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英国学校建筑史学研究

2023-02-28 19:08

李 先 军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文化史学的影响下,西方物质文化史学兴起,学校建筑史成为研究的热点。教育史研究中视觉的转向和空间的转向,促进了学校建筑史研究的开展,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教育史学家罗伊·劳(Roy Lowe)与马尔科姆·斯博恩(Malcolm Seaborne)合作出版了著作TheEnglishSchool:ItsArchitectureandOrganisation,探讨了英国历史上学校的建筑与组织,使英国学校建筑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相关研究者开始关注学校的空间设计,如壁画、运动场、食堂等,并试图探讨这些空间与学生成长的关系。学校建筑史研究探讨学校建筑为何产生,如何产生以及如何演变,实质上是在探讨教育学与建筑学之间关系。

建筑现象学是一种处理人的精神与建筑之间关系的理论,它重视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场所、空间和环境的感知和体验[2],有利于我们理解建筑。建筑现象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挪威著名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 Norberg-Schulz)认为,“定居”就存在的观点而言,是建筑的目的;人要定居下来,必须在环境中辨认方向,并与环境认同。简而言之,环境是充满意义的[3]3。因此,建筑现象学有利于发现学校建筑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意义。在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研究者对英国学校建筑史的研究,对我们进行教育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学校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一)探寻空间的教育价值

建筑现象学认为,建筑的目的是帮助人定居[3]23。学校建筑利用建筑的特质,与人建立亲密关系,进而成为教育的场所。因此,建筑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问题,受到了教育史研究者的关注。

教育空间属于一种隐性的教育课程,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使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得以实现。学校建筑体现了设计者根据对教育功能的假设,是一种通过干涉教育过程,以使师生表现出特定行为的场景。教育家杜威(Dewey)指出,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年人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因而也在这个环境中思考和感觉。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4]。

建筑师在建造学校建筑时,也在建构着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建构着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对学校的体验。学校建筑设计反映了建造者想达到的教育目的,以及对受教育者所持有的观念和态度。学校建筑一方面是当时教育制度与思想在建筑实体上的反映,体现了建筑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种主流的教育政策话语。

从古代单一的教室,到近代班级授课制的分班教学,再到现代学校各种空间的出现,学校建筑的变化体现了不同时期教育功能的变化。学校空间通过与教学实践的契合,使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对学校建筑史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其蕴含的教育意义,进而从建筑的内核中体会人生的哲理和世界的本质。

(二)重现师生的生活世界

建筑现象学认为,建筑助益人们的成长,使人们的存在富有意义。通过建筑,人们拥有了空间和时间的立足点。由是,建筑不仅仅关乎实际需要和经济因素,它还关乎到存在的意义[5]7。建筑的历史构成了存在意义的历史。对学校建筑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发现师生存在的意义。

人为场所是人对环境理解的具象化,蕴含着人文思想和情感,也就是“场所精神”。不同时期的场所具有独特的场所精神,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从历史的视角研究学校过去的建筑,可以对师生过去的生活世界,进行设想、凭直觉想象或怀疑,进而了解建筑在教育过程中的约束或促进作用,做到情境再现,展现当时师生生活的特点,以及真实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学校建筑内外的各种空间和地点,都参与了教育活动;对其历史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教育[6]。

在新文化史学影响下,研究者运用不同的视角,去探讨以往不被人们所关注的学校建筑,如食堂、花园、运动场地、宿舍的变迁等。这些地方与师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其研究,可以重新发现师生的生活世界。学校建筑史料多以图像形式,较为直观地反映当时师生的生活状态。研究者通过重现教育观念与建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重新认识到这些曾被人忽视的文本或图像的意义。教育史研究者将图像中所隐藏的教育历史挖掘出来,进而理解当时的教育情境及其教育意蕴[7]。

学校建筑也可被视为一种文本或话语实践,一个斗争的场域,反映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根据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的观点,现代学校组织制度使教育空间既像一个学习机器,又是一个监督、筛选和奖励机器。学校纪律创造了既是建筑学上的,又具有实用功能的等级空间体系[8]。运用这一理论,罗伊·科兹洛夫斯基(Roy Kozlovsky)揭示了战后英国的学校建筑中,权力在空间生产中的作用,解读了教育空间受到的制约。学校建筑不再是被动或者中性的容器,而是反映了当时的权力关系[9]。传统的学校教室体现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力关系,其建筑空间表现的是福柯称为“规训”的技术形式,以生产标准化和服从的主体。它不仅限制了人的身体,而且也规训着人的思想与灵魂。

(三)理解当下的教育困境

学校建筑是一个多学科斗争的场域,建筑学、美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教育学都参与其中。20世纪初以来,受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学校建筑越来越标准化,更重视学校功能的实现,但却忽视了其美学的价值。而与此同时,一些学校的建筑设计缺少教育学者参与,只重视形式、材质、舒适度、室内外装饰的协调,而忽视了其为教育服务的功能(比如一些教室的桌椅固定,不能移动,不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建筑史的研究,可以发挥其以史为鉴的功能,揭示这些问题在历史中的解决过程。

建筑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过去与现在的联系,从学校建筑的变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例如电影的发明和网络游戏的泛滥,以及传统游戏的减少,致使学生户外玩耍时间的变短。马克·阿米塔吉(Marc Armitage)通过对几代儿童玩耍场地的分析发现,户外运动场地建筑的变化影响着儿童玩耍的方式;解决学生户外运动减少的问题,需要在运动场地设计过程中,在视觉上激发玩耍的冲动,并增强运动设施的可操作性,这需要教师、教育家、设计师、研究人员与运动专家更好地合作[10]。

学校建筑史研究的兴起与政府对学校建筑问题的关注有关。21世纪以来,学校建筑的教育功能受到重视。2003年,英国政府为消除破旧建筑对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颁布了“为未来建设学校计划”(Building Schools for the Future Programme),为学校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以提供具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使所有的青年人都能够在建筑物内接受教育以促进学习,为他们以及他们的老师提供相应的设施以充分发挥其潜力[11]。这一计划使英国学校建筑的历史受到了教育史学家的重视,学校建筑史研究成为理解并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

二、建筑现象学视角下英国学校建筑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分析建筑形式与教育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

建筑的形式、技术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建筑现象学强调的场所精神需要通过区位、空间形态和具有的特性表现出来[3]180。学校建筑的不同形式与风格,体现了一定的教育观念;建筑环境的结构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

有研究者解释了教育学和建筑学共同对学校建筑施加了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史上的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野兽派等建筑风格,与儿童中心主义的现代教育思想一起,影响了当时英国的学校建筑形式。当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建筑范式:赫特福德郡的学校(the Hertfordshire schools)范式与亨斯坦顿现代中学(the Hunstanton Secondary Modern School)范式。赫特福德郡式建筑主张使建筑真正服务社会。英国建筑史学家雷纳·班汉姆(Reyner Banham)认为赫特福德郡式建筑范式自以为是地遵循了形式服从课程的教条,与进步主义的儿童中心教育方式一致,导致了缺乏建筑特色的官僚主义建筑。亨斯坦顿现代中学式建筑的形式是将建筑材料如砖与钢铁都裸露在外面,他将其称为有重大意义的新野兽主义建筑[9]。在教育史上,以上这些代表性建筑,被用来说明建筑风格与教育理念的关系问题。

一些研究者从艺术学的视角来进行研究,描述了学校建筑形式的教育价值。伊恩·格罗夫纳(Ian Grosvenor)研究了学校建筑设计中美学与教育学的关系,要求建筑材料安全、设计美观,并需体现教育意义。他分析了1937年英国艺术与工业理事会(the Council for Art and Industry)在伦敦举办的一个全国性小学教学物质材料展览。当时,地方教育当局鼓励学校派代表去参与展览,以确保学校建筑的美观(包括所用的材料质量过关、结构稳固、颜色中性和设计适当)。展览的组织者认为,学校在教育“未来消费者”和帮助制定“下一代工业标准”方面发挥着作用。建筑在规划和最终呈现的过程中,都隐藏着教育学的观点[12]。

研究者还探讨了英国学校的不同建筑形式所体现的教育意义,对以往鲜有关注的学校建筑形式进行了分析。

英国教育史学家凯瑟琳·伯克(Catherine Burke)运用图片、自传、教育政策文本等史料研究了学校食堂的变迁,指出不同时期学生对食堂的体验与记忆,探讨了学校建筑、设计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往对学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而校餐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领域。以建筑现象学视角研究学校建筑,强调学生对学校建筑的感觉、体验和经历,所以校餐的场地、气味、图像与仪式等也成为了学校象征的一部分,对于人的学校记忆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校餐场地也是一个教育的场所。 1906年英国 《学校食品法》颁布之后,学校用餐空间不断改变,社会的需求、美学和教育学的功能,成为了设计用餐空间的依据:在进餐过程中,学生可以习得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规范的行为举止、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友谊关系等。20世纪英国学生就餐地点由教室变成作坊、由学校礼堂变成休息室,后来还有由孩子们自己设计建造食堂和牛奶吧。食堂、午餐厅以及作为饮食和社会化的非正式空间,被视为学校内部“文明”和“教育”的基本元素[13]。凯瑟琳·伯克认为,餐饮是现代学校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正式或非正式“进食景观”,是文化的基础,它构成了完全不同的学校文化。

还有研究面向英国自19世纪以来学校运动场地的变迁,分析了不同时期运动场地设计的背景与原因,及其对儿童运动意愿的影响。马克·阿米蒂奇(Marc Armitage)详细描述了运动场地,并以操场附近建筑物外墙上长管道的变迁为例,说明了学校建筑的设计会对在该建筑里发生的事情产生连锁影响。操场空间的动态改变,会影响许多孩子的游戏习惯。这一研究表明,运动场所的设计必须自然地、无提示地支持儿童的运动方式[10]。

这些研究,都表明了学校建筑在教育学生方面有着独特价值。

(二)分析学校建筑形式和理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建筑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它反映了时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诺伯舒兹认为,对“人为场所”的研究,需要有一个自然的基准,即是将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作为出发点[14]。不同时期学校建筑的形式,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研究者通过对英国学校建筑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来解释英国学校的建筑风格。

如在20世纪上半期,英国流行的安妮女王建筑风格,以及进步主义教育思想都对学校建筑产生了影响。英国教育史学家凯瑟琳·伯克析了英国学校壁画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围绕在英国国内和国际松散的左翼政治同盟周边的艺术家,将艺术与公共建筑物融合起来,作为自由的象征。艺术由一种被收藏或展览的概念,转变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艺术来进行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概念就此产生。1949年后,英国教育部建筑师与建筑分部开始支持艺术作为教育的概念,并将其贯彻到新学校的修建之中。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开始将壁画作为教育建筑的延伸。但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校壁画又逐渐消失了。因为壁画被更具有民主性、更能对公民的生活产生影响的艺术形式取代。作为更具有创新性和现代性的存在,电影取代了以往静止的艺术(如绘画、雕刻、壁画等)。学校开始更多地将电影纳入其课程。这种改变影响了建筑形式的改变;学校建筑开始关注电影设备、放映设备所需要的电的安装等方面的内容。投影仪和屏幕的引进,也对空间和光线遮挡提出了新的要求[15]224。壁画作为一种视觉资源,一种教育建筑延伸的观念文本,是了解过去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学校壁画运动的产生与消亡,充分体现了教育观念的变化,体现了教育在民主社会的作用。

凯瑟琳·伯克也将借助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的方法用于对英国幼儿学校和小学的建筑风格的研究中。1946年—1972年期间,英国教育部对学校建筑提出了有利于儿童“触摸、触及和运动”的设计要求。她以几所学校建筑为例,分析了这些要求在教育家和建筑师合作设计的学校建筑中的具体体现,及其表现的进步主义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她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教育观念的变化引起了对学校建筑设计要求的改变。当时,一些著名教育家,如蒙台梭利(Montessori)、杜威、苏珊·艾萨克斯(Susan Isaacs)、玛格丽特·麦克米兰(Margaret McMillan)都要求考虑环境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学校设计理念受到质疑。学校建筑环境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能否在学校环境中感到轻松自在,获得如家中一样的体验。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更关注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成绩,视心灵比身体更为重要。建筑的运动功能变得无关紧要。凯瑟琳·伯克指出,直至今天,一些学校的儿童,仍然享受着那个时期建造的学校感官环境,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归属感[16]。

(三)解释学校建筑演变的过程

学校建筑的变化受到了教育观念变迁,教育政策、技术变革,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研究者通过研究在不同限制性条件影响下英国学校建筑的发展历程,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教育。

首先,研究者分析了建筑观念变化对学校建筑的影响。英国教育史研究者分析了学校建筑从现代主义风格向后现代主义多元风格的转换过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筑师受到了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设计风格从纪念性向实用功能转变。随着实验教育学的兴起,以及在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建筑开始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后现代主义思想思潮出现以后,建筑形式更多地开始体现个性特征。教育史研究者建议将学校尤其是教室作为一种考古学的场地,通过对留存物进行仔细地考察,发现过去教育实践的踪迹和目标,进行日常的、常见的、被忽视的,以及迄今为止隐藏的教育史研究[15]238。

其次,探讨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建筑所发生的改变,并揭示英国学习空间变化的过程。20世纪20年代,在新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学校建筑空间受到儿童中心思想的影响,也开始发生变化。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the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和教育部合作,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出版了系列出版物、举办了一系列展览,为战后庞大的学校建筑项目做好了专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以功能主义的方法设计学校建筑的理念获得了教育专家如丹尼斯·克拉克·霍尔(Denis Clarke Hall)的赞同,即学校的组织结构来源于对可量化标准的客观分析,以提供充足日光或优化布局,或减少在结构、建筑材料和空间上的低效率[9]。这也说明,教育观念参与了学校建筑的演变。

最后,分析教育变迁及政策变化影响下,学校建筑的变化。有研究者探讨了学校建筑随着英国义务教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过程。马尔科姆·斯博恩和罗伊·劳探讨了学校建筑的发展及其对学校组织的影响,将建筑问题与影响学校设计的教育与社会力量联系起来,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解释学校设计与建造发展的主要走向。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学校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义务教育制度建立之后,入学人口激增,政府需要考虑到学校建筑适当的通风、取暖和采光,以及卫生状况。此后,政府还要求学校建筑应超出家庭的审美标准,以培养孩子的美学意识。在1870年《福斯特法案》颁布后,教育部规定每位学生必须有十平方英尺的空间,这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建立了学校委员会的地区,即便是在农村,一些学校教室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灯光、通风、内部装饰和暖气都得到改善。随着政府对学校建筑条件的要求和限制逐渐加强,到19世纪末,大多数学校建筑都有政府的参与。1889年,《技术教育法》颁布,授予科学与艺术部监督当地提供技术和科学服务的权力,这使得政府对学校建筑的控制进一步增强[1]11-13。文法学校和更高级别的学校建起了实验室和报告厅,有些学校还建立起了美术馆。

三、英国学校建筑史研究的启示

受史学界空间转向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教育建筑史研究受到了重视,相关研究拓展了教育史研究的内容①。但部分教育建筑史研究侧重于对建筑的描述,缺少与建筑存在当下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观念的联系,未能体现教育理念的改变对学校建筑变迁的影响,不利于理解当今学校建筑问题产生的根源,无法解决学校建筑所面临的问题。英国学校建筑史研究的经验可为我国学校建筑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教育史研究应关注学校建筑所传递的教育意义

英国学校建筑史学关注了建筑的场所精神,并以建筑现象学的理论为指导,探寻学校建筑的意义。在建筑现象学看来,只有通过人与环境的互动,建筑才能获得意义。所有的教育理论,都须在一定的实践场所中得到体现。学校建筑是体现公众对教育的态度有形和可见的证据。

学校建筑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学校建筑史研究应充分探讨学校建筑的场所精神。诺柏舒兹提出探讨人与建筑的关系,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在建筑空间内的心理体验。建筑只有在与人的互动中才能获得场所精神,成为人的栖居之所。他指出,人之对空间感兴趣,其根源在于存在。它是由于人抓住了在环境中生活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的[17]。诺伯舒兹将建筑建基于生活世界的理论呼吁,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建筑的意义不能仅与物质环境相联系,更重要的是与当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联系,与人的“存在”相联系[14]。

学校建筑史的研究,受到文化学、艺术史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相互交织的影响。艾菲雷德·罗斯(Alfred Roth)指出,现代学校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建筑理论的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都起源于对成为“公正的人”这一概念的探讨,从而将重点放在人的心理层面上[9]。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学校建筑史研究,必须关注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体验。学校建筑,包括教室、走廊、食堂、礼堂、厕所、花园、操场等学校的各个角落,都是教育发生的场所,承载了学习者的记忆,见证着教育的历史。所以对学校建筑史的研究,本质是对个人成长场所的历史重构,需要将学校建筑与学生的记忆联系起来。因为“人们有关建筑的感情和在建筑中所感受到的定居和居住感觉,对于人们有关建筑的体验比之建筑所提供的信息要更为本质”[3]22。学校建筑如教室、操场等不再仅是中性且抽象的场地,而是被教育者和建筑师视为能动的中介,塑造着学校教育的经验,甚至表达了对教育的某种独特的见解,赋予了其意义。这体现了建筑现象学的理念,只有人在场所中的活动,才能将意义得以显现。建筑的历史讲述人们是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找到“空间的立足点”,这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对环境特征的敏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5]229。

总之,学校建筑史的研究就是发现教育场所的场所精神,分析学校建筑形式所体现的教育意蕴,通过获得对历史的感知,探寻人与场所的互动经验,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人存在的意义。

(二)通过解读学校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理解当时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学校建筑史研究,关注的是对建筑结构和杰出建筑师成果的描述。在新文化史学的影响下,英国建筑史学开始关注建筑产生的更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建筑史研究更倾向于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建筑的目的就是作为一个场所、路径和领域的有形的系统,使意义得到体现,而这种意义反映了人的基本需求[5]222。胡塞尔(Husserl)先验现象学的核心命题是“回到事物本身”,寻找“建筑本质”的答案应回到具体的场所中,从人在场所中体验到的一切获得对建筑本质的认知[18]。对于学校建筑来说,就是要关注学生、教育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及其体现的物质与社会意义[19]。对历史上学校建筑的解读,需要回到具体的历史场景中,才能理解建筑的意义。

学校建筑体现了文化观念在教育上的投射。学校建筑是美学理论与实际功能的结合,在学校建筑史研究中,不仅应考虑到学校建筑的教育功能,也需要关注其美学价值。从教育的角度,学校建筑与其时代的教育观念相关;而从审美的角度,学校建筑与其时代的审美旨趣相关。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审美旨趣,都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学校建筑融入了当地文脉,必定反映了一定的地域特点。英国学校建筑史学研究反映了英国的文化特点,也体现了其教育观念的变化。凯瑟琳·伯克等人也指出,学校的特征具有普遍性,但其物质材料、形式和风格也会反映出地方或区域特色。

理解学校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特色,探寻建筑产生的初心,便于理解当时人们的教育理念。建筑在设计物理状态的同时,也在设计教学实践的场景,设计着使用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因此,学校建筑往往具有多层次的意义,正如美国著名建筑学家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指出,一座出色的建筑应有多层涵义和组合焦点[20]。这些意义需要研究者加以解读,不同的观察者会描述出不同的学校景象。建筑史学家会注意到设计特征,比如是否在某些材料和款式上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时尚不相符,或者是否受某些建筑师的影响。而教育史学家会从更广泛的社区历史层面和关于童年、教学和学习的思想发展的视角,去研究建筑如何建造的问题[21]。这些与文化背景有关的考察,聚集了学校具体特征所蕴含的意义,例如如何通过学校建设环境的设计和选址,有目的地摆放教室物品,设计内外空间的形状,对身体进行复杂、规范和仪式化的规训等[22]。

总之,学校建筑史的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建筑风格、布局的描述,更为重要的是分析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及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所体现教育理念,进而思索学校建筑在教育实践中所具有的功能。学校建筑设计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它对特定教育项目的支持程度。学校设施设计、教育实践、学生的学习,都与整个学习环境的某个方面相关[23]。学校建筑的设计特征对教育实践起着阻碍或推动作用。教育史学研究对此应予以解释,帮助人们理解其所产生的历史根源。

(三)通过探讨学校建筑的演变理解教育观念的变化

英国研究者探讨了建筑师及其建筑理论对学校建筑的影响,分析了在学校建筑设计及其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解读了建筑所传递的教育意义。学习空间的变化,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注重正式的学习环境转向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并重,由传统的如福柯所描述的具有规训意义的封闭环境转向安全舒适的环境。

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指出,历史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我认知。对于人来说,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历史的价值便是它教我们已经做过什么,以及人是什么[24]。建筑史的研究也应该有利于促进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建筑以其自身特有的空间与形式以某种结构化的方式表达着、展示着深沉的历史与精神的脉动[5]5,它的变迁更多的是人的思想需求的结果,而不仅仅是物理空间需求的表征。学校建筑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建筑的演变反映了儿童是谁、如何为他们安排学习地点等观念的变化。

学校是一种历史建构,受其物质结构所反映的价值观念的影响[6]。学校建筑史研究不仅应关注建筑形式的演化,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产生这些形式的思想的演化,尤其是教育理念和建筑理论变迁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影响。建筑寓意通过各种细节体现出来,研究者要通过各种挖掘学校建筑的寓意,解释各种因素对建筑形式的影响,满足我们对建筑和教育的历史想象。

四、结 语

学校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受到了史学家们的关注。建筑现象学关注人与建筑的互动关系。在此视角下,学校建筑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作为师生活动的场所,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教育理念。英国的学校建筑史学研究探讨了英国学校建筑所传递的教育意义,英国学校建筑产生的鲜明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因素影响下学校建筑的改变。这对教育史研究者探讨历史上传统学校建筑中的场所精神,关注学校建筑体现的教育理念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

①近年来,我国学者产出了很多与教育建筑史相关的研究成果,如张斌贤、钱晓菲:《学校空间史:场所位移与教育演变》,《教育研究》2022年第7期;武翠红:《英国教育史研究的“空间转向”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第8期;钱晓菲:《设计教育空间:美国现代学校建筑观念的形成》,《比较教育研究》2020年第11期;周洪宇、赵国权:《承流宣化:中原儒学的“活化石”郑州文庙》,《江汉考古》2021年第3期;周洪宇、赵国权:《文庙学:一门值得深入探究的新兴“学问”》,《江汉论坛》2016年第5期。周洪宇团队还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发表了“文庙文化传承功能”专题研究,通过对文庙和学庙的研究揭示中国古代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