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科幻文学一览:20世纪后半叶走向成熟的加拿大科幻

2023-02-23 10:36:11李桦
科幻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科幻加拿大人类

李桦

果说20世纪中叶以前的加拿大科幻主流是充满民族主义和宗教思想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小说,那么20世纪后半叶的加拿大科幻则与世界的政治局势和全球科技发展紧密相连,在小说主题上展现了多样性,涌现出大量创作力旺盛、深具影响力的优秀科幻作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分裂成两个阵营,随之而来的是源于地缘政治的对抗和冷战。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向全世界展示了它的军事技术能力。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之后美国议员麦卡锡主导了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对行动。这一系列国际政治事件都影响了这个时期加拿大科幻小说的主题,由此诞生了很多核灾难小说。20世纪50到70年代,美国的各种社会文化运动①影响了加拿大,特别是魁北克的民族主义情绪。另外,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导致世界原油价格提高,使原油成为各国角力的政治武器。同时,随着阿尔伯特省的原油开发,该省认为本身控制着整个加拿大的原油生产和供应,对联邦政府的司法管辖权有敌意,这也导致其民族主义情绪的增长。加拿大虽然是一个政治独立的国家,但在经济上受美国影响很深,所以这个时期很多加拿大科幻作品都流露出对本国经济过分依赖美国的担忧。

这个时期,在科技领域,除了原子弹以外,生物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DNA的发现等也影响了科幻小说的主题,比如很多科幻小说反映了对人类将被人工智能控制或取代的恐惧,对到底什么是人的迷惑。另外,为了对抗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美国首次让人类登陆月球,太空技术的发展也为科幻小说提供了素材。

蓬勃发展的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20世纪50到70年代是加拿大文学的复兴时期,涌现了很多文学杂志和小型出版社。文学研究,包括科幻小说研究,被纳入学术领域。另外,电视机在加拿大家庭的普及影响了类型小说杂志的发行,很多纸浆杂志倒闭。60年代,美国科幻进入新浪潮时代,加拿大科幻小说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核武器对人类存亡的威胁以及核技术发展导致的世界范围内的灾难。菲利斯·格特利波(Phyllis Gotlieb,1926—2009年)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家之一。她的第一篇小说《人类是一粒沙》(A Grain of Manhood,1959年)发表在纸浆杂志《奇幻科幻小说》(Fantastic Science Fiction Stories) 上。她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旭日》(Sunburst,1964年)和“银河联盟”系列小说。她的创作生命延续了五十年,直到2007年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诞生石》 (Birthstones)。格特利波的小说反映了她的几个执念或关注:生殖、父母、人类存在的意义、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的边界,以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旭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小说写的是核事故产生的核放射线感染了一个地区的儿童,引起身体的各种变异,他们意外地获得了心灵感应和遥感的超能力。范·沃格特的《斯兰》将心灵感应能力视为人类向更高级进化的象征,可是在《旭日》中,这些能力却被视为人类进化的倒退。这些具有超能力的儿童被当作弃儿囚禁起来。这部小说也是一部成长小说,探讨了身体、道德和精神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他者的问题。小说中的弃儿意象也反映了作者本身的犹太人情结。

核弹恐惧主题的小说中,核弹有时以隐喻的形式出现。例如,约翰·曼特利(John Mantley)的《第二十七天》(The Twenty-Seventh Day,1956年)里,高等外星人的母星球面临毁灭,他们来到地球并企图占领地球。但其道德规范约束他们不能直接杀人,所以他们把五个大规模杀伤武器交给了美国、苏联、英国、德国和中国的五个普通人,看他们能否抵制使用武器毁灭人类的诱惑。如果人类可以通过考验,他们就离开地球。虽然普通人都竭力挽救人类,各国政府却对这些武器各有计划。小说的一个寓意在于人类种族的未来掌握在普通人手中。

长篇小说《旭日》封面

《最后一个加拿大人》封面

这个时期,法语作家创作的核灾难主题科幻小说中,最重要的作品是苏珊娜·马特尔(Suzanne Martel,1924—2012年)的《地下之城》(Quatre Montréalais en L'an 3000,1963年,英文书名 The City under Ground,译于1964年)和莫里斯·加格农(Maurice Gagnon)的《巴比伦塔》(Les Tours de Babylone,英文书名The Towers of Babylon, 1972年)。

除了核灾难主题外,冷战思维也反映在很多科幻小说中。比如,威廉·C. 海尼(William C. Heini,1919—1991年)的《最后一个加拿大人》(The Last Canadian,1974年)写的是一个疯狂的苏联科学家在北美投放了一种致命病毒,造成平民的大规模死亡,最后只有几千名携带病毒的人存活了下来。主人公是幸存者之一,最后也变得疯狂,威胁要报复苏联,要飞到苏联去感染那里的人。本·巴兹曼(Ben Barzman,1910—1989年)的长篇小说 《闪闪的小星星》(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又名Out of this World和 Echo X,1960年)则批评了冷战军事主义。

还有一些生态环境主题的科幻小说。比如,韦兰·德鲁(Wayland Drew, 1932—1998年)的《沃比诺盛宴》(The Wabeno Feast,1973年)写的是加拿大生态被严重破坏的未来,小说也涉及加拿大原住民的历史。德鲁后来还写了后核灾难的生态系列小說“厄斯林循环”(The Erthring Cycle),由三部小说组成:《阿尔切林吉亚的记忆》(The Memories of Alcheringia,1984年)、《盖安权宜之计》(The Gaian Expedient,1985年)和《诺利亚大师》(The Master of Norriya,1986年)。小说的背景是大灾难后的北美社会。为了避免再度出现人类灭绝的惨剧,被人们视为神的科学家们努力阻止生活在北美的人类社会向更高的社会组织结构发展,使其保持狩猎捡拾的原始生活方式。大卫·H. 沃克(David H. Walker,1911—1992年)的《上帝的粉色海洋》(The Lord's Pink Ocean,1972年)写的是一种致命的粉色水藻入侵了地球上大部分海洋,其灵感来自当代社会部分地区由于环境污染出现的大量红色水藻。

身份认同主题也同样存在。例如,帕特里克·沃森(Patrick Watson,生于1929年)的小说《另一个自己》(Alter Ego,1978年)写的是一位科学家发明的心灵传输仪器出现了故障,导致一名摄像师被复制。摄像师和他的复制体进行争斗,试图证明谁才是本我。

这一时期,很多加拿大科幻小说都反映了对计算机发展的担忧:计算机最终脱离人类的掌控,甚至毁灭人类。比如,从英国移民到加拿大的作家吉姆·韦勒(Jim Willer, 1921—2007年)的《机脑》(Paramind,1973年)虚构了一本由计算机大脑写的关于其制造者的传记。小说中,人类世界已经由机脑领导的计算机统治,扫描仪用于监控人的心理和思想,异见者则被送去心理调节诊所医治;人类生殖由人口控制部门调控,娱乐和社会生活也都由计算机操控。

《指尖有交响乐的女孩》封面

迈克尔·G. 科尼(Michael G. Coney,1932—2005年)也是从英国移民到加拿大的科幻作家。外星人、类人和基因改造生物都是他小说中常见的主题。这些小说本质上探讨了人类身份认知的问题:到底什么才算人类。他小说中的人物通常是有缺点的普通人,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发现世界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冬天的孩子》(Winter's Children,1974年)写的是战后的核冬天,一群幸存者被食人族和拥有心灵感应能力的食肉动物包围的故事。《尖牙利爪》(The Jaws That Bite,The Claws That Catch,1975年)又名《指尖有交响乐的女孩》(The Girl with a Symphony in Her Fingers) ,写的是灾难后的加利福尼亚州大部分土地已经沉入海底,一个爬行动物农场雇佣监狱犯人工作,当雇主的身体受伤或老化后,可以使用这些犯人的身体或器官。小说探讨了基因改造技术和制造生物体供人类使用的道德问题。《镜像》(Mirror Image,1972年)、《连接点》(Syzygy,1973年)和《布隆托梅克》(Brontomek!,1976年) 写的都是人类拓殖外星并在这些星球上遭遇外星土著的故事。科尼后来又写了“地球之歌”系列(The Song of Earth series),设定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已经进化为多样性的生物,有些甚至是基因改造后跨物种的产物。该系列讲述了这些半动物的人类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的故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有一些美国科幻作家移居加拿大。比如在“美国科幻巡礼”中介绍过的朱迪斯·梅里尔(Judith Merril)于1968年移民加拿大。同年移民加拿大的还有亨利·A. 哈格里弗斯(Henry A. Hargreaves,1928—2007年)。虽然他很年轻就开始写小说,但直到1975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直到2000年的北方:加拿大科幻小说集》(North by 2000: A Collection of Canadian Science Fiction)才被读者熟知。他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与自然越来越疏离,人类越来越非人化。比如《假死》(Dead to the World, 1967年)写的就是由计算机统治的恶托邦世界。小说中,加拿大已经与美国合并成一个国家“美加国”,由于统治美加国的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主人公被宣布死亡。虽然他尽力说服机器人和医院他还活着,但都无法奏效,只因其ID卡上的信息显示他已死亡。不久,他发现了以死者身份生活的优势,因为不在系统里,他可以免费使用很多设施、进行各种消费,反而获得了自由,所以很高兴自己对这个世界而言已经死亡。

《星舞》封面

斯派德·罗宾逊 (Spider Robinson,生于1948年)于1973年移民到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其短篇小說集《卡拉汉的时空穿越沙龙》(Callahan's Crosstime Saloon,1977年)和《时间旅行者严格兑现》(Time Travellers Strictly Cash,1981年)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幽默轻松的“长毛狗故事”(shaggy-dog tale) 类型小说:情节冗长,设定宏大,但结尾往往是一个笑话或者与读者预期相反的无聊结局。他的长篇小说则相对严肃。罗宾逊还与妻子珍妮·罗宾逊合著了《星舞》系列小说:《星舞》(Stardance,1979年)、《星籽》(Starseed,1991年)和《星灵》(Starmind,1995年)。唐纳德·金斯伯利 (Donald Kingsbury,生于1929年)于1948年从美国移民加拿大,他的两部重要长篇小说是《月亮女神与儿子》(The Moon Goddess and the Son,1979年)和《求爱仪式》(Courtship Rite,1982年),写的都是人类或人类的后裔在外星生活的故事。

反抗压迫和追求民族解放依旧是这个时期魁北克省法语科幻的重要主题。比如,莫尼克·科里沃(Monique Corriveau,1927—1976年)的《太阳伴随者》(Compagnon du soleil, 英文书名Companion of the Sun,1976年)写了一个人口过剩和高度等级化的社会。统治阶级生活在白天,被命名为太阳伴随者,而被统治阶级则只能生活在黑夜,被命名为黑月人。主人公是一个警察的儿子,领导被压迫阶级进行反抗。小说反映了魁北克人反抗殖民压迫的情结,而他最著名的作品《火鸟》(L'Oiseau de feu, 英文书名The Firebird)三部曲也是同样的主题。

六七十年代,一些加拿大作家继续书写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小说,一些女性作家则在小说中想象男女平等的女性乌托邦社会。80年代以后,这些女性乌托邦小说被反乌托邦女性小说取代。此外,还有一些展示加拿大美好未来的乌托邦小说,例如史蒂芬·富兰克林(Stephen Franklin,1922—1985年)的《知识公园》(Knowledge Park,1972年)。这个时期比较有爭议的乌托邦小说是让·佛朗索瓦·索姆辛斯基(Jean-Fran?ois Somcynsky,1943—2011年)以笔名让·佛朗索瓦·索曼(Jean- Fran?ois Somain)发表的 《马哈尼魔鬼》(Le Diable du Mahani,英文书名The Devil of Mahani,1978年)。小说写的是一个日裔天才在曼尼托巴省建立了一个自给自足的水下建筑群,小说的叙述者对人性感到失望和厌恶,决定生活在这个水下之地。虽然逃离了厌恶的人类世界,但他在这里也只是过着活死人的生活。小说探讨的问题具有哲学性:当叙述者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试图将生活变成美丽的艺术时,他是否意识到这种静态的寂静生活是缺乏生命力的。这个时期还有两部讽刺乌托邦小说: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1930—2019年)的《倒退》(The Great Leap Backward,1968年)和露西尔·杜兰德(Lucille Durand,1930—2011年)以笔名娄基·伯夏尼克(Louky Bersianik)发表的《尤吉莲娜》(L'Eugélionne,1976年)。

百花齐放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加拿大科幻小说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①,同时伴随着个人电脑的出现和普及,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发展,加拿大的科幻小说和美国一样,出现了赛博朋克以及后人类和超人类主题。赛博朋克小说大多是近未来小说,城市受到环境污染的破坏,充斥着垃圾,事件主要发生在夜晚和地下,主人公的道德感比较模糊。赛博朋克最主要的是技术进入人的身体,人和动物变成赛博格和后人类,人的意识和想象可以上传到计算机。另外,新太空歌剧也成为加拿大科幻的另一个主流。新太空歌剧是远未来小说,发生在遥远荒寂的外太空。受到赛博朋克的影响,新太空歌剧也突出生化和电脑、控制技术、人机结合等。

威廉·吉布森

加拿大科幻史学家将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算作加拿大科幻作家,因为吉布森虽然于1948年出生在美国,但在1967年搬到了加拿大,在多伦多短住后去了温哥华,并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选了苏珊·伍德(Susan Wood)教的一门科幻小说课。他于1977年在《域外》(Unearth) 第三期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 《全息玫瑰碎片》(Fragments of a Hologram Rose)。在80年代初期的温哥华科幻大会上,他和很多后来的赛博朋克作家成了朋友,比如约翰·雪莉(John Shirley)、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 和刘易斯·夏纳(Lewis Shiner)。他的《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1984年)触发了科幻领域内的赛博朋克革命。《神经漫游者》是他的“蔓生”(Sprawl trilogy)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零伯爵》(Count Zero,1986年)和《重启蒙娜丽莎》(Mona Lisa Overdrive,1988年)。之后,他又写了“桥”(Bridge trilogy)三部曲,包括《虚拟之光》(Virtual Light,1991年)、《虚拟偶像爱朵露》(Idoru,1996年)和《明日之星》(All Tomorrow's Parties,1999年)。他还与布鲁斯·斯特林合著了蒸汽朋克和架空历史小说《差分机》(The Difference Engine,1990年)。他最近的“蓝蚁”三部曲是《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2003年)、《幽灵国度》(Spook Country,2007年)和《零历史》(Zero History,2010年)。

坎达斯·简·多尔西(Candas Jane Dorsey)是加拿大女性科幻小说作家的领军人物,是幻想小说编辑、科幻奇幻活动组织者和作家。她的小说《黑酒》(Black Wine,1997年)故意模糊了不同类型小说的边界和特点,获得多项科幻奖;女性主义小说《地球范式》(A Paradigm of Earth,2001年)写的是外星人在童年性格形成时期被送到地球上,在不同国家和人类一起长大,借此了解人类的故事。其著名作品还包括她与诺拉·阿伯克龙比(Nora Abercrombie)合著的长篇小说 《硬线天使》(Hardwired Angel,1987年)。

威廉·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

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Robert Charles Wilson,生于1953年)是从科幻迷走上专业创作道路的,并在70年代做过《安大略科幻俱乐部通讯》(Ontario Science Fiction Club newsletter)的编辑。在《神秘物质》(Mysterium,1994年)、《丰收》(The Harvest,1992年)、《盲湖》(Blind Lake,2003年)等很多小说中,威尔森用时间旅行和人工智能等科幻小说中常见的意象,表现了一个重要主题:记忆以及过去的经历在人的生活和自我认知中所起的作用。他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是科学实验的产品,比如其后人类主题的“时间回旋”(Spin)系列小说①探讨了意识和机器的融合以及数码他者等后人类未来的议题。

另外一位从《安大略科幻俱乐部通讯》走出来的作家是罗伯特·索耶(Robert J. Sawyer,生于1960年)。他活跃在多伦多地区的各种科幻粉丝活动上,担任过粉丝通讯期刊的编辑。他的科幻小说继承了纸浆时代科幻小说的传统,注重情节发展和新奇的内核,语言轻快。他的很多小说都首先在《模拟科幻小说与事实》(Analog Science Fiction and Fact) 上連载。索耶的第一部长篇《金羊毛》(Golden Fleece,1990年)是一个发生在由人工智能掌控的星舰上的谋杀案。后来的作品“恐龙文明”(Quintaglio Ascension) 三部曲写的是生活在某个行星的卫星上的进化后的恐龙社会。三部曲中的每一部小说都集中写一位科学家,每个科学家都对应我们人类历史上的某个重要科学家。比如,《远望》(Far-Seer,1992年)中的阿夫桑(Afsan)就是类比伽利略,《化石猎人》(Fossil Hunter,1993年)中的托罗卡(Toroca)让人想起达尔文,《异类》(Foreigner,1994年)中的莫克莱布(Mokleb)则令人想起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的著名作品还包括《终极实验》(The Terminal Experiment,1995年)、《代理人类》(Factoring Humanity,1998年)和《计算中的上帝》(Calculating God,2000年)。在这几部小说中,索耶探讨了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以及超越 (transcendence) 的问题。比如,《计算中的上帝》写的是来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的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有自己关于神的信仰,并引发了是否有一个造物神的讨论。

“时间回旋”系列小说

罗伯特·索耶

和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类似,特伦斯·M. 格林(Terence M. Green,生于1947年) 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家族的过去。他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中发表在《北极光:新加拿大小说》(Aurora: New Canadian Writing,1979年)、《午夜风之女人》(The Woman Who Is the Midnight Wind,1987年)以及《奇幻科幻杂志》(The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等杂志上。格林最重要的作品是“亚什兰”(Ashland)系列: 《亚什兰之影》(Shadow of Ashland,1996年)、《见证人生》(A Witness of Life,1999年)和《圣帕特里克的床》(St. Patrick's Bed,2001年)。

安德鲁·韦纳(Andrew Weiner,1949—2019年)也是来自多伦多的作家。他写过很多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地狱车站》(Station Gehenna,1987年)、《接近尾声》(Getting Near the End,2004年)和《失踪》(Boulevard des disparus,2006年)。一些短篇小说收录在《遥远的信号和其他短篇小说》(Distant Signals and Other Stories,1990年)和《这是零年》(This Is the Year Zero,1998年)中。他的短篇小说常常写外星人来到地球,与人类通过语言、音乐或其他媒介形式进行交流。

“恐龙文明”三部曲中文版

还有两位出生在英国,后来移居加拿大的作家。一位是J. B. 克拉克(J. Brian Clarke),1969年他在《模拟科幻小说与事实》上发表过两个中篇小说,但创作突破是80年代发表在该杂志上的“加速器”(Expediter)系列中短篇小说。小说受到阿瑟·克拉克的影响,写的是首次与外星人接触的故事,在1990年以“加速器”(The Expediter)为名结集出版。90年代他又写了一系列小说,并在2006年以“阿尔法宇航员”(Alphanauts)为名结集出版。另一位是爱德华·莱韦林·托马斯(Edward Llewellyn-Thomas,1917—1984年),他于1951年从英国搬到蒙特利尔学医,并从1979年开始写科幻小说,主要涉及生物科学主题。他的长篇小说都以爱德华·莱韦林(Edward Llewellyn)的署名在美国出版,大都是末日灾难或者后灾难小说:我们的文明被外星人或我们人类自己毁灭。

克劳福德·基利安(Crawford Kilian,生于1941年)出生在美国,但在1967年移居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省,在一所社区大学教书。他的小说主要以时间旅行、生物学和基因研究为主题。在《时间帝国》(The Empire of Time,1978年)中,科学家发现了穿越不同时间世界的方法,人们在不同时空建立了殖民地。主人公杰瑞·皮尔斯的大脑高度发达,并可以通过编程进行改进,小说探讨了自由、自我意志和道德选择等问题。《时间帝国》成为基利安的“时间穿梭大战”(The Chronoplane Wars)系列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共和国的陷落》(The Fall of the Republic,1987年)和 《流氓皇帝》(Rogue Emperor,1988年)。

“时间穿梭大战”系列

莱斯利·加达拉(Leslie Gadallah,生于 1939年)写了太空歌剧三部曲,包括《猫爪》(Cat's Pawn,1987年)、《猫的棋局》(Cat's Gambit,1990年) 和《猫的游戏》(Cat's Game,2018年),描写的是猫科外星人面临着被虫科外星人灭绝的危险。她也在《幻想》(On Spec)和其他杂志上发表过短篇小说。詹姆斯·艾伦·加德纳(James Alan Gardner,生于1955年)在《幻想》(On Spec)、 《正方体三》(Tesseracts3)和一些美国科幻杂志上发表过小说,包括著名的短篇《松饼向全世界解释技术》(Muffin Explains Technology to the World at Large,1990年)。最多产的军事科幻作家是斯蒂芬·迈克尔·斯特林(Stephen Michael Stirling,生于1953年),他以S. M. 斯特林(S. M. Stirling )为名写作,代表作《穿越乔治亚州的机器》(Machine through Georgia,1988年)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

这个时期很有趣的一部科幻小说是罗纳德·怀特(Ronald Wright,生于1948年)的《科学罗曼史》(A Scientific Romance,1997年)。小说中,一位名为大卫·莱姆波特的考古学家兼博物馆员在1999年发现了一份H. G. 威尔斯写的文件,上面说《时间机器》是根据他的一个情人制造的一部机器写成的。在1899年,她把这部时间机器送到了一百年后的未来,所以大卫等着机器的到来,并用它穿越到五百年以后。他发现那时的英国已经没什么人居住了,只有原始的苏格兰聚集地保留着人类生活和文明。他努力发掘真相,查出这五百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灾难。和H. G. 威尔斯一样,怀特也是利用时间机器的意象来探讨人类的未来。主人公最后发现,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的过度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对生态不负责任的态度毁坏了人类后代生活的地球。

八九十年代,加拿大用法语写作最杰出的女性科幻作家伊丽莎白·沃纳伯格(lisabeth Vonarburg)1947年出生于法国,1973年移居魁北克。她阅读了大量法国和美国科幻小说,受到启发,开始自己的科幻创作。1978年,她开始在杂志《安魂曲》 (Requiem)上发表小说。《安魂曲》在1979年改名为《索拉里斯》(Solaris),同年沃纳伯格开始担任此杂志的编辑。她写过很多短篇小说,收录在《夜眼,夜眼》(L'oeil de la Nuit,Night Eye,1980年)和《杰纳斯》(Janus, 1984)等小说集中。她的首部长篇小说《寂静之城》(La Silence de la Cité,英文书名The Silence of the City)发表于1981年,另有作品“马兰德”(Maerlande)系列、“霸王龍”(Tyrana?,1994—1997年)系列、架空历史奇幻“记忆女王”(Reine de Mémoir,Queen of Memory,2005—2007年)系列,以及近年出版的《岩石与玫瑰》(Les Pierres et les Roses, 英文书名Rocks and Roses, 2018年)。其中,“马兰德”系列和“霸王龙”系列都是女性生态主义的代表作。从早期起,她的小说就关注女性主义、性别认同、环境污染、人口过剩和基因技术等问题。

另一位用法语写作的女性作家是埃斯特·罗雄(Esther Rochon,生于1948年)。她的著名长篇《壳》(Coquillage,英文书名The Shell,1986年)写的是居住在魁北克一个虚构岛屿上,可以变形并被视为怪物的甲壳生物和人一样有感性认识和感情,它的经历令人想起弗兰肯斯坦在人类社会遭受的敌意和排斥。小说涉及母性和生殖主题。

《使女的故事》封面

在加拿大乌托邦和反托邦小说甚至整个加拿大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生于1939年)的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1985年)。小说描写的是近未来的美国东北地区已经成为由神权统治的社会,由于环境恶化和基因损伤,只有少数女人有生育能力,她们沦为性奴,被称作使女。小说描写了强权之下普通人自由的缺失、对女性的压制和性盘剥,具有巨大的警示作用。小说被视为女性反乌托邦小说的经典之作,预言了如果当今社会两性关系失衡和对女性的压抑持续发展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2019年,她又发表了《使女的故事》的续集《证言》(The Testaments)。阿特伍德的创作力很旺盛,在21世纪也出版了很多长篇小说,比如获奖长篇《盲刺客》(The Blind Assassin,2000年)和“疯狂亚当”(MaddAddam Trilogy)三部曲,包括《羚羊与秧鸡》(Oryx and Crake,2003年)、《洪水之年》(The Year of the Flood,2009年)和《疯狂亚当》(MaddAddam,2013年)。这些系列小说是近未来的反乌托邦小说,涉及生物基因技术、商业公司对社会的操纵、后人类以及气候变化等主题。

莱昂纳·戈姆(Leona Gom,生于1946年)的《Y染色体》(The Y Chromosome,1990年)写的是由女性统治的大灾难后的未来社会。核弹和臭氧层的消失使男性很容易感染一种致命的疾病(类似现实社会中的艾滋病),无性繁殖技术的开发更使男人彻底沦为多余的人,由此引发了男人的暴动,描写了一个反向性别歧视的恶托邦社会。特蕾莎·普赖赖特(Teresa Plowright,生于1952年)的女性生态小说《一个隐形星球的梦想》 (Dreams of an Unseen Planet,1989年)则发生在一个叫盖亚的殖民星球上。殖民者是从被污染和核战毁灭的地球上逃出的人类,只有那些与盖亚星球有心灵契合的人才有生育能力。小说突出了如下一些议题:人类要与自然相通,而不是盘剥自然;性别认同;心灵感应能力和其他非语言沟通方式。

从以上对20世纪下半叶加拿大科幻的回顾可以看出,这半个世纪是加拿大科幻走向成熟的时期,体现在其与世界政治和经济局势以及科技发展的紧密相连、主题的多样性、创造力旺盛作家群的涌现,以及优秀的本土科幻作品在世界科幻领域逐渐发挥影响力。

【[责任编辑:竹 子】

① 比如各种反主流文化运动,从嬉皮到雅痞、庞克浪潮,以及非洲的反殖民运动等。

①除冷战结束外,还有两伊战争、美国里根总统时期建立的导弹防御系统、英国政府把修宪的权利从英国政府移交到加拿大联邦政府、美国和加拿大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① 包括《时间回旋》(Spin,2015年)、《时间轴》(Axis,2007年) 和《事件漩涡》(Vortex,2011年)。

猜你喜欢
科幻加拿大人类
PL-01:科幻飙车党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科学大众(2021年8期)2021-07-20 07:38:52
人类第一杀手
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奥秘(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
加拿大看病记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9
《打情骂俏》
海峡影艺(2013年3期)2013-12-04 0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