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丽,李 强,舒长斌,王小强,杨舒慧,王 恒
(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地域辽阔,畜禽遗传资源丰富,加快摸清全省畜禽遗传资源家底,对于推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促进畜禽种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根据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总体安排,四川省认真组织开展了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在全国普查办的有力领导下和国家、省级指导专家、各级普查办、测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普查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1.1 加强普查工作组织领导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关于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决策部署,赓即成立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公室,切实加强对全省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1.2 压实各地普查属地责任 将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纳入市(州)政务目标考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予以重点推进,明确各地对组织开展普查工作具有属地责任。
1.3 强化专家技术支撑 广泛组织动员科研院校专家团队参与普查,组建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专家组,爬高山、越深谷、渡大河,为全省面上普查、性能测定和报告编写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1.4 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通知,结合四川实际,研究制定《第三次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等一系列工作方案,为全省普查工作描绘了路线图、确定了时间表。
1.5 强化要素保障 普查工作启动以来,省级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 700 万元支持普查工作开展。同时,为每一个测定品种选派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和省级联络员各一名,组建测定工作小组,形成普查工作合力。
1.6 加强调度指导 建立工作调度推进机制,定期跟踪普查进度,印发工作进展通报。相关负责同志率队奔赴普查任务重、工作进展滞后的市(州)实地指导,督促加快工作节奏。
1.7 联动协同推进任务完成 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各级普查办、指导专家、性能测定相关单位多方协同发力,稳步推动覆盖全省21 个市州183个县(区)3 110个乡镇(街道)34 424个行政村(社区),囊括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及蜂、蚕的全面普查。
两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技术专家及有关单位集中力量、勇挑重担,全面完成面上普查任务,上报有效普查数据2.3万余条,登记畜禽蜂资源数量1 043.8万头(只、匹、羽、箱)。重点围绕体型外貌、特征特性、优异性状,开展了80个畜禽蜂和232 个蚕资源的生产性能现场测定,观测畜禽蜂蚕3.1万余头(只、匹、羽、箱),填报性能测定数据4.7 万余条,形成了四川省畜禽蜂蚕资源状况报告和各品种调查报告。发掘畜禽蜂新资源17 个,其中凉山黑绵羊、亚丁牦牛等8 个新资源成功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对四川麻鸭等4 个畜禽资源开展了抢救性保护,新采集、制作和保存畜禽遗传材料7.5 万份。印发普查手册10.4 万余册,累计宣传报道3 000 余次,成功举办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展,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宣传推介畜禽遗传资源。实现了普查品种、关键指标和普查区域的全覆盖,加强了社会大众参与畜禽资源普查、保护畜禽资源的意识,为顺利完成普查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3.1 摸清了资源家底 根据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结果,原产于四川省的畜禽遗传资源有79个,其中地方品种61个,培育品种(配套系)18 个,群体规模达857 万余(头、只、匹、箱)。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巴克夏猪、皮埃西猪、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娟姗牛、波尔山羊、罗曼蛋鸡、美国王鸽、青紫蓝兔、新西兰白兔、加利福尼亚兔、伊拉肉兔、齐卡肉兔、伊高乐肉兔、纯血马、温血马、设特兰马21 个引进品种(配套系)在四川省有分布。
与上次调查相比,增加了金川牦牛、昌台牦牛、亚丁牦牛、欧拉羊(贾洛型)、凉山黑绵羊、玛格绵羊、勒通绵羊、南充黑山羊、广元灰鸡、平武红鸡、羌山云朵鸡、黑水凤尾鸡12 个地方品种和川藏黑猪、天府肉猪、川乡黑猪、天府黑猪、蜀宣花牛、简州大耳羊、大恒699肉鸡、大恒799肉鸡、温氏青脚麻鸡2 号、天府肉鸡、天府农华麻鸭、天府肉鹅、川白獭兔、蜀兴1号肉兔、天府黑兔15个培育品种(配套系)。
3.2 揭示了优质特性 重点围绕畜禽资源的体型外貌、特征特性、优异性状等开展了现场测定,收集了全省畜禽资源表型特征数据,揭示了部分资源蕴含的优异特性。
如成华猪具有肉质优良、皮厚的品种特征,附带厚皮的成华猪肉是制作传统经典川菜“回锅肉”的绝佳食材。麦洼牦牛肉质具有大理石花纹,富含矿物质元素,热量和脂肪含量低,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凉山黑绵羊全身被毛黑色,尾部披着裙帘。四川山地乌骨鸡具有乌皮、乌肉、乌骨等“十全乌”特征,肉蛋品质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四川白兔性成熟早、耐受血窝、配种性能强、肉质鲜嫩。阿坝中蜂个体大、吻长、采集力强,温顺,群势增长速度快。
3.3 发掘鉴定了一批新资源 以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为契机,四川省上报新发现畜禽蜂资源17个。凉山黑绵羊、玛格绵羊、勒通绵羊、南充黑山羊、亚丁牦牛、羌山云朵鸡、黑水凤尾鸡、平武红鸡8 个新资源已成功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凉山黑绵羊、玛格绵羊获评“2021年全国新发现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南充黑山羊、勒通绵羊获评“四川省新发现优异种质资源”。
3.4 抢救性保护与应保尽保成效显著 2021 年以来,四川省安排专项资金对宜宾水牛、川南山地牛、白玉黑山羊、四川麻鸭开展抢救性保护,加大活体保护力度,缓解群体数量下降趋势。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切实发挥“异位保护”功能,新采集、制作和保存畜禽遗传材料7.5万份,总量突破19万份。建立45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和7个地方猪备份场,组织签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协议,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4.1 起草编撰高质量省级志书 省级志书是四川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的标志性成果,全省将组织相关品种负责专家,根据此次普查结果和历史数据,编撰高质量的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志。
4.2 扎实抓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一是继续支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建设。除争取中央资金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支持外,还要争取省级财政持续加大对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地方猪备份场和抢救性保护品种的补贴。二是开展畜禽遗传资源遗传物质收集和保存工作。继续对未保存遗传材料的畜禽资源开展遗传物质收集、制作和保存,提升资源保护“安全系数”。
4.3 推广培育畜禽优良品种 一是加大优良品种宣传推广。梳理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中发现的畜禽品种,结合品种特征特性、养殖环境条件和市场产品需求,在适宜区域进行宣传推介,让“川种”走出去。二是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培育。推进畜禽联合育种攻关,开展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选育,以各具特色的地方畜禽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为育种素材,培育具有突破性的“川种”新品种,提升四川省畜禽种源的自主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