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美文引路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江一刀
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我们的眼睛。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是“饭”而已。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每当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啰,开饭啰!”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这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烧火做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没。父亲又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做给你们吃。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潮湿,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
(选自《最阅读·夜读版》,有改动)
赏 析
本文记叙母亲一生为儿女们的“吃”而忧而乐,表现了母亲的无私慈爱。文章标题新颖别致,富有诗意,“一缕炊烟”既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母亲形象的化身。文中细节出彩,令人过目难忘。比如“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这是对母亲动作的细节描写,“慢腾腾”并非天性动作缓慢,“似乎品尝”“难以下咽”并非母亲挑吃、不想吃,而是在生活困难的时期想让给儿女吃。这句话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无私与慈爱、隐忍,也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困难。
行文饱含深厚的情感以及作者的独特体验。如末段,言简意赅地告诉读者:母亲将深沉的爱融注在“吃”上,一生都在为儿女吃好穿暖而日夜操劳;母亲将真挚的情幻化成那一缕缕炊烟,用生命的光束铸造儿女的生命,照亮他们的前程。由此我们自然会感悟到人生的况味,并激发起联想,可谓“文有尽而意无穷”。
技法点拨
说到作文,很多同学“难为无米之炊”,甚至可能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烂铅笔头”。要知道,“眼中有泪,心中才有彩虹”,生命因眼泪而饱满,人生因感动而美丽。例如,生活中本是无心的举动,却令自己手足无措、备感尴尬;当你拿起话筒,话筒另一端传来让你觉得温馨至极的话语;自己的过失使父母陷入悲痛,早已深深自责,却固执地支撑所谓的脸面不肯说一句道歉的话……凡此种种,都是写作的极好素材,这些曾经让你心动的一刻,你是否留心去把握了呢?难怪法国文学家乔治·桑不无感慨地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
写作时,要善于为作文寻找一个聚焦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也需要聚精会神、光彩照人的“眼睛”。古人将其称作“诗眼”或“文眼”,它是全篇最光芒四射的地方。有了这样的聚焦点,就能将散落的一处处“亮点”凝聚为心灵的火把,于是所有光亮连成了一片。所谓“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文章聚焦点正是这样的“珠玉”。所以,找到聚焦点,也就确立了文章的灵魂。聚焦的主要方面与方法,大致包括以下三点:
一、寻找一个“动情点”
“动情点”,即最能激起情感的那一“点”。它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一处风景,或者一个细节,一种情境……总之是情感中最为隱秘、最为柔软和娇嫩的某个地方被触及,把内心的东西都凝聚到了这样一个“点”上。“动情点”往往是“心痛的感觉”,因为我们情感中最能留下痕迹的就是“创伤记忆”。另外,“痛”与“爱”是紧密相连的,在寻找“动情点”时,应从“痛”与“爱”两方面着眼,在自我的生命中追寻最珍贵的情感。如北京考生的《深入灵魂的热爱》,其动情点在于母亲生前所做的一双“手工鞋”。作者通过这双鞋,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文章采用欲扬先抑、正话反说的形式,表面上用了很多“恨”字:恨躺在太平间的母亲不理睬自己,恨母亲不光临自己的梦境,恨母亲不懂游戏规则,恨母亲一直躲着自己……但在如此多的“恨”中,传达出来的却是对母亲深入灵魂的浓浓思念。寓情于物、寓情于事的含泪诉说,使人动容,不忍卒读。
二、寻找一个“感悟点”
寻找“感悟点”,就是要看看自己的感觉是从哪一个“点”上忽然起飞、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的。由于“感悟”或“感想”的过程常常是电光石火的一刹那,具有易逝性与模糊性,因此颇为微妙,较难把握。在寻找“感悟点”时,首先应注意的是“还原”曾经有过的感觉,特别要注意“感悟”发生的因由与过程。而“还原”感悟的过程,也就是再现了思考的过程,而且是思考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个环节的“节点”,就是“感悟点”。“感悟点”找到了,思路就被照亮了,而且以往的种种感受与情感在再现的过程中就获得了别样的意义。如重庆考生的《我+们=我们》,从微博热议的“我们”入手(这是一个绝佳的“感悟点”),巧解标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我们。由此彰显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没有人能够自全,只有“我”与“们”携手,才能相互成全。同时,该考生对社会热点的嗅觉很是灵敏,时事热点素材鲜活、充足,如扶不扶、杭州图书馆免费开放等,都能触动时代最敏感的神经。整篇文章语言简约生动,中心突出。
三、寻找“不到顶点”的最富包孕性的时刻
“不到顶点”是指即将到达顶点但是尚未到达顶点,因此这个“点”最富于包孕性。它集中了一切矛盾冲突,集中了一切心灵力量,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情节扭结点,是表面上宁静但“静水流深”的心灵激烈斗争的关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内在的紧张与扣人心弦。需要说明的是,“不到顶点”是向着顶点正在运动的阶段,因此,必须用“动”的观点来寻找最富包孕性的时刻,它要求我们注意在变化过程中把握事物最重要的特征。比如作文《幸福的拾荒者》,借助一个门卫的视角,讲述了一位拾荒者得到居民热心帮助的故事,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同情与悲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或者说顾及接受者心理)的主题。篇末的“那个幸福的拾荒者,用他苍老的、颤抖着的手,悄悄地抹了抹眼角……”是妙笔,它留有余味,内涵丰富——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让文章充满了拨动心弦的张力。而“我”由“麻木”到“有时”“会请他到门房坐坐,喝杯热茶”的转变,又暗示良好的社会风气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心理与行为。
学生佳作
痛彻我心扉的瞬间
徐佳怡
曾经以为,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要强的人。她就像一株长满刺的玫瑰,一株铿锵玫瑰,有的只是骄傲,永远不懂得什么是弯腰,什么是恳求。
直到那一天,母亲那弓腰的背影彻底击碎了她所有的骄傲……
我深深地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天空灰蒙蒙的像哭过。我因肺炎住进了医院,母亲就陪在我的床头。阴冷的天气和持续不降的体温,将我的心情压进了谷底。我侧卧在床上,很想好好睡一觉,可是邻床的小孩却叽叽喳喳闹个不停,还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得很大。我在床上翻来覆去仍是难以入眠。终于,我转向母亲,暴躁地说:“妈,你就不能让他们安静一点儿吗?”母亲愣了一下,又马上点了点头,走过去客气地请邻床小孩的妈妈将电视机声音调小一点。谁知那个外地阿姨一下就火了,用我难以听懂的方言大骂了起来。
我一下子慌了,母亲可是个受不了一点儿委屈的人,在她的字典里没有“让”字。看着母亲挺直了腰杆的背影,我担心极了,生怕母亲和那位阿姨大吵起来。外地阿姨破口大骂之后,又狠狠地瞪着母亲,在这短暂的沉默中,我似乎已听到母亲心中的火药被点燃的声音,我甚至已经下床穿好鞋准备去阻拦母亲了。
可是,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母亲没有做出任何反击,挺直的腰杆竟第一次被她自己强行压下,画出一条刺眼的曲线,母亲的倔强顺着曲线重重地摔落在地。她用已经变了调的声音,继续请求那个阿姨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小点。我震惊了,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大恸,母亲为了我竟将所有的倔强都踩在脚下,在这样一个盛气凌人的阿姨面前选择了忍让。病房里再次响起那个外地阿姨的咒骂声,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母亲拾起她所有的倔强砸向那个张狂的阿姨,可是母亲没有,她仍在沉默。这种沉默浸透了母亲的痛,这种沉默死死地压着我的心,母亲为了我做了她从来都不愿做、不会做的事。她那弓腰的背影让我心痛,我的泪顿时在心底泛滥,瞬间就溢出了双眸,在脸颊上肆意地流淌着。
第一次,我拾起母亲抖落在地的长刺,狠狠地瞪了那阿姨一眼,然后将母亲拉回到床边。母亲对我浅浅地一笑,装成释怀的样子,可是我知道,那一天,母亲承受了从未有过的酸楚,真正酸到了她的心里……
母亲用她所有的骄傲砌出一堵爱之墙,墙内是我,墙外是她。我知道这堵墙会一直绕着我绵延下去……直到有一天,我站在墙外,母亲站在了墙内,我要用我的爱为母亲砌一堵更柔、更暖、更长的爱之墙,守护母亲,守护母亲所有的骄傲。
点 评
此文精选一个“痛彻我心扉的瞬间”,赞颂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同时深切地表达了“我”对母爱的理解以及守护母亲的心愿。
文章巧于鋪垫、反衬,细节描写(尤其是“挺直的腰杆竟第一次被她自己强行压下……母亲的倔强顺着曲线重重地摔落在地”“母亲对我浅浅地一笑,装成释怀的样子”这两句)真切入微,令人震撼;文笔生动形象,如“在这短暂的沉默中,我似乎已听到母亲心中的火药被点燃的声音”等语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