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军
很多学生一提写作就犯难,作文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特征和认知水平,探索更为科学和高效的写作教学模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作文方法,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将思维过程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发散思维,为写作提供助力。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写作教学优势
1.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提出了相关要求,即在写作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语言积累与建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而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写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上述学习目标,转变学习和思维方式,提升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基。
2.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是非常实用的思维工具,能将抽象的思考具象化。在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水平联想、思维发散、挂钩练习等思维训练,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解决“不想写、不会写”的问题,增强写作效果,对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大有裨益。
3.促进写作教学的发展
优化高中写作教学的方法较多,但总体归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给定题目和范围,让学生写作;二是组织实践活动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基于实际体验写作;三是传授写作技巧和固定模式,让学生应用这些知识点写作。这些写作教学方法都各有优势和弊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局限性。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教学,注重将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思考等贯穿写作全程。如此一来,写作不再局限于课堂指导,而是延伸到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对思维导图缺乏正确认知
根据调查显示,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写作时不会主动使用思维导图,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师生对思维导图缺乏正确认知。思维导图在我国的引入时间较短,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该思维工具的认知不足,认为思维导图的运用过于烦琐、复杂,会加重思维和学习负担,在写作中很少会主动使用思维导图。如此一来,加大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普及难度,限制了思维导图应用价值的体现。
2.写作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
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要想将思维导图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则需要准确把握思维导图的应用要点和要求,将思维导图贯串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方位的引导。虽然目前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意識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并在作文教学中有意尝试使用这一工具,但教师所采取的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有的是在写作前使用,有的是在写作后使用,未能将思维导图系统化地贯穿写作全过程,降低了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
3.缺乏针对性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会写”“没话写”等困境,的写作提供助力。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的作文,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虽然教师了解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各种问题,却未能灵活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导致作文教学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
4.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全方位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在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关注到思维对写作的重要性,但在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时,并未深入探究,没有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全面训练,导致学生的写作思维难以真正得到拓展,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逻辑性原则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梳理写作思路,搭建写作框架,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和能力。而在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写作思路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逻辑性原则,即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考虑同一层级和不同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基于语言逻辑和客观规律,对写作素材进行准确分类,保证分类的逻辑性,这样才能形成清晰、准确的写作思路。
2.规范性原则
思维导图通常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将各类信息进行关联,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为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传授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要求学生遵循绘制思维导图的相关要求,准确绘制思维导图。比如,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注意主干与支干是否真正连接、“字、图、线”的分布和连接是否准确等。只有准确绘制思维导图,才能将学生的写作思维真实反馈出来,为写作提供助力。
3.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意识,也是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而在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思维导图的绘制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学生自主绘制和优化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思维导图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1.借助思维导图,确定立意
相较于中小学阶段的写作,高中阶段的写作不论是深度还是难度都有所提升,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和理解分析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作文材料,确立中心论点,挖掘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作文材料,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提炼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关键词为核心,将材料中的其他信息串联起来,发散分支,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明确写作主旨。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的提示,把握写作素材的选择方向,完善写作内容。以“我的家乡”为中心词的作文训练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言材料,提炼出关键词“家乡”。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写作主题,如“家乡记忆”“最美家乡情”“乡土难舍”等。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思路则会被彻底打开,文章立意也会更加深刻、具体,写出文章也更具感染力和可读性。
2.借助思维导图,点评文章
范文讲解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写作要点,提升写作效率。而在范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整理文章结构、把握写作脉络,提升教学效果。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详略得当,并将文章点评和鉴赏技巧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并为写作提供思路。
以“家乡情”这一主题的作文训练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写作主题,选择幾篇优秀范文,并在课堂上展示。在范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思路等呈现出来,并分析和提炼文章的亮点,填写到思维导图中,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范文各段落的主要内容、主旨,以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可以更高效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内涵,提升鉴赏水平,掌握更多实用的写作方法,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3.借助思维导图,传授写作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会表现出较强的猎奇心理。思维导图的多样化信息表达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这一学习心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这一优势,将写作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比如,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要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利用思维导图列出文章的写作提纲,并围绕提纲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框架也会形成具体印象。而在文章选材环节,教师同样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工具,为写作搭建支架。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写作大纲,列出写作脉络,然后再按照写作要求对写作内容进行细化,分析文章的重难点、段落之间的过渡等,保证结构、内容合理。
4.借助思维导图,分工合作
虽然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客观事物能形成独特的观点,但高中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于客观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合作探究平台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交换思想,完善认知,从而提升写作能力。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思维碰撞,拓宽写作思路。
以人物描写的作文训练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让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收集和整理与人物描写相关的资料,合作绘制出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整理人物描写的要点和方法。还要提供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并选出优秀代表进行讲解。教师要点评思维导图,并指出亮点,并对其不足之处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力。最后,教师要将各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整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人物描写思维导图的绘制,形成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的思维导图,便于学生高效把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梳理写作思路,提升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为写作搭建思维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