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2023-02-27 21:02何林贵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9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信息

何林贵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学生处,四川 德阳 618500)

大数据时代下的发展特点,要求高校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要将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将更多时代化的元素融入教学过程,致力于凸显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思政教育需要打破原有的局限性,注重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将大数据资源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从而达到思政教学改革的目的。目前存在的思政教学问题仍较多,针对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解决措施,制定完善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大数据的概述

(一)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的概念于2013年由英国学者提出:在海量的数据基础之上,人们能够做的事情,通过进行感知的获取来提高创造力,大数据的合理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公民、政府以及市场的组织。不同的研究学者在对大数据进行研究时会提出不同的解释,部分学者认为:大数据简单来说是指通过发现和捕捉的方式,在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数据的新型技术。从众多的概念解释中不难发现,大数据是海量数据的集合。

(二)大数据的特性

1.速度快。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开放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信息的获取。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沟通交流会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的来源大多是政治、经济以及地域等,这导致部分数据信息无法得到高效的共享,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但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紧密,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自由,网络中的数据信息可供人们随时使用。在此背景之下,人们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从原有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2.多样性。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推动着现代设备的发展与普及,现代设备能够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较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让信息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并且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技术及理念的传播使人们能够多维度地获取丰富多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例如,定位技术可以时刻让人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公共场所的摄像头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记录,并且对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追溯。这均能充分体现出大数据的多样性特征。

3.实用性。在传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人们在对信息进行探索时只能采用数据抽样、片面化获取数据的方式,在某些领域甚至无法获得真实的数据,仅凭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假想理论。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机遇,研究人员可以进行深层次地探索,进而获得完整、全面的数据。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均具实用性,这也是大数据十分显著的一个特征。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在毕业后想要更好地投入岗位工作,就需要自身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该种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上,更多的是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高校作为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对各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技能较强且道德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不利于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基于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思想道德品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紧抓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品质这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科技的进步使得能够被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手段变得越来越多,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让学生更乐于主动接受思政教育。

三、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人文关怀

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产生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累积,很长一段时间受到能力本位理念的影响,这导致高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时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过于关注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一切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都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基础,这样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目前所呈现出的教学情况是,学生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但是思想品质的塑造还并不完善。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教师往往会忽视人文关怀,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所设置的教育目标与计划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不仅会影响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还会限制学生的成长发展[1]。

(二)学生缺乏兴趣

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十分理想的教育效果,一个人是否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没有办法通过标准的模式来进行评价,但是自身所具备的思想政治素养会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体现。对于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较浅,并未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素养对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会降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当遇到一些学习问题时,也不会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并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即使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也会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而导致教学效果堪忧。

(三)教学模式落后

如今高校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和采用的教学手段都是以应试教育理念为基础,这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会极具应试色彩,更加注重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此外,许多高校缺乏完善的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没有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对现有的评价指标进行完善。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无法及时认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无法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使得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没有及时进行更新[2]。思政教育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理论知识大多较为抽象,如果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会导致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理解,导致思政课的学习呈现出“假大空”的现象。所以,如果不对现存的教学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进步,也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需体现时效性

大数据背景下,想要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则需注重保证教育的时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课本为重要的知识载体,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高校所应用的思想政治教材缺乏有效的案例分析,教育内容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基于现存问题需要注重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和修订。但是编写和修订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面对当前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注重保证教学内容的及时性,能够将教学的时效性充分体现出来。

(二)教学需体现针对性

大学生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各项数据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这部分数据信息中既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负面的,而消极负面的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学生自身的抵御能力较弱,则很容易误入歧途。基于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需要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筛选。

(三)教学需注重感受性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目前的信息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不仅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信息,还有一些虚假和夸大的信息。这会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挑战,需要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感受性进行保证。教师需要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这有利于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并且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远离网络暴力,实现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策略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注重对现有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如今我国的大数据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发生一定改变,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可以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进行论坛建设,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项问题讨论,教师需要经常对论坛上的相关信息进行追踪,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更具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学生在对实时事件进行讨论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或者可以直接利用微信、QQ等交流平台与学生建立一对一的交流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培育,让学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3]。注重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有利于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将时事融入思政教学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了解我国的最新发展变化,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提升,让学生逐渐将已学知识转化为提高自身能力的要素。

(二)树立大数据意识获取信息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首先需要注重提升大数据意识,当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后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教师需要真正成为教学与生活中信息的接纳者和制造者,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自身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整理能力,并且要懂得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情况进行细致观察,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模式,这更有利于让学生信任教师,并将内心的想法及时告诉教师,当教师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内心想法后,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走歪路。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后,可以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有针对地寻找一些教育材料,将学生感兴趣的教育资料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大数据意识,并且能够对相关信息有足够的敏感度[4]。

(三)注重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搜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然存在积极的正面影响,就一定存在一定的负面因素。目前网络中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一旦学生接触到一些不良思想,将会对其成长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学生需要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强化网络安全知识,懂得抵御不良信息。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需要将大数据引入教学过程。可以建立互联网平台或公众号来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实现多媒体教育的全面覆盖。将思政教育和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网络自控能力不强的问题,基于此,高校需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让学生对互联网的双面性有正确认识,进而避免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建设[5]。

(四)实现大数据应用的标准化

在大数据时代下,想要更加高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则需有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持,这就需要高校注重以需求为导向对系统集成进行设计,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大数据应用基础,进而满足思政教育开展的实际需求,实现海量数据资源的共享。教学的主体由多个部分共同组成,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辅导员在教学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单一的,对于学生来说要突出状态管理,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唤醒,在不同的环境中要遵循不同的原则,需要注重通过网络大数据在线状态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转换。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实现创新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协调发展,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效攻克,以院校自身的优势为基础,充分挖掘现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整理,建立完善的互动机制,将校内外的资源进行有效连接,进而实现海量数据信息的有效共享,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在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大数据应用标准改革过程中,高校各部门工作人员要通力配合,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依赖问题,否则将会出现技术反噬。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改传统模式,注重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从多方面入手对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深入剖析现存的教学困境,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分辨不良信息,准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真正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