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
今年,泰安市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是全国“十四五”时期第一批被表彰的7 个地级市之一,受到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联合表彰。泰安市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锚定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创建目标,以“耕耘泰汶”党建品牌助推“平安农机”创建,把品牌创建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一是突出“耕耘泰汶”主题,凝练党建品牌内涵特色。深入挖掘“耕耘”的服务和奉献内涵,持续打造富有“三农”特色的党建品牌。结合“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目标要求,探索党建业务融合新路径,在肥城安驾庄镇设立农机安全宣传咨询台,在岱岳区范镇大集开展“农机3·15”政策咨询、投诉维权受理、农机技术推广宣传等活动,助力农机化生产平安顺利完成。到乡村振兴点、农机合作社、农机销售维修点等农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服务发展,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昂扬斗志与信念决心。
二是学思践悟凝心铸魂,筑牢“平安农机”创建思想基础。泰安市农机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安全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等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列入重点学习内容,强化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召开“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创建合力、挖掘工作潜力,为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护航“平安农机”示范创建。锻造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春耕备播、“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时,将党旗飘扬在服务“三农”最前沿,统筹推进规模化作业、社会化服务、智能化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各县市区深入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工作,按照“平安农机”示范创建的标准条件,逐项落实,逐步推进,打造新亮点,创造新业绩,推动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是坚持全面部署,深入宣传聚合力。市政府出台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的农机安全保障机制,实现农机全部免费监理。将农机安全生产和创建“平安农机”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市、县、乡、村四级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认真落实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手等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构建了覆盖全市、责任到人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以“平安农机”为主题的农机安全文化建设,以农机安全宣传、知识讲座和现场培训会为载体,全方位宣传农机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已开展农机安全宣传、警示教育活动20 多次,实现了农机安全“五进”目标。开展农机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提高了农机依法监管水平。
二是坚持协同配合,统筹推进见实效。深入开展公安、农机联合执法活动,查处农机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公安、农机信息通报和联合执法长效机制。严把农机注册登记和驾驶人考试发证关,确保档案内容齐全规范,电子档案、纸质档案、证件记载信息实现“三个一致”。严禁违规发放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号牌、行驶证和登记证书。强化源头风险管控,提升农机驾驶人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切实提高源头风险防控与治理效能。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在乡镇、农机合作社设立服务点“送检下乡”。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建立农机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完善了农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章制度,推动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系统思维,立足全局谋发展。将“平安农机”创建与产业发展并重,同步推进,协同发展,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为目标,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加快推动“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提质增效、加快推广应用农机新装备新技术、加快推动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提高农机管理能力,承办了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会,申报的黄淮海夏花生免膜播种绿色机械化技术成功入选2023年全省主要粮油作物主推品种和农业主推技术。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569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07%,被评为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市。
一是聚焦重要农时,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抓好重要农时,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治理,加强农机源头管理,确保农机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抓好机械化播种质量提升工作,制定《泰安市粮油作物机械化播种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提高大豆、夏玉米和冬小麦机械化播种质量,为提高单产奠定基础。抓好粮食机收减损,组织开展小麦、玉米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降低小麦、玉米机收损失率。加强粮食烘干能力建设,推进粮食产地烘干减损作业,力争3年实现粮食烘干全覆盖。抓牢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治理体系,提高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覆盖率。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发挥14 个“机艺融合示范基地”引领作用“集”成增效。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托719 家农机合作社、85 家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链”接农户。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码”上监测。高效落实惠农政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米”。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推行“共享农机”,提升农机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提升农机应急抢收抢种抢烘及排涝抗旱服务能力。立足全市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做好农机企业发展与市场供求的结合文章,加快农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三是聚焦队伍建设,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和为农服务水平。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农机化大调研活动,紧扣农民群众急难愁盼,围绕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今年已开展基层调研20 余次,解决农民困难,破解农机化发展难题。常态化开展机关作风自查自纠活动,查深查实问题,逐项整改提升,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四是聚焦难点问题,精准施策攻坚克难。树牢有解思维,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工作需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摸清基层情况,理清工作思路。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加快绿色高效农机化技术装备示范推广,积极推进智慧农机应用,加快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提高农业机械智能化、精准化、信息化水平。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开展粮食生产农机农艺融合试点。巩固拓展农机维修网络功能,探索线上线下农机投诉监管服务新模式,提升便民利民水平,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巩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