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磊,胡晓,常秋碧
(1.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 自动化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2017 年2 月,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3]。2020 年7 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结果,其中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群、智能制造类项目群、自动化类项目群等,作为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抓手。自动化是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可以说,自动化专业是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石。高校自动化专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接国家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的重任,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与保障[4]。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问题逐渐凸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亟须改革,需融入专业教育[5],实现“专创融合”。《意见》明确要求地方高校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深化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荐工作指导标准》中,明确了“毕业生的创新精神”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二级指标。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对一流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要求之一[6]。我国的自动化专业源于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首批设立的专业之一“工业企业电气化”,第一次正式被称为“自动化”专业是在1995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现今,全国设有自动化专业的高等院校已发展到400 余所。自动化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自动化科学技术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而该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协同育人作为当前高校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方式,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具有引导、支持作用[7]。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共同促进高校学生专业素质以及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8]。深化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依托协同育人合作框架,高校可以进一步优化组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有利于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共赢,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通过与高校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立足自身需求,实现合作共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质量,高校协同各类社会主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有序融入社会生产活动[9]。
一是从课程安排来看,未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渠道作用。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心放在第二课堂,如参加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发表论文、著作、申请专利等方面,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课堂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10],创新创业相关理论课程选修课较多、必修课较少,授课教师中兼职教师较多、专职教师较少,整体教学安排上学时、学分也都相对较少。从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来看,自动化专业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密不可分,但高校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的学时较少,且未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
二是从课程内容来看,未及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变化更新理论教学内容。一方面,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工科人才支撑,并要求新工科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普遍缺乏新工科背景,如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等[11]。另一方面,我国部分高校不分学科类别和专业特点选用统一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如《创业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等,未针对不同专业、学科、层次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未形成协同效应。
三是从课程评价来看,未设置涵盖相关部门、用人单位、校友等的多元评价体系。我国大部分高校课程评价的参与对象为在校学生、任课教师、教学督导等,较少针对课程引入校外评价。但创新创业课程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接受社会适应性的检验,即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等。所以,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增加社会评价,可以从相关部门、用人单位、校友等多元主体展开评价,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建议,推动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相适应。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偏重于理论讲解和案例介绍,具体表现为:一是重视创新创业理论讲授的系统性,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二是创新创业课程相对独立,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专业实践环节结合较少;三是竞赛、项目类实践较多,进企业及创办企业的实践较少。以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为例,在通识教育中,创新创业导论必修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环节为以小组作业的方式,立足创新点进行创业设计,撰写商业计划书,进行课堂展示,之后教师点评;在专业教育中,教师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含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华为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大赛等自动化类学科竞赛,以及以自动化类创新成果为基础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在企业实习时,认知实习以参观学习为主,生产实习以专业训练为主,较少涉及工作室创建、公司创建等自主创业实操体验,也较少前往校友创业公司进行走访调研、参观学习。
目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部门、学院负责指导创新创业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创新创业课程任课教师,特别是任课教师在育人的主渠道发挥作用,其队伍建设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质量。我国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选聘标准不统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机制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培养机制不完善,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等[12]。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队伍结构不合理,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任务主要由校内教师承担,且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较少,校外导师少,导致课程教师难以及时把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还需进一步强化。而且,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归口管理也存在差异,部分学校由创新创业中心管理,也有高校由本科生院或者学工部、校团委、校友联络办等部门管理,构建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格局的资源整合力度不一,在顶层设计上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环节。既要注重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建设,也要推动专业课程建设。第一,整体增加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学时、学分,必修课、选修课合理搭配,低年级以必修课为主,高年级以选修课为主,形成贯通本科全程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第二,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从学生专业学习与生涯发展的角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与潜能。第三,依托专业实习实践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操能力,在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自主实习等环节增加创新创业训练,重点要拓展创业实训,可以与创业公司联动,校企共建创业孵化基地。
二是对标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授课内容。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高校的自动化专业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调整教学大纲,除了创新创业通识知识,还要根据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丰富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训练环节,体现课程的“高阶性”;第二,优化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线上着重采用虚拟创新创业学院、慕课等方式,线下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分组式等教学方法,并注重引入参与性强、体验性好、有效的教学工具,同时融入创新创业发展的前沿成果,体现课程的“创新性”;第三,强化实训环节,既要进一步规范现有的讲座、竞赛、实践项目等训练环节,也要发挥朋辈互助、企业导师、创业孵化的作用,体现课程的“挑战度”。
一是以赛促创,以创新驱动创业。研究新形势下“自动化类学科竞赛群”的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点带面构建立体化的自动化类学科竞赛育人体系。形成以自动化类学科竞赛为载体的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扎实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切实培养自动化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推进以赛促创,在学生已参加学科竞赛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项目资源,充分促进创新项目发展和竞赛成果转化,既满足社会生产需要,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产生社会效益,解决就业问题,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到实处。
二是以项促改,以项目助推改革。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关键领域的改革研究与实践[13]。面向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以项目研究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全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和质量。鼓励项目成员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并将应用情况纳入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工作。
一是优化教学队伍。办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需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方面,需加强校内专职创新创业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师资的归口管理、资质认证、培训提升、教学考评、职称晋升等,特别要重视教学效果评价,建立在校学生、教学督导、用人单位、毕业校友等多维度的评价机制,以评促教。另一方面,需引入更多社会力量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如聘请与创新创业相关的部门、用人单位的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以便准确了解社会需求,形成协同育人氛围,有效提升育人效果。
二是面向社会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强调了适用性,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检验标准,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4]。把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不断提高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从而培养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新工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