依的关系;形成一种同心同德、团结一气、以抵于成的美德;树立遵从于共同利益的品性,确立社会协肩并进的观念,养成发动和组织民众的能力和意志;激发献身社会和改造世界的热情;塑造奋发图强、无私无畏、一往无前的崇高人格;并将自由、平等、民主和公正置于至上之美德的地位。
资本作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生产和实践工具,在现实中,的确可以帮助人们养家糊口、发家致富、升官发财、促动生产、发展经济、推进科学技术、繁荣文化艺术、普及教育、增强军事。然而,这与提升人类精神、纯洁伦理道德、弘扬人间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健全社会制度,并没有必然关系。与权力是把“双刃剑”一样,资本的正负效应恰恰在于能够有效地激发起人性中“旺盛欲求”的软肋,致使物质财富的增多往往会招致精神贫乏、道德缺失、人性堕落以及物欲、财欲、色欲、淫欲、权欲和妒忌之欲的恶性膨胀,从而正体现了叔本华的名句:“人类只不过是千百种欲望的凝聚体。”因此,人生之道在于制欲,不在于纵欲,“在于智慧而不在于财富”,①[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三联书店,1997 年,第110 页。在于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而不在于毁人以自益、危人以要名。尽管资本和权力都是维系人类现实社会的要素和主力,但的确也都具有随着历史的演变、人类意识的自觉而逐渐自行消亡的性质。
而关于资本的本质,迄今为止,可以说正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给予了最深刻的剖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不仅给予了非常明晰的界定,也批判了一些经济学家有关资本的阐释。他指出,我们不能认为资本“是由用于生产新的原料、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生活资料的各种原料、劳动工具和生活资料组成的”,并给出结论说,“作为进行新生产的手段的积累起来的劳动就是资本。”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43 页,第334 页,第345 页,第348 页。实际上,人世间并没有什么单纯的实物可以被视为资本。资本仅仅是人类史上商品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特有形式。人类社会不仅不存在单纯、客观和永恒的道德资本、精神资本、知识资本,甚至也不存在什么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或劳动资本。因为资本作为一种被经济学对象化了的存在,只存在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就像18 世纪的纺纱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43 页,第334 页,第345 页,第348 页。因为正是在这种关系中,构成资本的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被与日俱增地生产和积累,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内被用来进行新生产,而且正是这种一定的社会性质把那些用来进行新生产的产品变为资本,以至资本不仅包括生产资料等物质产品,也包括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即资本既是若干物质产品的总和,也是若干商品、交换价值和社会量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资本的躯体可以经常改变,但不会改变其性质。正因如此,“虽然任何资本都是一些商品即交换价值的总和,然而并不是任何一些商品即交换价值的总和都是资本。”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43 页,第334 页,第345 页,第348 页。
至于一些商品之所以能够变为资本,那是由于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通过交换直接的、活的劳动力而保存并增大自身。在这种情势下,除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阶级的存在是资本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资本的存在主要决定于这些“活的劳动力”,而且也只是由于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为资本。因此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而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对此,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而雇佣劳动又以资本为前提。两者之所以具有这种相伴而生的关系,主要原因就是“资本只有同劳动力交换,只有引起雇佣劳动的产生,才能增加。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只有在它增加资本,使奴役它的那种权力加强时,才能和资本交换。因此,资本的增加就是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增加”,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43 页,第334 页,第345 页,第348 页。也即贫困、疾病和苦难的增加。
以此,断言资本家的利益和工人的利益相一致,不过是说资本和雇佣劳动是同一关系的两个方面,而且雇佣工人的悲惨命运就取决于资本。这就是一再被人称道的工人和资本家利益的共同性。在这种共同性中,资本越增长,雇佣劳动量就越增长,雇佣工人人数就越增加,受资本支配的人数就越增多。由此可见,“即使我们停留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范围内,也可以知道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54 页,第356 页,第275 页。在这里,资本的迅速增加就等于利润的迅速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剥削、不公和两极分化的增加。在这种相互对立的关系中,即使最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情势,即资本的尽快增加改善了工人的物质生活,也不能消灭工人和资本家在利益上的对立,即利润和工资仍然是互成反比。也正基于此,人们才普遍地认为资本就是罪恶的根源,资本家就是吸血鬼。人们将永远不能相信一些资产阶级卫道士的花言巧语:“资本长得越肥,他的奴隶也吃得越饱。资产阶级很开明,很会打算,他没有封建主的那种以仆役队伍的奢华夸耀于人的偏见。资产阶级生活条件迫使它锱铢必较。”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54 页,第356 页,第275 页。
此情此景,当然更不存在一些人编造的能为他人造福的“道德资本”。给“资本”装饰以道德,就好像要把神圣的宇宙降低为一颗流星一样荒谬。那些美化道德资本的言论,实际上类似于伪君子们的“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其区别,只是这些人“满口道德资本,一肚子权力地位”。这种人积累道德资本只是为了夺取更多的“黄金果实”,获得更多的私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机器消灭了整个雇佣工人阶级和整个可以利用的对象,那么对资本或道德资本来说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资本没有雇佣劳动和可利用对象就不再成为资本”。所以,资本不仅在活着的时候要依靠劳动和剥削,就是在消亡后,这位尊贵而野蛮的主人也要把奴隶们的尸体作为陪葬品,同自己一起葬入坟墓。因此,资本的作用就是在它无情地斩断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之后,使人际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关系。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交换价值,用一种没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无数特许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而占有资本的资本家在抹去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之后,便是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都变成了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此时,即便在最亲近的人那里,利欲熏心的资产阶级也“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354 页,第356 页,第275 页。在这种最无情的关系中,所谓的道德变成资本最低贱和最无助的奴婢。也正基于如此刻薄无情的现实,在《美国文化胜览》一书中,费迪南德•古恩博格高度概括了资本的本质就是“从牛身上刮油,从人身上刮钱”。④[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97 年,第35 页。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也正是在此目的和理念的激励下,现实中的“活资本可以为所欲为。它犹如一头没有良知的神龙怪兽出入无人之境”。①[德]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等译,三联出版社1997 年,第61~62 页。其结果,在资本运行和资产者的自身天性中,在其内在发展的趋向中却埋有彻底灭亡的根芽。此时若还有人坚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进军势不可挡”,那么只能暴露他的幼稚无知,因为他根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对于体现人类精神和情感的宗教、伦理、道德和艺术的一切有生命意义的东西,都没有本质性地触及和正面、积极的引导。相反,它是导致人类传播正能量精神的慢慢衰亡。因此,从资本的本性上看或“从更高社会形态的立场来看,它就是不合理、不道德的”。②[美]罗伯特•韦尔:《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等译,中国人大出版社,2002 年,第75 页,第78 页。特别是“私有制和对生产资源的控制是没有任何道德合理性的”。③[美]罗伯特•韦尔:《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等译,中国人大出版社,2002 年,第75 页,第78 页。
资本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带有自私自利的功利目的和反道德本性。它既不是与人为善,更不是普度众生。即便是戴上“道德”的桂冠,也掩盖不了靠资本发家的资产者、有钱富人或整个官僚集团的道貌岸然。相反是其每一个细胞中都浸满了铜臭气。为此,马克思一直试图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如何使人陷入饥饿、贫穷、罪恶和异化状态来展示资本的非道德性;企盼和实践着异化的克服和人性的回复;期盼通过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以解放和实现自我,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并坚信“一旦没有资本,也就不再有雇佣劳动了。”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289 页。当然,也就不会存在反道德的剥削和压迫。没有了剥削压迫,也就消除了阶级对抗。此时,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这以前,在每一次社会全盘改造的前夜,社会科学的结论总是:“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这就是“资本”的恶本性所带来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剧烈的社会矛盾以及人际间所进行的你死我活的肉搏的必然。
在资本利润的诱惑下,人际间和国际间的竞争只能是愈演愈烈,从而导致暴力频发,战争不断,把整个人类带进血雨腥风的灾难。因此,资本和财富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与和平。相反,会伴随资本主义的繁荣,将人类推入悲观主义的泥沼。根本原因就是人的欲望永无餍足;人的需求无穷无尽;“每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余下来就有十个欲望不得满足。”⑤[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金发燊等译,三联书店,1997 年,第98 页。依靠资本救世永远是一个错误。这不只因为人们常常因爱钱如命而受到谴责,还因为人类作为一种精神性的生命专心于获得财富总是徒劳无益。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追求,而不是一味地享用物质。因此人生获得幸福和乐趣“是一门需要文化和知识的艺术”。⑥[德]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张尚德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32 页。与知识、艺术和审美相比,资本、财富和权力最终都是失败者。只有知识和美德才能够滋润大地、养育生灵、泽及万物;不忙于世俗之争,不计名利荣辱,普施爱心于整个宇宙,一如既往地追求着洒脱和逍遥的人生。
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显见“道德资本论”的最大危害就是将那纯洁、自然而又神圣的“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赤裸裸地“资本化、商品化、功利化、实用化、物化、异化”。在现实中不是道德至上,而是物质、金钱、权力和资本至上;不是至善、至美和至真,而是“有钱为大,有奶是娘”。此时此地,那忠实于大地和人心的道德早已变成说教者或别有用心者口中空洞无物的符号。实际上,当伟大的维特根斯坦基于一生的经历断言“金钱于道德和哲学无益”时,是真实地表达了道德的本质,那就是:人只有懂得美丑善恶,才可能拥有道德。特别是人们通常所谓的美德,讲的就是“美即是德,德即是美”。而资本自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几乎是同金钱、利益和罪恶结合在一起,并创造了一个令人恐怖的血腥历史。特别是那些资本大亨,不仅纵横捭阖掌控世界,而且是每时每刻都张着血盆大口在吞噬着工人阶级和其他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和汗水。以至今天,依然是资本家在继续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操纵着资本流通,支配着政治经济,制造了一个富人的天堂和穷人的地狱。
可以说,自从资本统治这个世界,人世间的贵贱贫富差距就日益扩大,并逐渐形成一个荒淫糜烂、纸醉金迷、游手好闲的寄生阶级及背离节俭的异化消费。其负作用:一是导致物质财富的无限浪费、地球资源的巨大消耗,使人类和其他物种形成的食物链发生断裂。二是激起人的贪欲,诱发人的妒忌,增加人的懒惰;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投机取巧、尔虞我诈和不劳而获,从而加速了人性的异化,分裂了人的存在,毁损了人的审美欲求,对整个人类产生腐蚀和肢解作用。三是衰减了经济领域人类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阻滞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照此下去,人类不仅会破坏自然界正在努力维持的物质、能量和生态之间的平衡,也将“快速成为这颗星球上最具毁灭性的一种力量”。①[美]乔恩•埃里克森:《活力地球•地球面临的挑战》,杨心鸽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9 页。
当然,就黑格尔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而言,资本既然来到人世就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尤其在“资本就是积累起来的劳动”的意义上,它作为扩大再生产规模、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对于促动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才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②[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1 年,第26 页。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不具有它的“盈利本质和剥削本性”。相反,恰如马克思所言,以资本运作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学把劳动者只是看作劳动的动物,只是看作仅仅具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③[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13 页。
为此,在表达“道德资本”的合理性时,编造者也绞尽脑汁地将其饰以诸多华丽辞藻和空洞的呓语,然而漂亮的言辞并不能遮掩有所图谋的心机。所谓道德资本,只是编造者旨在借用“道德”这个光辉字眼来模糊广大善良人的眼睛与心智,以实现自己内心龌龊目的的说辞。本来道德作为一种非权力性和非强制性的自觉意识,对道德主体仅起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革新”的作用,然而一经资本化和功利化,变成被挖去真理和正义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中就常常是既“改变不了个人命运,也无益于国事家事,致使空谈道德,成为世间最大的伪善”。而现在一些作者又将其变为捞取个人利益的资本,就更是证明道德作为一种行为法则和精神力量是经常被权力者或投机钻营者玩弄于股掌之中,被文人骚客用来装潢门面、粉饰人格,以实现其“伪造、假冒、普遍掺毒”等羞于见人的抱负和诡计。
正因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纯朴之人则很少谈及一些人津津乐道的“资本道德”或“道德资本”,而是每每碰及人际间的交往和事件,总是拒绝和厌恶使用那些空洞无物和装腔作势的道德概念。在他们看来,使用那些能够表达和反映自身内在情感和生命本能的“天地良心”来替代那些属于观念形态、华而不实和包藏祸心的道德资本,更能代表自己的真心实意和做人准则。因为出自内心的本能需要和未加修饰的良知良能,才可能更多地容纳同情、怜悯和诚实,并促动那些由上等人出自外在目的竭力宣扬的道德信条发生本质性变化。
也正基于对道德这种大众化和生活化的认知,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就在一系列有关“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等文论中,充满对旧制度和旧道德的抨击;揭露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所宣扬的类似“道德资本”这般的伪自由、伪姿态、伪道德、伪法律及其真正的心胸狭窄、狡黠奸诈、凶恶残忍,认为正是它们把道德的基础“由人类精神的自律”变成统治者和宗教教条的他律;导致人类行为通常所遵循的崇高道德律不再能够围绕真理的枢轴而转动,取而代之的“却是外表的现象、警察的尊严和传统的礼仪”。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119 页,第96 页。并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坚定地指出:“共产主义者决不鼓吹道德”,更不把“‘共产主义者’一词变成一个纯范畴。”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119 页,第96 页。他认为,任何被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概念都是由该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统治阶级的切身利益决定的。因此全部现存的道德作用就是旨在加强统治者的权力,使其既得利益合法化。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总以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反映永恒真理,而实际上它们只反映和代表了剥削阶级的利益及权力意志。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最大愿望就是让工人尽可能不间断地消耗他那份生命力”,使其成为“直接增加自己主人财富的人”。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264 页。因此,现实社会的道德观念给我们的只是一幅歪曲的图画、一种主观虚构的规则以及一些同科学相对立的无边无际的空论。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实现统治者将其用作“软刀子”征服普遍民众的目的。
为此,马克思一生都坚持反对别有用心者用“仁义道德、激昂之情以及自高自大的态度”为资本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辩护。因为,“在真正的历史上,征服、奴役、劫掠、杀戮,总之,是暴力起着巨大作用”,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 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821 页。而不是什么道德资本或资本道德在起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统治阶级推崇的旧道德只是一种简单、武断、以“宝剑为王笏”的道德信条,是从道德概念自身引出的道德结论,用以装饰或维护现存社会,而不是立足社会自身的弊端对其进行否定和批判。因此,在论及道德理念时,马克思很少使用诸如“公正、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大字眼,主要使用一些直接与人自身相关的概念,诸如“人性的、非人的、剥削、自由、奴役、依附、缺陷、缺点、残酷、见利忘义、腐败、卖淫、金钱关系、私利、专制、排斥、苦难、无能、非自愿的,等等”。①George Brenkert, Marx’s Views on Ethics of Freedom, London, 1983, p. 15.依此表明,他对资本的深恶痛绝。所以,眼下一些人舶来和推崇的“道德资本”不仅充满荒诞谬误,是地地道道的伪道德和假意识,而且给出的也是一个逻辑混乱的概念和世界。它自相矛盾,毫无批判;只有杂凑和含混,没有真理和道德;只有摹仿,没有自我。一经揭开那装饰在“道德资本”上的虚假词句,就会暴露其深藏在人类灵魂中的污垢,其作为人的自我异化的丑恶形象就会被揭穿。使得我们对道德资本的批判变成对堕落尘世的批判,对编造者的批判变成对伪善者和投机钻营者的批判。 因为空洞的道德说教或道德资本无一例外都是政客们编造出的一些花言巧语。其目的就是妖惑民心,欺蒙公众,玩弄政治,掩饰罪恶。它对于人类文明的维护和进步,早已失去它产生之初对放荡不羁的无意识所起到的抑制作用的积极意义,除了充当一种消极的和替罪羊的角色之外,对一切社会问题似乎都已经无能为力。它既不能阻止无数的暴力犯罪,也不能制止惨绝人寰的战争,相反常常充当战争贩子引发战争和从事战争的借口与动员令,构成投入战争的一种主要的心理机制。因此,一切旧道德在面对现实中似乎是与日俱增的问题的时候,都已经无可置疑地显得力不从心,即根本不能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最紧迫的实际问题。诸如霸权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权力至上、金钱主义、唯我主义、舆论欺骗、政治讹诈、武力镇压、个人专权、贪污腐败、尔虞我诈、贫富两极分化,能源、疾病和饥饿对第三世界的威胁,科学研究中的不道德行为等,都是资本主义历史阶段滋生出来的新的道德危机或反人道主义。所以,马克思毕生都力求以革命行动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雇佣劳动和资本权力”,消除劳动异化,使工人阶级最终能够从资本的剥削压迫下解放出来。由此,马克思坚决主张:一切理论的真理性都在于实践性。那些离开实践的道德信条的永恒正义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特别是那些自炫渊博的伦理学说常常披着光彩夺目的外衣,绣满瑰丽的花朵,浸透着甜情蜜意,然而现实却需要深入社会底层,关心人民疾苦,回复人性;探讨引起人世间诸多罪恶与灾祸的原因以及如何从根源上消除这些不幸和苦难,并力图在劈破天空、震撼宇宙和穿越黑夜屏障的过程中,抨击罪恶,弘扬善良,缩小差异,抬升公平;遏制永无餍足的贪欲;提倡清心寡欲,俭朴廉洁,拒绝骄奢淫逸、奢侈腐败;放射出爱的光芒,温暖苦难的大地;以便真正为人类幸福开辟一条光明的圣径。
当然,时代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但是马克思基于人的普遍良知、道德心、责任感和对全人类命运的关爱形成的道德观念,却要求我们无论身处何种时代,都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重视道德实践;反对不合理的社会形态带来的不公和人的异化;重视人的个性解放、人格的整合、主体的塑造和正义的复归;提倡积极的自由观、道德观、交往理性、包容伦理、生命美学;反对物质至上,抑制私欲和自我膨胀,弘扬利他主义和无私境界;肯定社会变革和道德辩护之间的关联性、互动性。坚信多样化才真正体现人类文化的本质。因此眼下,要大胆地超越旧伦理,确立新伦理,否定旧道德,树立新风尚,构建新文明,以便在人类历史上,逐步消除人性的异化、物化和资本化;“使人类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177 页。使真正的道德者只属于那些头脑清晰、思想自由、心地善良、不断增加才华与智慧的人。
现代道德急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满足人的本真需求,实现意识和无意识、个体与集体、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统一,以更有效地推进意识的新发展和道德的新进程。而欲达此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牺牲自身欲望的膨胀,要求人们要首先做到:清心寡欲,凝神于胸,舍弃诸般贪欲,趋向淳朴自然,顺应造化之理。如果人们能够做到安静柔顺,内无思虑、外无烦乱,让心灵安宁和泰、光洁纯净,不沾染世俗的污尘和瑕疵,做到居无思,行无虑,恬淡无欲,追求无待、无累、无患的精神的绝对自由,就可以做到至美至乐,逍遥物外,独往独来。当然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清楚现实生活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②老子:《道德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 年,第12 章。人人都热爱生机勃发、姹紫嫣红的春天,都喜欢云高气爽、鹿满羊肥的秋天,也都难免为那赏心悦目的花容月貌、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所吸引;但是理性的人却会做到恬淡守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生的关键就是要能够利用理性发现遏止邪欲的方法,以静制乱,趋向淳朴自然,顺应造化之理,视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看富贵荣华为草木粪土,抛弃一切放纵情欲之念;剔除一切虚荣和奢侈,决不悠悠贵处于楼台宫榭,身占万民之先。恰如休谟所言:“有德之士、真正的哲人,应能够支配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激情,根据理性而学会对各种职业和享受确立正确的评价。”③[英]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杨适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 年,第82 页。若如是,一个人就可以清欲除恶,抵御外邪,使得正气旺盛、德全而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