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语境下城市滨水区更新路径
——以重庆市长嘉汇大景区弹子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2023-03-01 10:56艾慧颖李和平
中国名城 2023年1期
关键词:水区滨水片区

左 力,艾慧颖,李和平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提升存量片区功能,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此背景下,城市建设所需的空间资源从扩张向集约转型,对现有建成区的“全面提质”与“合理增效”是当前城市更新的核心任务[1]。存量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既包含城市特色保护的内容,也涉及城市发展问题[2],包含物质空间改善以及城市功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社区重构和文化复兴等非物质空间内容[3]。

城市滨水区凭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先行区,亦成为当下城市空间存量更新的典型片区,其蕴含着历史文化、商业空间、社区人本等多重价值内涵,再开发过程也面临物质空间、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复杂问题[4]。城市滨水区的转型发展是滨水城市实现集约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下,需要从滨水空间更新目标、建成遗产空间梳理、存量更新要素介入以及空间更新机制保障的复合维度,建立多元价值导向的更新框架,实现滨水空间从“量变”到“质变”、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转型发展[5]。

1 城市滨水区发展历程及趋势

1.1 城市滨水区发展历程

纵观城市滨水区发展历程,杨保军、张锋等众多学者将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前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6-7],滨水区建设经历了形成、繁荣、衰退、复兴的曲折进程[8]。

前工业化时代,人类以土地为资源依托开展农业、手工业等早期产业活动。滨水区凭借着丰沛的灌溉水源、贸易运输和军事防御优势,成为人口聚居地和城镇最先发展的地区。在此时期,滨水空间是众多城市街区发展的源头,滨水区加速发展亦成为11—14世纪西欧工商业城市广泛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9]。工业革命之后,大量工厂、仓库、码头依托便捷的水运条件在滨水区迅速集聚。城市滨水区的工业生产、经济贸易、交通功能凸显,生活功能外迁。与此同时,工业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以及城市的粗放式建设使滨水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成为人们不愿接近甚至厌恶的场所[10];加之现代化陆运、空运等交通方式的发展削弱了滨水区的中心地位,功能单一的滨水区与综合开发的周边地区呈现分离割裂态势,诸如巴塞罗那临海地区因被工业建筑和交通设施占据而形成城市与海的断裂带[11],城市经济生活重心由滨水区向腹地转移[12]。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出现“逆工业化”趋势,经济发展向第三产业转型,大量工厂、企业撤离城市滨水区,遗留的完善基础设施和既有建筑提供了城市滨水空间再利用的可能性。城市滨水区的价值被重新评估,综合性、现代化的滨水区建设开始进行。新加坡在“特色全球城市”目标下不仅关注空间功能的转变再生,而且探索各政府部门的目标实施模式以满足社会空间的开放包容,达成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13];美国西雅图滨水区也通过创新公众参与体系营造现代化滨水景观[14]。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进入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再开发的迅速发展时期,香港维多利亚海湾区、上海黄浦江两岸地区均依托滨水区地段改造来实现城市能级的转型提升。

1.2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趋势

从近几十年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再开发的实践(表1)可以看出,滨水区建设呈现出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15]、向旅游休憩和文化消费功能转型[16]、引导社区公众广泛参与[17],以及加强城市滨水景观治理[18]、用地功能重组和道路交通组织[19]、公共空间特色塑造[20]等趋势。特别是21世纪以来,滨水区再开发在侧重滨水环境和景观营造的基础上,开始兼顾经济层面和城市发展问题[21],关注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的多元价值导向,从城市历时性动态发展历程与城市既有建成空间的维度构建滨水区再开发的总体思路。

表1 国内外典型城市滨水区历史文化溯源及多元价值共识

1.2.1 多元价值共识

城市发展转型阶段,推进城市滨水区建设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整体空间结构调整、“人”的价值回归、地方文化特色强化、城市生态修复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2]。纵观国内外典型城市滨水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复杂开放的系统承载着历史文化、城市商业、社区人文等多元价值:城市滨水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积,沉淀了诸如码头文化、工业文化、航运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例如在纽约南街港滨水历史街区再开发中,将“历史保护与复兴”作为开发原则进行历史建筑、街区肌理和传统习俗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取[23]。城市滨水区在新的城市发展时期凭借高品质的商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由单一基础性功能向多元服务性功能转变[24],新加坡河滨水区、美国西雅图滨水区等众多滨水区已完成了商业化、游憩化的转型,承载商业商务、居住休闲、文创科研、生态旅游等多种复合功能。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城市发展号召下,存量型城市设计从关注“宏大场景”塑造转向关注“平民叙事”的日常生活空间改善[25],城市滨水区更加注重塑造公共参与和开放共享的滨水空间。

1.2.2 历史文化溯源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人类自古以来择水而居、依水建城的营城思想使得滨水区往往是城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集合了历史街区、工业建筑、码头等众多历史遗迹,折射了整个社会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景观和城市记忆[26]。这些“点”要素构成的工业类历史滨水带将遗产保护的范围扩展到了“面”与“线”的层面[27],在新时代可作为历史文化溯源及时代文化植入的空间载体。在全球化背景下,保存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城市发展共识:悉尼达令港“滨水旧改”中修复、利用了产业外迁后废弃的码头[28],香港维多利亚港规划中将众多历史建筑在环境和视觉上与海岸清晰相连[29],伦敦帕丁顿港采用历史场景的提炼与再现塑造独特的场所感[30]……众多案例均证明了从历时性维度梳理城市滨水区的建成遗产本底,进行历史保存和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18]成为滨水空间更新的核心策略。随着国内外对文化景观、城市历史景观、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等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城市历史文化溯源对于延续滨水历史文脉、实现滨水区存量更新具有深远意义。

2 城市滨水空间存量更新框架

在明确城市滨水区再开发趋势的基础上,以“目标—路径—保障”为思路建立复合要素多维叠合的城市滨水空间存量更新框架:首先从挖掘城市多元价值出发建立发展共识,提出片区更新目标;其次探索城市滨水区更新路径,从历时性角度梳理建成遗产空间,搭建延续性的城市更新框架,从共时性角度介入存量更新要素,形成空间引导机制;最后,辅以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的机制保障,确保更新阶段各环节的高效、有序运营(图1)。

图1 城市滨水空间存量更新框架

2.1 城市多元价值挖掘,形成城市更新目标

2.1.1 塑造延续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滨水区

梳理城市的发展脉络和建成遗产本底,构建完整的城市文化价值系统,明确城市空间更新的延续性历史结构框架。溯源场地文化遗存和历史事件,结合游览路径的打造,串联历史街巷路径和历史文化节点,塑造城市历史文化场景。在新的城市发展时期,结合现代文化发展需求,植入消费文化、创意文化等多元文化形式,打造新型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译为“知识产权”,可引申为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符号化要素[31])。

2.1.2 打造充满活力和商业价值的城市滨水区

充分利用滨水区功能转型的优势条件,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和区位价值确定地段总体功能定位。根据空间结构、本底条件及规划愿景划分多元复合的功能片区。结合各分区所承载的金融商贸、休闲游憩、科创研发、创意文化、零售服务等业态类型进行主题设计,吸引多类型人群聚集,刺激潜在消费,形成复杂多样的商业生态。

2.1.3 建设凸显社区人本价值的城市滨水区

以市场为主体,以人民为核心,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以达到人民需求满意度,注重城市滨水空间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切实保障和维护滨水公共利益。关注滨水片区老旧社区活力提升,在尊重和保留原始社区结构、街巷肌理的基础上,延续和传承原住民的生活传统、习俗活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方协商、社区共建的开发合作模式。

2.2 建成遗产空间梳理,回应城市历史格局

2.2.1 尊重历史格局

城市滨水区建成遗产作为共享的城市景观[32],具有自然和人文历史的双重属性。城市滨水区的遗产空间与其所属的自然环境呈现历史层积性和连续性特征,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滨水景观格局。城市滨水区更新需要厘清建成遗产所在地的地理特征,梳理不同历史阶段的遗产空间要素,建立滨水空间与城市景观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尊重和保护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性、原真性,作为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的总体空间结构。

2.2.2 延续空间肌理

多数城市滨水区聚集了早期城市发展带来的大量人口,拥有独特的空间肌理,体现在完整的社区空间体系、线性的历史街巷结构和较强的建筑空间秩序上,尤其是历史滨水工业区多保留垂直于岸线的道路而形成鱼骨状的城市肌理[33]。应谨慎对待和延续保护原有的空间肌理、街巷尺度、建筑界面特征,保证水网肌理延伸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有机共构[34];要结合更新需求,植入现代游览展示线路,进行空间序列的串联与整合,增强场所叙事性。在上海黄浦江畔“老码头”更新案例中,设计师在保留原有街巷、庭院肌理的基础上,以水景庭院为中心区域串联入口空间、半开放空间等一系列空间,使各历史遗存点拥有了完整的空间网络承载[35]。

2.2.3 聚焦场所空间

将场所空间作为激发城市滨水区历史文化保护更新的触媒体,由点及线、由线至面地建立建成遗产的综合空间架构。建立历史遗产建筑的分级分类保护机制,从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建立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适应性再利用措施[36]。依托建成遗产空间打造历史场所,提炼历史建筑、历史重大事件的关键符号与要素,再现历史文化场景,延续和强化场所记忆,建立“时间—空间—事件”三维框架体系。结合休闲游憩、服务需求,植入现代城市事件和面向未来发展的场所特质,强化建成遗产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性。

2.3 存量更新要素介入,形成空间引导机制

2.3.1 以水为轴,格局缝合

城市滨水区沿水带状展开,垂直于水岸的道路将城市划分为若干区段,成为长久以来维持城市运转的基本格局。(1)滨水空间布局应强化以水为空间轴线、以道路为骨干、多区并行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延续原有的空间肌理。(2)通过统筹规划打破滨水区和腹地独立发展的局面,增强二者在空间上的有机联系,增强滨水地带的亲水性。(3)通过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缝合,构建水城一体的城市总体发展格局。如成都依托沱江发展轴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形成“拥江拥绿、城水融合、产业联动、开放共享”的城市发展格局,实现新区的跨越式发展[37]。

2.3.2 交通整合,立体网络

城市滨水区经过长期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与地段区位、功能相匹配的道路交通体系,应在尊重原有路网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提升:(1)延续片区交通、历史街巷的基本结构,打通道路断点,减少新建道路对滨水空间的强制割裂。(2)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以应对地区能级提升,综合规划公交系统、轨道交通、水上游线,形成地上地下复合联动的交通出行网络。(3)丰富慢行体验,综合利用慢行步道、健身跑道、骑行车道等道路设计,提供多标高观景游憩体验。如上海黄浦江沿岸改造中通过完善道路网络和公共交通、水上系统等措施,贯通滨江到腹地的慢行通道与活力动线,营造高品质的“滨江45公里岸线”[38]。

2.3.3 拥水揽绿,城景融合

构建山水城联动、与城市系统和谐相融的廊道体系:(1)对滨水区自然山水关系进行梳理,新开发空间应与原有山水要素形成视觉呼应,形成和谐相融的天际线景观,留白城市山水视窗。(2)保证重要滨水景观廊道的通达性,结合线性景观的打造强化滨水绿带,串联公园绿地等景观节点,增强滨水与腹地的景观渗透。(3)打通城景视线廊道,确保重要建筑、公共空间与水体的视线对望关系,严格控制廊道两侧建筑高度,避免大体量建筑对视线通廊的遮挡。如在澳门内港滨水区开发设计中,运用线性绿色廊道配合慢行系统布置,联系并贯穿历史景观视廊,营造了舒适的景观环境[39]。

2.3.4 空间焕活,场景营造

面对建成度较高的城市滨水区,可结合文化遗产和场景营城理念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进行存量更新:(1)对场地有价值的物质空间遗存进行合理修复保留,打造公共空间的特色文化形象。(2)盘活滨水消极公共空间,运用口袋公园、旅游打卡点等形式吸引不同人群的休憩、消费、娱乐活动,打造具有生态栖居、活力人文等功能的现代化公共空间。(3)在溯源场地文化遗存、历史事件和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对场所进行更新式保护,营造多元城市公共场景。如成都锦江公园总体规划中强调锦江公园与滨水空间的自然融合,依托十二大景区打造文商旅体多业融合发展的消费体验新场景,提升了区域活力。

2.3.5 地标打造,节点串联

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建筑可作为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的标志和象征,并通过触媒效应带动周边节点的活力再现:(1)充分梳理片区空间结构,结合地块更新的风格和基调,突出标志性建筑的形象特征。(2)在建成度较高地区,可以通过空间改造和功能置换等手段,使空间形态、功能性质已不满足现代需求的历史建筑、设施遗存等存量空间转变为新的城市地标。(3)结合城市游憩消费需求,以标志性建筑为核心串联激活周边特色节点,打造地方性旅游项目集群。如上海浦东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空间艺术展示相结合,打造魔都滨江光影秀场和旅游打卡地,与沿线各艺术地标共同演绎了城市滨水魅力景观。

2.4 形成更新机制保障,确保高效实施运行

城市更新是长期持续的城市发展进程,政府、企业、居民共同构成了城市更新的主体,为应对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需要建立适应城市发展的更新机制保障。研究表明城市滨水空间更新关注的内容逐渐由单一的设计领域向引入政府决策、政策扶持、房地产市场等综合因素过渡[40]。因此,在实施方案层面,应建立实施项目库,分类型、分时序对滨水空间进行建设更新,形成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滨水场景,如悉尼达令港的更新充分考虑了开发建设的时序性和渐进性,激发了港区活力[41]。在开发主体层面,充分调动政府、开发商、设计师和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积极性,选择适应当地发展情况的合作开发模式。如西雅图北部滨海岸地区邀请了设计和施工团队、政府官员、渡船人员、居民和社区活跃分子、环保人士、商人等多元群体共同参与景观设计,协调各方意见促进滨水区活力再生[8]。在实施管控层面,建立控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政策法规、设计导则以保障实施各环节的高效合理运行。如中山总部经济区滨水城市设计中将“精明营建”理念贯穿规划设计、过程管控和统筹开发全过程,有效促进了滨水区建成环境品质提升[42]。

3 城市滨水区更新实践:重庆市长嘉汇大景区弹子石片区城市设计

3.1 项目概况

重庆孕育了悠久的巴渝文化,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中心城区构建以“两江四岸”为核心区的“一核一轴五城”的多中心组团式空间格局,开启了重庆新一轮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的序幕。其中,长嘉汇大景区弹子石片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西北侧,地处重庆两江交汇核心地段,是重庆“两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重庆文化、迎接国内外宾客的重要片区,与江北嘴、朝天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图2)。片区大部分为城市建成区,部分滨水空间存量未开发或建设停滞地段已经严重影响了“两江四岸”核心区的整体提升,亟待借助城市设计手段重新发现滨水空间价值,盘活土地,为片区发展整体赋能。

图2 项目区位及总体鸟瞰效果

3.2 建立重庆滨水多元价值目标

城市设计在梳理片区历史资源本底的基础上,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综合片区上位规划、产业发展、社区更新等诉求,在片区打造金融中心,策划国际迎宾功能,建立“重庆滨水历史人文荟萃、产业发展兴旺、富有山城烟火气息的城市综合片区”的总体目标。在中心城区“历史母城”的总体定位下,规划片区已成为渝中区历史人文“风景眼”与广阳岛长江生态“风景眼”两“眼”之间的连接点,是集聚巴渝文化、开埠文化、市井文化的历史人文片区。承接上位规划中“将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中央商务区打造为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的要求,发展绿色金融、创意产业、国际时尚娱乐、国际文化交往等功能,打造聚焦绿色金融和国际迎宾的核心片区。在社区人本价值上,保留老街区建筑肌理、街巷结构,引进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富有“重庆味”的社区空间形态,营造富有山城烟火气息的活力社区。

3.3 延续南岸滨江历史空间格局

长嘉汇大景区弹子石片区历史悠久,孕育着丰富的巴渝文化、开埠文化、市井文化。片区保存着弹子石老街、大佛段正街、复兴街等传统街巷的肌理,沿南滨路分布着弹子石摩崖造像、法国水师兵营旧址、《挺进报》旧址、千佛寺、安达森洋行旧址等众多建成遗产和古码头。清乾隆年间形成南岸“五渡口”之一的水码头,光绪年间由于盐业商号及手工业兴起形成了几条主要街道;重庆开埠以后,片区成为国际人士、外商洋行及金融行业汇集区;抗日战争时期,以裕华纱厂、华福卷烟厂为代表的大量内迁企业入驻弹子石区域,片区成为重庆的商贸、生活中心;21世纪,弹子石片区成为重庆“两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重庆文化、迎接国内外宾客的重要片区(图3)。城市设计溯源城市山水廊道,形成“拥山揽江,绿心扇形、三带五片”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延续滨江历史空间格局。滨水空间以长江为主轴、南山为绿心,以弹子石老街、大佛段正街、复兴街等连接城市滨水空间的传统街巷为主干,与区域内新建的城市道路有机融合,延续片区水陆交通和景观廊道,形成融合新的城市功能的城市带状发展片区(图4)。

图3 片区历史空间结构梳理

图4 城市历史空间格局延续

3.4 赋能南岸滨水空间要素

3.4.1 打造南滨千里江山画卷

以南山为背景,以山水视廊为引导,强化沿长江展开的城市滨水空间轴线。结合片区现状,沿滨水空间划分3段不同的城市主题风貌段,通过保留现状老旧社区和植入新建标志性建筑来展示城市滨水空间的层积特征,形成历史与当代融合的具备丰富性特征的滨水空间界面。新建建筑遵循沿滨江向内陆、沿山水绿廊向两侧渐次升高的规律,形成具有节奏和韵律的滨江城市天际线,打造南滨千里江山画卷(图5)。

图5 南滨千里江山画卷打造

3.4.2 组织山地多维交通系统

由于长嘉汇弹子石片区滨水空间地形起伏较大,山地特征显著,现状道路坡度较大,滨江界面与城市腹地之间的交通连接不畅。在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基础上,采用公共交通导向策略,以室外公共扶梯、室内垂直电梯、空中廊桥以及山地缆车等多种交通组织方式,建立跨越台地高差的交通连接转换,形成快捷通畅的山地多维交通系统。对接规划轨道交通18号线,预留3处轨道交通站点,形成全域覆盖的轨道交通。沿弹子石周边主要道路规划中运量公交廊道,设置1处接驳站、4处公交首末站,以500 m的最优服务半径基本覆盖弹子石居住片区,形成生活便捷的公交体系。规划小沙溪与钟楼广场2处观光缆车打卡点,在弹子石片区布置多处室外扶梯和山城步道联系上下半城,形成上通下达的慢行系统(图6)。

图6 山地多维交通系统规划

3.4.3 贯通城市山水景观绿廊

依托片区背靠南山、面向长江的区位优势,保留通山达江的景观绿廊。其中,在景观廊道层面,将沿南滨路延伸的滨江景观带作为主要廊道,依托大沙溪、小沙溪、公园绿廊、总部经济慢行步道、钟楼广场叠水绿台,形成5条由滨江向腹地延伸的次要廊道,形成城市的生态空间格局。同时,构建城江共生的海绵廊道,在道路两侧设置水源涵养设施以促进滨江滩涂绿地与城市道路的融合关系。在视线廊道层面,构建一条“长江—朝天门大桥—群慧公园—南山”的望山见水视线通廊,一条“高度248 m的绿色金融之塔—江北嘴IFS金融城建筑群”形成的跨江望城视线通廊,通过控制视窗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形成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城市天际线(图7)。

图7 片区景观廊道、海绵廊道、视线廊道构建

3.4.4 营造山城魅力生活场景

打造具有时尚、绿色、金融、社区、历史等功能和元素的山城魅力生活场景,展现重庆滨水空间丰富多彩的城市风景,实现城市生活回归城市滨水空间。钟楼广场地段重点打造开灯仪式广场,依托其与江北嘴、朝天门码头的视线对望关系,将开敞空间塑造为滨江风光看台和夜景灯光秀场,结合节日庆典等城市文化事件,树立迎宾门户的标志形象。卫国路地段充分发挥浓厚的山城老街文化与错综复杂的街巷步道体系的特点,依托片区已有的城市烟火气,引进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富有“重庆味”的城市空间形态重塑空间功能,打造“山城早市”“魅力午娱”“味道夜市”3种极具山城特色的城市场景。洋人街地段依托大、小沙溪和核心中央公园,打造城市观景公共空间、桥头眺望公共空间和生态休憩公共空间,形成活力蓬勃的主题公园和“观江、望城、赏桥”的城市观景空间(图8)。

图8 滨江公共空间再生及场景营造

3.4.5 打造城市迎宾门户形象

城市滨水空间复兴需要借助城市触媒来推动,设计沿滨水展开面布局3处城市级滨江触媒点,打造城市滨水门户形象。洋人街地段依托国际时尚娱乐客厅的定位,布局流动的滨水商业街区,承接艺术演绎、时尚娱乐等核心功能,打造长江秀梦舞台。总部经济区地段制高点设计高度为248 m的绿色金融之塔,整合高端商务、酒店以及商业综合体等功能,与江北嘴IFS金融城建筑群隔江相望。钟楼广场地段以轮船归航意象塑造长江文化中心标志节点,由滨江人文风景步道串联《挺进报》旧址、野猫溪码头、千佛寺、玄坛庙商街等特色历史人文节点,将地段打造成“两江交汇风景眼,长江文化展示地”(图9)。

图9 城市迎宾门户形象打造效果

3.5 编制滨水地段实施手册

为了精细化引导城市滨水空间更新,协同不同类型、不同实施主体的更新项目有序推进,城市设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滨水地段实施手册。实施手册划分建筑整治、新增建设、环境品质提升、道路交通优化四类项目类型,明确滨水片区近远期项目的具体实施内容,编制滨水重点地段的实施项目清单。实施手册充分借鉴了其他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根据实施项目差异针对性地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多元合作模式等开发模式,充分调动政府、企业、设计师、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基于现状轨道交通和周边配套优先、核心公共空间优先、城市滨江形象界面优先的原则,实行“一期完善滨江、二期提升能级、三期全面提质”的单元开发、有序推进的实施时序,引导城市滨水空间开发沿滨江向腹地有序推进。

4 结语

滨水空间是城市发展的源头。在当前我国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生活回归滨水空间既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发展的必然。本文建构的“滨水空间更新目标—建成遗产空间梳理—存量更新要素介入—空间更新机制保障”的框架从多元价值挖掘和历史空间延续的维度探索了城市滨水区存量更新路径。长嘉汇大景区弹子石片区城市设计方案获得了国际征集评审一等奖,表明滨水空间更新进程中历史格局延续、建成遗产保护、多元价值挖掘的理念已经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城市设计的成果正不断调整完善以解决滨水开发建设的诸多矛盾与现实问题,希望此多元价值导向的更新框架可为城市滨水区存量更新提供思路借鉴。

说明:文中项目于2021年7月15日获得由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联合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发起的长嘉汇大景区(弹子石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评审一等奖,获奖单位为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导则已编制完成,正在推进实施。

猜你喜欢
水区滨水片区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英国城市更新研究——以克莱德滨水区为例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