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蕊
(赤峰市医院内镜中心,内蒙古 赤峰,024000)
与普通外科手术比较,胸外科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增加了患者的身心不适感,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影响临床治疗的配合度、依从性,进而影响患者手术过程、术后恢复。考虑胸外科手术创伤特点,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安全性,需加强护理干预工作。另外,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护理工作与手术治疗工作相辅相成,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实现,需要依靠护理工作的辅助。结合疾病护理经验,既往护理工作中主要侧重对疾病本身的护理工作。但是,患者的心理负担仍旧较大,从而影响患者的遵医配合行为,并影响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所以,除常规护理干预外,需重视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通过加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提高患者恢复期间舒适度、依从行为,进而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工作中发现,予以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痛苦,进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满足患者护理需求[1]。当前,关于心理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日益增多,随着心理学与护理学的有机结合,心理学在医疗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心理护理干预应运而生。心理护理干预是根据患者心理情绪制定和实施的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助于拉近护患关系、建立患者手术治疗与术后恢复信心,进而加速患者康复。用于胸外科护理中,通过予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环境护理、共享护理信息、纠正患者认知偏差、家庭与社会支持,可以进一步建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帮助患者客观认知疾病、提高患者舒适度,进而稳定患者身心,加速患者康复。基于此,本研究就2019 年8 月—2020 年5 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10 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心理护理干预作用,采取分组对照的形式进行验证。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选择2019 年8 月—2020 年5 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1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 例。对照组中,男性29 例,女性26例;年龄28~70 岁,平均年龄(48.50±6.50)岁;手术情况:肺叶切除35 例,气胸手术20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20 例,大专及以上15 例。观察组中,男性33 例,女性22 例;年龄30~72 岁,平均年龄(48.80±8.30)岁;手术情况:肺叶切除34 例,气胸手术21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 例,高中18 例,大专及以上1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研究相关内容后,自愿签署同意书。此次研究申报获得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具有配合能力者;②病例信息资料完整者;③无胸外科手术手术的相关禁忌者。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者;②意识障碍者;③拒绝术后配合参与者;④合并重大疾病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疾病健康教育方面,向患者普及疾病、手术知识,介绍相关注意事项。用药护理方面,提前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饮食指导方面,了解患者饮食习惯,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果蔬。心理疏导,对患者情绪进行安抚,简单教育并介绍疾病知识、有效治疗病例,建立患者信心。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①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沟通中用语、言行举止礼貌,多予以患者安慰、鼓励。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分析其情绪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疏导,帮助患者解决其心烦问题。另外,多予以患者激励性语言,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建立患者治疗信心。②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沟通中根据患者的主诉、情绪,站在其角度上予以理解、安慰,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隐私问题应恪守职业道德,提高对患者的关注度。③环境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喜好等布置病房环境,例如摆放绿植、书籍等,为患者营造更为舒适的环境,以良好的氛围减缓患者心理负担。④共享护理信息。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主动、间断或集中性的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护理方面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提高患者的配合行为。⑤纠正患者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导致患者不良心理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共同分析认知偏差案例,从而帮助患者充分认识不良认知对治疗、护理、预后的积极影响。⑥家庭与社会支持。除护理人员的照护外,家庭与社会支持对患者身心恢复有重要价值。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亲朋好友沟通,指导其予以患者安慰、鼓励、陪伴,减少患者孤独感,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情绪、睡眠质量、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状况、护理满意度。①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干预后3 d 睡眠质量,总分0~21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2];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干预后12 h 疼痛状况,总分0~1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3];③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后情绪状况。总分均100 分,评分临界值分别为53 分、5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对应情绪越明显[4];④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以及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评分均为100 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越好[5];⑤采用赤峰市医院自制百分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95 分即非常满意;80~95 分即满意;80~70 分即一般;<70 分即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疼痛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情绪评分下降、疼痛评分下降、睡眠质量评分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相关指标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相关指标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分)
注:与干预前指标比较,*P<0.05。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以及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以及心理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①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多予以患者激励性语言,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建立患者治疗信心,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沟通中根据患者的主诉、情绪,予以患者更多的理解、安慰,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隐私问题应恪守职业道德,提高对患者的关注度[7]。改善患者的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更为舒适的环境,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共享护理信息。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护理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提高配合行为,减轻患者的疼痛感[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纠正患者认知偏差。主动与患者分析认知偏差案例,帮助患者充分认识不良认知对治疗、护理、预后的积极影响。家庭与社会支持。主动与患者家属、亲朋好友沟通,予以患者安慰、鼓励、陪伴,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体健康以及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以及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满足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需求,弥补了常规护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重视疾病本身护理外,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睡眠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且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1]。相关研究指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加速患者康复[12]。另外,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有护理干预价值[13]。本研究结果与田大丽[14]研究相一致,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依从率高。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负担重,影响术后恢复情况。予以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满意度高,整体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