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梦杰(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 116029)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使用抓挠、划伤、击打等方式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的一种不被社会和文化认可的行为[1]。青少年时期是NSSI 行为的高发期[2],据统计,在国际青少年社区人群中,NSSI 的检出率在18%~25%之间[3]。一项关于NSSI行为的元分析结果显示其在我国中学生群体内检出率为27.4%[4],可见我国青少年NSSI 行为的发生率也处于较高水平。研究发现,NSSI 行为出现的常见原因包括:减少消极情绪,自我惩罚,表达痛苦,或试图通过自伤改变他人行为,获取关注[5]。尽管NSSI 行为可以短暂缓解负面情绪,但它会导致长期的躯体伤害(如伤疤)和心理伤害(如内疚、羞愧),以及来自他人的嘲笑和欺凌[6]。此外,大量研究表明,NSSI 行为与各种心理障碍存在显著相关,并且NSSI 行为的经历可能会增加青少年未来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风险[7]。因此,正确认识与NSSI行为相关联的风险或保护性因素,引导青少年使用健康的方式排解负面情绪,减少NSSI 行为的发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个体社会化发展中微观和基础的环境因素,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抚养中,为了将子女培养成其心目中的理想状态而在子女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对子女实施相应的教养策略的过程[8]。父母教养行为可以分为父母自主支持(parental support)、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和行为控制(behavioral control)三个维度[9]。父母自主支持是指个体从父母那里获得情感认同,感受到他们对自己自主决定和自由选择的支持与鼓励。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通过言语或其他方式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强加给孩子,侵扰子女内心世界、破坏孩子自主性发展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引发内疚、爱的撤回、权力专断等形式,是控制的消极方面。父母行为控制则是父母通过设定规则、规范来调节子女的行为,通过主动问询和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子女的活动,是控制的积极方面。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当的行为控制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10],比如父母使用严厉的惩罚会给子女造成心理伤害。
父母教养行为是影响青少年NSSI 行为的一个重要潜在变量[11]。情感调节模型表明,NSSI 行为是一种缓解急性负面影响或情感唤醒的策略。对于自伤者而言,该行为的目的是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控制,而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使青少年的情绪失调情况更为严重,从而增加NSSI 行为出现和持续的风险[12-13]。Nock 等[14]提出的NSSI 的功能模型表明,NSSI 行为可能是个体表达痛苦的一种方式,从而引起其他人的“照顾行为”,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关注、积极回应,NSSI 行为就可能会得到缓解;如果父母给予的多是惩罚等消极反馈,会进一步强化NSSI 行为。鉴于父母教养行为在NSSI 行为出现和缓解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拟从父母教养行为的不同维度阐述其对青少年NSSI 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以期为父母优化教育方式提供参考。
父母的支持包括表达爱、赞赏、温暖、接纳或者尊重孩子的独立性[15]。多项研究发现,良好的父母支持系统有助于青少年NSSI 行为的停止,反之,则可能成为青少年持续该行为的一个诱发因素。比如,Tatnell 等[16]在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澳大利亚青少年大样本中发现,较低的父母支持正向预测了NSSI 行为的出现。随后大量研究发现,与停止NSSI 个体和非NSSI 个体相比,持续NSSI 的个体往往感知到较低水平的父母关怀,与父母的关系较为疏离,并且报告的父母温暖和支持显著低于非NSSI 个体[17]。反之,感知到较高的父母支持则是NSSI 行为停止的显著预测因素之一。有研究者对青少年NSSI 行为开始和停止的人际和个体内部预测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更高水平的父母支持、父母凝聚力显著预测了六个月后青少年NSSI 行为频率的降低[18]。
由此可见,尽管青少年追求独立自主,渴望从父母那里获得独立,但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并未完全成熟,父母支持仍然在他们的人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父母支持会成为NSSI 行为发生发展的保护性资源,而较低的父母支持可能会增加青少年NSSI 行为的易感性,缺乏父母支持可能会导致该行为的持续存在。
青少年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中学阶段开始,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追求独立自主,由于成人感的产生而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19]。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父母的心理控制会妨碍青少年自主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在这一时期,青少年渴望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实现独立自主,但心理控制的父母会采用引发内疚、爱的撤回、权力专断等控制性策略将自己的要求强加于青少年,限制其自主性的发展,阻碍了自主需求的满足[20]。面临外部要求和个人内部需求之间的矛盾,青少年很可能使用NSSI 来应对过强的父母心理控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父母。
实证研究也表明,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NSSI 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例如,一项来自3600 名7-10 年级中国青少年的纵向研究发现,每隔六个月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对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心理控制和NSSI 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第一次测量时的父母心理控制水平正向预测了第二次测量中的NSSI 行为[21]。Du 等[22]在381 名12~17岁的中国青少年样本中同样发现,父母心理控制与NSSI 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张珂[23]的研究进一步发现,父母心理控制既可以直接影响NSSI 行为,也可以通过导致初中生形成消极分离-个体化,进而对NSSI 行为产生影响;感受到更高水平父母控制的初中生,消极分离-个体化水平越高,进而可能产生更多的NSSI 行为。综上所述,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证明了父母心理控制是青少年NSSI 的潜在风险因素。
综观父母控制的研究历程,其对青少年发展结果的影响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多数研究认为父母行为控制对子女的社会化和适应性发展有所裨益,其原因在于这类控制为子女行为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同时也并未限制他们个体化的发展。例如,Victor 等[24]的研究表明,父母适当的行为控制会降低NSSI 行为出现的概率。Benau 等[25]的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日常活动的了解和规范与终身NSSI 行为的数量减少相关。以上研究阐明了父母行为控制中积极的一面,除此之外,研究者指出行为控制中的“控制”一词也可能指向一种施压和强迫性的教养环境,即父母严厉管教。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针对青少年的不当行为而实施一种强制性行为或消极的情绪表达,如体罚、大喊大叫、责骂等。区别于对青少年行为的适当规范和指导,父母严厉管教则是一种消极教养行为,可能导致青少年内外化问题的增多,同时也是青少年NSSI 行为的危险因素之一[26]。一项前瞻性纵向设计探究了青少年NSSI 行为的预测因素和后果,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报告的惩罚是青少年NSSI 行为出现的显著预测因子[27]。刘才睿等[28]的研究同样发现,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NSSI 行为风险增加相关。
综上所述,青少年NSSI 行为同违法乱纪、物质滥用等其他问题行为一样,在父母的行为控制下能够得到有效遏制,但是要注意把握行为控制的程度,适度的行为控制能够有效减少青少年NSSI 行为,过度的行为控制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首先,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观念。受中国古代“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下出孝子”等养育观念的影响,“控制”“专制”和“惩罚”等成为许多中国父母习惯采用的教养方式,上述多项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过度行为控制与青少年NSSI 风险增加有关,因此,父母应该重新审视“棍棒教育”和“包办教育”等观念,尊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其次,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支持和适度的行为控制可以有效减少青少年NSSI 行为,父母应选择此类积极的教养行为,多给予青少年尊重、支持、理解,降低心理控制,避免过度惩罚,给予子女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力,允许孩子表达不同的观点,大力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加以引导、启发,同时,要对他们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出现的缺点给予耐心、积极的说服教育,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以预防和减少NSSI 行为的发生。
根据NSSI 行为的发展和维持理论,情绪调节存在缺陷的个体倾向于采用NSSI 行为来减少负性情绪体验。一方面,NSSI 的青少年可能将该行为作为改善情绪的一种方式,从而可能会长期依赖于该行为以缓解负性情绪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青少年对自身调节能力的信念和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可能有助于其未来NSSI 行为的停止,反之则可能会致使NSSI 行为的持续[29]。由此可见,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负性情绪,对于青少年NSSI 行为的预防和停止有着重要作用。而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校是其主要的学习场所,因此,家校应联合起来,积极开展合作,关注青少年情绪健康,构建科学高效的NSSI行为防治机制。
强化家校合作,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提升青少年注意转移能力。家长和学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唯成绩论的评价理念,家长可以在假期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情感支持,学校可以采取举办主题班会及社团活动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生活方式,让学生的注意力放到更为广阔的学习海洋和精神生活当中,从而避免青少年沉浸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世界里。
其次,拓展青少年寻求帮助的途径。学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积极了解学生心理和情绪健康状态,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以确保能够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