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婳彦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 350004
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以及深层软组织局部性的损伤,通常病发位置在骨隆突处以及医疗设备等器械相关处,压力性损伤所导致的创面被称为褥疮或压疮[1]。其临床表现以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为主,且3~4期的损伤临床表现为肌肉组织和全层皮肤缺失,可明显看见焦痂或腐肉,并常伴有窦道或前行。损伤主要是由长时间存在强烈的压力或是压力与剪切力共同受力所导致[2]。临床较为常见的位置是坐骨结节压疮、骶尾部、大转子处等,若不及时治疗修复,极易引起滑囊内部感染,甚至发展为结节性骨髓炎[3]。目前,清创以及换药等传统的临床治疗手段治疗时间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使患者病情加重等,增加了患者因换药以及引流等带来的痛苦,给患者生活、精神以及经济上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目前,带蒂肌皮瓣治疗压力性损伤创面在临床已得到多数医学界人士的认可,其具有较强的抗感染性、供血性好、转移方便等特点,能够有效覆盖受损创面,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因此,本文通过带蒂肌皮瓣治疗压力性损伤创面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3~4期压力性损伤创面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32例,女11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2.51±4.25)岁;3期压力性损伤30例,4期压力性损伤13例;受创面大小为3.2cm×4.1cm×1.6cm~10.8cm×18.9cm×2.6cm。观察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3.68±5.14)岁;3期压力性损伤29例,4期压力性损伤14例;受创面大小为2.9cm×3.6cm×0.8cm~9.8cm×16.9cm×2.0cm。两组性别、年龄、受创面大小等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1)均符合NPUAP(2016)分级标准确诊为3~4期;(2)年龄30~70岁;③知晓本次研究意义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器官性恶性肿瘤或器官性并发症;(2)伴有肝脏等器官性功能衰竭;(3)伴有言语障碍或沟通能力障碍;(4)因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本次研究或中途退出者。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疗后,均行常规检查,依据患者个人病情可选择B超、X线、CT等检查,如有破溃感染的患者需对其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药物过敏试验,确定病变深度、外围以及周围组织受感染情况。
1.2.2 方法:对照组均在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生效后,在受创面的部位上采取局部湿性愈合技术并对其进行清创以及换药等护理,依据创面情况合理选择敷料,换药的频率依据伤口渗处的液量来决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带蒂肌皮瓣治疗,具体包括:(1)皮瓣设计:引导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在患者麻醉效果生效后,根据创面的大小来确定肌皮瓣的面积。(2)带蒂肌皮瓣切取方法:①骶尾部创面采用臀上动脉为蒂的臀大肌肌皮瓣:术前予以设计以臀上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皮肤定位臀上动脉的体表投影(O点),取髂后上嵴(A点)及右侧大转子(B点)体表骨性标志连线的中上1/3为臀上动脉的体表投影,并做标记,以AB点连线为肌皮瓣轴心线。将皮瓣向内旋转并推进,修复骶尾部创面。见图1。②大转子处创面采用股薄肌肌皮瓣:髂前上棘及髌骨外上缘连线(髂髌线)中点与腹股沟韧带中点作一连线,连线下2/3段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体表投影,并做标记。对选取部位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进行逐层切开,在长收肌与股薄肌肌间隙中找到血管蒂,对股薄肌行分离,并在远端对股薄肌进行离断,然后继续沿血管蒂方向往近端进行解剖,根据创面的大小,旋转股薄肌肌皮瓣修复创面。见图2(该患者为外院术后切口裂开)。③坐骨结节处创面采用臀下动脉为蒂的肌皮瓣:切取臀大肌下部肌瓣:蒂部位于臀大肌起点处。将肌瓣向内下旋转覆盖坐骨结节处创面。再予以弧形推进皮瓣向内旋转覆盖臀部创面。见图3。
术前 术后图1 手术前后创面情况
术前 术后图2 手术前后创面情况
术前 术后图3 手术前后创面情况
1.2.3 术后处理:术后应加强营养支持,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定时对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水电解质平衡等进行检测,避免由低钠、低钾、低蛋白以及贫血等因素导致其创面愈合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卧气垫床需每小时最少翻身1次,并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多与患者沟通,帮助其树立恢复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对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1.3 观察指标 (1)住院时间。(2)临床治疗效果:水肿完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未出现渗液以及坏死组织为痊愈;出现少量渗液以及轻度水肿,创面治愈75%~99%为显效;出现明显水肿或中等渗液情况,创面治愈25%~74%为有效;创面治愈25%以下,且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0.15±10.1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0.59±15.35)d(t=14.397,P=0.000<0.05)。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3%(χ2=4.074,P=0.044<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压力性损伤又被称为褥疮或压疮,临床该病常发生于坐骨结节、骶尾、肘踝以及腰背部等易受压部位[5]。压疮主要形成是因为局部组织长期在受压情况下,血液循环不畅,致使皮肤以及皮肤下组织持续缺氧、缺血,再加上全身营养不良以及各种理化因素刺激,导致组织坏死以及压疮形成。
目前,临床上对于压疮的治疗比较棘手,因其容易导致创面感染,且控制难度大,属于显微外科临床修复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坐骨结节性的3、4期型压疮[6]。且传统的引流、换药以及植皮等治愈时间久,给患者的生活、精神以及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而使用游离皮瓣手术治疗具有损伤大、操作烦琐以及牺牲主干血管等问题,且血管受损的情况下临床恢复效果不佳[7]。带蒂股薄肌肌皮瓣治疗压疮类疾病,现已被临床认可并使用,因其抗感染能力强、供血性好,且和坐骨结节相近,故对治疗以及修复坐骨结节压疮类疾病具有可靠的操作性以及实用性[8]。通过多次临床试验,本院对该皮瓣治疗压疮性创面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总结为以下几点:(1)因股薄肌处于大腿的内侧,属于扁平带状肌,能够根据不同压疮面的大小进行肌瓣切取,且位置与坐骨结节相近,切取后有利于对创面的旋转修复;(2)因股薄肌瓣拥有短收肌以及长收肌等协同肌,切取后对下肢功能不会产生影响;(3)股薄肌带蒂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压疮创面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供血性好等优点,是修复压疮创面比较理想的部位;(4)当压疮受创面较大时,在切取带蒂肌皮瓣时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对皮瓣远端静脉组织的破坏,避免术后发生皮瓣远端组织坏死;(5)对于创面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应首先控制其感染情况,待创面感染彻底消除后再行皮瓣转移手术。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通过带蒂肌皮瓣手术治疗,可降低其预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因其良好的供血性和抗感染能力,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为患者减轻了因住院而带来的经济负担,在本文中观察组出现1例无效患者,本院展开专家讨论,总结为该患者基础类疾病比较严重,经我院专家以及专科护士对其制定专业康复方案,后期愈合虽然缓慢但有明显好转迹象。
压疮患者因长期卧床,且创面持续暴露,患者在术前需保证全身营养供给,待其自身基本条件稳定以后再行手术治疗。患者在住院恢复期间保持创面清洁,尽量避免交叉感染或二次感染等事件的发生。对肌皮瓣的设计,应当根据压疮创面的位置、大小以及特点来决定,尽量以方便转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