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玲
2022年资本市场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对IPO市场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包括俄乌冲突、美国通胀、加息环境等。随着2022年“沪伦通”升级为“中欧通”,一批A股企业正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奔赴瑞士、德国上市,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目的地正呈现多元化趋势。
“中企海外上市融资渠道在进一步拓宽。”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合伙人方海杰在2022年年底举办的“2022财联社第五届投资峰会”上表示。方海杰称,2023年资本市场将相对回暖,中企海外上市面临对未来预期相对更好的新环境。
2022年资本市场受环境影响较大,全球IPO市场急转直下,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也受到影响,上市数量和募资金额均呈下降趋势。
“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在2022年募资总额退出了全球前五大交易所位置,是过去十年首次出现这种情况。从中概股上市企业数量上看,2022年在美上市中概股新股数量同比减少超过五成,打破了之前年度稳中有升的态势。”方海杰称。
伴随着政策层面传出积极信号,自2022年年末以来,资本市场正加速回暖,随着中概股退市风险解除,积极的市场情绪也引发了新一轮中国企业赴美IPO热潮。2022年12月21日,证监会明确表示,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包括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制度改革落地实施,加快平台企业境外上市“绿灯”案例落地。中美审计争议也取得重大进展。2022年12月15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发布报告称,确认2022年可以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和调查,并撤销2021年对相关事务所作出的认定。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挂牌交易的中国企业正利用近期积极的市场情绪,筹集数以十亿计的资金。2022年12月,量子之歌、小i机器人、胡贝儿、优品车、迦里仕人才、软云科技和博智等8家企业公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申请。
近日,国内激光雷达公司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赛科技”)向美国证监会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准备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募资金额可能高达3亿美元,或将成为2021年年中以来,中国企业在纽约规模最大的IPO。
对于中企而言,赴美上市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年共有12家中企赴美上市。
方海杰表示,当前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新的监管环境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家允许、法律允许的条件下,积极配合了PCAOB的相关检查,证明美股这条上市的途径仍然存在,但相对审核要求有所提高。方海杰认为,预计随着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中企赴美IPO活动将会回升。
“近期,国内疫情发展和管理方向有所突破,美联储加息放缓,美国PCAOB和中国证监会分别就在美上市中国公司审计监管进展发表了积极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于中概股以及计划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是相当积极的信号。”在1月10日毕马威中国在上海举办“美国资本市场热点分享”活动上,毕马威中国华东及华西区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冯炳光称,2023年伊始,借着这些正向信号,可能是个不错的时点,中企应重新梳理一下自身发展规划,把握近期资本市场的机会。
2022年2月,证监会发布《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把互联互通的范围从英国伦敦拓展至瑞士和德国。随后瑞士成为中资企业GDR上市的主要目的地。2022年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提出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此后,2022年中企海外上市开启新的趋势,中国企业到瑞士、伦敦、德国等交易所发行GDR的步伐加速。
伴随中欧金融市场通道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欧洲上市。2022年7月13日,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GDR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新规落地以来,首家完成GDR境外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
2022年7月28日,中瑞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正式开通。开通当天首批四家A股上市公司科达制造、杉杉、格林美与国轩高科通过发行GDR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随后,欣旺达发行的GDR也在瑞交所成功上市交易。2022年12月14日,盛新鋰能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相关议案已在当天召开的董事会上获得审议通过。2022年12月28日,东方盛虹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资7.18亿美元,该项目也是截至目前融资规模最大的GDR项目。
格林美在2022年8月3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中对于前期赴瑞发行GDR做出回应,表示发行GDR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全球品牌影响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并表示未来将会在欧洲地区如德国、匈牙利等地建设工厂。该公司相关人士曾表示,发行瑞士GDR有利于公司海外项目的建设,包括印尼镍资源项目和欧洲三元前驱体及动力电池回收项目。类似格林美这样的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纷纷通过GDR的方式海外二次上市,2022年6月以来,提交发行GDR材料获证监会核准的上市公司有16家,其中单是新能源、储能行业的上市公司就有10家。
瑞士目前是全球第一的离岸金融中心。不仅如此,瑞士的人均GDP还超过了美国。据了解,目前,欧洲前五大上市公司中的三家,雀巢、罗氏集团、诺华制药在瑞士交易所上市。瑞士和瑞士交易所能够为它们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可预期的监管环境。企业在瑞士交易所上市,将在品牌知名度、交易流动性等方面获得提升。
与此同时,方海杰认为,新环境下中国企业需对赴海外上市面临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企业需要面对监管部门审批、网络安全审查,同时需要考虑上市成本、上市方式、后续融资、股份流通、上市时间窗口等因素。企业自身也需要根据上市地的选择进行上市架构梳理及搭建,并考虑税务成本、股权激励等安排。“面向2023年,在资本市场相对回暖,对未来预期相对更好的前提下,这些挑战本身对于企业海外上市的成功显得更为关键。”方海杰表示。
港交所日前引入上市规则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以吸引特专科技公司港交所主板上市。这项重大制度革新,也显示了港交所发力吸引特专科技企业的决心。目前咨询阶段已经结束,港交所正审视各方意见,对上市门槛(包括市值及收入要求等)再做评估,预计最终定稿将于今年发布。
据介绍,特专科技公司的重点是企业需要评估其核心业务使用的新科技或新技术,或核心科技技术应用于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别于提供相似服务或产品的其他传统市场参与者,并给企业带来高增长预期。目前来看,该项制度革新将有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多个行业领域的企业,元宇宙技术、新食品及农业技术、新能源行业的传输技术等均包含其中。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于2022年12月19日发布联合公告,为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原则上同意两地交易所进一步扩大股票互联互通标的范围。相关工作预计需要3个月的准备时间,于2023年上半年正式实施。香港证监会表示,此次扩容后,获纳入沪深港通的股票预计分别涵盖内地与香港市场股票买卖金额逾80%。
我国新经济企业依然会是最受资本青睐的行业之一。政策上半导体产业频获支持;同时,随着新基建各项政策的不断深化,“十四五”规划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资本加速布局半导体、5G基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趋势显著。展望2023年,在18C章和互联互通扩容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下,香港IPO市场有望反弹,重新跻身全球前三大融资市场行列,继续发挥香港作为中国与全球市场的“超级联系人”角色。毕马威预计,2023年港交所会有90宗新股上市,集资金额约180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