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扬
党的二十大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又一座震古烁今的里程碑。党的二十大精神,犹如穿透时空、直抵人心的号角,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总揽全局、团结力量,把党的历史使命与战略安排、奋斗目标与阶段要求、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治国理政与管党治党、中国进步与世界发展相融相通,贯注着坚持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守理论自强的大格局、大胸襟、大智慧,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的定力魄力和大国复兴的雄心壮志,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
建立在对历史发展潮流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自身的历史定位,这就是历史自觉。秉持历史自觉的政党,才能保持执政的清醒,才能在赶考之路上长期执政,才能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和不期而遇的挑战,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三个“务必”,在党和国家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为全国9600多万党员锚定了新的时代方位和奋斗坐标。70多年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从“两个务必”升华为“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后作出的重大论断,彰显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厚植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赢得不负历史、不负时代的业绩和进步。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百年恰是风华,志在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把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百年,有一个鲜明的进路与逻辑,这就是从历史的维度,站在历史活动实践主体的高度,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深刻洞察和把握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历史主动性牢牢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都是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掌握历史主动的结果,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今天我们要深刻理解并积极汲取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蕴含的历史智慧,以一种在顺应潮流中引领潮流、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创造历史的大历史观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历史自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不是泛泛而谈的,而是有明确指向的。比如,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正是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历史自觉。又比如,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自觉;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立足中国国情、传承中华文明、担当民族重任的历史自觉。再比如,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是永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历史自觉。再如,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自觉。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知史明史,就能从厚重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能站得高、看得远、谋得深、想得实,就能获得奋斗不止、笃行不怠的精神驱动力,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洞察力,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思想免疫力。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这也要求我们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专门列出一个部分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且报告本身就是一份充满着文化自信的政治宣言书、激发文化自信团结奋斗的任务书、依靠文化自信顽强斗争的决心书。
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恢弘气象,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得到极大增强,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社会学家所讲的“乌卡时代”正在来临,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同困难作斗争,不仅仅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现代化进程往往就是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的过程。战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精神是强大力量支撑。事实证明,只有经过风雨洗礼,文化才能在实践中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才能让人们的文化自信愈加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和严峻性前所未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没有低头,也没有退缩,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凭着那么一股子气、那么一股子劲,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文化自信一天比一天强,文化自信已融入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文明道德涵育、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以及中华文化传承传播之中,成为“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的强大基因。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这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其真谛在于“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其底气来自于文化自信。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来没有“教科书”,不可能也不能“抄”西方现代化的“作业”,更没有所谓的“现成答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正是一种文化维度的科学认知。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再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细细体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精辟论述和指征,不难体会出,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机遇,从这一高度推进的现代化必须以文化为培土、以精神生态为决胜制高点,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好、走得广、走得远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所在。
必须清醒地看到,以文化自信观照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好中国和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张力关系。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抗性关系,传统构成了我们考察现代的背景参照,唯有立足传统,激发文化自信,才能激活憧憬未来、谋划长远的力量。人类的现代生活追求标准化、高效率,这无形中会消解文化多样性,所以置身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需要通过回视传统而激活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因此,今天的中国,需要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能动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的传承和传播,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在全球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吸纳外来先进文化,又积极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文化实践范式。这诚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到的,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以文化自信走自己的路,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因其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所以是坚定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压舱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所指出的:“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当前我们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更深的层次来认识文化自信、理解文化自信、把握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信,才能真正以自信达自立,以自信焕斗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时就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这三句话后面又深化递进了一句“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的大使命大担当。这段论述一语中的,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决胜之道。大道至简,坚守理论自强,这正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给予我们的一个核心启示。
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针对党内存在的“本本主义”倾向,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能“当作教条”,而应该当作“行动的指南”,不仅要了解其“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更要学习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们党艰辛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发出号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活力,就在于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理论自强,在于理论的科学、理论的正义,说到底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回望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是因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感悟人间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些精辟论述指明,理论自强之意义,正在于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理论自强,不是固守成规的,更不是裹足不前的。理论创新无止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的“六个必须”,正是开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金钥匙”。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生逢伟大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也一定能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也一定能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科学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增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时代的学问、人民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