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日报》 革命歌曲研究

2023-03-02 02:12曹正钰
轻音乐 2023年12期
关键词:作曲日报东北

曹正钰 刘 璐

一、 《东北日报》 的时代背景

1946 年6 月至1949 年9 月,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历经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政府统治,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一场对中国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人民战争, 它结束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获得民主、自由的权利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

1945 年8 月9 日苏联出兵东北, 为配合苏军作战, 中共中央命令东北义勇军、 晋绥军区、 山东滨海军区、 冀热辽军区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共计11 万大军及2 万干部进军东北, 先后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 东北民主联军、 东北人民解放军、 东北野战军, 并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 在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彭真的主持下, 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以李荒为总编辑的《东北日报》,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第一张地区报纸, 系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机关报。 从1945 年11 月1 日创刊, 到1954 年8 月31 日终刊, 其间因革命战争的需要, 先后辗转至辽宁本溪、 吉林海龙、 吉林长春、 黑龙江哈尔滨等地区,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为党在东北地区的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东北日报》 的第四版刊登了大量形式多样的革命文艺作品, 如由马可作词作曲的革命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刊登于1948 年5 月24 日), 也有失传多年的东北民谣《老乡》 (刊登于1948 年6 月7 日)、 《柳条儿青》 和《小麦粒》 (刊登于1948 年6 月24 日); 有快板剧《全家买公债》(刊登于1950 年3 月10 日), 也有著名导演王家乙创作的东北二人转《光荣扁》 (刊登于1948 年2 月19 日); 有柯肖编的剧独幕话剧《根深叶茂》 (刊登于1950 年3 月4 日),也有刘文创作的小型秧歌剧《送郎参军》 (刊登于1948 年1月20 日); 等等, 都是这一时期典型革命文艺作品的代表。这些失传已久的革命文艺作品是近现代东北文艺史发展的重要宝藏, 对近现代东北革命文艺创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 《东北日报》 革命歌曲的分类

《东北日报》 刊登的革命歌曲, 其艺术风格多样, 曲调来源广泛, 历史意义深远。 从其曲调来源来看, 主要包括创作歌曲、 民歌小调及民谣、 改编歌曲及国外歌曲。

(一) 创作歌曲

晋绥军区、 冀热辽军区、 山东滨海军区等共产党领导的关外军队给东北大地带来了大批像华君武、 安波、 劫夫等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他们具有极高的政治觉悟和优良的艺术创作素养, 创作了如《告诉你帝国主义》 (劫夫词曲)《解放全中国》 (劫夫曲) 《前进, 东北人民解放军》 (晓权曲) 《歌唱共产党》 (李鹰杭曲) 《工人进行曲》 (刘斌曲)《人民的先锋》 (何士德曲) 等革命歌曲。 除此之外, 《东北日报》 也刊登了部分在解放区流传的革命歌曲, 如《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曲) 《咱们工人力量》 (马可曲) 等。

1945 年至1949 年间《东北日报》 刊登了革命创作歌曲106首, 歌曲内容多以歌颂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 动员人民发展生产、 庆祝解放军战斗胜利、 纪念重要革命历史事件等。

1. 歌颂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

“共产党, 共产党, 在暴风雨中生长, 在淤血战斗中强壮, 从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到自卫战争, 任由敌人怎样凶残, 仍迈着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 这首《歌唱共产党》 是大合唱《中国共产党颂》 中的曲目之一,由李鹰航作曲, 歌曲赞颂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光明的豪迈气概。 再如由晓权作曲的《前进! 东北人民解放军!》 中所写: “前进, 前进, 向前进, 我们是人民解放军, 我们是胜利的解放军……要把人民胜利的旗帜, 挥向北平, 挥向天津, 挥向上海, 挥向南京, 一直挥遍到全中国……”, 歌曲为进行曲速度, 曲风威武豪迈、 斗志昂扬, 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战斗意志和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决心。 此类革命歌曲还有《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曲) 《向南方前进》 (丁洪曲) 《打到南京去! 活捉蒋介石!》 (瞿维曲) 《解放军大出动》 (双虎曲) 《炮手歌》 (李伟曲) 等。

2. 动员人民发展生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了东北大地, 这与东北人民的支援是分不开的。 为了动员东北人民发展生产, 支援抗战前线, 《东北日报》 刊登了大批反映东北工人发展生产的革命歌曲, 如刘朗作曲的《打铁歌》: “灯火通红照四方, 我们铁锤不住的响, 叮当叮当日夜忙, 铁锤用劲打, 打成锄头铁物杖, 庄稼人一见喜洋洋, 多种地来多开荒, 打下粮食装满仓, 交上公粮送前方……”。 再如瞿维作曲的《发电工人歌》: “我们是发电工人, 开动着机器, 挥动着铁锤, 日夜不停的忙, 我们的劳动创造世界, 我们的智慧克服困难, 我们多发电分布动力到工厂, 工厂有了电, 提高生产力支援前线……”。 又如马可作曲的《修铁路歌》、 李曦作曲的《伐木歌》、 寄明作曲的《庄稼人生产歌》、 王方亮作曲的《做军鞋》、 何士德作曲的《人民的先锋》、 程思三作曲的《加紧生产》 等,歌曲以工人阶级、 农民和城市无产阶级为歌颂对象, 是对东北人民为支援革命战争而进行得如火如荼生产活动的真实写照。

3. 庆祝解放军战斗胜利

在1948 年至1949 年的两年里, 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及平津战役, 解放浪潮如气吞山河之势席卷全国, 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战斗信念。 为了歌颂解放军的丰功伟绩, 《东北日报》 刊登了大批以庆祝解放军战斗胜利为主题的歌曲, 如由任红作曲的《胜利的红旗红满天》: “胜利的红旗红满天, 解放军捷报到处传, 山东打下济南府, 东北解放锦州城, 关内关外打胜仗, 全国人民齐欢天……”。 再如唐荣枚作曲的《庆祝上海解放》: “全国人民高声歌唱, 庆祝上海大解放, 解放军翻江倒海无阻挡,六百万人民见太阳……打到广州, 打到台湾, 打到海南岛,把卖国战犯侵略强盗一扫光”。 此外, 张颂作曲的《胜利的花儿开》、 李尼作曲的《胜利歌》、 寄明作曲的《祝捷歌》等均为此类歌曲。

4. 纪念重要革命历史事件

1938 年5 月, 毛泽东同志提出将七月一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从此“七一” 这个光辉的节日便深深地印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心中, 由沙青作曲的《纪念七一》中写道: “纪念七一纪念七一, 七一是咱共产党的诞生日,二十八个年头奋斗不息,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人民的力量强大无比, 不管它封建势力帝国主义都要铲除, 我们要一直走向胜利, 我们要消灭反动残余, 我们要中华民族永远独立……”。 1946 年8 月15 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从此之后, 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八一五四周年, 年年不忘红军斯大林, 斯大林是人类大救星, 发来红军一百万, 日本法西斯丧了命……八一五四周年, 永远感谢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 坚决把日抗, 流血牺牲千千万, 烈士血迹不能忘, 可恨那蒋介石不抵抗, 出卖了东北好地方……”, 以上是由向隅作曲的《八一五纪念歌》, 歌曲通过纪念“八一五” 日本无条件投降, 痛诉以国民政府在“九一八” 事变之后的不抵抗政策, 歌颂了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及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坚决抗日、 浴血奋战的光辉壮举。

(二) 民歌民谣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众多, 如满族、 蒙古族、 朝鲜族、回族、 锡伯族等。 此外, 东北地区也是达斡尔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柯尔克孜族、 俄罗斯族以及赫哲族的聚集地。 丰富的民族集聚为民歌小调孕育了肥沃的文化土壤,东北地区典型的民歌有山歌、 劳动号子、 小调、 歌舞曲、萨满曲、 长调等, 东北民歌的发展也促进了二人转及东北秧歌的繁荣。 《东北日报》 刊登的民歌民谣以反映东北军民支援前线为主, 如由王芳苑作曲的《做军鞋》: “三月天啊暖洋洋, 妇女们做鞋忙又忙, 千万双鞋子送前方, 战士们穿了过长江……过江去打漂亮仗, 解放江南好地方”。 歌曲鼓舞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做军鞋支援前线, 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革命事业的满腔热血和无限忠诚。 再如朱秀璨创作民谣《送郎上战场》: “擀面杖两头尖, 擀成面饼圆又圆, 哥哥杀敌上前方, 把这饼儿带身旁, 饿了请你吃个饱,饿了不怕胳膊酸, 何时打倒反动派, 回家咱们再团圆”, 歌曲描绘了东北妇女送自己的丈夫上战场做军粮的情景。

除此之外, 《东北日报》 还刊登了宣传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民调, 如柏章创作的《抓害虫》 等; 反映国统区人民水深火热的民谣, 如王枝之创作的民谣《蒋管区民谣》、 马殿武使用反语创作的《长春蒋匪“十好” 》 等; 还刊登了为数不多的戏曲作品, 如由嫩江省(黑龙江地区西部, 其名称沿用国民政府公布的省名) 文协创作组集体创作的二人转《支援前线》、 王家乙创作的二人转《光荣扁》、 鲁亚农创作的二人转《陈德山摸底》 等。

(三) 改编歌曲

中共中央派遣11 万大军及2 万干部进入东北, 同时也带来了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民间小调, 东北文艺工作者以陕甘宁边区的传统民间小调为基础, 通过重新填词的方式对其进行改编, 广受东北人民喜爱。 人民进行艺术创作是多方面的, 他们不满足于歌谣的徒唱形式, 运用已掌握的民歌音调框架填上充满时代气息的歌词也是常见的创作形式。 如由曹文初配词的《建政歌》, 采用陕甘宁边区绣荷包调为曲调创作而成, “东北全解放, 大家都喜欢, 咱们今天建立新政权。 新政权建立起, 上下一条心, 发财致富生产是大事情。 建设新东北, 建设新中国, 人民当家幸福要来临……”。 东北地区的传统民歌是被东北人民普遍传唱的歌曲形式, 其传唱范围之广, 受众面之大。 以东北地区传统民歌为基础进行填词改编的歌曲在《东北日报》 上也是屡见不鲜。 如以东北民歌《放风筝》 为基础曲调, 由雪楠填词的歌曲《咱们姐妹也光荣》: “秋天里呀秋叶黄, 民主联军上战场, 姐妹们呀在后方, 千针万线日夜忙。 缝鞋底来做衣裳, 送茶饭啊联军粮, 站岗放哨住特务, 各样工作都担当……革命道理记心上, 打倒那反动派蒋介石, 咱们姐妹也光荣”。 东北秧歌曲风热烈, 是东北地区典型的民歌形式, 东北秧歌蕴含着东北人民对生活的热情, 马可在东北秧歌调的基础上填词完成的《支援大军解放全中国》, 是为庆祝“五一” 劳动节由秧歌队领唱或齐唱的一首歌, 全曲共九段歌词, 每段的曲调均为东北秧歌调。

(四) 外国歌曲

20 世纪20 年代初, 以李大钊、 陈望道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 在中国进行有计划、 有组织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活动。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接壤,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着先天的地理条件。 《东北日报》 副刊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诗歌、 散文, 还翻译了大量苏联作品, 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它不仅仅丰富了解放区百姓的精神生活, 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群众的观念, 动员群众参与到革命中来。 马克思主义后经邓洁民、 马骏、 瞿秋白、 张太雷等我党早期共产主义先行者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经普遍被东北军民所熟知。 为了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 20 世纪40 年代, 我党利用《东北日报》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介绍, 其中刊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歌曲。

除此之外, 朝鲜和西班牙也是最早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国家, 大批从朝鲜和西班牙传入我国的革命歌曲也陆续刊登在《东北日报》 上。 这些歌曲刊登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形式,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现。“千万胸膛充满斗志, 挺呀挺呀挺起来, 全朝鲜工人大众高声歌唱, 我们忠于拥护金日成将军, 为建设祖国向前进,我们工人是民主朝鲜的先锋队……”, 以上出自金顺男作曲的《朝鲜工人之歌》。 类似的还有郑律成作曲的《朝鲜人民进行曲》、 C·巴拉西作曲的《国际纵队之歌》、 杜那耶夫斯基作曲的《铁路员工进行曲》 等。

结语

《东北日报》 革命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革命文艺产生、 发展与变迁的一个缩影, 是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中的最能体现人民意志, 最根植于人民、 服务于人民的文艺形式。 时至今日, 许多《东北日报》 刊登的革命歌曲仍以强大的生命力活跃在当代文艺的舞台之上,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依然发挥着引导主流文艺思潮、 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作曲日报东北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邀你来我家
作曲心语
大东北的春节
George Gershwin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