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
教儿教女先教自己,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产生变化,家庭氛围自然会派生出“身教者从”的气场。
孩子教不好,原因何在
有些父母经常抱怨:我的孩子怎么说都不听,怎么教都教不好!为什么孩子不听话,父母教不好呢?原因很简单:父母把教育变成了说教,而没有把正确的做出来给孩子看。
那么,什么是“教”呢?古人把教育的真谛都包括在“教”这个字里面了。小篆中“教”左边的“”字,上面是一个叉,下面是一个一模一样的叉,最下面是一个孩子的子。上面的叉是父母画的,下面的叉是孩子画的。这说明,良好有效的教育要从父母身教做起。《说文解字》解释“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明良好有效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怎么做,孩子跟着效仿,身教胜于言教。
人一出生,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正是在家庭中,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和态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相信很多父母都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妈妈每天晚上都端着一盆洗脚水给母亲洗脚。她从来没有告诉过儿子要给自己洗脚,可是有一天,年幼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着一盆洗脚水朝她走过来,说:“妈妈,请洗脚!”这就是身教的力量。
反之,那些满口道理而自己却做不到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古语讲:“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如果父母仅仅用言语去教孩子,而自己却做不到,孩子就容易跟父母起争执,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说:“你都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说我呢?”所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如果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弟子规》等圣贤教诲,久而久之,不用多说,孩子自然就会产生变化,家庭氛围自然而然派生出“身教者从”的气场。
“教”的右边是一个“ ”字,是一只手拿着教鞭的形象,就像古时候的老师经常拿着柳条鞭策学生。这说明,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反观现在的孩子不听话、教不好,是什么原因呢?一是父母的身教没有做好,二是父母没有耐心,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
自胎教开始,慎终追远
可以说,中国是历史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大部分时间之所以保持和平稳定的局面,依靠的就是教育。
古人很重视胎教,而胎教其实就是一种身教。早在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怀孕时,就能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即眼睛不看邪恶的东西,耳朵不听淫乱的声音,口里所讲温柔言语,没有傲慢之词,更何况粗鲁骂人的话呢?正因为太任是一位圣人,所以她生的儿子文王也是一位圣人。现在还有人把夫人尊称为“太太”,“太太”一词就来自周朝的三位女圣人,即文王的祖母太姜、母亲太任和夫人太姒。这三位都是圣贤的母亲,教导出了圣贤的儿孙。把夫人尊称“太太”,是期许她成为圣贤的母亲,为家族培养出圣贤儿孙。周朝之所以能够享国800年,成为历史最悠久的朝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家庭教育,有良好的身教。
《大戴礼记·保傅》明确记载,周成王的母亲怀孕时也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周后妃任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周后妃邑姜怀成王时,站立时不踮起脚跟,坐下时不东倒西歪,独处时不松懈放任,生气时不骂人。她严格用礼教规范来约束自己,让成王受到良好的胎教。《颜氏家训》记载,古时候的圣王也有胎教的做法。后妃怀孕3个月的时候,要搬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
现在很多妈妈缺少胎教和身教的意识,在怀孕期间或者孩子出生之后,仍然打牌,生气发火骂人,当着孩子的面说谎等,这些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就等于教会了孩子赌博、发怒、骂人、说谎。
孔子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教育者和领导者先受教育才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因此,作为父母必须具有“教儿教女先教自己”的意识。你不希望儿女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你希望孩子远离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就要身体力行地为他做出榜样。
家庭教育从胎教开始贯穿人的一生,直到慎终追远。《论语》记载,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如果能够谨慎地办理丧事,追祭亡故的先人,民风自然就归于淳厚了。父母过世后,儿孙依然谨慎办理丧事,并且定时祭祀亡故的先人,为子孙后代做出“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的榜样。也就是说,即使父母过世了,也仍然可以通过丧祭之礼为儿孙做出孝敬父母、知恩报恩的榜样。这就是为什么古人特别重视祭禮而将之列为“五礼”(吉、凶、军、宾、嘉礼)之首的原因。
试想,一个人连过世久远的祖先都能定时祭祀,对眼前的父母哪里会不孝顺呢?他不可能一边祭祀祖先一边打爹骂娘,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祭祀祖先,培养的是一个人深厚的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
以祖先为始,代代相传
古人在祭祀祖先时,把全家族的人都召集在祠堂之中,宣讲祖先的德行。例如,在哪朝哪代,家族中出现了一位有德行的祖先,对国家、人民有何贡献,应该学习效法先人的哪些德行和风范。这样的教育,就会使得儿孙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小心谨慎,唯恐自己的言行为祖先和家族抹黑。祭祀成为道德教育的机会场合,唤起人对祖先功德的恭敬之心、思慕之心,培养孩子对家族的责任感和传承家族文化的使命感。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东汉太守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时,昌邑令王密为答谢他的知遇之恩,深夜送给他10斤金子,杨震严词拒绝。王密说:“深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带着金子走了。杨震因此被誉为“四知太守”。在他的身体力行之下,杨家子孙都秉持廉洁的作风,生活简朴,经常吃蔬菜,步行出门,后代还出现了“四世三公”的盛况。可见,古代的反腐倡廉教育早已在家庭之中开始,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的身教。
在古代,由于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身教,使得上百人的家族能于生活中自然形成“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天然秩序,使家庭成员在平等和睦、真诚亲爱的气氛中,获得稳定安全的归属感;对父母长辈克尽养老送终之责;儿女晚辈健康成长,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平辈兄弟间互敬互爱、互助合作。这是传统中国家族、社会自然的凝聚力。
如果孩子在家庭接受了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形成谦恭有礼、严谨诚信的态度,培养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品德,走上社会自然知道如何与领导、同事乃至陌生人文明相处、和谐交往。如此,孩子怎么可能教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