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仪
国际上,1990年理查德布雷登在美国议会上发表了讲话,其中提出了以使用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的会计模式。从此以后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的应用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过程较为坎坷,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98—2001年的初次引入使用阶段、2001—2006年的相对回避阶段、2006年至今的逐步广泛使用阶段。
IASB中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某一个时点上,市场上的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转让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对价。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中的相关定义有所不同,在我国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然而在IASB的定义中,交易的发生是非必要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即便是并没有真实发生的业务也可以通过公允价值来计量。但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下,采取公允价值计量的业务必须已实际发生才行。这表明我国会计准则下可以采取公允价值计量的业务与国际准则下的范围相比有明显的缩小。
(1)公允价值所反映的数据是公平的,其存在为合法交易起到了依托作用。公允价值的存在可以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对交易买卖双方起监督的作用,可以有效促成交易的发生。在对买卖双方的报表进行分析时,要将报表数据与企业发展意愿相结合且作为关键基础,同时保证能够从利益角度出发,追求买卖双方的利润目标。
(2)市场特征是公允价值所具有的明显特点。当存在公开透明的市场价格时,公允价值能够有效反映其价值,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广泛被信息的使用者所认可。由于价格可以有效反映,投资者们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针对研究,有助于保证投资的回报率。
(3)公允价值的存在是可以脱离实际交易的,当需要对一个企业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和确认时,往往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进而才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整个企业的公允价值。可以结合中间信息不充分问题入手,来解决不善管理带来的问题,最终解决企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情况复杂且规模庞大,公允价值的应用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公允价值的应用区域比较集中,主要应用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公允价值整体的计量过程是从初始计量开始再到后续计量,初始计量的数值可以根据市场中存在的交易情况获得,再根据市场价值的变动进行后续计量。若市场中没有进行交易,则可以通过对活跃市场的相同的或类似的交易进行参考进而估价。在现实应用中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市场现状,整体的操作流程也比较方便。但我国当前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大多数企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仅仅是来处理相关会计科目,会广泛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行业却比较少。
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理论出现较晚。从企业财务基本职能的存在目的和价值来思考,“公允”这个词一般是处于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下,其存在是要基于一定的会计假设,他的合理成本或者合理价值是最大可能被实现的。所以在国外的会计工作人员眼中真实与公允观是十分重要的原则,若可以保证真实与公允那么将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这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大幅提高以及会计职业地位的提升。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体系仍然处于摸索萌芽的阶段,并不够成熟。在我国特殊的体制下,我们并不会完全照抄发达国家的各种制度,所以我国部分市场的发展可能仍然存在缺乏规范与合理化的现象。又随着资本市场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衍生金融工具在交易市场中不断活跃起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本的交易市场。为了保证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发展,可以结合市场上的变化,所以采用公允价值了解企业发展的情况以及企业周围的市场环境影响,有助于企业的财务通过公允价值的辅助与运用对当前市场和面对决策进行分析。进而,公允价值的最初本质与目标就会在市场交易中得以保存。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对保证规范与合理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所以不公允的现象还是可能存在。如果进行价值估计的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就存在问题,那么对于整体的估价就会出现不准确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不准确的估价会使得不公平的交易发生。
其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说在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就像在交易中的金融资产已经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未实现的利得和损益计入到了当期损益中,这会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产生影响,其中的列报项目可能存在错误。其他问题还有:对于与公允价值相关的评估工作,有些需要人的主观估计,如何尽可能地减小误差,以及对已存在的误差进行修复?对于新的公允价值体系,审计工作在开展时应注意些什么?综上,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公允价值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面临一定的问题与困难,在对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注定要面对。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需要围绕企业财务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适用于企业应用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对市场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并且对相关问题的情况加深了解并寻求解决。
(1)对公允价值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
企业必须在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条件下,对自身将采取的会计政策进行选择,同时还要健全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再搭配上相应的辅助系统与规章制度,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管理体系在运行时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安全性。从整体上来看会计工作,首先要按照监管部门的政策设立会计部门,而后对本公司的会计工作总体内容和流程进行安排,不同的部门之间要注意协调配合、提高协作效率。要充分认清自身企业的业务特点,在掌握自身提点的前提下将自身的业务与公允价值的政策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相关政策做出进一步解读,企业的业务进行开展前一定要对相关政策做出正确的把握;要对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系统进行完善,许多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项目都具有很频繁的变化,所以加强信息的捕捉就十分重要,可以加强对所需信息和市场的把控,提高自身企业的运行效率。其次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公允价值政策可能为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所以要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为公允价值在公司内的使用提供较为完善的机制。企业应认清可能到来的风险,并且对这些风险做出相对应的预警,当公允价值在应用的过程中真的出现了问题也可以根据预警机制对问题进行控制,尽最大努力不把问题扩大、降低公司的损失。
(2)注重公允价值会计队伍建设
企业需要进一步开发公允价值的潜在价值,就要加强整体队伍的建设,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高水平的会计队伍可以提高有关公允价值事项的处理效率。企业要保证这支队伍的成员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企业可以通过提供集体学习方式、进行讲座之类的方式来保证队伍成员的知识储备,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队伍整体的会计理论素养。再通过考核结果和绩效相挂钩来提升队伍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与绩效挂钩的不定期的测验下,队伍成员考虑到自身切实的利益会产生紧迫感,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3)增强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外部环境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当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应该及时做出变动,使得公司有关公允价值的项目可以得到充分的调整来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需求,通过提高适应性来促使企业会计部门整体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自媒体等手段将公允价值信息进行宣传,同时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保驾护航。要不断加深对于公允价值的认识,为公允价值的政策匹配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大方向上降低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时可能面对的风险,帮助企业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相关政策。另外可以依托公允价值的应用对资产评估的过程和体系进行改良,加深资本市场和实体市场的融合程度。
(4)完善监督工作
我国目前的财务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公允价值现有的体系还不够健全,需要对配套的监管措施和辅助系统等进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工作的开展都属于探索性质,所以尽快落实配套措施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公允价值已广泛应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重视监管,企业应建立起相应的监管制度,考虑到公允价值变动的特点,在企业可以在自身的信息系统中突出公允价值的相关数据,分类对公允价值相关资产进行管控,同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完善,通过信息系统数据的反馈和内部控制制度的保护,来保证应用方向的正确与资产的利用效率。监管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责任,在社会层面上政府部门、事务所等也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公允价值的相关准则,事务所在进行公允价值审计的过程中也应完善审计流程,执行更加完善的审计程序,通过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实现对公允价值应用情况的真实把控,让公允价值在受监督和管理的环境下真正有效使用。
在企业日常的财务工作中,应该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手段进行持续改善,不断对公允价值的认识和理解予以加深,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企业关注自身资金流动的情况,对工作时出现的财务会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这对当代会计理论的丰富与健全会产生重要影响。另外也能使会计理论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在实践中要注重财务会计的制度建设,能够有效对财务交易信息进行改善,使财务报表对客观数据的反映更加真实可靠,保证了公允价值的客观性,同时以制度的发展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赋能。要注重将公允价值和现有的会计理论进行有机结合,来充分发挥出公允价值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