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交互法的听障生思政教育应用与探索
——以《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2023-02-24 15:01王馨慧黄智一郑晓玮
西部皮革 2023年1期
关键词:剪裁残疾服装设计

王馨慧,黄智一,郑晓玮

(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陕西 西安 710016)

引言

《服装设计基础》的教学资源多以西方视觉文化为主,教材选用图片及实例也多展示西方元素,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展示。这样容易使学生忽略本民族文化,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数典忘祖的不良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目在于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然而课程思政并非单纯增开一门课或增设一项活动,其实质是一种课程观[1],在不同课程里的呈现方式不同。针对不同学生,课程思政的挖掘点也不同,因此有必要针对中职听障学生开展《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思政研究。

听障生由于缺乏听觉信息的输入和语言的交互,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是孤立的、片面的、不立体的[2,3]。如在课程教育中,局限于课本内容教育将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文章选取《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中服装款式作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从成效、来源和发展角度对比分析,中国传统的平面剪裁方法与西方的立体剪裁的区别,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文章首先分析听障生的认知特点,归纳其认知缺陷;而后以服装款式的裁剪手段为研究对象,对比立裁与平裁的差异,结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特点,凝练服装工艺知识点的思政教育元素;最后,给出教学实施方法并分析效果,其效果表明思政教育的引入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培育文化自信。

1 听障学生的思政教育特殊性问题分析

依据生理特征,听障残疾分为三种形式:①听力或语言完全丧失,典型聋哑残疾,不具备听力和语言能力;②听力丧失,能够简单言语,即聋而不哑;③单纯语言障碍,包括失语、失音不清或严重口吃。生理上的残疾,导致听障生呈现“听”与“说”的先天不足,制约着听障人士与他人的交互能力。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指专业类课程在知识传授和项目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教学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这些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感悟予以传播。

可以看到,思政教育需要教师在课程中,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播给学生,而听障生的生理缺陷又恰恰在接收老师的“言传”方面存在阻碍。如何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是目前特殊教育中凸显的热点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2 听障学生认知层面的分析

认知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特指人类利用感觉器官、逻辑思维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包括对外界事物的构成、性能、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正确认识外界事物是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引导。

听障生在听觉感知能力弱化的背景下,认知过程需要依靠视觉、触觉和运动觉的参与,在脑海中留下相应的印象,其认知过程具有如下特点[4,5]:

(1)思维特点:呈现具象形象化思维,能够利用脑海中关于具象事物的表象及相关联想,形成具象概念认知,然而对抽象概念认知能力差。

(2)记忆特点:视觉记忆优于感官记忆,形象记忆好,短时记忆差、整体记忆差。

(3)感知觉特点:缺少或听觉弱化后,其视听结合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减弱。

(4)注意力特点: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缓慢,注意力分配存在困难,难以做到理论讲解和实操训练同时进行。总体而言,听障生存在认知发展滞后的问题,对外部事物认知途径较少,不善于有重点地感知,难以较好地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视觉感知到思维层面事物整体构成的理解能力不足。

3 基于多元交互法的听障学生思政教育方法

3.1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中文化自信的认同

我校《服装设计基础》是面向中职听障学生,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服装款式图及服装画绘制方法、色彩及图案在服装上的应用、服装设计的概念、款式设计方法等。目的是使得学生初步掌握服装设计绘图的基础、人体比例和构成规律、理解服装设计的概念原理等。

目前《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多以国外服装案例的教学资源为主,容易让学生误认为国外的就是标准的,而缺乏对中国服饰文化的认同感。

为了让学生从课程中建立对中国服装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章以服装剪裁的基本手法为切入点,阐述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不同内涵。一般在服装剪裁中,常用的手法有立体剪裁和平面剪裁。

立体剪裁从立体角度,将服装款式设计与造型工艺相结合,按指定款式边造型边剪裁,然后按布样制成样板直接剪裁再制成服装的一种技术手段。成衣效果较为贴身,能够突出人体轮廓,该方法主要以西方服装为主,凸显西方对个性美的追求。典型代表如紧身衣、连衣裙等。

平面剪裁是中国传统剪裁方法,由前后两片缝合而成,剪裁简单、穿戴便捷,服装造型简约而整体,彰显中国儒家文化中端庄、内敛的人物性格。典型代表如汉服、官衣、皇袍等,常用于官方正式场合,能够彰显人物气质层面的美学。

两者侧重点不同,追求形式和表现意境亦有不同,但并无优劣的差异。因此,在对服装设计教学中,若一味地讲解西方立裁方法,容易误导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追捧,而忽略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

3.2 多元交互法

Howard G 指出人类具有的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内省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等九种智能行为,强调教育行为应最大程度地融合这九种智能[6,7]。

结合上节内容可以看到,《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是以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为载体,结合思政教育的主旨,凝结提炼而产生的思政元素,是单一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典型的综合性和抽象化特点[8]。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将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抽象的课程思政相结合,通过良好地逻辑推理、思维认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为此,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结合《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中思政元素,针对听障学生认知特征,提出基于多元交互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首先,具象化课程思政教育,以《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中“服装款式剪裁方法”知识点为载体,传承思政元素;而后,多元化知识表述,从知识点的来源、发展、引申等多维度,扩展知识结构,丰富听障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角度;最后,交互手段多元化,以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结合手语、文字、视频、反馈以及角色切换式教学手段,多元化听障学生对知识点的摄入方式。

3.3 实施方案

本课程采用多元交互法,针对《服装设计基础》中的“服装款式剪裁方法”,开展听障学生的思政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3.3.1 具象化课程思政教育

在课程中,文化自信体现为在传统服装制作中,常用的平裁手法。平裁是中国传统服装的剪裁方法,成衣效果平整、朴素和舒适,能彰显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

3.3.2 多元化知识表述

结合听障学生认知结构特点,在对剪裁方法教学时,分别就平裁和立裁。从多维度开展讲解。包括:(1)剪裁的起源、发展和现状;(2)剪裁的原理、工具和用途;(3)成衣的效果、服装设计的寓意等。

3.3.3 多元化教学交互

针对听障生交互受限的问题,以项目为引导,在理论教学中,采用手语、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加入微课教学、示范教学等多种手段;课后,加强交流反馈,依据项目制作进度,反复讲解相关知识点,以期达到多元交互教学的目的。

4 成效分析

针对文章中所提的多元交互法的教学效果,从传统服装认知、理论知识掌握和动手实践应用等三方面入手,采用问卷调查、理论考核、实操考察等方式,进行数据统计。

样本说明:样本由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听障生构成,其中接受多元交互法思政教学的学生为2021 级人数为35 人、2022 级人数为18 人,以2020 级22 人为参考。其中,2 人(2021 级)、1 人(2022 级)、1 人(2020 级)属于第一类残疾;25 人(2021 级)、9 人(2022 级)、17 人(2020 级)属于第二类残疾;8 人(2021 级)、8 人(2022 级)、4 人(2020 级)属于第三类残疾。学生主要为陕西省本地生源,文化层次均为初中毕业生,多由各地市特教学校推荐入学。(注: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具备简单言语能力的学生归结入第二类残疾,呈现为弱听、语言能力弱等归结为第三类残疾。)

传统文化认知方面,2021 级与2022 级分别有21 名学生和12 名学生,明确表明喜爱上了传统服饰;有16 名学生和9 名学生,表明已能够从自身穿着的服饰中,找到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服饰表达;有32 名学生和17 名学生,表示在融入思政元素后,该课程的学习不再枯燥和乏味。

理论掌握方面,2020 级、2021 级与2022 级分别有2 名学生、11 名学生和10 名学生,成绩达到90 分以上;分别有16 名学生、20 名学生和8 名学生,成绩达到80 分以上;分别有4 名学生、1 名学生和4 名学生,成绩达到70 分以上。全体学生成绩均及格,仅极少数学生成绩较低,其主要原因为这几名学生属于第一类残疾,认知能力薄弱,虽然表达了对文化内容讲解的兴趣,但理解速度慢,尚难以将该兴趣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完全融合。

在实操方面,2020 级、2021 级与2022 级分别有4 名学生、16 名学生和12 名学生,表现为优秀;分别有16 名学生、18 名学生和5 名学生,表现为良好;分别有2 名学生、1 名学生和1 名学生,表现为合格。

明显看到,《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中引入基于多元交互法的思政教育后,学生不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方面得到了扩展,同时理论学习和实操掌握都有了不小幅度的提升,基本达到了课程教学的目的。

5 总结

思政教育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引导,也是中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热点问题。以课程为载体的思政教育,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针对不同的人员、不同课程,理应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文章在《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中,针对听障生的认知特点,从思政的呈现、知识点的表述和教学交互的途径等多角度,开展以多元交互为核心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发现了该方法在针对残疾程度严重的学生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后续,作者将持续推进该方法的研究。

猜你喜欢
剪裁残疾服装设计
心灵手巧的“剪裁师”——卷叶象甲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浑然一体有玄奥——写人作文之人事“剪裁”与“拼接”
论报纸图片编辑如何巧“剪裁”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吐鲁番杏花诗社活动剪裁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