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芳,何荣幸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715)
自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规模到质量都得到了空前提高,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1]。尽管从一开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就十分重视培养质量的提高,但由于地域、办学条件和师资等的差异,使得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在整体上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特别是近年来,在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格局中,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全面升级,妄图迟滞乃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必然要求我国大力推动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创新战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为了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4]。
化学是西南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近年来,西南大学化学学科将“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简称“三于”)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新举措,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培养了一批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本文以西南大学化学类研究生招生、培养和课程设置为例,基于“三于”人才培养理念,围绕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根本问题,阐述了在招生选拔、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在经历恢复期后快速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如何更好更合理地选拔生源成为各招生单位的重要任务,因为这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科发展的基础[5]。目前执行的研究生选拔方式主要有推免与考试两种。研究生推免制度[6]的实施可以激励高校在校学生奋发学习,积极创新,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但是,优秀的学生一般会优先选择东部发达地区的“双一流”高校,这使得西部地区的高校和非优势学科在竞争优质生源时处于劣势。为争取更多优质生源,西南大学化学学科坚持重视内部培养、加强对外宣传,采用了一系列举措提升生源质量。
学院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华班”科研导师管理办法(试行)》。自2019年起,学院每年选拔优秀本科生成立“兰华创新班”,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院的平台优势、兰华班的资源优势,开启科研探索道路,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导师-学生双选机制为学生分配科研导师,带领学生更深入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2023年“兰华班”毕业生成功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比例接近94%,其中6人选择继续在我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为吸引校内优秀生源,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推行了一流学科和拔尖人才推免专项计划,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获得推免资格的本校本科应届生可以进入“3+1+2”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即本科第四年即可选择同步参与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的课程学习及科研工作,并享受硕士研究生同等待遇。化学学科每年接收的该类推免生均在10人以上。
为吸引其他高校优秀生源,自2020年起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展了接收推免研究生预报名工作,对取得推免资格的应届毕业生进行考核,让学生提前深入了解学校、学院、学科,为学生提供与意向研究生导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学院每年5月—7月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帮助青年学子了解化学学科前沿,加深其对西南大学化学学科发展现状的了解。夏令营活动历年报名人数均超过400人,报名网页浏览次数上千(如2023年浏览次数超过3 500次)。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开展,扩大了西南大学化学学科的影响力,也为学科储备了大批优质生源。
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以考试为核心,逐渐形成了“统自结合”“考试和面试结合”的人才选拔方式。虽然考试的方式和内容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招生模式和录取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唯分数”的现象还很严重,这对于不擅长考试的优秀学生非常不利[7]。为尽可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西南大学化学学科在复试中始终坚持“三于”理念,倡导“专业为基础,个性为导向”的复试方针,复试前通过线上程序向考生公布研究方向、导师简介及招生情况,并同步征集考生的意向研究方向及意向导师,为考生充分了解学科发展现状和导师科研情况提供平台与渠道;同时给予导师较大的自主权,复试中导师团队面对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力、表达能力、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眼界的开阔程度以及思想品格等综合素质,这使得一批具有科研潜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总之,招生选拔方式的多元化,既强化了导师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的自主性,也给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应“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意味着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应能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和优势。传统的化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授,强调学生需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基本科研能力是有帮助的。然而,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要着眼于引领学科前沿,彰显国际一流,同时要凸显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这就要求必须改革培养模式,探索“以生为本”、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研究生课程本科化。很大一部分研究生课堂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研究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丧失对课程内容的兴趣,难以建立完善、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因而课程教学成效被严重弱化。如何有效提高研究生教学成效是研究生培养环节中重要的一步。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西南大学化学学科基于学科特色,摒弃本科阶段“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逐步采用“师生同上讲台”的方式,通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联动,在课堂教学时给予研究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时间、机会,允许研究生自由选择课程学习的时间和顺序,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强调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发挥引领启发、“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研究生主动获取、展示知识的积极性。这种改革不仅能有效提高研究生教学成效,促进师生互动,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使其养成“学习-思考-探索-交流”的一体化创新思维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交叉学科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推进交叉学科发展建设,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西南大学化学学科与材料学、药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联系紧密,融合程度越来越深。基于此,化学学科与上述学科携手合作,逐步构建了系统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协同培养化学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设置了交叉学科课程,整合基础专业知识和科技前沿热点,打破学科局部视角,引导研究生融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同时,要求研究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选修至少一门跨一级学科课程,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尝试突破学科间的限制,养成跨学科思维习惯和整体思维能力,激发其创造潜能。此外,构筑了交叉学科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座谈会、讲座、论坛和互访交流等活动,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之间的充分交流与沟通,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坚实的基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这需要建设高标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然而,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对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低标准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教师对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关系的认识、科研评价对于教师投入课程建设积极性的影响等。但对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来说,需要培养一批有高度和深度的科学家,这意味着其起步课程亟需改造。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指出:“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因此,研究生课程建设是提升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其建设成效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密不可分。根据西南大学“三于”人才培养理念,化学学科在优化课程设置、以专业为核心的基础上构建了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将研究生课程模块化,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发展前沿课、基础理论课、特色专业课和个性选修课。
设置发展前沿课程,使研究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热点,及时掌握科学研究动态,不仅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还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基于此,化学学科为研究生开设了《化学进展》专题课程,课程以讲座形式进行,邀请本学科及交叉学科(药学、材料学、生物学等)研究生导师分领域、分方向为学生讲授学科知识,介绍热点动态,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与活力。同时,开设《中外主文献研读》课程,为学生系统讲解经典、最新文献的收集、分类、研读等技巧,致力于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热点,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推动创新教育。
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扎实是学生能否正确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因此化学学科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加强而不是弱化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在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部分研究生导师认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注重科学研究而非基础理论学习。事实上,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能够为研究生积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基础理论,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知识基础和理论依据,使创新的灵感之花根植于深厚的基础土壤之中,这也是“基于综合、立于专业”的具体体现。化学学科为研究生开设了基础理论课程《合成化学》,涵盖了有机物、无机物和高分子物质的合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合成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知识,了解高分子合成、有机合成和无机合成的原料及其资源和经济价值。此外,开设了基础理论课《分析科学与技术》,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研究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分析、表征技术与方法、原理,结合科研实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思维能力。
要做到“归于个性”,则必须解放研究生的思想和个性,以兴趣为立足点,通过发展前沿课程引入,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引导研究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设置多元化的特色专业课,助力研究生发掘自身的科研潜力,激发其创新潜力。化学学科根据学科特色按照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五个二级学科分别设置特色专业课,建议研究生综合考量自身知识基础,结合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跨方向选修课程,真正做到“归于个性”。
以西南大学化学学科为例,依据“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 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求,从招生选拔、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究与实践。通过多样化的研究生入学选拔方式,破解了“唯分数”招生方式的弊端,让真正具有科研潜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得以脱颖而出,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通过改革培养模式,制定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设置个性化的课程模块,为研究生获取创新能力提升所需的扎实理论知识和个性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