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崇 辉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在整个文化工作中,文化自信是一种根本性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在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有历史的根基,更应有现实的基础,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是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以下简称“座谈会讲话”)的标识性概念。
本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通过分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定位、方法遵循与根本依托,从理论上开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关问题研究的视角,从实践中探寻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基本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的时代内涵,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高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着眼于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演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要环节,蕴含了“传承”与“建设”的互动与并进。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人民日报》6月3日头版详细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4],迅速引发了学界热烈回应。截至2023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系列文章,从历史底蕴、当代建构、时代特质、使命担当、文化自信、大文化观、生成之道等层面展开了广泛论述,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篇名收录于知网的文献已达90余篇。现有成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部分重要学术期刊从办刊特色出发,围绕座谈会讲话精神,以笔谈形式组织专栏。《中国社会科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笔谈探讨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实践路径与价值导向”“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连续性及其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特质与价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等命题[5]。《经济研究》“围绕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三大体系”,着重阐释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6]。《文学评论》从“普及经典名著”“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贡献文学力量”等方面展开讨论[7]。《图书馆杂志》聚焦“文化传承与图书馆创新”进行阐发[8]。《人民论坛》“特别策划”深入论析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9]。
第二,从“伟大复兴”“古今之争”“中西之辩”等角度探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李双套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超越文明的“古今之争”和“中西之辩”,基于此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10]。项久雨分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所彰显的从“文明蒙尘”到“文明再造”再到“文明复兴”轨迹[11]。这部分研究目前还远远不够。
第三,基于理论内涵,分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进路。袁祖社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理论为指导”,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特征的精准概括和精辟论述出发,“批判借鉴、辩证扬弃西方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孟维嘉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回溯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大历史’、坚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书写新时代文化使命传承赓续的‘大叙事’、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胸怀’”[13]。王威峰等提出,要“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4]。田凯华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核心要义在于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重要任务在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目标在于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质要求在于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最大法宝在于统筹推进‘两个结合’”[15]。王新影等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政治成果”[16]。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如此重要的议题进行研究,必须高度警惕“用政治讲政治”的倾向。企图仅通过变换话语的表达方式来讲政治,是无法讲清楚其背后深层次逻辑的。“我们讲政治,不是就政治讲政治,而是要用学术讲政治,要对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学理阐释,讲出‘所以然’。”[17]只有用学术讲清楚了蕴含于政治话语背后的逻辑,才能推动政治话语深入人心,必须用学术话语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18]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化成果是“一整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知识体系”[19],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活的灵魂”[20]是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使命担当。
基于此,本文尝试提炼座谈会讲话中的“标识性概念”。从根本上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21],以座谈会讲话为核心对象进行学理性研究,是十分必要和不可或缺的。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以《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头版的“本报北京6月2日电”《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4]为分析对象,本文涉及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的内容均来自于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必须以系统观念进行整体观照,才能为探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新的完整视角,因此,本文论述“基于但不局限于”这一核心文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贯穿座谈会讲话的标识性概念,既是一项新时代新征程文化使命的政治表达,又是一个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标识性概念,需要从学理上进行多维度考察。
本文以座谈会讲话为文本,锚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现的频次与位置,透析频次与位置反映出的逻辑关联及价值意蕴,分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愿景展现及其方法遵循与根本依托。整体性诠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在实践上标识新征程新的文化使命,更在理论上凸显“六个必须坚持”立场观点方法的灵活运用,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是“两个结合”的生动呈现[22]。从逻辑上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框架中锚定的,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髓与灵魂。
本文尝试以概念为方法,通过对标识性概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论证,实现对政治阐释的深刻理解,更希冀以学术建构政治,讲清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作为指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经典文本,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包含了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点题并讲述了推进中国国家版本馆建设、促进考古学发展等具体实践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发探索;第二部分系统论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可能与必然,其中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可能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是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性建构;第三部分科学谋划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觉设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的一条主线。从出现频次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讲话中出现了4次,频率不仅高于“文化繁荣”(1次)、“文化强国”(2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次),而且高于“文化传承”(2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讲话中分布广泛,贯穿全文,统领全篇,体现了这一概念的突出标识性。
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现的具体位置来看,第一次是从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这一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出发,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将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指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本、国运高度,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原因,集中凸显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中的主线地位。第二次提及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基本持守之时。在讲话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结尾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23-24]。《人民日报》在报道题目中,更是直接点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
统观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的逻辑关联,可以提炼出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表述的使用方式,展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定位、方法遵循与根本依托。透过科学认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定位、方法遵循与根本依托,可以进一步深刻把握座谈会讲话精神。
“以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人类文明高度上来说,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系统构建,就是一种人类文明形态的系统构建。”[25]作为标识“文化形态”的范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愿景展现。党的二十大报告规划了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6]21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总体性目标,就可以规划各领域的具体性目标。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党和国家以“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创造性回答,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格局下,文化领域发展图景的勾勒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概念则是这一图景的基本构想。
在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和国家新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4],开门见山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愿景展现。一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对文化发展的精准定位。二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明确的内容要求,即“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4]。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持续推进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设与考古学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4]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之间的关联,论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范畴。中华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包含着一种时间维度,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在这种维度之中,具有中华文明所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经由人类文明新形态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双创”转化。“两个结合”既是在中华文明历史长卷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实践开拓的见证;又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4],是我们党的理论指导的具体表达。“两个结合”的推进,标示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集体觉悟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第二部分,论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透过“六个必须坚持”得以呈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其中。正是因为有这一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引和规约,才有过去十年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此全面理解传统中国、系统阐释现代中国、科学谋划未来中国。“六个必须坚持”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写照,又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是“两个结合”的典范。“六个必须坚持”作为方法遵循,贯穿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与延展的全过程。
能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依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大魅力不仅是希求超越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守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更是实现超越和守望信念的内在力量,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郑重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整体性概念和文化新形态,指出通往这一形态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的第三部分描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概念的现实来源,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4],也正是党领导的实践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良性互动,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历史起点上文化工作的统揽主线。
对新时代我国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判断,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特别关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独特地位,阐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7],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新的文化使命。必须立足我国历史与新时代的实践,“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4]。
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产生的土壤和存在的基础。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中闪光的部分,统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非朴素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延续性存在,也并非简单地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对立面而存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倾向于用来解释新时代中国如何组织与实现属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中理解这一概念,还是用中华文明的守正创新来解释这一概念,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现代与中国传统的比较维度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4],中国追求的是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是要搞文化霸权。反观西方社会,由于率先进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加之现代文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不平衡性的存在,二战以后的西欧和北美社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对现代文明即西方文明的执念。恩格斯早就指出,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不同的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28]。文明时代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文明快速流动、多元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那些持现代文明即西方文明,西方文明即现代文明的论调都是完全虚假的同一。”[29]意图将某个国家的现代文明发展方案视作现代文明发展道路的范本,无异于天方夜谭,且事实已经证明,在以“还原论”和工具理性为主线的西方文化中,其现代化最终结果带来的是理论上的错乱与实践中的混乱。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诞生了优秀的文化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表征中国人精神高度、厚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26]18。一步一个脚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蓝图变成实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6]42-4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者,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是个体性的文化存在,是“单一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个体性存在提升为普遍性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达到“‘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30]。基于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得以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通。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31],使中国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为那些被动推进防御性文明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对中华文明的内涵不断认识、不断创新、不断再认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重新审视,中国的成功文化实践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坚信,现代文明不是一定非要建立在西方文化之上,在东方文化之中同样可以开辟出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
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面认知,可以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展开。此前论证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聚焦于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分殊,是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植于中华文明,又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性转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文明之树上绽放的现代花朵,虽始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之中,然而一旦从中华文明的历史中长出,便与历史相对应,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的精神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第二个结合”使文化空间再拓展,为我们“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4]提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再次突出了“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地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第二个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互动的层面,系统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怎样发展中华文明的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第二个结合”充分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力量,有力回应了转化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要求,既坚持和把握了“第一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与原则方法,更反映出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创新上达到的新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文明的接续性发展。作为“两个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4],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3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的外在表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比较优势于此处集中彰显。
其一,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省察人类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话语变迁与更迭,承载着特定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形成了自觉、自信的发展”[33]。反观西方世界,“物质条件通过理智提高而获得的每一进步都在个人心里唤起新的更强烈的欲望,其结果人变得越来越不满足了”[34],而“‘特殊性即普遍性’困境、‘特殊的普遍性’困境和‘普遍的特殊性’困境”[35]今天依然笼罩着西方。基于对西方文化制度化危机的批判性超越、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强烈渴望,中国共产党自觉自信地选择转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
其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密切勾连。具体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6]43。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此,一方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不仅要立足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础,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立场,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6]4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要面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26]44进行系统提升,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方法自觉。另一方面,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31],更要阐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根本之举。要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出发,真正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全面贯彻和细化落实,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的根本依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定着中华文明现代转化的历史走向”[36],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问题,也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问题。“两个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大法宝,“第一个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现实性,“第二个结合”激发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文明性。“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牢牢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在中国展现出滔滔不绝的真理力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4],揭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6]6。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两个结合”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指导价值。作为“两个结合”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照亮了前路,开辟了通途。
对“第二个结合”重大意义的解读与释证,同样昭示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指出要学习理解中华文明,抚今追昔、鉴往知来,“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以“两个结合”建构适应新现代性的文化发展道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37]。在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两个结合”创新性地定位为“必由之路”“最大法宝”,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4]。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定位,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对“两个结合”地位、作用、意义的精准把握。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两个结合”指明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更使中华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其中的“第二个结合”更是推动中华文明现代转化的理论指导,“不仅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特质,而且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和现实路径”[38]。
2022年10月,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将“两个结合”与“六个必须坚持”并列起来,指明二者是“正确认识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39]的关键密钥。2023年3月,面向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深化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必须坚持“落实‘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要求”[40]。“两个结合”和“六个必须坚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融贯于文化建设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演进之中。“两个结合”从基本规律角度揭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六个必须坚持”则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回答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遵循[41]。
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过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务必做到以“六个必须坚持”把握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予的深厚积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凝练为“六个必须坚持”,同样具体体现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系统观念,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提炼出中华文明之“连续性”的突出特性;坚持守正创新,总结出中华文明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创新性”精神;坚持自信自立,从中华文明“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4]中看到“统一性”;坚持问题导向,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概括出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特点;坚持胸怀天下,从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的实践中提取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凝练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意在构建各族人民命运所系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全面体现了对人民至上的坚持。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要位置,实现中国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26]10的大跨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当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讲话中坚持运用“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三个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这一前行道路的要求:一是在立场上“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二是在观点上“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三是在方法上“要坚持守正创新”[4],守中华文脉之正,创时代篇章之新。
具体运用“六个必须坚持”,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接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过程,致力于把人民引上独立创造新生活的道路。二是坚持自信自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42],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在维护中华文明基本元素的前提下,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4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任务,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守中华文明之正,不断创知识之新、理论之新、方法之新,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四是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26]20,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乎现代文明的历史走向、中华文明发展方向,因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为解决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而提供文化方案。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统筹兼顾,处理好国内与国外、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关系,把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去考量,让当代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明前进的洪流中。六是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26]2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拓展世界眼光,秉持开放包容吸收进步的外来文化,坚持洋为中用,同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人民感知到中华文化的普遍关切。“六个必须坚持”是系统认知、解释中华文明的根本方法,同时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不二利器。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革新的浪潮中诞生,党的诞生本身就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觉醒”,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伴随着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而得到重建、发展、更新和升华[44]。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讲话中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4]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在论及“第二个结合”时,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发了党在认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坚守文化建设自觉等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依托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从基本国情与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阐释文化发展理论,践行文化发展使命。
着眼于文化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在弘扬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得以建立起来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45]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民族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走出了一条“中国政治发展新道路”[46],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48],更在“面向共同富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49]实践中建构了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契约”[50]。
中国共产党依靠“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6]64-65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赓续文明根脉、深化文明对话、创新文明形态,提出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科学回答了“‘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两大核心问题”[51]。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在文化建设上,党从正本清源入手,“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3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在党的领导下”[5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需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26]43,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文化发展根本依托的作用。同时,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基于对新的历史起点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紧跟历史发展阶段的变化,适时作出阶段性目标设置的历史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做了“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的理论总结,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生动的例证[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党的初心使命的主要内容,指出中国共产党甫一诞生,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53]。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从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劫难的近代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中华谋复兴是人民、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这一使命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破浪前进的根本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54],文化对于民族形成、民族认同具有重要地位。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汲取文化力量、践行使命担当,就要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探索文化繁荣兴盛之路。作为思想解放的“第二个结合”,不仅在理论层面表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更在实践层面彰显其勇攀文化创新自觉的又一高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2],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绘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使命的应然要义。
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肯认“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4],再次明确了“两个确立”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两个确立”并明确其内容所指,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提出,“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提供了科学引领与真理武装,“两个确立”已然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6]63,必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26]64,“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26]65,表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集中的权威、统一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出,“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东西”[55],而巴黎公社之所以失败“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56]。没有权威,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都将成为镜花水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3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沧桑巨变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推进新时代文化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征程上要推进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基础和支撑的中国式现代化,践行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思想解放,面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解放就是“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21],通过从学理上对讲话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语义解读,可以得出结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魅力,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条件。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那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遇到的问题终将得以解决。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57]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文认为,在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指导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通过对相关标识性概念的澄明、对逻辑理路的辨识,有助于实现对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推动,这本身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益探索。需要说明的是,在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标识性概念还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两个结合”“文化主体性”等,同时深刻地回答了诸如“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等重大课题,对此要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加强深入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在理论上必将进一步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的深入,在实践中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