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结合背景下会展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以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思政教育理念为例

2023-02-25 06:35苏畅陈家骥魏志宇
商展经济 2023年1期
关键词:产学会展业会展

苏畅 陈家骥 魏志宇

(1.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1;2.吉林艺术学院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12)

在产学结合的实际发展中,产学结合能够对我国新时代会展专业教育工作引到引导作用,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发挥思政教育在我国新时代下的作用与价值,通过分析思政理念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优化路径,为培养新时代会展专业人才、推动我国会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1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就目前我国会展专业发展情况而言,会展专业的发展较为成熟,相较于其他会展业发达国家,我国会展行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国会展业不仅要求会展从业人员数量上升,更对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会展业人才产生极大需求。纵观我国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由于传统会展教学方式内容陈旧、会展教学实践资源活动不足,这两条培养路径不通畅,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我国会展人才良莠不齐。

1.1 传统会展教学方式内容陈旧

当前,我国会展教学方式仍以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为主,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培养模式培育学生会展需要的相关能力,但会展专业与社会接轨程度较低。我国会展业处于初步阶段与上升期,同时因会展业自身带动周边会展行业经济发展、树立城市形象与提升影响力、推广企业产品提高企业利润、宣传某地域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导致各行业对会展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幅上升。因此,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纷纷涌入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中,导致会展业教案、教材等教学工具更迭速度快,而教学方式却仍保留在传统课堂教学上,并未提出与教学工具同步的教学方式,导致大量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书面之上。相较于其他会展业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会展业较为落后,在课堂上讲师通常会采用以西方会展为主体的教学案例,而通过引荐西方会展业发展推动本土会展业同步发展的方式并不可取。采用西方的会展方式本土化会导致我国会展业不能产生本土特色、会展人才培养方式与本土会展业脱节等情况。因此,应探索本土化会展业教学方式,坚持中国会展业发展方式与需求理念,革新传统会展照搬照抄西方会展专业课程模式。由此可见,会展业需要打破传统会展教学方式,革新会展专业人才教学模式,培养能够对接社会、服务企业、落实发展的高素质会展人才。

1.2 会展教学实践活动资源不足

在各高校的会展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应是会展专业的重中之重。在会展教学实践中,学生应充分利用建立的会展场馆或实践基地,积极参与会展实践活动,灵活安排课程教学计划,以至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的良性循环。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地区无法开放场馆资源。随着场馆等大型聚集场所的严谨把控,因宏观因素导致会展专业实践活动遭受扼制,部分场馆无法提供会展实践教学活动,会展专业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活动的渴望程度也随之加剧,从而使书本上的知识不足以满足学生所需,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等负面情绪。因客观环境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从根本上降低会展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会展专业学生实践或志愿活动被迫采取推迟或取消的方式,而实践活动是展示教学成果的主要平台,也是会展专业学生迈向与社会对接的第一步。会展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活动应贯穿始终,但因部分地区会展实践基地资源不足,导致部分会展专业学生无法着手于会展实践活动,使得知识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度体验会展实践教学模式带来的知识收获。会展实践活动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考查学生会展专业知识能力,并针对每位学生的薄弱之处提出良好建议,制定有指向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但因某些客观因素导致目前实践活动不足,无法培养高素质会展人才。

2 产学结合背景下高校会展人才课程培养的意义

在产学结合背景下,会展产业融入课程培养,产学结合是企业与高校融合与发展的教学机制,它不仅有利于为各类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且更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以会展专业为例,在产学结合下将会展活动融入红色场馆、课程培养注入思政元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会展人才道德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育人工作中起到重要意义。

2.1 完善会展专业教学方式

在产学结合背景下,会展专业课程仍发挥主导作用。完善会展专业教学方式最主要应该体现在完善讲师教学手段即完善师生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或设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将教学方式融入多媒体网络应用之中,利用好现代技术带来的科技便利。完善专业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应注重专业教学立德树人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实际教学中发挥着立德树人的作用,也在融入专业教学方式中起到润物无声的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政教育内容不断强化,同样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迭新。在展开填补思政教育的同时,也要完善专业教学方式。以会展专业为例,在完善会展专业教学方式中,如果一直采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不采取与时俱进、思想前沿的教学方式,那么一定会导致会展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理论与时代完全脱轨,使得思政工作失去自身原有教育意义,同时也会使会展专业知识落后于其他国家,导致所学不得所用。因此,必须完善会展专业教学方式,全方位地为会展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结构,将思政元素辅助融入会展专业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2.2 创新会展课程教学体系

现如今,会展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材、教案等方面融入实践理念(即实践理念层面教育贯穿教学始终)与创新展馆实践活动(即开展红色场馆实践活动)两方面。于教材、教案方面融入实践理念而言,在产学结合背景下创新会展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应使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在会展专业中应将会展活动实践理念融入专业的每个知识点上,应细节至包括专业目标、学习教材、教师教案、教学大纲等方面重新编审选用,使会展活动实践理念完全融入到会展教学的始终。于创新展馆实践活动而言,应革新传统陈旧的课程方式、课堂模式,充分发挥第二实践课堂对学生带来的正面反馈,通过开展红色场馆实践活动,将红色场馆作为课程实践活动的主要基地,引领学生参观红色场馆的同时,要求学生策划并开展相应红色会展项目,在实践中学习红色文化,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开展红色思政会展项目活动,是会展专业独有优势,应积极发挥会展专业特色,提高会展学子思想道德素质。在课程中开展实践化教学,旨在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借助于实践化教学,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而发挥验证理论、深化对理论理解的作用;另一方面,借助实践化教学,还可以发挥修正理论与创新理论的作用[1]。由此可见,充分创新会展课程教学体系,更有利于提高会展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打造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

3 产学结合背景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产学结合背景下,因会展产业的特殊性,更需要会展专业发挥将思政理念与课程协同效应,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3.1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自主兴趣激发

在产学结合背景下,大量专业课程着手融入产业实践知识,推动专业讲授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以会展专业为例,在会展专业老师备课时,教师普遍自觉、主动地深度挖掘会展活动实践理念,充分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等各个方面,并在课堂中传授给学生。但这种课程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味同嚼蜡,将实践理念相应注入学生课堂中,被动接受的方式很难吸引学生,因此导致会展活动实践理念仅停留在课堂与课本的表面,无法使学生接受其深层次的含义。高校在培养新时代青年时应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兴趣,高校不应强硬地将活动实践融入书本知识,而是让学生从中自主发掘会展活动实践理念。相较于被动接受,学生更喜欢主动思考。因此,会展专业学生应从主动实践中发现、发掘、感悟思政理念,如开展红色场馆会展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策划并开展红色场馆内会展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挖掘思政元素,从实践中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兴趣。在开展完红色场馆会展实践活动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本次活动策划的反思与总结,提取红色经典元素,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会展专业理念,深度挖掘本次活动的思政教育意义,做好本次活动的反思与总结工作。

3.2 从经济需求到文化发展的产学深度融合

会展项目活动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会展业有着带动会展行业、促进经贸合作、发展地方经济、传播销售产品等方面的经济优势,会展经济涉及行业小到餐饮业、住宿业等服务业,大到城市知名度、影响力等经济发展问题。由此可见,会展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巨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经济层面的需求也逐渐降低,居民对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渐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文化会展向前发展。会展经济与文化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经济的推动下促使文化创新,在文化的驱动下促使经济发展。

会展业的主要竞争力来源于其特色化产业,对于特色化的追求可以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来推动会展活动的经济来源,而经济发展可以反作用于地域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创新。会展业所带来的经济与文化效益是巨大的,因此更应做好产学深度融合,推动会展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同时培养会展专业人才。通过会展产业与会展教学的融合,依托地区产业集群优势开展会展教学实践活动,建立产学深度融合平台。在企业与高校合作下,会展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参与主体人物,可以通过建立相应会展项目活动深度学习自身专业知识,随时了解当今时代所需,与社会完美接轨。推动产学长期稳定融合,使学生了解社会所需会展活动流程与社会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充分培养会展专业人才。

3.3 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的教学体系优化

课程目标即课程本体要实现的目的。现如今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将课程目标融入会展活动实践理念,通过实践活动带动产学协同发展,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基础层面,但部分教师将专业教育功利化、形式化,从而使课程目标停留在教学表面,而非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因此,要想培育会展专业高素质人才,应着手于教学体系深度优化会展专业课程内容。会展专业的课程内容即会展学科中相应的内容观点、知识理论、活动实例等方法及其原理。基于产学结合优化课程内容,还应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使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3]。针对会展专业课程,重点培养会展职业道德素养与核心价值观念,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以教材、教案、课件等方面为主要载体,在其中融入思政元素,在专业技能与知识体系中深度融入思政理念,让学生从正确的职业道德、社会理念等方面的核心价值观念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具备正确思政观念的会展人才。

4 结语

新时代,会展人才的能力要求逐渐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路径与理念也逐渐增多,产学结合背景同样能够促进会展人才的全面发展。产学结合下会展人才的培养应将会展活动实践理念与会展专业课程知识相融合,实现会展专业教学方法、产学融合、教学体系三方面创新优化,在专业素质提升中培养自身思政意识,培养综合发展、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会展业人才,助推我国会展业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产学会展业会展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优点和形式探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财务管理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民生班”为例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