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雲芳(山西徐特立高级职业中学,吕梁 032100)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因学习成绩的原因而升入职业中学进行学习,多数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上课专注力不够,课下作业不能认真独立完成,学习习惯不是特别好。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使得他们的内心会更加自卑和敏感,情绪不稳定,在学校就容易出现偏差行为,比如,同学之间,会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矛盾冲突,还有的学生会出现逃课、逃学及顶撞老师的行为,严重时还会发生肢体冲突等违纪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为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教师不仅要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还要对该部分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对学生的偏差行为,如果教师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类似的问题还会再次发生,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不那么严重时,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班主任把相关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然后让学生写自我检讨,这种方式在那个当下相对比较有效,学生的行为也会有相应的改变,但过了一段时间,类似的问题还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教师说的,批评教育会在一段时间内有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原因。
在问题相对比较严重时,班主任会通知矛盾双方学生的家长来学校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这时候双方家长参与比较多,有的家长因为自家孩子的问题比较生气,开始指责、批评自家孩子。也有的家长比较溺爱孩子,觉得孩子在肢体冲突中吃了亏,认为是对方同学的错,情绪易激动,然后会埋怨对方。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干预相对比较多,学生自身的参与比较少,容易忽略导致问题发生的深层原因,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无法对学生进行真正有效的引导教育。
在以上的问题处理过程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家长,对学生更多的是否定、批评和指责,学生做得这不对,那不好,学习不好,还不努力,每天净惹事,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因为父母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父母所说的话学生是很在乎与看重的,听的负面语言多了,学生会认为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是做不好的,都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他会认为自己就是不好的,破罐子破摔,慢慢地就不愿意和家长、老师有更多的沟通,因为只要沟通,就被打断,得到的除了否定还是否定,除了批评还是批评。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欣赏,最烦的就是被否定,学生也是如此,当学生得到的都是否定和指责时,他就容易把心门闭上,自己不愿意说,家长和老师说的他也不愿意听,沟通不顺畅,那么无论家长和老师有再多再好的人生经验和建议,他都听不进去,不愿意接受引导。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偏差行为再改变时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比较担心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时,有一句话很重要,那就是:问题是改变的契机,当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时,其实正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的最佳时机,也是学生的行为得到纠正并成长的机会,但前提是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深入沟通,教师要想与学生进行顺畅的沟通,就需要先倾听学生,了解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经过是什么,学生这么说或者这么做的道理何在。
那怎么倾听才能了解到这些呢?首先教师心里要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每个学生都想更好,每个学生都想成为父母或老师的骄傲,每个学生也都尽了全力,哪怕成绩很差的孩子都是如此,他那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具备了这些理念之后,接下来就要学会清空自己,也就是放下心中对学生的成见和评判,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一心一意地倾听,只有在这样安全与放松的氛围下,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时教师才能更多地了解问题发生的深层原因、经过以及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才更有效。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情绪出得来,道理才能进得去”,学生通过前面充分的诉说,内在不良的情绪得到了释放,情绪好了,那么老师所讲的道理他才能更容易听得进去,也才有改变的机会,这样的引导教育才更有效。这个过程中,老师既尊重了学生,又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好了,沟通顺畅了,那么老师好的建议和经验,学生也更容易听得进去,学生的偏差行为也容易得到纠正。所以转变教育方式,认真倾听学生,才能帮助学生纠正偏差行为,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学会聚焦学生的正向面,也就是学生做得相对比较好的方面,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做到认真倾听,充分的倾听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学生的真实想法等,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看到学生的正向面并表达出来时,一般情况下,学生听了会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需要改正的方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广为人知,当看到学生用泥块砸向其他的同学时,陶行知制止了这种行为,并让该学生放学后去校长办公室等他,他在公众场合并没有对该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进行私下谈话,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同时在谈话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并给予指出和表扬,比如按时到办公室、听老师的话及时停止打人行为、看到学生打人背后的正直和善良等,陶行知关注的是学生的正向面,而非打人的行为,这反而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主动承认错误,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聚焦正向面,这是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理念之一。当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在学生做得相对比较好的方面时,就能强化学生做得好的方面。从系统平衡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做得好的点就会越来越多,那不好的点就越来越少。比如某一学生经常逃课,一周有三天都是如此,这时我们就要关注到五天当中那两天没有逃课的好方面,并与该学生进行沟通。每个人都想聊那些自己做得好的方面,相对不错的方面,学生也是如此。老师要多问学生,那两天不逃课是怎么做到好好上课的,付出了哪些努力,用了哪些方法?怀着欣赏、未知、好奇的态度去和学生沟通,不打断、不评判,认真倾听,学生就更容易说出更多。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思考,他想要的都实现了会怎么样,比如,如果做到一个星期五天都能好好上课会是什么样的?老师会怎么看?同学会怎么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做到每天都到教室上课的结果,给学生希望感,那么学生就更容易做到。
人因希望感而更有力量和动力,和学生去探讨这些,强化好的方面,能激发学生想要做得更好的内在动机。当学生做到的好的方面越来越多,其偏差行为就会越来越少。聚焦什么,就强化什么,然后就能得到什么。
当我们能够更多地看到学生做得好的方面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稳住自己的情绪,认真倾听学生,不带评判地去倾听,深入地了解学生,也才能以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激发学生改变的动机,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从倾听开始。有了倾听,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才能看到学生的努力以及做到的好的方面,就像我们成人一样,每个学生也都想更好,都想成为父母的骄傲,也都在那个当下尽了全力,他的不当行为背后一定有他的难处和个人想法,更好地倾听学生,了解学生,接纳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进行更有效的教育引导工作,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