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三通”,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2023-02-27 08:19莫荣军刘明研广西百色农业学校
教育家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中职

莫荣军 刘明研 | 广西百色农业学校

自1956年成立以来,广西百色农业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当地农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打造“三融三通”项目,为“三农”服务。目前,学校开设畜禽生产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园林、园艺、烹饪、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幼儿保育及商旅服务类等16个专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立足气候特点,深化校企合作,做优地方产业

“桂西”即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主要包括百色、河池、崇左三个地级市,属于“老、少、边、山、库”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桂西三市在经济与社会层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广西扶贫办网站公布的广西“十三五”贫困村数据来看,桂西地区有贫困村1726个、贫困人口171.4973万,分别占广西总数的 34.52%、37.93%,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突出,脱贫攻坚任务重大。

同时,桂西地区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农业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如百色芒果、隆林黑猪、西林砂糖橘、都安跑山鸡等产品已形成产业规模,成为地方农业最靓丽的底色,有力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知识、技术、人才、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些地方特色和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当地产业脱贫、经济发展的动能。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围绕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现代示范特色农业发展、产业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重大课题,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兴农场主和专业带头人,做大、做强、做优地方特色农业是当前各地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基于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文件精神和广西“十三五”“十四五”农业发展规划,当前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已由单一专业独立发展向专业群建设转变,但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脱节的情况仍普遍存在于中职学校产教融合过程中,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向多元化办学与高质量办学格局的转变。

我校自2013年起,便与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广西红谷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围绕地方特色农业产品(隆林黑猪)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在近9年的探索实践与应用过程中,合作搭建了一个政、校、企共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合作平台,探索出一套以“专业群”服务“产业链”的“服务链”体系,形成了“校企文化融合”“生产与教学融合”“校企发展融合”“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互通”“校企人财物资源互通”“社会服务功能互通”的“三融三通”合作模式,建成了方向一致、分工明确、成效显著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聚焦教育教学问题,打造多元融通项目

着力培养人才,改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现状。一是通过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对接培训课程,对社会(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和鉴定,快速提升技术人才专业能力,补充产业流程中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二是通过中职教育实训、岗位实习、跟岗、顶岗实习,打通校企文化融通渠道,建立校企绿色用人通道,结合产业(企业)生产需求调整人才储备出口分布。三是通过产教融合,深化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推进中职生升学,提升储备技术人才学历,为“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所需的高水平技术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紧跟行业发展需求,解决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一是强化校校联通。通过中职学校间特色专业互补、精品课程互补、优质师资互助等方式,提升学校系统内专业综合水平,形成服务产业需求的专业集群。二是突出政校协作。结合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厅、各区市政府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规划,依托产教融合提供的技术资源及人力资源,完成扶贫及乡村振兴技术人才培训,协助乡村振兴及扶贫产业孵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根据各个环节所需技术和人才情况,细化中职学校专业群,确保产业流程与专业群紧密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四是实现“文化思想融合”。依托党建、工会、校企团建等活动,在企业植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脱贫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理念,同时将企业文化、产业文化渗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推动校企文化思想融合。五是实现“生产教学融合”。一方面依托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学校技术优势与企业规范优势,形成产教一体的综合产业实体;另一方面依托校企合作打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派交流机制,形成校企技术协同发展新局面,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需求有效对接。六是实现“服务发展融合”。结合学校与企业发展的需要,以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动地方特色产业的孵化,结合地方产业和地方劳动力情况提供工作岗位与培训渠道;通过产业建设与宣传,巩固学校专业建设,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储备优质专业技术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解决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一是构建专业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通过学校搭建“政—校—企”合作体系,同步规划校企共建专业群,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地方特色产业流程,校校协作充实专业实力,推进专业建设与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明确校企各自的作用。依托产业发展需求,学校通过“引企入校”和“企中建校”落实生产性实习实训活动,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三是实现产教供需双向对接。结合产业流程中各个环节对人才、技术、资源的需求,探索出“生产教学互通”“人才资源互通”和“社会服务互通”的“三通”路径,在满足产教供需对接的同时,指导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与推广等服务。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学校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基础教育,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在人才培养改革上全力解决校企合作实际需求。五是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在行政部门的主导下,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培训、师资、人才等资源,企业主动为学校提供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校企合作通过“服务链”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形成方向一致、分工明确、成效显著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通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建设了一个包含5个专业大类16个专业的“服务链”专业群;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8个,学校共获得了6个自治区示范专业建设项目;高质高效完成了相关职业培训与鉴定4万余人次;企业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5000余个岗位。

基于项目成果的实践与推广,我校与隆林黑猪产业相关企业成功孵化出一条围绕隆林黑猪的地方特色产业链,完成了“隆林猪”地方特色品种地理性标志产品申报,建设了产教一体的实训基地及企业产业扶贫基地,学校协助企业建设了29个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带动就业3300余人,带动贫困户脱贫3326户,产业推广覆盖5个县、20个乡镇、76个村集体。截至2021年,共计产生经济效益3547万元,服务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绩显著。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中职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