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贵,王 妍,任梦雪,刘庆丽,于佳民
(1.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重庆 400044;2.重庆大学可持续建设国际研究中心安全所,重庆 400044;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安全事故频发不但会导致人员伤亡、工期延长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指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控制安全事故的关键[1]。不安全行为的形成原因极其复杂,从个体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理、心理和工人素质这3大方面[2-3]。于建筑工人而言,其体力疲劳这一生理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最大[4]。因此,如何把控工人的体力疲劳,减少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作需求-资源(job demands-resources,JD-R)模型理论中的健康损害过程指出,疲劳对不安全行为有直接影响[5],该理论简化了疲劳与不安全行为间的路径,忽略了疲劳与工作倦怠间的影响关系。虽然疲劳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现有关于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驾驶[6-7]、矿工[8-9]等领域,国外学者在建筑安全领域方面研究较多[10-12],而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JD-R模型对资源的理解忽视了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力量[13],缺少个体资源,但研究表明提高工人的心理资本水平能够有效减少工作倦怠的产生[14],因此不安全行为的影响路径需要考虑个体资源。
因此,本文以工作倦怠为中介变量,心理资本为调节变量,构建1 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体力疲劳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可为建筑企业改善建筑安全事故管理方法提供新思路,提出新的预防安全事故的管理模式。
基于资源理论,在自然资源短缺或已有作业条件不能适应新的作业要求时,人类机体就会对各种环境内外影响因子进行防御性反应,包括非适应性生理唤醒与负面行为[15]。人的体力就是资源的一部分,体力不支容易造成身体的防御反应,建筑作业不同于一般行业,建筑作业任务简单但强度大,且建筑工人需长时间处于此类作业条件中,这就会增加工人体力资源的耗费,从而导致建筑工人身心憔悴,易产生体力疲劳。当建筑工人处于疲劳状态时,容易忽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做出不安全行为。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
H1:体力疲劳正向影响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工作倦怠是1 种职业心理疾病症状,1974年被Freudenberger最早发现[16]。Schaufeli在1996年给一般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倦怠做出如下定义[17]:耗竭、玩世不恭及低职业效能感。有研究发现,长期的体力疲劳会降低工作效率并产生厌恶、玩世不恭的情绪,最终甚至会导致情绪枯竭,完全丧失工作热情[18],由此可知体力疲劳是造成工作倦怠的直接原因,据此提出假设2。
H2:体力疲劳正向影响工作倦怠。
牛莉霞等[19]研究发现工人在正常身心状态下,能够主动识别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应对,但当工作压力到达一定阈值,便会处于工作倦怠状态,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其能量都会被极度消耗,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会被抑制,降低对作业隐患的知觉度和行为操作的精确度,从而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由此提出假设3。
H3:工作倦怠正向影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
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相关研究表明[20],疲劳状态时,工作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积极性受损、身体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更容易发生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和伤害;有研究证实处于疲劳状态的工人犯错几率会增加,并对其安全绩效产生消极影响[21],因此有理由认为体力疲劳会导致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JD-R模型所指明的工作倦怠产生的具体路径之一是:如果不能有效调整员工过度的工作要求,长此以往会导致持续的兴奋和疲劳,最终导致耗竭,这恰恰说明了疲劳是工作倦怠产生的前提[22],而工作倦怠所导致的组织结果包括不安全行为[13],因此提出假设4。
H4:工作倦怠在体力疲劳和不安全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心理应激理论指出,受到某些心理因素的调节,人们的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人格和控制感等因素不同,其处理同一事件的行为方式也会不同。心理资本作为1种积极的心理特质,影响人们面对应激源时的认知评价和处理方式[23]。本文所探讨的心理资本是建筑工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1 种积极的心理,是1 种代表个体状态的特征变量,考虑到对于同样劳动强度的工作,拥有不同的心理态度对于疲劳的感知程度也会不同,因此提出假设5。
H5:心理资本在体力疲劳与工作倦怠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即体力疲劳和工作倦怠的正向作用在低水平心理资本的情况下要比在高水平心理资本情况下更强。
以体力疲劳为自变量,工作倦怠为中介变量,心理资本为调节变量,不安全行为为因变量建立如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
图1 理论模型Fig.1 Theoretical model
本文以建筑行业为研究领域,在保证填答匿名的前提下,工人们自愿参与。共发放问卷350 份,有效回收264 份,有效回收率为75.43%。
本文所研究变量的测量量表均参考现有成熟量表。所有量表题目均采用Likert5 级评分,1 表示完全不符合,5 表示完全符合,具体如下:
1)体力疲劳参考日本产业卫生学会的《疲劳症状自评量表》、FQ以及TIFS 这3 个成熟量表[24-25],结合工人访谈筛选出4 个题项,量表信度系数为0.865。
2)工作倦怠以马氏工作倦怠普适量表MBI-GS[26]作为基础量表。通过原始量表汇总及归类结果进行整合,提取建筑工人典型的、显著的工作倦怠症状,建立1个11 个题项的初始量表。量表信度系数为0.885,量表各维度信度为:耗竭0.775、玩世不恭0.850、低职业效能0.867。
3)心理资本参考Luthans等[27]开发的心理资本量表,筛选出14 个题项。量表信度系数为0.921,量表各维度信度为:自信0.878、乐观0.839、希望0.893、韧性0.769。
4)不安全行为主要参照Neal等[28]的安全遵守和安全参与这2 个维度来考虑,经整理共6 个题项,量表信度系数为0.750。
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体力疲劳、工作倦怠、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表1中模型M1 和M3 用来排除控制变量的影响,M2 和M4 用来检验自变量的影响,M5 用来检验中介变量的影响。
表1 体力疲劳、工作倦怠、不安全行为间的直接回归分析Table 1 Direct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hysical fatigue,job burnout,and unsafe behavior
结果表明,体力疲劳对不安全行为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β=0.633,概率显著值P<0.001,下同),验证了H1;体力疲劳对工作倦怠呈现显著正向影响(β=0.633,P<0.001),H2 成立;工作倦怠对不安全行为呈现显著正向影响(β=0.762,P<0.001),验证了H3。上述结果证明体力疲劳是导致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的观点[29]。
构建SEM检验工作倦怠的中介效应,分析路径如图2所示,其中PF表示体力疲劳,UB表示不安全行为,EX表示耗竭,CY表示玩世不恭,LCE表示低职业效能。由图2可知,体力疲劳对工作倦怠、不安全行为分别具有正向作用,且工作倦怠对不安全行为也具有正向作用,初步验证了工作倦怠在体力疲劳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图2 中介效应SEM 分析路径Fig.2 SEM analysis path of mediation effect
采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 法深层次检验工作倦怠的中介效应,设定95%的中介置信区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置信区间不包含0 代表效应显著,包含0 则不显著。由表2显示Bootstrap 的结果可知,体力疲劳对不安全行为的总效应显著;体力疲劳对不安全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体力疲劳对不安全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换言之,工作倦怠是体力疲劳和不安全行为间的完全中介,进一步解释JD-R模型中两损耗因素的影响关系,表明H4 成立。
表2 工作倦怠中介作用的标准误及置信区间Table 2 Standard error and confidence interval of mediating role of job burnout
采用层次回归的分析方法,检验心理资本在体力疲劳与工作倦怠间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中模型M6 用来排除控制变量的影响,M7 用来检验自变量的影响,M8 和M9 用来检验调节变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交互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0.125,且P<0.01,故心理资本显著负向调节体力疲劳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表明H5 成立。
表3 心理资本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Table 3 Regression analysis on adjustment r 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图3为心理资本对体力疲劳和工作倦怠的调节回归分析结果。由图3可知,与低水平心理资本相比较,高水平心理资本能在更大程度上削减体力疲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该结果证实佟瑞鹏等[22]的研究设想,即心理的波动会导致行为的多样性,影响行为的发生机制,同时证实本文H5 成立。
图3 心理资本对体力疲劳与工作倦怠间的调节作用Fig.3 Adjustment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physical fatigue and job burnout
1)体力疲劳不仅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显著正相关,且与工作倦怠也显著正相关,因此减少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从降低其体力疲劳程度入手。
2)工作倦怠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工作倦怠在体力疲劳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3)心理资本在体力疲劳与工作倦怠间起重要调节作用,削弱体力疲劳通过工作倦怠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间接影响作用。在安全管理实践中,除了需要对工人不安全行为进行纠偏,也要考虑调动工人的积极心态,使其由消极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才能更好发挥管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