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竹君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和职场当中最基本能力和素质,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开展计算机知识基础教学中,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应用为导向,以学生实际需求为目标,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创新发展日新月异,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也愈发被重视。教育部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白皮书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大学本科基础教学的核心通识课程,以提高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必然要求高等院校要迅速适应时代发展,开展教学改革和调整,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索实施分层教学,提升教学成效,引导不同需求的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走进职场竞争力。
分层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因材施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不同水平、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发展潜力等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把教学对象分组分层,对不同的层组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这样合理的分层策略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学有所成的目标[1]。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在中学阶段接受计算机教育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学生们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千差万别。在实际教学中,高等院校普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对学生个体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具体分析,至于分层教学更无从谈起,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从而使部分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也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实际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日新月异。而许多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授课所选用的教材较为陈旧,没有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更没有将教学目标与实际应用技术需求有机融合在一起。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也围绕没当下的前沿技术来完善自己的备课内容,在教学理念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渐渐偏离了实际应用和学生培养需求,从而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显著降低。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偏重于基础理论教学,仅用少量的课时安排学生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造成学生的实操能力薄弱,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升。
很多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获取的渴望程度降低,影响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问题,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新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根据学生在中学期间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的程度,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做好具体实施工作。首先在学生入学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安排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摸底考试,最后综合问卷调查的数据和考试成绩,确定“优、良、差”三个级别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对应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课程内容,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在实际教学中,将授课内容分为基础操作和专业选修两个部分,其中将基础操作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针对摸底考试成绩评定为差的学生,讲授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基础;第二层次,针对摸底考试成绩评定为良的学生,讲授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第三层次,针对摸底成绩评定为优的学生,讲授人工智能等高阶知识。该方案在开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摸底考试的成绩,在学校教务系统中进行选课,这样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学习的目的性更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
专业选修部分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围绕各个专业学习的特点、未来就业方向等,将课程内容调整,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例如,针对文学、法律类专业,课程内容倾向于办公软件、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针对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偏重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区块链;而艺术类专业则将多媒体技术列入课程内容,这样与专业紧密联系,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受到学生的欢迎[3]。
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采用实例化、实践性教学、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等多样性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讲解MS Office模块时应将工作实例作为教学切入点,逐步深入讲解相应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学习典型案例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再布置与其专业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思考—尝试掌握这一系列的过程,真正学以致用;教师在讲解人工智能素质教育模块时,可以主题方式分解教学内容,采用翻转课堂、分组讨论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即让学生先通过网络上各个学习平台完成相应的课程内容的学习,授课时不再以教师为课堂主导,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师生互相讨论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模式才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负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要紧跟形势,在面向学识开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计算机理论和实操技能融通转变为一种德行和素养。我们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科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计算机学习本身的魅力,又能了解到计算思维素养在未来专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增加专业自信,最终实现思想品格的提升[4]。
考核评价体系是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活动中的标准所在,是指导具体教学活动的标准依据。高等院校可以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进一步拓宽考核范围,将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纳入其中,借助超星、智慧树等网络学习平台,将学生平时成绩、学习积极性、课后作业等纳入到考核评定的标准中,引导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不单单看中学习成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过程评价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总成绩=学生出勤×5%+分组任务(教师评价×15%+学生互评×10%)+实验×20%+期末考试×50%。分组任务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针对每个组发布若干任务,教师制定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同时每个同学按照教师制定的标准进行相互评价,使学生之间彼此监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扬长避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5]。
(1)学科理论和实操应用结合得更加紧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重点的分解,我们将概念和原理性的内容学习比重下调,更加侧重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层面的培养,加强实操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借助翻转课堂,分组教学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延伸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体系,为不同专业,不同基础学生营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环境。
(2)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开展分层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3)学生的学习成效得到较大的提升。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中,对不同专业赋予不同的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降低了教学难度,放慢教学进度,鼓励他们积极学习,调动了这类学生的学习潜能。对于计算机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提高了他们上机应用实操水平,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总之,分层教学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效。
(4)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逐步形成。通过开展分层教学,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渐渐融入了我们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软硬件操作技术,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多高校多年来也一直在努力探索,结合学生特点,建立分层式的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从而在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能力两个层面逐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要因材施教,运用分层教学机制,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大力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内容优化,坚持以计算机知识为载体,以高校各类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充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理论水平,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