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代共居视角下的老旧小区优化改造策略研究

2023-02-28 02:44高志毅
四川水泥 2023年11期

高志毅

(漳州市芗城区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0 引言

在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社会重要议题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以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1]。我国大部分老旧小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受时代局限而没有充分考虑适老化问题,无法满足以老人为主要群体的多代际共居空间需求。在“十四五”开局阶段,调和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居住需求与落后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以基于多代共居理念的小区优化改造设计促进代际互助、实现优质居家养老便成为了设计领域亟待深入探讨的议题。

1 多代共居的内涵阐释与案例解析

1.1 多代共居的内涵阐释

多代共居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血缘维系型”多代混居,即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个体居住在同一家庭单元中的居住模式;另一类是“邻居型”多代共居,即年龄不同、来源各异且不具血缘关系的个体生活在同一空间中,共享、共用该空间中的公共资源[2]。从上述两种模式来看,多代共居模式最显明的特点是“混居”,这能够帮助老年人接触到各年龄段、各性格特点的居民,增加他们与新兴事物及外部环境的接触。同时,老人也可以同儿孙或朋辈亲友居住在同一环境中,以便相互照料。而对于那些矜寡孤独或子女常年在外的老年群体,混居的生活空间也有利于他们交流情感、互相帮扶、及时寻求外界帮助,对于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意义重大。

1.2 多代共居的案例解析

多代共居是我国几千年来在人与自然生态及社会环境的能动改造中共同探索、塑造出的有效居住模式。中国传统的多代共居一般以家族为单位,比如福建土围楼、客家土围楼、西递宏村等,这种以血缘为纽带、以长者为领袖的聚居方式有利于维系家族团结、提升族内成员归属感。此类多代共居空间场所中的水井、祠堂、晾架等生活设施一般具有较高的共享性,极大节省了生活资源。人们长久生活其中,逐渐形成各类约定俗成的规则并围绕这些规则衍生出主要行事标准。此外,中国传统多代共居模式有利于每位成员发挥个人优势,形成互助互惠的生活风格。比如,老年人因具有更多的生活经验与处事智慧而受到尊重,成为了族内规则的制定者与监督者;年轻人有精力、活力与体力,是公共事务的主要参与者、资源的生产者与家族精神的传承者。多代共居为个体提供了代际交流、环境共治以及发挥自身所长的场所,让个人自觉将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亲情交流等富有价值的行为及理念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除中国外,国外许多社区也对多代共居模式展开充分探索,比如德国“住宅型多代屋”、日本“老龄化居住社区”等均是基于多代共居理念的老旧社区改造的优秀案例。从中外案例中不难看出,多代共居的老旧小区优化改造的价值与设计着眼点应放在“居家养老”、“在地养老”上。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现象逐年加剧,但当前我国大部分老旧小区受到时代制约,存在施工标准低、配套设施差、空间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所提出的“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需求[3]。因此,因地制宜地改造优化老旧小区的文化氛围与空间环境,是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热切期盼的有力举措。

2 多代共居模式下的居住空间需求

2.1 交互性需求

我国老旧小区的居民主要以空巢老人、学龄前儿童、低收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为主,他们相较于高收入、高生存技能人群而言更容易产生生活困难。因此在多代共居视角下的老旧小区优化改造中应当重视交互性,打造出邻里互助的交流空间,激活幼年、老年以及行动不便居民互助友爱、邻里帮扶的行为趋向。在居民面临实际困难时,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怀比政策扶持、社会助力更具效果,往往也能更及时、准确地反应居民的困难情况,从而有效填补政府部门与社会机构的工作不足。同时,指向多代共居的小区优化改造也要注重强化弱势群体的社会属性,在沟通交流中培养居民凝聚力,调动起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不仅能够摆脱自身困境,还愿意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从而增强社会效益,降低资源浪费。

2.2 便捷性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约为16 万个,其中基础设施陈旧、环境规划有待优化的小区近10万个,这些小区没有完备的服务功能,无法提供面向全年龄、多代际居民的生活服务[4]。为扭转此类情况,基于多代共居理念的老旧小区优化改造工作应将重点聚焦于便捷性的设计上,为因伤病、年幼或身体机能老化而行动不便者提供关怀和帮助。对于常用的公共设施如电梯、强弱电管线、门禁系统、无障碍通道等应当进行适老化、便捷性改造,并对年久失修、墙体脱落、道路混杂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检修、优化,切实保障居民的生活便利。除实施基础设施改造与空间结构规划外,小区设计还应当提升具有老、弱、幼等特质的居民的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保证他们的医疗、饮食、购物、交通停泊、文化娱乐等需求能够就近得到满足,比如可以建设社区食堂、阳光房、健身锻炼广场、休闲活动花园、老年人友好超市等设施,让居民“足不出区”便能满足大部分生活需求。

2.3 价值性需求

在传统观念中,孩子应“听话懂事”,老人应“不给子女添麻烦”,因此不少儿童和老年人将自己封闭在家庭中,拒绝主动地拓宽眼界与见识。但在现代的终身学习、个性化发展理念下,对新知识、新事物的追求不应受到年龄限制。老年群体作为国家建设的奠基者,往往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工作经验,许多老人即便在退休后仍有充沛的自我价值实现动力。在以往的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中发现,老年居民往往更加关注自身的居住空间改造情况,也能够为小区优化设计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诉求及意见。立足于多代共居模式的老旧小区优化改造项目正是要将设计重心落在老年居民身上,通过建立多样化社交、劳动、文化活动空间,帮助他们找寻个人志趣与人生方向,在充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有效减少心理疾病产生的概率。

3 老旧小区多代共居优化改造策略

3.1 推进区域优化重组,打造人车分流空间格局

受时代局限,老旧小区在建设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家用车在未来的泛用性与普及度,因此没有预留出足够的车库、泊车位,道路设计也基本遵照人车合流模式,出现了机动车侵占公共空间、非机动车“见缝插针”等现象。为提升道路安全、增强儿童、老年人社区生活的自由度与安全性。应当在老旧小区多代共居优化改造中落实人车分流,优化车辆运行时空配置:

(1)可以将分散的独立车位进行优化整合,在各楼栋间置换出空间宽敞的大型停车场,基于原有内部交通线路打通局部障碍,形成功能健全、形制标准的环形机动车道路,串联小区大小停车位,打造出公共休闲与交通运输相互分离的人车分流空间,开辟出多代共居所需要的复合功能空间。

(2)可以在居民阶段性使用的空间场所施行限时停车,设置升降地桩,在居民休闲活动之时禁止机动车驶入,同时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以便对非机动车实施统一管理,在规范停车空间、减少充电安全隐患的同时增加空间利用率,加强幼童玩耍、年轻人娱乐以及老年人户外休闲的安全性。

老旧小区不仅空间狭窄,而且存在大量杂物堆积、无效利用的空间,使得本就不宽裕的空间资源变得更为局促,而这也成为了空间结构优化设计的突破口。首先,整合小区环境要素,将荒废的绿化带、弃用的建设设施、大宗乔木植物等移除,拓宽楼间可用场地,增强通风和采光效果。其次,尽量合并、拆除楼栋间多余围墙分隔,整改乱搭乱建,清理常年被废旧杂物、僵尸车所占据的死角,强化小区收纳功能,使小区焕发出生机活力,以清朗、宽敞、积极的多代共居环境满足各年龄层居民对便利生活、文化娱乐的需求。

3.2 提升空间复合效能,建设多代邻里交流平台

在对小区空间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还需要设计出具有复合功能的活动空间,以提升小区的代际服务功能。为满足这一要求,可以在小区内部增设多代共享邻里中心,使其与室外主要景观、休闲活动设施有机衔接,并基于该空间开展居民共同参与的兴趣交流、再学习培养、自组织活动等公共项目,将老、中、青、少、幼等多代际居民汇聚在同一时空之内,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以及社区凝聚力。

除共享中心外,规划合理的户外活动场地也能够调动居民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积极、团结、和谐、友好的社区氛围。老人与儿童在生活轨迹、行为模式、身体机能等方面具有较高共性,他们共同组成了社区公共空间使用与社会活动参与的联合体,因此在对老旧小区进行多代共居优化改造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两个年龄段居民的空间需求。首先,运动可以强健体魄,顺应孩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满足老人身体养护的需求,因此在老旧小区改造设计项目中可以增设并长期维护健身器材,发挥出户外的边界复合功能,为代际交流提供场景支持。其次,以健身场所为中心,充分整合周边环境要素,深度开发垂直空间的代际服务功能,在小区户外场地融入休闲椅、种植池、花架亭廊、儿童玩具池等多样性场景,形成功能全面、景观优美、人气汇聚的综合性空间。最后,还可以围绕上文所述的分时段停车区域打造代际交互场景,使之与多代共享邻里中心共同形成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社区服务集合体,进一步强化代际交流与资源共享程度。

3.3 改善社区环境品质,强化基础设施无障碍改造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小区优化改造中应当注重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但当前我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率仅有22%,老旧小区的楼梯上下楼方式无疑是阻碍老年人出门参与社会活动的最大障碍,因此基于多代共居理念的小区设计的首要改造措施便是增设电梯,让上下楼梯不再成为老人的出行阻碍[5]。无障碍设施的缺失也是拉低老年人社会参与率的重要因素,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与行为能力逐渐退化,对居住范围内资源、设施的依赖性也愈来愈强。为顺应老年人身心需求,社区应当从细节入手,减少通行区域内的高低差、崎岖地形等安全隐患,保证老年人能够无障碍出行。在指向多代共居的社区建设、家庭装饰中,应引入医养结合型家具,满足老年人与医护人员的共同使用需要。还要对各类社区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建立完善的区内慢行系统,全面整合各类配套设施。比如:墙角、路牙、地面转折尽量选择圆角设计;座椅、护栏、坡道加装助力扶手,并在周围设立出轮椅、婴儿车通道。

此外,还要做好环境绿化保养,将消极的静态管理模式转变为人与自然积极互动的动态管理模式。比如,可以在具有观赏交互性的种植台、绿化带处预留轮椅过道,为老年人带来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与更加丰富的生态体验。还可以引入可拆卸、可移动式种植模块。围绕该模块设立社区生态科普公告栏,彰显出绿色环境的生态教育价值,让老人、孩童在绿色环境中有共同的感知与爱好,拓宽代际交流的渠道,让老年人在景观共治的过程中收获价值感。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细节设计,将老旧小区晾晒架、导视牌、垃圾存放点、旧物回收处等场所元素同老年居民身心特点相适配,并全面满足多代际居民的空间诉求,提升小区宜居性与环境个性品质。

4 结束语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落实多代共居理念是对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深入践行。围绕多代共居模式,以复合式功能为主导创造出高包容度空间与代际交流机会,是增进社区情感链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有力举措。诚然,多代共居理念不应仅仅体现在对硬件设施的设计改造上,除设计人员外,政府、居民、社区机构也应当共同发力,以政策、文化、价值导向等要素为切入点,不断探索多代共居理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可行与可为,谱画出多方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