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刚,李荣福,钱成明,杨 妍,张锡顺,王 奕*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5;2.云南省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云南曲靖 655000)
农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十二五”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围绕“三农”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各级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和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保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进行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央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应清楚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品种结构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数量不足转变为结构不合理。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区域农业产业重要任务是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1-9]。笔者以云南省曲靖市区域为例,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和高原特色种植布局优化研究,以期为类似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1 政府发展策略种植结构调整首先要遵循国家、省级等政府部门的总体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了相关的体系、规划,出台了相关政策、意见等,特别是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5年农业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为主攻方向[10]。2021年底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云南省“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全力稳定粮食综合产能,围绕粮食、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生猪、肉牛等“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纵深推进特色产业发展[11]。
1.2 产业发展优势要坚持比较优势,突出产业发展优势。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和区域差异,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防止盲目跟风现象,避免产业同构、同质竞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竞争优势。
1.3 市场发展需求要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要素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经营主体调整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能局限于本地市场,而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不仅要瞄准农产品的现实需要,还要研究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便在未来的市场变化中抢占先机。
1.4 科技发展趋势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产学研协同,聚焦重点优势产业,集成和推广节本增效技术。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积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2.1 自然基础条件曲靖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貌多样,海拔695~4 017.3 m(图1),年平均气温14.3 ℃,年均日照时数1 967 h,区域内气候包括以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为主的6种气候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全市耕地面积为76.59万hm2,其中高标准农田11.27万hm2。
图1 曲靖市地形条件Fig.1 Topographic conditions of Qujing City
2.2 种植业现状曲靖市为云南重要的农业大市。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63.04万hm2,产量324.08万t,均居全省第一[12]; 全市粮经饲种植结构调整为55∶33∶12(农业行业数据,粮食63.04万hm2,经作36.63万hm2,青饲料14.35万hm2)。其中,粮食播种63.04万hm2中,水稻5.96万hm2,玉米(籽粒玉米、鲜食玉米等)23.15万hm2,薯类(含大春、小春和秋冬马铃薯)18.94万hm2,麦类3.64万hm2,豆类杂粮6.41万 hm2,其他粮作4.94万hm2;经作35.51万hm2中(不含油菜8.1万hm2),蔬菜(含复种)、水果、中药材、花卉、蚕桑、魔芋六大特色经作面积36.63万hm2;在“粮改饲”项目带动下,全市青饲料扩大至14.35万hm2,年生产青饲料1 000万t,为曲靖畜牧产业发展提供饲料供给[12]。
总体来看,曲靖农业整体上表现为“大而不强”,农业产业碎片化严重,散、弱、粗放,产品多而不优,加之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较短,农业综合效益偏低。从种植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业体量大,但发展水平较低;二是传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较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尚未形成;三是耕地综合利用率不高,尤其是高效经济作物发展还有较大拓展空间。
3.1 工作思路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构建“两型三化”产业体系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立足于曲靖资源禀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核心,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原则和“种养加”结合的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曲靖市种植业提升和产业升级。
3.2 调整目标充分研判曲靖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曲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为“一巩固、二协调和三提高”。巩固粮食产能,全市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340万t左右。“二协调”:强化主要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协调,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经济作物面积稳定在59.33万hm2,其中,油菜8.67万hm2,蔬菜29.33万hm2,水果6.67万hm2,中药材8.00万hm2,魔芋2.00万hm2,花卉2.00万hm2,蚕桑2.67万hm2;青饲料面积20.00万hm2,其中,青饲料玉米6.67万hm2,其他牧草13.33万hm2。“三提高”:提高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比重和绿色供给能力。到2025年,粮经饲种植结构比由2020年底的55∶33∶12调整为40∶45∶15,绿色农产品供给持续提高。
4.1 区域气候类型划分依据海拔高程,把全市划分为3个不同气候类型区域,即:冷凉山区、中温坝区和低热漕区(图2)。其中:冷凉山区(海拔2 200 m以上),主要涉及会泽大部分区域,宣威、沾益、麒麟、富源等县(市)区少部分区域。适宜发展中药材、特色水果(夏季草莓)等产业;中温坝区(海拔1 800~2 200 m)。主要涉及宣威、富源、沾益、麒麟、马龙、陆良等大部分区域,以及会泽、师宗、罗平小部分区域。重点布局优质绿色蔬菜、魔芋、蚕桑、中药材、特色水果(苹果、蓝莓、软籽石榴、草莓等)、花卉等产业;低热漕区(海拔1 800 m以下),主要涉及师宗、罗平的大部分区域,以及会泽、宣威、富源等县(市)区的河谷地区。适宜发展热区水果(以柑橘类为主),热区蔬菜、特色中药材(以小黄姜等为主)等产业。
图2 曲靖市高原特色种植业区域气候类型划分Fig.2 Division of regional climate types of plateau characteristic planting in Qujing City
4.2 高原特色主导种植业选择遵循“错位竞争、差异发展”要求,依据曲靖市自然环境、土地资源、设施基础等条件,结合各产业优势特色、区域特色、关联效应、示范带动、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在“两区”划定,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等,重点推进水果、蔬菜、中药材、花卉、魔芋、蚕桑6个高原特色主导种植业发展。
4.3 优化布局根据3个气候类型、土地资源、交通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结合6个特色种植业特性,围绕“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全市重点布局10个高原特色种植产业带(图3)。其中:蔬菜产业带2个(陆良为核心的陆良—麒麟—沾益—师宗蔬菜产业带;会泽—宣威蔬菜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2个(会泽—宣威—沾益中药材产业带;罗平—师宗—富源以小黄姜、薏仁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带),水果产业带3个(马龙—陆良—麒麟苹果、葡萄、蓝莓产业带;会泽—宣威石榴、夏季草莓、苹果产业带;师宗—罗平热区水果产业带),花卉产业带1个(马龙—麒麟—沾益花卉产业带),魔芋产业带1个(以富源为核心魔芋产业带),蚕桑产业带1个(陆良—麒麟—沾益蚕桑产业带)。
图3 曲靖市十大高原特色种植业产业带Fig.3 Ten plateau characteristic planting industry belts in Qujing City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区域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是区域农业发展中适应发展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优化高原特色农业布局,是推进区域高原特色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的基础。该研究以曲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高原特色种植业布局优化探讨为例,为曲靖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相类似县域农业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