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动物进化论

2023-02-23 14:45:12古火拉兹红色皇后
科幻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负鼠鼹鼠体型

古火拉兹 红色皇后

磎鼠

中文常用名:磎鼠

中文正名:北极巨负鼠

学 名:Cryodelphis①

异名:鼷鼠、鼢鼠(和仓鼠亚科的一类动物同名)、冰鼠、隐鼠,猛犸鼠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负鼠目-负鼠科-巨负鼠属

磎鼠是一种低调却又有着一定知名度的奇异怪兽。它可能是中国古代唯一明确记载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大型哺乳动物。古籍中的磎鼠是一种几乎没有神话色彩的真实生物,从东方朔撰写的《神异经》开始,直到现在,它的神秘传说一直流传了千年。

除了外形似鼠,中国古代对磎鼠的记载与保存在冻土层里的猛犸象尸骸很接近。《神异经》出于汉代,中国人要了解极北苦寒之地的动物并不容易,有时两者的确可能被混淆。但磎鼠并非是子虚乌有的幻想或者对猛犸象尸骸的附会,“生活在冰层之下、重达千斤的巨鼠”的描写也特征鲜明、形象生动,且更新世的确有一种巨兽的特征与磎鼠的记载完全吻合,其近缘种也仍然存活于世。

磎鼠古名鼷鼠,但现在鼷鼠一般是指鼠科的一个属,为表区分,将巨型的“鼷鼠”改称“磎鼠”。

演化

磎鼠虽然名义上叫鼠,却并非啮齿类动物,而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有袋类哺乳动物,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种生活在寒带苔原地区的有袋类动物。磎鼠虽然巨大如山,但一旦拨开体型的迷雾,就会发现它们与北美负鼠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包括装死、照料幼兽等很多习性都非常相似。不过,磎鼠并非北美负鼠的“直系”亲属,而是像人类和黑猩猩一样具有平行的进化关系。它們的祖先最早都诞生在南美洲,大约在三百万年前随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进入北美洲。

负鼠

磎鼠是典型的遵从“伯格曼法则”(Bergmann's rule)演化特征动物。根据英国学者伯格曼在1847年提出的理论,当动物的体积和体重增加时,体表面积的比例会相对变小,从而有利于防止体热流失,因此同一恒温物种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个体会更大;几种不同的近缘物种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物种也会普遍更大。比如东北虎比其他温带的老虎体型更大,而北极熊、北极狼也同样比它们的温带近亲更大。但磎鼠能在北极冻土地带长到猛犸象的尺寸,仍然令所有动物学家震惊。

德国恐龙公园里的猛犸象雕像

形态特征

磎鼠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有袋动物,成熟雄性身长可达5.5米,肩高超过两米,体重可达两吨。全身覆盖着长毛,毛发分为两层,外层长而粗糙,垂及地面,内层纤细绵密,可以与最细的山羊绒相比,具有极好的隔热隔湿效果。颈背至肩部有鬣毛,长逾八十厘米。和北极熊等寒带陆生哺乳动物不同,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磎鼠的毛皮为深灰或黑褐色。磎鼠头部为浅灰色或白色,头骨长,嘴尖,鼻长而扁狭,可闭合。嗅觉极其灵敏,可以嗅到深雪掩埋的食物,并且能够通过水汽、温度和气压的变化预测天气。下门齿特别发达,向前突出口外,方便刮食苔原植物。磎鼠四肢粗壮发达,前后皆五趾,包括肉垫在内都覆盖着浓密的绒毛。趾皆有爪,其中前肢利爪可达三十厘米,尖铲形,适于掘土。

磎鼠的眼和耳都很小,隐藏在长毛之中。尾巴已经彻底退化消失。这些特征都符合美国鸟类学家艾伦对“伯格曼法则”的补充,即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为减少散热面积,其耳朵、尾巴等身体的突出部位要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动物更短,热带则相反。

生活习性

磎鼠营穴居生活,但它们并不是挖掘地下土穴,而是善于挖掘“雪洞”临时藏身。

磎鼠杂食性,主食是莎草科植物和极地矮柳,也吃其他苔原植物和地衣,包括一些动物尸体。由于体型巨大且食物营养偏少,磎鼠必须持续进食。冬天,磎鼠会用前爪扒去雪层,用凸出的长牙取食雪下的植物。它们偏爱在悬崖边或海岸山丘上觅食,在这些地方,风会吹去一部分雪。

由于无法储备足够的脂肪,成年磎鼠行动迟缓,且不能以冬眠的方式度过极地酷寒。在风雪猛烈、食物缺乏时,磎鼠会挖掘避风的雪洞,维持安静趴卧的姿态,不食不饮,直到天气好转。这时它们的新陈代谢能降低到平时的四分之一,体温降低5—6℃,这种与熊、臭鼬等动物越冬的类似现象称为蛰眠(torpor)。与真正的冬眠相比,它们的体温下降并不多,受到攻击时,还可以随时醒来。这种蛰眠的状态最多可以维持五天。

磎鼠毛发的隔热效果极好,即便直接暴露在风雪中进入蛰眠,短期内也不会冻伤。但对于体弱或年老的磎鼠而言,失去洞穴仍然是危险的,一旦遇到严酷的天气,它们只能被迫在“持续蛰眠直至冻死或饿死”和“冒险外出觅食”之间做出选择。蛰伏的时间过长,会导致组织冻伤坏死,苏醒的速度也会减缓,受到攻击的时候不易做出反应,在温度降低到可耐受温度以下时甚至会直接冻死。

磎鼠偏好稳定、干燥、寒冷的气候,不喜欢有降水、多变化的海洋性气候(虽然较为温暖)。低温很难对它造成危险,但气温忽高忽低的变化和冬季下雨时雪面上形成的冰,会严重阻碍磎鼠的取食和行动。

磎鼠主要的捕食者是狼,棕熊和北极熊也会捕杀磎鼠。被伤害的磎鼠主要是老弱个体。磎鼠幼崽具有和负鼠类似的“装死”技能:面对危害时它们会身体僵硬,张口吐舌,并从肛门排出散发强烈腐臭气味的黄绿色液体,来告诉猎食者自己已经腐坏。这种昏睡能达两小时。磎鼠成年后,这种能力会渐渐衰退,改用长牙戳刺捕猎者,或者直接用巨大的身形撞击和踩踏。磎鼠在苔原地区几乎没有天敌,但无法抵御更温暖地区的大型掠食动物。人类是磎鼠的另一个威胁,人类狩猎磎鼠主要是为了获得细腻的内层绒毛,以及可以制作成工艺品的光滑坚硬的鼠牙。

相对于其体型,磎鼠寿命较短,大约只有二十五年左右,不过这已经是有袋类动物中的高寿物种了。

繁殖

成年雄磎鼠会通过吼叫和撞击争夺配偶权,并尽量避免用长牙戳伤对方。尽管如此,这种争斗仍会造成重伤甚至死亡。

磎鼠和其他有袋类动物一样,妊娠期极短,哺乳期则很长。磎鼠一般在七到八月开始交配,孕期约三十天,八到九月即会分娩。每胎产仔八至十四只,初生的仔兽不到两厘米,非常脆弱,发育也很不完全,无视力,少毛,生下后会立即钻入母兽的育儿袋内。大约两个月后,幼兽开始长出完整的毛发并能在育儿袋内活动;三个月左右便可短暂离开育儿袋,但仍在母兽附近活动,遇到危险时则逃入育儿袋,直到一岁时断奶。此时,母兽也正好可以产下新的幼兽。由于断奶后的磎鼠体型较小,容易失温,它们常常会爬到母兽背上,躲在浓密的毛发中保暖,直到两岁时才会离开独立生活。所以成年雌磎鼠往往同时“抱着”和“背着”两胎幼儿。磎鼠和北美负鼠一样有十三个乳头,其中十二个围成一个圆形,还有一个在中间。

雌鼠四岁时开始繁殖。雄鼠体型和獠牙会持续生长到五至六岁,在体型和凶猛程度上都高于雌鼠,一般要到六岁才能繁殖。

社会行为

喜群居,每群约四至八头有亲缘关系的雌磎鼠以及它们的幼崽。雄兽平时组成松散的全雄群。发情期,壮年雄磎鼠会加入雌磎鼠的群体,成为一群雌鼠共同的“丈夫”,看护雌性磎鼠群,捍卫自己的交配权,同时为群体提供保护。这样的群居生活可以提高刨开积雪取食的效率。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刨雪,但进食植物有一定的等级次序。健康及地位高的磎鼠先进食,因此,即使在同一个地方取食,整個群体的营养状况也是不同的。少数特别虚弱的磎鼠,会脱离群体进入蛰眠,最终孤独死亡。

地理分布

适应苔原与极地气候,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北极圈边缘。中国东北地区亦有分布。

考古发现

对磎鼠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神异经》:

北方层冰万里,厚百丈。有磎鼠在冰下土中焉,形如鼠,食草木。肉重千斤,可以作脯,食之已热。其毛八尺,可以为褥,卧之却寒。其皮可以蒙鼓,闻千里。其毛可以来鼠,此毛①所在,鼠聚。

显然,这种生活在冰下土中的巨大“鼠类”就是北极巨负鼠。因为生活在冰寒极地,古人认为它们的肉天然带有“寒”的属性,因而可以“已热”,其毛则可以“却寒”。在洞穴中蛰眠的磎鼠则被视为居住在冰下。至于它们的毛皮可以吸引老鼠,则是对雌磎鼠会“抱”“背”幼崽的错误认识。

在《神异经》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磎鼠在中国人的视野中都是缺席的。这并不奇怪——磎鼠和猛犸象一样,在距今一万多年前就已经灭绝,《神异经》的记载已经是口耳相传的远古逸闻了。直到清康熙时,图理琛奉命出使土尔扈特,“磎鼠”这个词才再次出现。图理琛记录旅途见闻的《异域志》中写道:“北地最寒,有一种兽行地内,遇阳气即死。身大,重万斤,骨色甚白润,类象牙,质柔不甚伤损,每于河滨土内得之,俄罗斯获其骨,制碗、碟、梳、篦用之,肉性最寒,人食之可除烦热,梵名‘麻门槖,华名‘磎鼠。此地相去北海大洋一月程,时夏至,前后夜不甚暗,虽日落夜深,犹可博弈,不数刻,东方即曙而日出矣。”康熙皇帝对此也非常惊异,将其记录于自己的《几暇格物编》中。事实上,“麻门槖”即俄语mammut,意思是地下潜伏的东西,也就是今天广为人知的猛犸象(Mammuthus)。这里所谓的“磎鼠”,其实是冻土层里的猛犸遗骸。磎鼠虽然体大如象,但《神异经》明确记载“形如鼠”,显然并非“麻门槖”。图理琛并未见到完整实物,出现这种错误无可厚非。

近缘种  鼹鼠

今天的鼹鼠指的是真盲缺大目鼩形目鼹科动物,但根据历史典籍的描述,鼹鼠是巨负鼠属的唯一存活物种。就和生活在极地的披毛犀的孑遗是生活在东南亚的苏门答腊犀一样,磎鼠真正的孑遗生活在广西云南一带,是一种完全适应亚热带、热带环境的半水栖动物,体大如牛,和生活在寒冷地带的磎鼠相比稍小,再次体现了动物演化的“伯格曼法则”。

鼹鼠在中国历史上被长期记载。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中记载,云南晋宁县(今晋宁区)境内“出大鼠,状如牛,土人谓之鼹鼠。天时将灾,则从山出游畎亩,散落其毛悉成小鼠,尽耗五稼”,《太平广记》引五代杜光庭《录异记》也说:“鼹鼠首尾如鼠,色青黑,短足有指,形大。重千余斤。出零陵郡界,不知所来。民有灾及为恶者,鼠辄入其田中,振落毛衣,皆成小鼠,食其苗稼而去。或捕得鼹鼠者,治其皮,饰为带。颇能涩刍。为其三毛出于一孔,与常皮有异,人多宝之。”

鼹鼠

乌克兰出土的猛犸和披毛犀牙齿

相比《神异经》“其毛可以来鼠”的记载,“散落其毛悉成小鼠”“振落毛衣,皆成小鼠”虽然也属怪异,却与磎鼠的真实习性更为接近,这显然是因为“鼹鼠”仍然存世。而鼹鼠的这种习性和巨大的体型,也让它获得了“鼠母”的称号,如《异物志》记载:“鼠母,头脚似鼠,口锐,苍色,大如水牛而畏狗,见则主水灾。”

由于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又常常潜藏在水下,只有出现气候异常等天灾时,才会迁徙出栖息地而为人所知,因此古人说它们“不知所来”“见则主水灾”。尽管如此,由于能够见到活体,人们对鼹鼠的描述更为详细和统一。苏颂云:“鼹鼠出沧州及湖中,似牛而鼠首,黑足,大者千斤,多伏于水,又能堰水放沫,彼人食其肉。”北宋《广韵》也记载“鼹鼠似鼠,形大如牛,好偃河而饮水也”,反映了鼹鼠喜欢成群游泳的习性,并且能够通过掘土筑坝的方式在密林中制造小型“堰塞湖”,便于藏身水下。陶弘景的记载更为详细:“鼹鼠生诸山林中,有兽大如水牛,形似猪,灰赤色,下脚似象,胸前尾上皆白,有力而钝,亦名隐鼠。人取食之,肉亦似牛,多以作脯。乃云是鼠王,其精溺一滴落地辄成一鼠,灾年则多出也。”

動画片《犬夜叉》中的橱子鼠

类似老鼠的恶心外观、强大繁殖能力的传说、巨大如牛的体型、带来天灾的恐怖预兆……鼹鼠的每一个特征都能引发人们极大的恐惧,以至于竟然出现了“鼠王”“精溺一滴成一鼠”等神异恐怖的传说。这种传说影响深远,在动画片《犬夜叉》里,奈落手下的一个妖怪就是穿着衣服的巨鼠,它手持巨箱,可以放出潮水般的无数恶鼠,可能就受此影响。但其实鼹鼠更有理由恐惧人类,毕竟它们才是人类的食材。

释名

在汉字典籍中,鼷(磎)鼠和鼹鼠都是充满矛盾的怪异物种,在不同的记载中,它们竟然同是体型巨大和体型极小动物的名字。如“鼷鼠”既是负鼠科巨负鼠属“磎鼠”的名称,又被认为是最小的一种鼠。陈藏器说“鼷鼠极细,卒不可见,食人皮牛马等皮肤成疮,至死不觉”,可以说跟蚊子差不多了,所以魏文帝《与王朗书》中说“鼷鼠至微,犹毁郊牛”。同样的,鼹鼠在《玉篇》是“大鼠也”,却又在《正字通》中解释为“似鼠而小,无尾,黑色长鼻,一名鼢”。这种现象往往被认为是古人记载时的失误,也有人认为与中国人“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哲学观有关。极大与极小的物种往往同名,如鲵既是一种溪流中的小鱼,又指最大的两栖动物中国大鲵,同时也是雌鲸的名字。

啃咬面包的鼷鼠

但当我们认识到“鼷”“鼹”均是有袋类巨负鼠属的时候,我们便会知道,它们的确既是最小的“鼠”,也是最大的“鼠”。

鼷(磎)鼠的“鼷(磎)”字或许来源于“奚”,《说文解字》释为“大腹也”。磎鼠腹部长着育儿袋,似乎与此有关,但磎鼠的育儿袋并不大,更可能来源于“奚”的另一个意思:“隶役”。磎鼠背负着小磎鼠的样子,正似被奴役。

或许是因为极北寒冷之地的磎鼠很早就已灭绝,“鼷鼠”在后来的典籍中多指“甘口鼠”。“甘口鼠”是一些种类的鼩鼱。鼩鼱属于真盲缺目,外形似鼠却和老鼠、负鼠没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小臭鼩(Suncus etruscus)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作为巨负鼠的鼷鼠,往往被写作“磎鼠”,磎的意思是“山渎无所通者”,与“堰”意近,而鼹鼠之“鼹”,正来源于其“偃(堰)河而饮”的习性。鼷鼠与鼹鼠一灭绝一存活、一处北一处南,不但亲缘相近,连名字也有关联,真是充满奇趣。

前面提到,作为巨负鼠的鼷鼠和鼹鼠又被称为隐鼠,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生活在冰层或密林之中,人不知其所出而称为“隐”,也有可能是因为人们将其与另一类被称为“鼹鼠”的真盲缺大目鼹科动物搞混了。鼹鼠因能够“偃行地中,壅土成坌”而得名,比起巨负鼠鼹鼠,身材细小、可以隐身地下的鼹鼠才是真正的“隐鼠”。从古至今,人类对神奇动物的认识过程,可能比动物本身更神奇。

【责任编辑:竹子】

① cryo(冷的)和delphis(负鼠常见后缀)组合而成。本名由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先生拟定,特此致谢。

① 有些版本或者引文中,“毛”写作“尾”,这是字形相近而导致的讹误,尾、毛之讹也很常见。

猜你喜欢
负鼠鼹鼠体型
体型增大,同样灵巧
车主之友(2022年5期)2022-11-23 07:23:28
鼹鼠的家
卖苹果比赛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体型特别的勇士
幽默大师(2019年10期)2019-10-17 02:09:12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30
北美负鼠马戏团
快跑!小负鼠
兔子、负鼠和秘密
小鼹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