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伟,崔美杰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的现代化范式,外显出传统性与现代化双向律动的辩证关系。笔者拟遵循“起点—中介— 终点”的逻辑理路,审思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向度,以便切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革新,获致“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愿景之盼。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基于问题意识的客观研判和理性精神的物化建构,既是在中国之变与世界之变同镜同框的互动局面中索寻问题出路的确定性尝试,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文明理性、“和平发展”交往理性、“崇实尚行”实践理性、“天下大同”价值理性的辩证综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蕴五千年中华文明、荷载物质性建构张力的文化形态,其价值内涵呈现出历史承继与现实同构的动态过程,既开显出文化基因价值的一般性法则,又体现为与时俱进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依循“起点—中介—终点”的叙事理论,审思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于“历史—现实—未来”三维度表征出“守正传承—创新发展—文化架构”的价值意蕴。
守正笃实,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蕴理性之思、关联实践进路、指涉价值关怀的中国哲思,是兼备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具有永恒性历史价值与巨大阐释空间的文化淬炼,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了坚实的文化根性和文明凭依,并于历史维度外显出“承— 续— 留”的逻辑运行机制。
一是历史文化之“承”。“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出自《旧唐书·魏征传》)。“承”即传承,指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本土视域历时聚焦的历史文化传播继承,其作为中华民族在阶段性时段和限定性场域奋斗实践所创造的文化成果集合,深蕴“述往事以思来者”“鉴前人之兴衰以写当今之得失”的价值语境,既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阿基米德点”和建构的先在前提,更是标定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立场的本质性规定。
二是文化理念之“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4]。“续”即延续,指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世界视域共时比较的文化理念延展赓续,其作为中华民族突破“定域关注”与“思维定势”,将自身放诸世界性历史背景与宏大叙事世界图景的致思路向,彰示出文化涵濡、双向互动、耦合融通的叙事基调,从“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念延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涵意蕴,从“民为邦本”的国家治理观延展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文化理念延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囿于一隅文明、消弭限定地域缺憾的动态继起过程,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在时代宣言中的自觉彰显,又是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文化传统存在语境的更新继而行稳致远的基质依托。
三是文化功用之“留”。“一个民族的没落,从本质上来说是民族文化的没落;一个民族的真正复兴,也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复兴”[5]。“留”即保留,指谓中华民族在应答历史与时代之问、民族与世界之题的现实境遇中,投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用效果的实用理性。从民族独立“站起来”到繁荣昌盛“强起来”的更迭跃迁,从救亡图存“革命梦”到筑梦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诠释外显他律规约的合理调试与内隐自律审视的道德调节。文化功用保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理论理性为实践理性、变观念智慧为行动力量的关键一环,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向外溢作用在时空境遇中的赓续透散,又是中国式现代化从可能性思考走向可行性实践的演绎动力。
固本开新,吐故纳新。新的时代,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时刻与时代现实双向互动,并同当今时代展开“辩证性对话”的动态文化,既非墨守成规本本主义的隐性复归,也非时空位移外来文化的完全取代,而是兼顾学理解读与实践诠释、具有强链接事实表征与整体性演进时序的文化结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建构张力与演绎动力,并于现实维度开显出“域—辩—义”的逻辑运行机制。
一是本土观照之“域”。“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6]。“域”即场域,指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国场域解码本土资源的现实观照,其作为中华民族深度根植中国经验、自觉嵌入中国立场、客观观照中国现实的哲理沉思,内蕴观念转型和社会变革耦合统一、历史传统与现实当代交织交汇的进阶式叙事理路。本土观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理念向客体物质形态投射的方法域,既表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 自信—自强”的历史积淀与演进向度,又外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在秉持本土化内在规定性和人本之维前置性条件下彰显的“独特性— 世界性— 当代性”三重禀赋,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叙事中解码历史方位、在空间维度中标识历史坐标的方法原则。
二是传承创新之“辩”。“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辩”即辩证,指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时间— 空间”双重维度下传承与创新关系的辩证演绎,其作为民族立场与世界眼光辩证统一、历史叙事与现实叙事双面兼具的文化形态,于时间向度表征出向前与向后— 继承与发展、于空间向度表征出向内与向外—中国与世界、于本体向度表征出主体与客体— 主流与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在整体维度开显出在发展中坚持、在开拓中坚守、在变中不变的整体叙事。传承与创新的双向辩证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展演的内在要求,既涵摄“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7]的古为今用和“汲外来之文明,为自己之所用”的洋为中用,又涵容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升华,彰显了文化内聚力、文化辐射力、文化物化力的价值意涵,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传统—现代”“落后—先进”西方话语规制的二元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佐证。
三是再度青春之“义”。“若夫立文之道,惟有字与义”(出自《文心雕龙·指瑕》)。“义”即应有之义,指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激活文化活力的再度青春化,其作为在古今承继中积淀、在中外异殊中彰显、在知性相济中转化的物质性产物,荷载精神变物质的对象化意指与物质变精神的意向性作用,昭显了厚德载物的道德情怀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宽阔胸襟。再度青春化作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解决滞点难题、破解演进矛盾、厚植发展优势的有效之举,又弥合了中国式现代化动力不足疲态的具象掣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建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社会实然基础、遵循知行合一致思路向、彰显物质承载力和实践化具象观照的观念体系,既非唯本本是崇—束之高阁的纯粹思辨,亦非唯实践是举—感性活动的主观执拗,而是在共性与个性的融汇交叠中显扬民族性、在能动与受动的辩证平衡中彰显亲和性、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交汇中涵育感召力、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赋能中确证实效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标识了历史方位,并于未来维度开显出“四新”的价值叙事。
一是起点之“新”。“两个大局”交织融叠与“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历史方位,“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转变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明显增强,文化自信的显著厚植,既为中国式现代化铺垫了物质与文化双层结合的“新”基础,又为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了强劲精神支撑。
二是范式之“新”。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新文明范式,既继承了中华文明的传统智慧,也镜鉴了现代文明的价值共识理念,进而在强调文明根性的同时,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人类新文明范式的实然达致既为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以往文明形态赋予了现实可能,又为其理论建构提供了新导向。
三是表征之“新”。人民主体地位独特优势、共同富裕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定目标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表征,既是中国特色的深邃昭彰、中国实际的深沉表征、中国价值的深切昭示,又在纵向历时展演与横向共时比较中实现了现代化内涵的外在拓新与内在升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话语语境的时空演变中弥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时空间距,破解了传统意涵与时代诠释的对接困境,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建构不断提供文化根脉的理论养料。
四是方案之“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域”、肩负全人类价值关怀使命责任、坚持开放式交流对话和互动式交涉沟通、拓新后发型国家实现现代化发展路径的中国方案,既实现了“民为邦本”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共生理念、“天下大同”至臻取向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化转型,又在方案制定中展现出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局部与整体辩证统一的战略部署,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西方现代化的理性祛魅、彰显中国方案趋近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价值意义提供了现实确证。
从大历史观视域来看,传统性与现代化的双向律动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行动逻辑。基于理性视角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综合,二者在时间轴历时态和空间轴共时态中呈现出“自觉—自信—自循”的叙事向度。
文化自觉作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认知、文化演进规律与趋向的深层把脉、民族文化责任主动担当的具象化表征,是中国共产党于古今碰撞和中国式现代化纵向历时态展演之中的文化根植,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中阶段性叙事与进阶式革新的基本脉络。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展现出不同的自觉意识。
一是救亡图存革命年代:自觉意识性的“一般自觉”。文化作为特殊时空场域的特定产物,同历史与现实之间具有不可割裂性,凸显出文化理念的历史继承性与现实时代性,进而使一定时期的文化理念在具有时代性的同时并蓄延续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马克思主义“何以中国化— 以何中国化— 如何中国化”的重要课题,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9]。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10]到援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革命事业的深层践履,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式现代化建构的显著成效,表征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外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现实中挖掘历史轨迹、在历史中探赜现实路径的自觉意识一般性。
二是改革开放新时期:自觉主体性的“展演自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反映出现实对历史的动态延续,体现出历史主体对传统文化的筛选沿传。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11]。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向根植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自《礼记·礼运》)等古代儒家的思想理念,是古代先贤智理哲思跨时空的文化意蕴耦合与实践价值对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基于自觉意识的一般性而产生“自知之明”前提下的理性自觉。从“小康”目标的创设提出到“全面小康”的实然达致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表征出中国共产党人依次递进完成节点式目标的自觉能动性,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主体意识—主体动机—主体能动性”的展演脉络。
三是筑梦复兴新时代:自觉目的性的“全面自觉”。历史自觉以民族复兴的深层动因为旨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赓续建构的同时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性价值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2]。“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诠释和价值追求兼具东方意蕴与时代气息,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质内涵的对接合流,又彰示了传统文化跨时空间距的时代照映与逻辑延伸,进而投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语境再植— 辩证分析—综合创新”的动态过程。
文化自信作为民族成员现实能动力与民族延续等文化自觉的结果,是历史合理性与文化辩证选择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于中西之别和中国式现代化横向共时态比较之中的洋为中用,映射出中国式现代化不囿于一隅之文明,而以各美其美达致美美与共的至臻取向。
一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理性镜鉴。鉴前毖后,覆前戒后。“现代化”概念擘始于西方,并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逻辑与发展框架中具象展演。从20世纪50 年代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缘起开端至20 世纪60 年代后现代化理论的纠治革新再至20 世纪80 年代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双赢发展,西方现代化理论在主导力量、发展方式、科技关联等方面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了现实镜鉴。然而,西方现代化理论作为受资本主义文明逻辑滋养浸润的本土化产物,在其萌芽之初便带有“资本中心—单向追求— 殖民抢掠—强国必霸”等面纱,具有非普适性和泛意识形态化。
二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性祛魅。“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13]。中国式现代化既非闭关锁国传统样态的旧式复现,亦非西方现代化跨时空位移的机械复刻,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以鉴古晓今历史视野和高瞻远瞩深邃思维立足中国场域解码中国样本的自为选择,开显出“现代化的人”的本质复归、“并联式协调”的发展模式、“和平式道路”的发展路径,从根本上破解了资本逻辑对独立人的裹挟宰制,超越了以资本盈利为单向追求的西方现代化畸形发展模式,逾越了以普适性之名行霸权之实、以资本主义文明逻辑执全球牛耳的西方现代化,进而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桎梏,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理性祛魅。
三是新文明范式的理性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从人类文明发展史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获致人类文明新范式的社会性手段,创造了从必然王国跃向自由王国的人类文明演进新图景,展现出五千年中华文化形塑精神标识、五百年社会主义文明铺筑文明基调、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征程提供现实确证的文化叙事。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表征出基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汲取普遍文化认同、消弭共通瓶颈症结的人类文明新范式,彰显出满足共识合理诉求、破解共通发展难题、达致共意理想图景的价值意蕴。
理论自循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性延续与辩证性转化的有效智举,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坐标中对“两个结合”重要理论的自觉遵循。它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在古今赓续中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在中西比较中镜鉴外来先进理念的发展逻辑。
一是“两个结合”的辩证性思维运用。“两个结合”的理论智慧立足传统理论视域又逾越传统范式窠臼,在理论内容深度与表现形式宽度上外显出双向交互的现实联动,呈现出能动辩证关联、实是处事格调、理论创新发展的鲜明特征。从能动辩证关联来看,“两个结合”并非各居一隅、各执一端的“孤岛”,而是基于历史主体间的整体性在理论建构框架中表征出辩证统一关系,即“第一个结合”体现出中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间的双向促进关系,“第二个结合”体现出在“第一个结合”历史实践的整体中,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根性对“第一个结合”的正向外溢作用,进而二者于历史总体性框架中呈现出主体能动性辩证关联。从实是处事格调来看,“两个结合”并非纸上谈兵的空言与扑朔迷离的幻象,而是基于实事求是的方法原则在历史性文本建构框架中表征出以“实”求“是”的行事风格,即“第一个结合”体现出以社会存在之“实”求历史意识之“是”的方法论,“第二个结合”体现出在“第一个结合”的方法论构型中,为“第一个结合”扩充了新的实践场域、赋予了新的理论内容,进而二者于历史文本建构中呈现出“历史—理论—实践”逻辑叙事的统一性。从理论创新发展来看,“两个结合”并非毫无二致、截然不同的两部分,而是基于理论与实践双引擎交互作用表征出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进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
二是“两个结合”的系统性思维运演。“两个结合”的理论展演立足社会历史总体的有序系统性,呈现出线性延伸、动态协调的明显特征。从线性延伸来看,“两个结合”作为系统整体,表现出“基础— 延伸”的有序性,即“第一个结合”为基础,“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线性延伸,并圈出一个宏观理论区域赓续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部结构。从动态协调来看,“两个结合”关涉科学真理建构性创造的时代转换、治国理政学理性依据的体化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式发展的拓新升华,三方面整合为荷载宏大合力的最新理论研判,表征出动态发展的协调性,即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根蒂、中国具象锚定的基点观照、治国理政的政策方略,在社会历史总体中彼此联结、协调发展,进而凝汇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合力。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循“起点—中介—终点”的逻辑理路,基于“历史— 现实—未来”三维度的价值蕴涵与“自觉 自信—自循”三向度的时空境遇,指向了“共通—共融—共进”三层面的关系格局。通过共通层面的价值共通、共融层面的多维观照、共进层面的协同共进,达致二者之间关系审思的逻辑终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14]的核心主题,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历经时代更迭而不变、久经拓展革新而不移的目标理想支撑和责任使命追求,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解释世界之“知”归宿到改变世界之“行”、从此岸实然世界摆渡到彼岸应然国度的价值指向。筑梦复兴的具象实践表征出“资源之库— 力量支撑— 优良之境”的价值叙事。
一是资源之库。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关联理论阶梯的纵横搭建和实践场域的开拓革新,昭显着中国式现代化规律的精准把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内涵时代升华的理论诠释,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辩证筑造了话语资源宝库。
二是力量之撑。从中国人民站起来至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飞升跃迁,从保家卫国革命岁月至筑梦复兴黄金时期的境遇嬗变,民族复兴征程中新成就的赓续创获、新成绩的持续积攒,有力增强了中华民众的民族同源感、国家归属感、政治使命感,强力根植了中华民众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折射出“大家庭—大花园—石榴籽”的团结演化理路。由此,既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濡化力,又厚植了中国式现代化建构的文化根性。
三是愿景之盼。民族复兴作为中国向度与世界向度交织交汇、中国价值与世界价值双向昭彰的建构实践,不仅在中国向度厚植了中华民众的认同基础,还在世界向度外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契合全人类价值共识的价值意涵和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哲思,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衷共济、天下大同”的愿景之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演进固基的深厚文明底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源流与世界图景所交织构筑的处境中葆有民族特质和民族韵味的文化基底,是中国共产党以“风景这边独好”的现代化范式应对时代嬗变的文化底气。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场域奋勇前进继而消弭瓶颈滞点、纾解问题症结、赓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哲思,既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叙事逻辑在新历史方位的思想延续和理论表征,又是对现代化实践所凸显出来的民族精神在现实层面的理论回应,继而开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观照。
一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观照“民为邦本”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文化特质,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共意。从《尚书·五子之歌》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先声到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标识了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民的合理性现实诉求为动力的选题样态,昭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应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人的目的性价值的利民之思。
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观照“衣食足而知荣辱”思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治国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要素构成,是中华文明社会治理哲思的认同阐释。从《管子·牧民》中“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先贤至理名言到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共进的并联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国理念投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扩充与精神提升相兼顾、整体统筹与局部发力相兼备的内在关联,消弭了西式现代化“主客颠倒”的割裂境况。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照“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的关键议题,是古代先哲聚焦于“天”“人”辩证关系而逐渐衍化出的和谐生态伦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贯秉持的价值期许。从《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休戚理念到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化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基因昭显出中国式现代化“人— 自然— 社会”和合之态的目标指向。
四是和平发展道路观照“协和万邦”思想。“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和平理念作为中华民族一贯的处世之道,既在学理层面外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并蓄、仁爱友善的文明格局,又于现实层面表征出中华民族知行耦合、聘交邻好的实践观照。从《尚书·尧典》中所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到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平之观标识了中国式现代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至臻境界的价值追求,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必霸”传统崛起行径窠臼、强力冲破“中国威胁论”等虚妄指责的和平之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5]。中国式现代化落脚于理性选择与价值自觉维度,通过共融层面的多维观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沉思转化为具有实践指导的外显形式,在历史主体与客体之间展开选择与建构的价值性链接,在历史传承与现代革新之间回应时代诉求的现实性关联,展演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主体定位及内化导引外化的行为规范,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有—两相—两创”的互动理路,推动了二者的协同共进。
一是基于“两有”实现内涵式升华。“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两有”即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基于现代性反思批判立场和价值诠释视野、克服阶段性线性“拼凑对接”与空间性机械“杂糅叠合”而对传统文化理论蕴涵进行探幽发微、经世致用的重要原则,指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鉴别延续与批判传承两个方面。从鉴别延续来看,其作为明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底蕴的前置性条件,是中国共产党在时代更迭和时空演变中解构传统并汲取精华的具象诠释。从批判传承来看,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去文化之粗、取文化之精的方法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处理古今之变的实践体化。
二是依循“两相”延拓内在性体悟。“两相”即相适应、相协调,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契合融通、双向互动、耦合再造的支点,表征出前者现代化自我调试与后者主导性自我选择的动态过程。从传统的现代性调试看,“两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转化自身现代化视域与现代化意识的现实展演,体现了文化理念与当代现实、内容解构与形式重构的辩证统一。从主导者的历史选择看,“两相”作为中国共产党把握文明形态历史变迁的解释原则与思想框架的展演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主体意识与自主建构意识的辩证统一。
三是把握“两创”激发内生性活力。“两创”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合现实境况而生发的理论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际相联通、国际与国内相融通的宽广视角,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实现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跨空间合流、激活中国式现代化内生性动力的关键举措,彰显出理念革新与社会更迭耦合统一、理念再现与语境再植交织交汇的演化历程。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演进固基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历史方位的思想延续和现代阐释。二者遵循“起点--中介--终点”的叙事理路,于逻辑起点层面凸显出“历史--现实--未来”三维度的价值蕴含,于逻辑中介层面外显出“自觉--自信--自循”三向度的时空境遇,于逻辑终点层面表征出“共通--共融--共进”三层面的关系格局,进而为二者的协同共进、双向共赢提供学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