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竞,马春叶,张芮珠,曹 珂
城市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文物遗存丰富,能够真实、完整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历史地段。其既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价值载体,也是城市公共文化的触媒资源[1]。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导向从扩张性空间生产向内涵式人本关怀转向,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重心也逐渐从街区历史遗产的防御保控转向街区文化资源与文化价值的活化传承。在此背景下,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理论研究亦逐渐从对街区客体价值特征的识别挖掘拓展至对街区服务主体文化认知逻辑、体验质效的综合分析以及基于相应结论的街区遗产资源活化与文化阐释、展示方向[2]。为此,本文引入环境行为学“认知画像”理论[3],结合现代社交媒体平台公众发布的影像大数据资源,探索建构城市历史街区公众认知画像分析方法,以北京市南锣鼓巷历史街区为案例,探讨不同群类主体对历史街区景观要素与文化价值的认知差异,并从街区环境设施优化、文化路线组构等方面提出基于公众认知画像分析的历史街区遗产资源活化利用与展示导览策略,以拓展既有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研究思路,为我国历史街区“人本化”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本文以社交媒体影像数据为样本数据,基于“认知画像”理论、方法,探究城市历史街区公众空间与文化认知规律,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如下。
“认知画像”(cognitive profiling)指通过对主体与客体认知交互、认知体验、认知表达的多维度分析,刻画其认知偏好与认知逻辑的分析过程[3]。概念最早源自1970—1980年代美国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界,Tuan YF(1974)[4]与Appleton J(1975)[5]分别提出了文脉决定论与生物决定论两种人类环境认知路径经典理论;Mayo EJ(1981)建立了基于心理描述法(psychographics)的主体环境认知研究方法体系[6]。之后,Litvin SW(2001)、张树夫(2001)、Baker DA(2000)、Chen JS(2001)分别从感性、知性和自然探索、自我发现的角度提出了主体认知画像的分析线索和愉悦、新奇、感动、惊喜等主体认知状态刻画因子[7-10]。上述研究分别从认知逻辑和认知要素角度建构了人类对客观环境系统认知经验的画像分析理论框架。
在城市历史街区公众认知偏好研究方面,既有研究通过对北京、天津、杭州、福州等地历史街区的调查研究,从性别、源地、年龄视角提出了女性游憩者关注街区环境的“文艺”氛围,喜欢参与在地活动(唐慧超等,2021)[11];本地居民具有“念地情结”,外地游客关注街区审美与人文价值(向岚麟等,2019)[12];游客认知体验深度与年龄成正比(汪芳,2012)[13];中年游客偏好悠闲氛围(徐国良,2012)[14]等专题结论。同时,也从技术层面建立了扎根访谈、问卷调查、空间注记、认知地图、网络文本、人群活动轨迹数据分析等多元分析手段[11-15]。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数据(具体包括上载者游憩体验的记述文本、拍摄影像以及短视频数据)为公众认知画像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相较于前述传统调查数据而言,UGC数据具有数据源丰富、易获取、信息延展度高和源于主体实地体验经历等优点,适于通过主题聚类分析识别、挖掘相应发布主体对客体空间的认知逻辑。于是,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大数据探索主体认知偏好、规律的研究逐渐成为建筑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方向:Stepchenkova S等(2012)[16]提出了基于社交媒体影像数据分类统计的游客认知偏好研究解析路径;Vu HQ等(2015)[17]探索建构了利用马尔科夫链识别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空间移动特征的分析方法;Miah SJ等(2016)[18]建构出以内容分析、符号分析、空间聚类分析为手段的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方法。并且,根据研究对象的细分,上述方法在关于城市公园、历史名镇、传统村落等空间对象的公众认知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9-21]。
综上,用于分析主体认知逻辑的认知画像理论和应用前景广阔的社交媒体大数据资源及其分析技术,可有效支持城市历史街区的公众认知分析和保护更新应用研究。为此,本文尝试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探索建构城市历史街区公众认知画像方法。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为实证对象,探讨不同性别、源地、年龄人群对历史街区的认知倾向,并提出相应的街区活化利用与展示导览策略,为我国城市历史街区遗产活化与文化传承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以公众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发布的UGC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从认知画像要素、画像目标与路径、画像步骤3个方面建构城市历史街区公众认知偏好画像研究方法(图1)。
图1 城市历史街区公众认知画像分析框架与分析要素
将社交媒体影像的摄取题材、属性特征、拍摄时空情境视为其拍摄发布主体认知心理投射的依附载体,以此建立公众认知画像分析要素体系。
2.1.1 影像题材类型
影像题材即影像数据摄取的景观题材类型,其可视作影像发布者景观偏好的表达。通过对北京南锣鼓巷、重庆磁器口、成都宽窄巷子、广州恩宁路等国内典型历史街区社交媒体影像数据的聚类分析,本文将历史街区的景观题材划分为街景、建筑、活动、特产、标识五大类和街巷氛围、街巷空间、建筑细部、建筑轮廓、传统民俗、居民生活、特色餐饮、特色纪念品、空间标识、陈展标识十小类题材类别,以之作为历史街区公众认知偏好画像的分析要素。
2.1.2 影像属性特征
影像属性特征即单幅影像数据在画面构图、内容、氛围、色彩、摄录意图等方面所呈现的属性特征,为影像发布主体认知路径、认知逻辑等深层次心理特征分析的扩展线索。传统研究以影像景别(近景、中景、远景、特写)、拍摄角度、焦距、构图方式、光线控制等因素作为影像属性分析要素[22],仅能简单反映发布者对影像画面的表浅偏好倾向,难以深入揭示相应与主体认知心理的内在机理关联。为此,本文针对历史街区主客体认知交互逻辑,拟定出整体—细部、状景—叙事、认知—体验、标志—日常、热闹—清寂、新奇—传统6组以二分对立属性为刻画因子的影像属性特征要素,可用于不同性别、源地、年龄人群认知画像分析,以提升研究结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2.1.3 时空关联信息
时空关联信息即相应影像数据摄取时空情境的关联信息。其有助于把握时空因素变化对主体认知体验的影响。具体可结合基础影像数据画面内容和主体附注评论信息进行关联识别。时间方面,可以四季、平时与假日、白天与夜晚为注记标签;空间方面,则以摄录景观对象在街区中的实际位置坐标为注记标签。
画像路径即通过社交媒体影像数据对公众认知偏好进行画像分析的研究路径。具体可分为群体归纳式画像和个体演绎式画像两种,两者分别以群类主体认知规律解析和特殊主体导览方案订制为研究的目标导向。
2.2.1 规律总结导向的群体归纳式画像
群体归纳式画像即以特定公众群类(不同性别、源地、年龄人群)认知偏好共性规律总结为研究目标,依据相应群类公众发布影像数据的要素关联性识别其共性景观、文化认知偏好的画像方式。其有助于形成特定群类公众认知逻辑的解释性理论。
2.2.2 导览订制导向的个体演绎式画像
个体演绎式画像即以个别主体或小众人群认知逻辑判别和行为预测为研究目标。通过对个体样本影像数据的特征提取和时空解析,从空间选择、景观偏好、游憩时长等方面预测、判断其在街区中的游览行为,从而反馈街区空间、文化资源的保护更新和展示导览工作。
2.3.1 影像数据整理
影像数据整理即对具有相同主体构成和题材、属性特征的社交媒体原始影像数据进行样本集组。其目的在于将基础影像数据转化为具有特征指向性的主题数据集。具体可以男性、女性,本地居民、外地居民,老年、中年、青年人群为数据分析的人群组别;再在各人群组别内建立相应影像题材与属性特征数据的子数据集。
2.3.2 偏好定量表征
偏好定量表征即通过对整理后影像数据的主题统计分析,是以要素直方图、雷达图、象限图和空间热力图等形式对特定影像发布主体景观、文化认知偏好和游览时空轨迹特征的数字化表达。其目的在于通过专题数据图表形式将不同群类公众的认知偏好以结构化和可视化方式直观呈现。
2.3.3 认知逻辑解析
认知逻辑解析即在前述影像数据整理、统计和定量表征基础上,结合影像发布主体身份信息,解析相应主体空间、文化认知逻辑及其影响机理的分析过程,具体依据前述归纳与演绎两类解析路径进行分析。
2.3.4 游览行为预测
行为预测即通过对特定公众群类的认知画像研究,预测相应主体的游览认知行为。具体包括不同时空情境下主体在空间选择、景物偏好、游憩时长、参与活动类型等方面的行为规律。其可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展示传承提供具体指导依据。
依据前文建构方法,本文采集获取了2 219幅①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UGC影像数据,进行公众认知画像实证研究(表1)。南锣鼓巷历史街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地区,始建于元代,明清时为京城达官显贵集中居住之所。1990年,街区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面积共0.83 km2,由主巷道与福祥、蓑衣、雨儿、菊儿胡同等16条胡同组成。区内现存僧格林沁王府、靳云鹏旧宅、茅盾故居、蒋介石行辕等国家、市、区级文物31处,常住人口3.6万人。2000年以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街区得益于便利区位条件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逐渐由传统居住型街区向商业休闲类街区转型,成为广受本地与外地游客青睐的游憩休闲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中拥有大量评论与影像数据。
表1 南锣鼓巷街区有效影像样本数据来源
以发布者性别为影像数据分组标签,将2 219幅有效影像样本分为男性917幅、女性1 302幅两组,分别以五类影像题材要素和整体—细部、状景型—叙事型两组影像属性要素为数据统计归口,研究发现(图2):
图2 南锣鼓巷男性、女性人群认知画像
(1)男性认知注重街区空间结构与人文信息。在男性主体发布的影像样本中,街景、标识两类题材要素以及街巷空间、建筑轮廓、陈展标识三项题材亚类的样本占比高于女性;此外,男性样本中具有整体画面感和叙事性风格特征的影像占比更高,分别达到76.44%和63.47%,反映出男性对历史街区空间结构和人文内涵信息具有更强的认知关注倾向。
(2)女性认知注重景观细部与审美体验。在女性主体发布的影像样本中,建筑、特产、活动三类题材要素以及建筑细部、特色餐饮、居民生活三项题材亚类的样本占比高于男性;此外,女性样本中状景类风格和刻画景物细部的影像占比更高,分别达到76.12%和60.90%,反映出女性对历史街区的认知更侧重于其景观风貌的视觉审美效果。上述结论与唐慧超(2021)、张乐敏(2021)通过网络文本分析、眼动实验等其他手段所获“女性较男性更关注环境的‘文艺’氛围,更多关注或参与在地活动”以及“女性视神经色彩敏感性优于男性”等结论相近[11,23]。
以发布者来源地为影像数据分组标签,将2 219幅影像样本分为本地1 053幅、外地1 166幅两类,分别以五类影像题材要素和认知—体验、标志—日常两组影像属性要素为数据统计归口,研究发现:
(1)外地游客认知侧重标志景点与传统民俗。在外地游客发布的影像样本中,建筑、特产、标识三类题材要素以及街巷空间、建筑轮廓、传统民俗三项题材亚类的样本占比高于本地市民;此外,该类主体样本中标志性和认知型影像占比更高,分别达到54.72%和59.17%,说明外地游客对历史街区的游览认知主要从观光、探索角度出发,注重对街区标志景点的捕捉和历史文化信息的探查、记录。
(2)本地市民认知侧重日常生活与休闲景观。在本地市民发布的影像样本中,街景、活动两类题材要素以及街巷氛围、居民生活两项题材亚类的样本占比显著高于外地游客;此外,该类主体样本中日常性和体验型影像占比更高,分别达到79.96%和54.99%,说明本地市民对历史街区的游览认知主要从记录生活与休闲体验角度出发,倾向于记录街区中的生活情趣场景和分享个人游览体验。上述结论与肖竞(2017)、向岚麟(2019)通过结构访谈、扎根理论等方法得到的“外地游客关注审美价值、人文特色,本地居民注重街区娱乐休闲价值、有‘在地依恋’情结”等结论相互印证[12,24]。
以发布者年龄为影像数据分组标签,将2 219幅影像样本分为老年350幅、中年1 120幅、青年749幅三类,分别以五类影像题材要素和热闹—清寂、新奇—传统两组影像属性要素为数据统计归口,研究发现:
图3 南锣鼓巷本地、外地人群认知画像
(1)老年人倾向活力景观与建筑遗产。在老年人群发布的影像样本中,建筑、活动、标识三类题材要素以及居民生活、特色纪念品、陈展标识三项题材亚类的样本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主体;此外,该类主体样本中传统类和热闹类影像占比更高,分别达到80.28%和66%,反映出老年人群对历史街区的认知聚焦于建筑遗产、传统文化以及街区热闹的活力氛围。
(2)中年人倾向清寂环境与品质空间。在中年人群发布的影像样本中,街景、建筑两类题材要素以及街巷氛围、特色餐饮两项题材亚类的样本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主体;此外,该类主体样本中新奇—传统属性的影像较为平衡,但具有清寂环境特征的影像占比则较高,达到61.34%,说明中年人群更注重从游憩休闲角度对历史街区进行认知体验,对游览环境的私密性和品质有较高要求。
(3)青年人倾向潮玩元素与解构文化。在青年人群发布的影像样本中,特产类题材要素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主体,其余四项题材要素占比则均低于中、老年人群;此外,该类主体样本中具有新奇、热闹特征的影像占比较高,达59.02%和70.76%,说明青年人群认知历史街区的态度更加娱乐化、解构化,倾向于对自身游览体验过程的记录、展示,对街区历史人文空间的关注弱于对商业消费元素的关注。上述结论与汪芳(2012)、徐国良(2012)通过访谈、问卷方式调查南锣鼓巷和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游客所获“游客认知体验深度与年龄成正比”“中年人群偏好悠闲氛围、老年游客比青年游憩者更了解街区历史”等结论基本一致[13-14]。
结合前述认知画像分析结论,本文从促进不同群类主体文化认知质效的角度提出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活化策略。
(1)促进男女两性文化认知的措施。针对男性注重空间结构与人文信息、女性注重景观细部与审美体验的认知偏好,提出以下历史街区空间、设施更新策略:第一,在街区重要历史景点和公共空间节点处添加空间标识设施和历史解说设备,以增加男性游憩者对街区空间结构和文化内涵认知的便利。第二,增强对街区商业空间和文创产品的“审美监管”,整改立面景观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无序建筑,以精细、雅致的风格引导街区内的公共空间设计和文创工艺品制作,以契合女性游憩者的审美认知需求。
(2)促进不同源地游客文化认知的措施。针对外地游客关注标志景点与传统民俗、本地市民关注日常生活与休闲景观的认知偏好,提出以下历史街区空间更新与活动策划策略:第一,为外地游客配送更为详尽的街区导览资料,以帮助其快速熟悉街区标志景点分布与特色地域民俗;同时,定期策划、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与旅游产品,以契合外地游客的探索性认知需求与特色性认知偏好。第二,为本地市民开发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项目,促进其休闲娱乐与文化认知的融合;同时,打造季节性特色场景,引导市民在日常认知过程中关注街区景观时节变化,提升街区重游率。
(3)促进不同年龄主体体验认知的措施。针对老年人倾向活力景观与建筑遗产、中年人倾向清寂环境与品质空间、青年人倾向潮玩元素与解构文化的认知偏好,提出以下历史街区空间更新与业态优化策略:第一,促进遗产建筑的公共化开放,增强街区环境空间的活力氛围营造,以契合老年人群的认知游览习惯。第二,增强休闲与文化体验类空间的环境品质和人群准入管理,以符合中年人群对空间环境私密和品质的要求。第三,在旅游纪念品、民俗活动等青年游客关注的认知要素中,适当融入流行元素,以提升相应主体对街区历史文化信息认知兴趣。
个体研究方面,本文选取采集样本中20位本地公众和4位身份信息差异显著的主体,通过前述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认知画像,识别相应主体游览认知规律,进而提出针对具体应用情景的街区导览推介方案。该技术方法可与移动终端APP应用程序结合,依据主体拍摄实时影像数据,实现对其游览认知实时状态的同步画像,进而辅助制定个性化导览方案。
根据发布主体关联信息,选取20位北京本地市民数据样本,对其进行认知偏好聚类与活动轨迹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象限散点图方式呈现相关主体认知偏好与游览时节关联性特征,据此识别出认知倾向和游览时节具有相似性的3组目标人群。针对各群组主体的认知偏好制定街区中与之匹配空间导览措施。
图4 南锣鼓巷老、中、青年人群认知画像
(1)群组一(含11位主体),偏好具有画面感和细部特征的景物,对街区中标志性和较清寂的建筑、空间关注度较高,游览时间集中于夏、秋两季的下午和夜间。根据样本数据,判断该类人群倾向于审美认知型游览,喜好清幽环境氛围,可以景阳胡同、后圆恩寺胡同、玉河区域作为其重点游览空间;同时对上述胡同进行景观环境整治,对玉河夜间灯光照明进行优化、美化,以响应相应主体的游赏需求。
(2)组群二(含3位主体),偏好具有整体画面感的景物,对街区中日常性和传统性要素关注度较高,亦喜好清寂空间,游览时间集中于春季晨间。根据样本数据,判断该类人群倾向于文化认知型游览,喜好静谧游赏氛围,可以街区内区位偏隅的名人故居、古典园林(如可园)作为其重点游览空间;同时在上述遗产空间中补充文化展示标识信息牌,增设休憩设施,以响应相应主体的游赏需求。
(3)组群三(含6位主体),偏好景观细节,对日常性、传统性要素关注度更多,好体验记录,游览时间集中于春、秋两季日间。根据样本数据,判断该类人群倾向于观光休闲型游览,喜好活力热闹氛围,可以街区核心街巷和齐白石故居、茅盾故居等知名景点作为其重点游览空间;同时,在上述空间中筹办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增设观演场地、提升蓬蒿戏剧文化表演频次,以响应相应主体的体验游赏需求。
根据发布主体关联信息,选取4位身份信息差异显著的主体,结合影像样本与关联评论、时空轨迹信息,综合解析、预测主体游憩需求,制定相应游览活动线路推介(图6)。
图6 南锣鼓巷4主体样本认知画像与定制游线、活动推介
(1)案21,为外地青年女性游客,偏好餐饮类特产、建筑细部等景观要素,喜好拍摄具有地域标识性的影像,游憩活动空间范围集中、分布于街区商业主街南段,游憩时间为夏季傍晚。针对上述特征,为其推介“京味文化游”导览线路与相应特色资源。
(2)案48,为外地中年男性游客,偏好街景、建筑轮廓、特色纪念品等景观要素,游憩空间分布围绕巷道主轴、玉河遗址和几处名人故居景点,游憩时间为冬季晨早至午后。针对上述特征,为其推介“传统胡同游”导览线路与相应遗产空间。
(3)案77,为本地老年男性居民,关注街巷空间、建筑细部景观,偏好具有年代与生活气息的景观题材,游憩空间散点集聚于各胡同口、名人故居、中央戏剧学院等区域,游憩时间为春、秋两季日间。针对上述特征,为其推介“名人故居游”导览线路与相应人文景点。
(4)案125,为本地中年女性居民,关注街巷氛围、街区环境,喜好拍摄日常性和体验记录影像,游憩活动范围集中于玉河遗址及周边4条胡同,游憩活动时间为春、夏两季的上午。针对上述特征,为其推介“参与互动游”导览线路与相应文化景观。
图5 南锣鼓巷20主体样本认知偏好聚类与空间分区导览策略
伴随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研究从街区客体特征、价值的识别向主客交互的价值传承、文化阐释、资源活化方向转向,公众主体对历史街区空间、文化价值的认知规律研究逐渐成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创新的重要理论支撑和新兴研究热点。为此,本文根据环境行为学科的“认知画像”理论,建构了以信息时代社交媒体网络影像大数据为数据源,以对样本主体发布影像数据整理、偏好表征、逻辑解析、行为预测为操作步骤的公众空间认知画像分析方法。该方法与既有行为观察、认知地图、问卷调查、文本分析、热力图解译等分析手段②相比,具有数据采集效率高、易标准化操作、信息解析维度广、研究结论指向性强且基于主体真实游览体验等优点,可服务于各类城乡公共空间单元的主体认知行为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城市历史街区这一特定分析对象,构建出以街景、建筑、活动、特产、标识五大类和街巷氛围、街巷空间、建筑细部、建筑轮廓、传统民俗、居民生活、特色餐饮、特色纪念品、空间标识、陈展标识等十小类题材类别以及整体—细部、状景—叙事、认知—体验、标志—日常、热闹—清寂、新奇—传统六组影像属性特征因子组成的公众认知画像分析要素系统,可用于历史街区中各类人群的空间、文化认知研究。最后,文章依据上述方法、要素,以北京市南锣鼓巷历史街区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性别方面,男性注重街区空间结构与人文信息;女性注重建筑景观细部与审美体验。(2)源地方面,外地游客关注标志景点与传统民俗;本地市民关注日常生活与休闲景观。(3)年龄方面,老年人倾向活力景观与建筑遗产;中年人倾向清寂环境与品质空间;青年人倾向潮玩元素与解构文化。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群类主体的历史街区遗产资源活化利用与展示导览策略。此外,文章还基于对特定影像发布主体的个体认知画像,提出了空间分区导览与游线订制推介的历史街区导览应用指引。
注释:
① 本文用于街区公众认知偏好画像分析的社交媒体影像数据来自新浪微博、大众点评、美篇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ZOL 摄影论坛和其他影像网站。研究以“南锣鼓巷”为关键词,在上述平台中搜索、采集到237 位游憩者拍摄发布的影像数据2 368 幅,通过初筛剔除149 幅存在拍摄对象不明确、画面模糊等问题的无效影像,获得2015 年—2021 年拍摄的有效样本2 219 幅、影像发布主体213 例。在此基础上,补充收集各影像发布者性别、年龄、源地以及拍摄时节等关联信息,集成建构研究分析的基础数据库。
② 认知地图、问卷量表等经典调查方法多为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学者在没有大数据资源支持的背景下所形成的主客交互研究数据获取渠道。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上述手段在数据采集效率、样本抽样广度、主体意愿保真性等方面的弊端愈发明显。因此,21 世纪的空间认知研究在调研方法层面应与时俱进,采取与时代技术和数据资源更加契合的手段提高研究的效率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