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中的实施

2023-02-27 01:53王欣
幸福家庭 2023年23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意识

王欣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这一教育理念,注重德育,将德育放在课程活动的首位。幼儿年龄小,思维发展不够成熟,挖掘情感教育因素对幼儿身心发展及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性,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合理将其运用在德育中,为幼儿组织别样的德育活动。笔者立足于幼儿园德育,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课程活动,从共情、活动、家庭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情感教育在幼儿园德育中的实施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一、情感教育在幼儿园德育中的重要性

幼儿是发展中的人,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处于身心发展、智力发育、品质培养与性格塑造的关键期,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引导,对其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将德育贯穿于课程活动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能够让幼儿在快乐、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交往意识,对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情感教育在德育中的实施能够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良好的外界环境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将情感教育融入幼儿园德育中,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在健康积极、快乐向上的氛围中得到良性成长与发展,形成稳定、愉快的情感态度,保持身心健康。

第二,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中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3~6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幼儿的主要行为受情感的控制与支配。教师利用正确的、积极的情感教育对幼儿进行引导,能帮助幼儿形成亲社会人格和正确的道德意识。

二、情感教育在幼儿园德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共情——建立同伴关系

共情教育能促使幼儿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他人的情绪,逐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形成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初入幼儿园时,幼儿大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缺乏对同伴关系的认知。在与同伴交往时,部分幼儿会以个人态度为主,忽略他人的想法及情绪。融入情感教育能够改善这一点,教师可以利用共情教育,引导幼儿从他人与集体的视角看待问题,进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共情意识,奠定品德发展的基石。

第一,教师要引导幼儿与他人友善相处,礼貌对待他人,并友好回应他人。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沟通,引导幼儿多说“你好”“谢谢”“对不起”“请”“感谢”等礼貌用语,让幼儿初步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了解“互相尊重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一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展开引导,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使其学会用礼貌用语与同伴友善沟通和交流,如“我们可以一起玩耍吗?”“我们可以一起阅读这本故事书吗?”“你可以帮我完成这个游戏吗?”,帮助幼儿意识到合作学习、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第二,教师要加强规则方面的引导,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如在平日的学习、生活场景中,教师可以反复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之间友善相处,让幼儿尝试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感知他人的情绪,促使幼儿形成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意识。

第三,教师要利用教育契机开展情感教育。如在区域游戏中,幼儿之间容易产生肢体或言语上的冲突,教师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换位思考,使幼儿学会互相谦让,通过协商等方式来解决冲突,改善幼儿之间的关系,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共情意识,进而提高幼儿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达成德育的目标。

(二)活动——培养道德情感

课程活动和游戏是幼儿获得学习经验和生活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增强幼儿道德意识的基本方式。教师应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

1.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浸润幼儿的心灵。在语言领域中,绘本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有趣的绘本故事能够给幼儿带来别样的阅读感受,对幼儿能力、意识、思维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绘本,带领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借此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从而达成德育的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绘本故事《大灰狼开心了》开展阅读活动,设定如下目标:要求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做错了事只要想办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快乐起来”这一道理;初步懂得人的心情变化与表情变化的联系。在阅读活动开始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展示多种表情的图片,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随后,教师可以讲述绘本故事,并询问幼儿“你喜欢这只大灰狼吗?为什么喜欢他?”,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内心想法。最后,教师可以总结故事内容,并让幼儿懂得“做错事情要及时补救”这一道理,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

2.开展社会领域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对外界环境和社会现象具有极强的探索欲与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這一特性,模拟社会环境开展活动,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让其认识到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了解每一位公民应遵守的规则,从而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创建“医院、社区”等场景并开展活动,引导幼儿扮演医生、病患、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居民等角色,让幼儿意识到和谐的社会需要遵守规则,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帮助幼儿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环境的意识。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捕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表现,据此设计情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改正,以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其道德素养。

3.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幼儿的责任担当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升幼儿道德素养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道德素养,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周围的小区或公园,开展“公益小讲座”,引导幼儿为附近居民或行人介绍垃圾分类的好处。教师还可以开展“垃圾分类我最棒”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将垃圾捡起并分类投放至垃圾桶,引导幼儿在实践中维护家园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这种实践方式能够让幼儿在行动中培养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意识到自己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责任担当意识,提高德育质量,促使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

4.开展游戏,提升幼儿的道德素养。幼儿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掌握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意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并将情感教育融入游戏,促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升道德素养,增强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保证德育的效果。

教师可以在区域游戏开展前为幼儿讲解不同区域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形成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的意识,以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提高德育的质量。

教师要利用户外游戏的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特征,引导幼儿开展合作学习,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合作类的游戏,如“二人三足”“多人跳绳”,让幼儿了解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教师还要针对幼儿之间的情感冲突进行德育。在游戏中,幼儿之间少不了冲突与碰撞,他们难免会发生争执。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幼儿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情绪情感,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让幼儿在游戏中提升道德素养,学会合作与协商,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三)家庭——合作共育引导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鼓励家长采用同样的教育方式,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道德素养。

例如,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所学内容分享到家长群中,告知家长幼儿在园内所学的知识,鼓励其在家庭教育中进一步强化幼儿的道德情感培养,突出德育内容,以保证德育质量。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亲子游戏,突出家园共育的优势,双方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保证德育的效果。

此外,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分享幼儿的成长动态,与家长协商为幼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对幼儿实施积极的情感教育及德育,讓其从“知”转向“情”,再从“情”转向“意”,最后从“意”转向“行”,在温馨的情感教育和德育氛围中,提升思想品质及道德素养。

结语

德育是以心育心的工作,利用好情感教育的独特性,能够提高德育的质量。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合理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人文关怀,将情感教育融入幼儿学习、生活、游戏及家园共育等多个层面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助力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县乐安街道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意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