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哈
在我心情低落,或缺乏文思之时,阅读欧·亨利的故事往往可以拯救我。有一些朋友,却认为著名的“欧·亨利式结尾”,即那总是“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结尾,落于俗套。
“欧·亨利式结尾”是欧·亨利活用幽默、双关语以及笑话的结果,它未必关乎文学,却肯定关乎生活。要明白“欧·亨利式结尾”的本质,我们需要了解欧·亨利曾经面对的残酷世界。
欧·亨利,本名威廉·波特,出身于医生家庭,父亲是一名酗酒的医生,家中永无宁日,经济条件也很差。因此,欧·亨利在高中时就辍学,辗转回归家族本行,在叔叔的药店当学徒,学习配药的知识,但他一心想当一名画家。
后来,欧·亨利来到西部,当了一段时间的牧人。其间,他从移民身上学会了一点西班牙语和德语,了解了各种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欧·亨利在那里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阿索尔。
欧·亨利与妻子阿索尔、女儿
当时,欧·亨利遇见17岁的阿索尔,他们两情相悦,私订终身。阿索尔在中学毕业的那天晚上,瞒着家人,与欧·亨利来到牧师的家,要求牧师为他们证婚。从此阿索尔跟随欧·亨利的本姓,成了阿索尔·波特。
没有阿索尔,大概就没有欧·亨利。没有阿索尔的鼓励,一生从事过十几种工作的欧·亨利根本不会真的当上作家,也不会在他结婚那一年在《底特律自由新闻报》上发表作品。
可惜,欧·亨利的人生,正如他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的一句话:“人生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在欧·亨利刚刚踏上作家的轨道时,发生了两件事:欧·亨利被指控在银行做出纳员期间盗用公款;在欧·亨利被传讯及其后逃亡、被关押的过程中,阿索尔患上了肺结核,并在一年之后,即1897年病逝。
1898年,欧·亨利在银行账目案中获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他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的联邦监狱服刑。在服刑期间,欧·亨利因为具备专业知识从而当上了狱中的药剂师,但收入不足以维持自己与女儿的生活。因此,欧·亨利拾起妻子生前鼓励他拿起的那支笔,写起了短篇小说。
这些故事跟“欧·亨利式结尾”有什么关系呢?
在可能是他最著名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欧·亨利写道:“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会有奇迹发生,虽然希望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欧·亨利以著名的“欧·亨利式结尾”为生命写下这样的故事结局:穷人可以有希望,好人会有好报,命运充满奇遇……
乍看之下,“欧·亨利式结尾”极尽风趣幽默之能事,但在欧·亨利下笔之时,他没有风趣幽默的本钱,他正在经历人间的残酷与痛苦。因此,“欧·亨利式结尾”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对文学的选择,也是一种对生命的选择。
最后,我没有“欧·亨利式结尾”,却想抄下欧·亨利的一句话:“我们最后变成什么样,并不取决于我们选择了哪条道路,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无论如何,都要保持我们的内心。
(田 艺摘自中信出版集团《昨天喝了河豚汤》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