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田淳 译/鲍忆涵
明明下定决心要坚持学习、减肥、整理、记账……但是,却坚持不下去。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坚持不下去呢?
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不知道方法”,另一个是“知道方法,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坚持”。
首先,为了解决“不知道方法”这个问题,就有必要提前了解行为的基本法则。
人在做出某种“行为”时,都是遵循了一定的法则的。
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只要天色变暗,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打开房间里的灯,因为在黑暗的环境中,我们很难正常生活或是工作。开灯后,房间便会变得明亮,能够消除黑暗所带来的不便。
当然,我们在开灯时是不会考虑那么多的。“天黑便开灯”这一行为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习惯。
在行为科学中,“开灯”这一“行为”是这样产生的:
A 前提条件“一到傍晚,房间就变得很暗”
B 行为“打开开关”
C 结果“开灯后,房间就变得明亮了”
前提条件A 指的是人在做出某种行为前的环境、促成这一行为的条件(目的、目标、最后期限等)。
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一系列流程被称为“ABC 模式”,A=Antecedent(前提条件)、B=Behavior(行为)、C=Consequence(结果)。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用“ABC 模式”来解释。
比如,
A 前提条件“地铁中很热”
B 行为“脱掉外衣”
C 结果“变凉快了”
再比如,
A 前提条件“朋友给我带了点心”
B 行为“吃”
C 结果“特别好吃”
在这两个例子中,人的“行为(B)”导致了“凉快”“好吃”这样“好的结果(C)”。
像这样,如果得到的结果(C)正是其本人所期望的,那当前提条件(A)再次出现时,我们再次进行行为(B)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
那么,在做出行为(B)后,就又会得到好的结果(C)。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前提条件(A)下,又会做出行为(B),并得到好的结果(C)。
在形成(A)→(B)→(C)→(A)这样的循环后,人们就会不断重复同样的行为(B)。像这样,同一行为不断重复,最后就变成了习惯。
那么,如果(C)是“不好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让我们再以刚才的“吃点心”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
A 前提条件“朋友给我带了点心”
B 行为“吃”
C 结果“点心里有自己不喜欢的水果”
如果一口咬下去觉得很好吃,那就一定会想继续吃这个点心,甚至有些人还会记住店名,下次再专程赶过去买。
但是,如果吃了以后发现里头有自己不喜欢的水果,那“吃”这一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就会显著降低。有人或许会觉得这是朋友特意带来的点心,不吃有些过意不去,便勉强吃了下去。但是,吃这个点心并不会成为那个人的习惯。
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归入“不足行为”或“过度行为”这两大范畴。
首先是“不足行为”。
它指的是想要继续下去的行为、即将开始的行为。由于在现阶段进行得还不够充分,于是称其为“不足行为”。
比如,孩子们读书、上兴趣班等。对于大人来说,就是英语学习、减肥等。
接着是“过度行为”。
它指的是日常已经在做的行为、想要减少(或者停止)的行为。
比如,如果出现了“想要少花点儿时间在游戏、漫画上”这样的想法,那“玩游戏”“看漫画”便成了过度行为。对于大人来说,就是抽烟、乱花钱等“不好的习惯”。
这两类行为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即“明明想要多进行不足行为,但却往往难以增加”“明明想要少进行过度行为,但却往往难以减少”。
所以,人们明明想要坚持练习英语口语、减肥、戒烟,但却往往难以坚持下去。对此,相信很多人也都深有体会。
为什么无法坚持“不足行为”呢?
原因有两个。
● 无法迅速得到“好的结果”
● 存在强劲的“对手”
首先我们来说说第一个原因——无法迅速得到“好的结果”。
从行为的基本法则我们可以得知,如果某种行为能够带来好的结果,那我们就会不断重复这一行为。
此前我已经举了“开灯后房间便会变得明亮”“脱下外套便会觉得凉快”,以及“吃了点心后觉得很好吃”这三个具体的例子。在这三个例子中,人们在做出某种行为后,便立刻得到了“好的结果”。
但是,对于大部分“想要坚持下去的事情”,我们在做出相应的行为后,并不能立刻感受到“好的结果”。
如果坚持每天听广播里的英语频道,并认真复习相关内容,那语言能力便一定能得到提高。但是,只听一次广播并不能让我们立刻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也不能让我们一字不落地听懂母语者的对话。
同样地,如果孩子每天都很踏实认真地练习钢琴、小提琴,那便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琴技。但是,不可能出现今天努力练习一小时就立刻能够弹奏难度极大的曲子这样的事情。
在做出某种行为后,如果能得到“好的结果”,那就比较容易重复这种行为(容易坚持),但是如果不能立刻得到“好的结果”,那就比较难以继续坚持这种行为。
难以坚持不足行为的另一个原因是“存在强劲的‘对手’”。“对手”指的是妨碍我们进行不足行为的行为。一般来说,妨碍我们进行不足行为的行为大多都是对我们来说很有吸引力的行为,在行为科学中,我们称其为“对立行为”。
比如,孩子虽然想着“必须好好学习了”,但最终还是拿起了桌上的漫画书。这种情况下,“看漫画”便是对立行为。
妈妈们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是为了下载记账软件才打开手机的,但一打开手机就开始搜索与自己喜欢的演员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在网上搜索感兴趣的话题”便是对立行为。
“对立行为”的特点是能够迅速得到“好的结果”。因此,我们往往会把不足行为扔在一边,陷入对立行为。另一方面,能够把“过度行为”坚持下去的原因则只有一个——立刻就能得到“好的结果”。
孩子之所以听不进劝告终日沉迷于打游戏,就是因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快乐”;爱抽烟的爸爸之所以戒不了烟,就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香烟具有“振作精神”“清醒头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