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媛
唐传奇是我国唐代时期较为盛行的文言短篇小说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成熟的一个主要标志,同时对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小说、戏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内外的研究当中,对唐传奇的爱情主题、女性形象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唐传奇中的儒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较少。唐传奇中蕴含着家国情怀、门第观念、善恶有报、朋友之义、伦理道德等丰富的儒家思想,这些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学中其他文学类型的思考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给后世的戏剧文学提供了素材来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较为积极的文学价值。
一、唐传奇中的儒家思想
(一)儒家主张“士志于道”的人生追求
唐传奇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一样,将所写的内容转向对现实人生的表达,表达出人们为理想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论语·泰伯》中写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儒家这种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激励着有志之士投身于社会政治实践。唐传奇中的小说《灵应传》中作者所塑造的郑承符就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代表者,他努力上进,不断勤奋学习以求功名,把儒家所提倡的“士志于道”的人生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灵应传》正是此种儒家思想的产物。同时,科举制自隋创立后到唐代迅速发展,激发了士子们积极进取的心态与建功立業的抱负。
唐传奇中有很多“士志于道”儒家思想的故事,既是对儒学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又全方位地展现了士人阶层在儒家思想熏陶下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
(二)善恶有报
人性善恶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孟子专门提出了“性善”论;后来,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孟子在“性善”理论论证中提出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要点。他指出,人性中本具有的“恻隐”“善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这些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但人性的善恶也会影响着他们的结局,善人会有善报,恶人终有恶报。
《霍小玉传》描写了陇西书生李益和长安名妓霍小玉悲楚动人的爱情故事。霍小玉和李益情投意合,定下了海誓山盟。李益在高中进士踏入仕途后,又遭遇了一系列的坎坷和不幸,最后背弃誓言另寻新欢。小玉在知道情郎背信弃义后竟一病不起,以致香消玉殒。因为小玉的怨恨,李益三娶都不和谐,这样的结局正是体现了儒家思想当中的善恶有报。
《霍小玉传》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恶决定着人的命运,这正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善恶观作为儒家的积极思想,对人们在为人处事、价值观形成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重义轻利
“义”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朋友之义是对儒家义利观的体现。关于义利观,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认为,良好的义利观应该是重义轻利,不被物质所羁绊。扭曲的义利观则表现为拜金主义,甚至无视道德、践踏诚信。因此,注重“义”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正确的义利观。
《新唐书·吴保安传》中郭仲翔向李蒙将军进言:“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薄俸也。”郭仲翔招纳任用其同乡吴保安为管记。吴保安还没报到,军队就被敌军消灭,李蒙将军也战死沙场,郭仲翔也被当成俘虏而囚禁。吴保安念旧情卖掉所有财产,凑来千匹绢赎回郭仲翔。后郭仲翔因功业归京,委以蔚州录事参军之职。郭仲翔赴蜀寻找吴保安,但吴保安夫妇均已亡故。“于是尽以家财二十万,厚葬保安,仍刻石颂美。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郭仲翔散尽家财来厚葬吴保安夫妇,并立碑镌刻赞德,足以体现他高尚的人格。
三个典型人物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他们在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下有着优良的道德准则。《新唐书·吴保安传》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正确的义利观,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四)道德伦理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现了中国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价值可简单归纳为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唐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特别是上层社会中的女性也有了较高的地位,但“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内外有别”的社会观念还是影响着社会主流话语权。大量用于教化、规范女性道德言行的典籍不断被当时社会认可和接受。
元稹在《莺莺传》中讲述了崔莺莺被张生抛弃的故事。张生抛弃莺莺之后,不仅毫无内疚,而且还以儒家君子的道德观和“红颜祸水”的言论来为自己开脱。可是,张生的所作所为不仅获得了莺莺的理解—“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还在莺莺的帮助下获得了升迁,莺莺也因此而获得了一个美好的前程,成为名噪一时的才女。这就使得张生能够摆脱当时社会的偏见,获得应有的地位,并被时人誉为“善补”。对这一结果,陈寅恪老先生认为莺莺之爱的悲剧极有可能来自身世寒微,张生欲走上科举仕宦之路而莺莺之家又无力使其升官发财,因此张生不惜舍弃莺莺来实现自己的仕途抱负。很显然,中唐时期婚配的门阀价值观念仍然占主流地位,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作者借重张生之名,表现出自己对张生之举、对这种价值观念的认同。
(五)女性地位
对于女性地位,唐传奇中有着不同的描述。其中,有被丈夫抛弃的苦命女子,如《潇湘录·呼延冀》中的女子便遭到其夫呼延冀的忍心抛弃。呼延冀携妻子赴任途中遭到抢劫,权衡之下,他抛弃了妻子,独自去赴任做官。在呼延冀的眼中,仕途远比妻子更加重要,为了理想抛弃妻子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还有游走江湖、除暴安良的女侠客,如《谢小娥传》中的主人公谢小娥在十四岁时随同丈夫和父亲去外面做生意,不幸遇江洋大盗,丈夫和父亲双双被害,谢小娥在高人的指点下找到杀人凶手,随后寻到凶手为父为夫报仇,之后了却凡尘,一心奉佛。谢小娥是一代豪侠之士,大义凛然。这样的女性形象是晚唐社会的一个缩影,她们游走江湖,除暴安良,所做之事无不体现了侠义之风,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美好期盼。
总之,唐传奇所涉及的女性形象有很多,她们来自唐代社会各阶层,社会分工、人物性格和生活阅历各不相同。面对生活和情感,她们作出了自己不同的选择,有的执着追求爱情为爱离魂,有的敢于挑战命运反抗不公,有的则选择沉默屈服饮恨黄泉。每个女性形象都是男性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她们的选择是替男性作者发声。唐传奇的作者在创作时也不是单纯以文学外衣修饰和记录爱情故事,而是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渴望寄托到女性身上,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的思绪与抱负。
二、唐传奇中的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在当代的意义
(一)重视孝悌仁义道德
儒家思想主张个人通过自我修养、自我觉悟来端正品格,并能够身体力行地按照所倡导的社会伦理道德进行活动,如《灵应传》中的九娘子、周宝和郑承符都是儒家思想所赞同的完美道德人格的代表。对于《太平广记》,唐代大儒柳宗元在《送僧浩初序》中说:“浮屠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道异。”符合儒家的伦理规范的内容,当时的家训族规和佛儒教戒律相通之处比比皆是。
(二)重义轻利,以集体利益为重
唐传奇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它们传承和弘扬了儒学的价值,全方位地表现了士人阶层在儒家伦理道德熏陶下产生的人格理想。李朝威在《柳毅传》中塑造了一个重义举、轻身利的英勇士子。唐五代商贾小说,主要是围绕《太平广记》所载的商贾展开论述。受“义利并重”这一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文人对商人及其盈利行为认为应“义利合一”,从而塑造出了一大批形象逼真的商贾群像。唐五代小说以道德对商贾的言行进行审判,创造出众多焕发人性光辉的新兴商贾形象,而其中的内容也是深受唐传奇中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三)尊重女性,关注女性
唐传奇中包含着一类特殊女性形象—女侠。“侠”这一特殊群体出自战国时期,《左传》《战国策》中便出现了义侠的记载,《史记》中的游侠形象更是使“侠”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不过,直到中晚唐文学作品才集中出现了女侠形象。她们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中,而是在社会和市井这些更广阔的空间中发光发热。在经济上,她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自己支配;在爱情中,她们有自主选择婚恋对象的权利;在生存方面,她们有不输给男子的过人智慧和胆识。
(四)主张善恶有报,人性本善
《原化记·吴堪》《传奇·姚坤》都反映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在《太平广记》中的商賈故事,也继承了唐传奇中儒家思想的义利观。例如,在商贾小说里,商人悲剧性的结局就是儒家经济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如遭雷击而亡的卖油翁,遭官府杖责而亡的江淮贾人,以及戴文去世后化牛为马、三娘子化驴等无不体现了善恶有报的思想。
(五)使人们敢于追求人生理想,抒写理想情志,表达人生感慨
唐传奇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它们传承与弘扬儒学的价值,全方位地表现士人阶层在儒家伦理道德熏陶下产生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例如,在《灵应传》中,作者塑造了努力上进、不断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以求功名的郑承符这个人物形象。又如,沈既济的《枕中记》与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中渗透了儒家伦理思想,尽管二者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但终究是为了寻求现实人生的出路与解脱。唐传奇的各种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使他们能够表达人生感慨,敢于追求人生的理想。
唐传奇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灿烂开放的花朵。其内容丰富多彩、结构严谨精巧、语言生动优美,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所包含的儒家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世文学,是唐文化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传承与发扬。与六朝小说相比,唐传奇作者更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更注重小说中儒家思想的教化功用。作品从多个角度表现各种观点,引起读者和作者、作品产生共鸣,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其中的儒家思想更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分析,需要我们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唐传奇可以传播优秀、积极的儒家思想,使我们能够感受、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断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不断促进中国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