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青 法治日报社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新闻传播领域也被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对于新闻采编来讲,信息技术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于新闻采编人员来讲,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实现转型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现阶段许多传统媒体采编记者所必须面对的议题。首先分析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的特点,即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激烈的观点纷争,而这客观上导致优质的深度报道缺失,新闻采编提升层次更需要技术思维等,进而分析信息技术影响新闻采编的方式,提出新闻采编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新闻传播领域也被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在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一直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影响力不断增大。虽然信息技术对新闻传播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新闻传播业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腾飞,也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推进整个行业更上了一层楼。20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历经了发展的巅峰时代。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实现转型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现阶段许多传统媒体采编记者所必须面对的议题。
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新闻采编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发展平台,消除了过去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互联网而更加频繁和密切;互联网也让物和物之间的属性差距得以消除,通过虚拟数据实现了物物连接和转换。正是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发生着巨变。当下,全国受众首选手机终端来接收新闻的比例占80%以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份额。互联网让新闻传播从平台到内容都实现了跨越,也让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新闻采编不再只通过传统的言传方式完成,而是更多地利用网络媒体或平台完成,并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应该说,网络平台是新闻采编信息的集成地,也是发散地,新闻采编首次突破了时空的物理界限,其发展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中充斥着海量信息,且在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传播。当我们打开百度搜索引擎时会发现,仅仅几秒钟的时间,我们所需要的内容就会被全面搜索出来。对于新闻采编记者而言,这意味着收集新闻线索和相关信息的渠道增多,且获取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应该说,相比传统媒体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新闻传播的途径,当前新闻传播渠道已经极大丰富,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包括新浪、网易等门户新闻网站及App,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及App,微信、微博等社交App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不断地向大众推送信息。其在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的同时,也更加考验受众的信息辨别能力,而这也是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记者需要面对的难题,即如何将更优质、独特的内容呈现在受众面前。
当前,各大网络信息平台百花齐放,除了人们熟知的专业新闻生产机构外,还包括大量的自媒体频道及个人自媒体。对于新闻采编专业人员而言,信息量增大不一定意味着新闻整合的效率及新闻质量更高,反而很可能因为信息纷繁复杂导致筛选信息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增加。这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网络上各说各话,观点不统一,为专业的新闻采编记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新闻事实往往需要多家求证和论证,确认之后才能报道。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起较大的社会舆论,并对受众产生深刻影响,但这更需要记者在报道事实的同时,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价值观导向,以确保新闻的正面引导。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大部分受众开始习惯使用移动终端如手机来接收新闻,接收新闻的方式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虽然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地收看新闻,接收信息变得更方便快捷,但与此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在观看深度新闻报道时缺乏耐心,接收新闻信息的时间碎片化,大众更加倾向于简短、直接的新闻信息,更能够接受内容短、观点直接、占用阅读时间短的信息。这不仅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有关,也和大众接收信息的习惯有关,而这也影响着新闻的生产,使得优质新闻内容的传播变得更难。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不再只局限于人文社科范畴,而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融入智能媒体的技术思维。当前,新闻生产过程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即不断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甚至区块链等技术,生产出了更多直观、美观、传播力广的产品,如数据新闻、新闻短视频、动态化图像、新闻现场直播等。事实证明,新闻生产因为有了技术化思维,新闻的质量才有了更大的提高,受众的认知成本降低,新闻内容更加多样化,新闻传播效率倍增,这是时代赋予新闻业的机遇。
新闻传播行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最初的技术广泛运用于新闻业产生了报纸,再到光纤技术的运用产生了影响深远的电视行业,直至今天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从未如此深刻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时代,新闻传媒行业不断满足着受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其技术手段不断革新,但新闻采编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不少新闻媒体单位并未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型缓慢,最终不得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新闻采编只有跟上步伐,采取有效改革措施应对挑战,方能实现长久发展。
前文提到信息时代新闻采编最大的特点在于海量的信息,而海量的信息会导致新闻同质化问题严重,这是互联网时代给新闻采编带来的最大问题。同质化新闻严重导致受众筛选新闻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增加,优质且有价值的新闻被埋没,符合媒体定位的新闻信息范围不断缩小,专业新闻机构的权威和价值逐渐被取代等,这并不利于一个良好的媒体环境的营造。而与此对应,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受众对新闻质量的要求变高,受众提出了更为多样化的需求。当代年轻人,特别是“90后”“00后”,更看重新闻的趣味性、快捷性、直观性、视频化等,其更多的需求也是新闻采编从业者需要面临的挑战。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基本上是纯人工操作,但在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可以突破物理空间限制,通过互联网进行新闻线索收集并整理,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库作出直观的数据新闻。新闻采编的效率提高,采编人员的新闻生产变得便利。当前,很多新闻记者在线上进行采编,很多新闻线索也是通过线上收集,中间环节被极大地简化,采编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新闻排版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捷。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获取难度降低,新闻传播的共享性得以最大化实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移动智能设施设备可以通过各大应用软件实现新闻信息的输出和传播,使得新闻的传播力得到极大的增强,推动新闻朝着更便捷和优质的方向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传播工作效率。
应该说,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最基础的影响就是新闻传播效率提高,新闻品质提升,传播效果更优。要想最大程度地提升信息技术带给新闻采编的正面影响,就应该不断寻求新闻采编的优化路径。
要想让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优化新闻采编,首先就要树立“传受双本位”意识。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主要是“自上而下”进行信息传达,新闻采编人员对信息有着权威性的解读,受众更多的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信息反馈机制也难以得到凸显,新闻采编人员的中心性显现明显。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一规律被打破,特别是大数据的盛行,让新闻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信息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新闻采编专业人员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受众对数据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更加关注受众的中心地位,让受众可以享有“数据接近权”,并通过新闻阅读提升数据修养等。
新闻采编的首要基础和关键是采访。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采访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直播技术的运用,让采访必须找准关键问题,第一时间挖到独家信息,这就涉及采访的转型。特别是面临突发事件,新闻记者一定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相关技术,保持自身对新闻信息的敏感度,做好采访工作。以发布会直播为例,新闻采编人员一方面要重视直播中受众在留言板上的留言和反馈,大致了解大众关心的议题;另一方面要在采访前通过互联网搜集大量信息,做好采访准备工作,为正式采访打好基础。当前,不少传统媒体已经转型,开设了“两微一端”、抖音号、微信小程序、今日头条号等,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具让新闻采编实现了采编一体、终端发布、全天候发布的目标,且充分迎合了受众用手机接收信息的习惯,让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快速,甚至在某些突发信息、重大信息中,实现了最快速、直观的新闻持续性报道,这是过去传统媒体时代所不能想象的。当前不少媒体采编人员也已经掌握了各类新媒体设备的操作方法,如VR、H5、直播摄影、无人机拍摄等,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新闻产品的传播力。
互联网带给新闻采编的另一个重大改变是创新表达的突破,其以年轻人为主,满足了年轻人对新闻的渴望。如当前不少媒体都会在网上创建虚拟访谈空间,如虚拟演播室,云采访各类专家学者,这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以封面传媒为例,2021年“两会”期间,该媒体创造性地推出了短视频访谈节目——《两会新观察》,不仅围绕“两会”议题云采访了不少专家、政府代表和学者,还邀请网民进入访谈间、直播间,探讨群众关心的话题,让互动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了面对面互动,加强了交互直播,也使其网络直播点击量陡增。受新技术的影响,“两会”议题在大众间的传播力得到大大增强。应该说,新技术让新闻采编真正实现了数据可视化、直播面对面互动等,丰富了新闻采编的内容,创新了新闻报道的形式,极大地增强了互动性。据笔者了解,当前不少媒体已经专门成立了数字工作室,该工作室会利用大数据技术每日生成网络热搜词汇,制作知识图谱、交互式小程序等,让报道更加直观,也使传播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仍然以全国“两会”的报道为例,一些媒体利用互联网创新形式,甚至让代表委员出镜自拍Vlog,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视觉的方式真实呈现“两会”盛况和参会代表参会情况,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另外,媒体在报道政府工作报告时,也会优先选择通过数据长图的形式呈现,还会制作一些和民众互动的小程序,让民众参与其中。特别是近两年,“云报道”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各大媒体更应利用技术优势,通过微视频、快阅读让读者了解事实,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总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并广泛应用于新闻采编中。对于新闻传媒而言,采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传统的采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新闻采编要想保持高质量就只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传播方式,提高新闻生产质量,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广电新闻采编之中,这有利于提升采编水平和节目质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技术虽然让新闻采编更加现代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也带来了一定的技术性问题,包括信息安全、采访真实性等都受到了挑战,这迫使媒体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转型、调整,在满足大众和市场需求的同时,坚持新闻专业理念,传播正能量,为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确保舆论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而言非常重要,也是未来新闻采编人员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应该着重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