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创新研究

2023-02-24 02:20程甫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时代思想大学生

程甫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保卫处,江苏 徐州 221116 )

随着当前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等相关问题,同时也明确表示要不断完善和提升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机制,这不仅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使命,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之下,信息资源的传播平台变得更加广泛,传播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深。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具有更加明显的流动性,这就使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阵地。通过对当前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进行分析研判,笔者认为,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建设中开辟一条创新的道路,是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各高校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进行安全意识形态发展和建设的必经之路。

1 新媒体概念

要想真正弄清什么是新媒体,就需要对“媒体”一词有清晰的认识。首先,媒体在传媒领域有所体现,它是能够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其本身包含许多图像和文字,也能够对信息资料的实际内容起到阐释作用。例如,报纸、期刊、杂志、电视等多种用来展现内容的形式都是媒体。其次,媒体指的是能够进行信息资料相关内容加工的一些机构。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会把媒体看成能够进行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主要路径,也在很多情况下通过媒体本身对已有的信息以及相关的资料进行表达和传递,这也是在当前情况下许多媒体机构以及相关组织所进行的主要工作。新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媒体方式进行改变,通过借助新兴的科技力量等多种方式,对传统媒体进行提升和推进。新媒体的发展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转变过程,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多数的信息交流方式是报纸、期刊和电视广播等,新媒体时代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以互联网新兴技术作为支撑的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兴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到底该怎么才能够做到真正运用媒体的便利,避免媒体的弊端,对媒体的教育价值进行开发利用,以及进一步对新媒体的教育功能进行拓展升级,这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创新工作中的重点。

2 新媒体主要特征

2.1 平等和开放的特点

和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平等和开放的特点是当前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给大众了解各种信息以及各类专业知识获得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其开放性的特点突破传统媒体发展的原有局限,给每个人之间的联系提供很多便利,主要体现在传播速度、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

由于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信息传播的形式和内容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电视广播中的一些信息内容,经常会被专业媒体的群体想法所影响,这就导致内容会有单一的表现,也最终导致信息获取来源相对闭塞,无法让大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反而处于一种迫于传媒内容不得不接受的现状中,这也就表现出大众和从事媒体工作的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有些不对等的结果。新媒体的出现对这种现状进行一定改进和提升,它能够让大众群体成为真正的参与者,真正投身媒体行业的相关运行中。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是谁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提供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扩散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进行公平的信息互换,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上的公平性。

2.2 及时性特点

传统媒体在进行相关信息展示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时间约束,这就使信息传播的工作会存在很大程度的滞后性。新媒体的出现很好地改变这一现象,为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提供有利条件。这一方面的改变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时间,也更好地突破传统媒介原本的一些约束。用户和传播者借助新媒介,进行“相对一传递”“相对多传递”“多对多传播”的联系,突破传统媒体的单向传递模式,大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扩宽信息传播的渠道,提升大众之间互动频率,更好地实现双方交流,融洽两者的关系,也为人们获得信息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2.3 多元化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很多和文字一样的虚拟表达方式能够通过一定的转化方式将信息展现在大众眼前,这能够让大众在接受信息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把所掌握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每个人互相不认识、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真实沟通,这不仅是新媒体发展的特点,也让人们更好地融入信息时代中。新媒体的虚拟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让人们接受和理解,也能给大众群体提供一个可以充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中,可以自由去思考任何问题,然后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从而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整合。

3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

3.1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环境提出新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贫富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一些社会矛盾冲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则很好地缓解这种现象,尤其是在人们的思想表达以及在对利益的追求方面的表现十分明显。因为网络进行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传播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这就使在现实生活中会存在很多不一样的表现特征,比如隐蔽性好、开放性强等。这样,就决定了对网络上的言论进行管理相对困难,也是因为这样一些不同的表现和特征,人们在使用一些媒体进行相关信息的浏览时,会发表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网络具备隐蔽性特点,这也就使很多用户的真实身份能够被隐藏。因此,很多人就放松对外界环境的防备心理,也降低对自己的约束和控制,慢慢就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负责任言论。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意识形态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目标可控性的特点。在高校接受教育都是一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因为自己的思想发育还不够成熟,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做到对外界信息的辨别,这也就给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建设带来很大程度的挑战。

3.2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到来以前,中国社会的思想宣传的有效载体一般为报刊、期刊以及网络、广播等,采取的是强制性、从上至下的理论传播方式,这些方式完全展现主流思想的影响力,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我国也就是在如此长期的宣传运动中逐步建立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模式。意识形态一直都是用媒介传递,所以也就形成新媒介中的核心内容。由于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介以更为自主、互动、方便的信息传递形式,为人类创造可以自主抒发个性意志的平台,伴随这一趋势也产生诸多现象,从而形成与当代社会主流思想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不仅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被动性地利用网络技术接收和消费信息内容。传统的网络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尽管信息的快速交换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产生的多元社会文化思想也使其意识形态产生各种流派。在各种思想的激烈冲撞和交织下,对社会信息安全和文化传承安全都带来巨大威胁,从而对中国高校意识形态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战[1]。

4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制度创新的有效途径

4.1 注重文化教育,增强教师对主流思想的肯定

首先,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建设者应该具有正确的主流思想认识。文化建设是学校一切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构成和发挥的基石,而学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者的个性文化自觉程度和认识,将会影响学校思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也影响思维意识形态安全构建进程中的导向权、话语权以及管理权[2]。其次,学生自身的思想自觉性,能够对自己行为进行约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对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进行传播,也能够使各种观点得以运用,网络平台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作用。不但影响许多学生的精神理念,也将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模式,甚至还会降低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思想的肯定程度。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者应当运用互联网软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先进理念和思想精髓,提升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荣耀感和自豪感,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性地看待世界的多元化思潮和社会政治立场,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作文化交流的重要沟通桥梁,融合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团体理念,坚持当代大学生的人文信仰,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思潮的认同。

4.2 强调价值导向,促进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

首先,提高主阵地意识,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平台既是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安全工作教育活动的崭新战场,也是通过各类社会主义思想浪潮传播自己政治立场的主要阵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安全建设工作人员应当提高主阵地的主体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优化互联网环境,引领互联网舆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铸就更坚强的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当代中国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集体理念,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价值指向,全力抵御西方社会不良思想的冲击,共同谱写中国当代文化的新篇章[3]。

其次,强调科学引导意识,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在政治思想、价值观念以及品德素养等多个方面需要遵守的核心内容,其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识形态整合作用。面对互联网世界中的不同非主流思潮,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者应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带动各种社会思维潮流往主流思维形态的正确路线发展,积极指导当代大学生理性地看待互联网信息,积极屏蔽错误观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全面调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在统筹兼顾中切实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框架观念的重要性。

最后,增强政治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重新树立主流政治思维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者应当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优势,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情感认知,积极内化为对社会主要思维形态现实和政治的理解,从而促进社会主流思维形态的形成[4]。

4.3 坚持主动出击,把握意识形态安全创新的话语权

1)以靠近社会话语主题为引导,主动创新思想政治安全教育观念。不关注主题、不联系现实、不顾及具体实际场景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但没法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完全信服,还会造成学生的强烈反感。学校的思想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者应紧随当前网络形势,全面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思想动态,积极反映学生所密切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将重视学生内心的自身利益要求与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发展有机融合,将满足学生对精神文化教育需要与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机融合,从而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的带动性和吸引力,在无形中提升学校主流思想形态的话语权。

2)以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谈话专栏为中心,积极丰富文化教育内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应深入发掘文化中独有的语言内涵特点,通过合理选择能够引发广大大学生注意力的生动活泼德育内容,以加强思想形态教育的深刻性,从而引发与广大学子的心灵共振[5]。与此同时,也要增强内容的时代性,特别注意对艺术语言的广泛使用,把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涵渗透在网络媒体中。要把握当前主流的互联网词汇,借助微信、微博等不同网络平台,形成愉悦的教育环境,广大大学生在舒适快乐的氛围下更加乐于接受当前社会主流思想。

3)用转变语言表述的形式,创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趣味,也影响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因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互联网参与方式的优势,用自主公平的表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性,把政治话题转变成有鲜明时代气息的话语,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主流思想之间的距离,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每个学生的头脑里[6]。

5 结语

高校不仅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也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十分重要的阵地中。高校对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其一举一动都能够很大程度地对国家稳定、人民安全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正在不断用本身强大的功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机制进行创新,不仅把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机制放在很高的水平上,也为高校真正把握意识形态机制发展的趋势占领很大的先机[7]。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应当紧紧跟随当前发展的形式,不断探索发展中的重要规律,结合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只有真正把新媒体相关的技术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建设中,才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日常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

猜你喜欢
时代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