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关键路径

2023-02-23 23:59李越恒
关键词:产教双创精准

李越恒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0)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科技进步速度加快对传统教育模式、传统创新转化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应对这一挑战而制定的教育战略。高职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和产业需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云、物、大、智”新行业、新业态、新职业层出的时代,高职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专业教育质量、学生创新能力、就业与就业质量等问题。产教融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国家政策相继出台,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完善产教对接、双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教师的产业服务能力,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实现精准育人。

一、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在“产教对接、精准育人”视域下的逻辑起点

产教融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既是职业教育凸显类型特色的本质要求,又是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在“产教对接、精准育人”视域下实施双创教育,首先需要理解其逻辑起点,明确其历史演进、本质属性和价值体现。

(一)“产教对接、精准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历史演进

我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层次和内涵,创新创业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特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萌芽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期间,我国的教育工作基本停滞,产教结合也被耽搁。“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事业于1978年开始逐步恢复,为了给在此期间耽误了学校教育的适龄劳动者补上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短板,政府通过立法明确了职业教育中教学与生产是不可分割的,要秉承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1985年至1991年间,随着《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相继出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涵不断得以深化和丰富。1996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规定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首部法律,标志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从政策倡导正式进入法律规范。随后,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纵深发展。中国创新创业教育以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在全党全社会进行“艰苦创业”教育的重大任务作为历史发端,体现了鲜明的“大创业观”和“大创业教育观”。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同期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标志着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实施。2010年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是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纲领性文件。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在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确立为国家长期政策导向。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和创业人才的需求。如今,职业教育已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产教融合也经过初创、停滞、恢复、探索等阶段,发展至新时代的深化创新期。在这一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二)“产教对接、精准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本质属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产教融合逻辑下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性。职业教育起源于传统学徒制,重要职责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技能,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发展条件。职业教育与职业世界紧密相连,创新创业教育的天然价值属性就是职业本位价值,其价值取向需在职业岗位和职业情境中得以体现。这种教育不是海量信息的简单叠加,也不是某种类型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创业精神,赋予个体自由创造的权利。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实践性是高职院校在产业逻辑下开展双创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属性。二是社会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嵌套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既受教育逻辑的约束,又深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双创教育鼓励产业界和教育界的深度合作。这种合作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行业企业的运营模式、生产管理模式以及市场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知识技能、技术服务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基于产教对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出于职业教育社会本位价值的外在推动。三是时代性。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现在已转换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协同驱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与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1],精准服务于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时代属性。

(三)“产教对接、精准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价值体现

校企合作、产教对接既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又是职业教育最为突出的办学优势。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实践过程,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一方面,在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分工日益复杂化、精细化的背景下,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对接产业需求、精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人力资源协同优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产教对接是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四链”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的逻辑起点。通过校企联动共育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对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脱节问题、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具有时代价值。

二、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在“产教对接、精准育人”视域下的现实困境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创新创业教育涉及高校、企业、创新机构和政府等多个主体,不同主体利益目标存在差异,“共同利益”机制的完善与否以及来自不同主体的行为选择策略直接影响着合作效率,甚至影响到合作的成败。尽管产教融合是国家实施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安排的重大举措,将“产教融合”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共同认识,但在现实中仍暴露出各种问题,存在着各种阻力和困难。

(一)课程体系滞后于产业需求

目前,我国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于2022年9月发布了《职业教育人才(专科)求职意向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职应届毕业生在就业中最凸显的问题是学生的岗位选择方向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高职毕业生尤其是非专业技能类专科生将岗位目标主要定位于市场推广、新媒体、行政等专业限制较少、门槛较低的岗位上。但近年来,企业受智能化、数字化趋势影响,都在往“高科技属性”积极靠拢,其提供的岗位中,数据类、算法类、产品类等成为新增主需,远大于市场推广类、生产类岗位需求。此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和师资等要素配置上存在不足,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与产业发展脱钩。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碎片化、开发主体单一、课程内容滞后于产业实际需求、评价手段趋同等,导致毕业生在职业发展初期面临技能与市场不匹配等问题,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难以顺利融入职场。

(二)实践教学滞后于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对学生实现知识应用、提升技术技能和提高素质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二次理解和应用延伸,是双创教育的核心环节。企业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然而学校与行业企业“合而不深”“校热企冷”的问题,一直以来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瓶颈。因受地域、空间、产业及学校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与行业企业真实有效的合作有限,产业界专业人士真正参与到教育过程中的不多,学生获得的对行业深入了解、洞察的实践机会十分有限,难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催生其创新潜力。大多数学生的创新创业大多停留在书面和理论上,即使有的进入孵化阶段,也难以市场化。缺乏学生实践与真实体验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三)精准育人不足

行业、企业、专业不同,对创新创业的要求和标准也会不同。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往往是采取大班制教学的方式,不分专业不分方向,更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兴趣爱好进行精准分类,忽视了受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动力。部分高校尚未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本质要求,仅将其理解为创新创业项目、专业竞赛或创业大赛获奖等,或者将双创教育简单地等同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的“职前培训”,未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去研究其教育规律、方式方法,精准育人机制尚未形成。这种笼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难以获得与产业对接的信息与指导,使其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与知识阶段,显然无法满足受教育者创新创业发展的个性化需要,不利于学生就业创业。

(四)师资水平不高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是教师。教师既是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者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传播者。只有当教师理解了创新创业的内涵和规律,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方能制定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大多由学生辅导员和公共教研室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大多没有创业经历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倾向于理论说教而不是实践指导,加上学科背景单一,其更难以跨学科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三、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在“产教对接、精准育人”视域下的关键路径

(一)专创融合,深度交互,重塑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双创教育的课程建设并非单一、线性的,需要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与评价等要素着手构建有机协调、整合有序的课程体系[2-3]。

首先,明确双创教育课程目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双创课程中的具体化即为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课程的开发设计、内容安排以及实施策略发挥着统领和导向作用。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双创教育不是单纯狭隘的就业或创设企业的教育,更不是泛化的学术通识教育,而是一种兼具综合性和开放性的人才培养范式,其课程目标的根本指向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使命。要基于产教对接、精准育人的需要,科学构建围绕双创人才核心素质结构的“知识-能力-素质”课程目标的三维图式。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价值,是能力训练和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无法脱离知识存在,需建立在创新创业关键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因此,双创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须实现从“广而泛”的知识传授到“专而精”的知识引导的逻辑转换,将对双创教育关键知识的发现、理解和应用作为基本内核。二是以能力为中心。双创教育重在通过知识联系实践,训练和培养学生在问题探究、产品研发、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因此,双创教育的课程目标要由过去单一的知识习得转为基于知识引导的综合能力培养。三是以素质为归宿。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价值归属。因此,其课程目标要注重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精神、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意志力等素质的养成,由内而外地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第二,优化双创教育课程结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涉及多学科,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心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一种宽口径和厚基础的教育。因此,在课程建设中需加强课程的模块化、系统化和集群化。一方面要横向拓展课程的类型和数量,构建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线上课与线下课、通识课与专业课等多元并行的课程模块,再与校企合作项目、创新创业竞赛、讲座等进行模块化和系统化整合,形成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类课程、实践类课程、项目类课程、国际化课程、专题研讨、技术类课程等各类课程并重的结构化体系,并根据学科和专业属性协调和平衡之间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要根据产业逻辑纵向延伸课程的内涵,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元素,在人才培养的全学制和全过程中,循序渐进、有层次地实施双创教育。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主要开设基础性双创课程,重在开启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对大学二年级学生主要开设应用性和实践性双创课程,着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则以拓展类、孵化类和专项类课程为主,着力于实现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与能力转化。

第三,更新双创教育课程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从根本目的上看是一种人格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教育,其核心则是一种能力教育,从实践上看其又兼具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特性。因此,双创教育课程内容不能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而应将知识转化、实践应用和能力发展作为共同的中心任务。学校应从产业需求、市场发展和行业趋势着手,丰富和设定双创教育课程内容,通过融入新的教学元素和理念,加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融合,融通识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思想性于一体。也可基于方法应用、田野调查、专题探究等视角,形成兼纳知识学习、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涵盖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课程内容体系。要基于产教融合更新双创教育课程内容,走出以往双创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通识,轻专业”等误区,实现创新创业知识的有效转化、应用和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和素质。

第四,改革双创教育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质量监控和激励导向的作用,双创教育的课程评价重点不在对教学效果作出终结性评价和分级,而是科学融通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体验和学习成果,检测课程目标、过程和结果,在课程维度上为双创教育质量提供事实依据和价值性判断,从而进一步改革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因此,评价应注重市场导向,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而非单纯的知识记忆。应采用项目成果展示、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思维、创业意志等是否得到激发。要将静态当下评价与动态发展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物质效益创造评价与道德品质提升评价进行有效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学校、教师、学生、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4]。

(二)精准对接,分类施教,优化双创教育教学模式

在双创教育中,要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本质要求,通过搭建产教精准对接平台,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了解职场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双创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时效性。

首先,要突出教育教学中的产业需求导向。学校与企业共同搭建产教合作研究中心,共同开展实践实训和技术转移等活动,共同开发课程。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授课,形成“双主体、双课堂、双课程、双教师”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精准对接。根据企业的真实项目设计课堂,无缝导入企业的设计、生产、技术创新要求等产业元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培养,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职业竞争力。让企业选派能工巧匠、技术专家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人才培养环节中通过岗位训练、名师授课、专家讲学、现场改进等方式,扎实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在实践教学中要实现“四个对接”:培养标准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培养过程精准对接岗位标准、培养重点精准对接能力提升、培养模式精准对接职业发展。

其次,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特点,因材施教,精准实施教学和进行培养。学校通过定期的职业规划辅导、心理咨询和专业导师制度,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明确个人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研究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注重养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实现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要通过多维度评估和辅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和优势;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开展个性化双创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和年级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现状,精准保障学生在双创课程学习中的个性自由和持续深化。此外,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其兴趣和潜力提供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机会,通过精准育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

再者,加快双创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信息技术赋能双创教育,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虚拟实训室、网络技术平台等,学校和企业可以共享资源、信息和最新的产业动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丰富双创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创建更具针对性、更直观、更真实、更易解读的教育情境。要以真实的双创产品、项目和案例为依托,模拟从开发设计、孵化发展到市场运作的整个过程,实现双创教育方法类、应用类课程与项目实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课程的内在衔接,进一步丰富双创教育成果。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运用QQ、抖音、微信、微博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双创教育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分析、聚类、概念描述、趋势与行为预测等功能,精准获取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特质相关信息,有的放矢地推送教育内容。这样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效果,创造网络环境下双创教育的“自觉自为”的话语场景。

(三)能力本位,多元协同,构建双创教育生态体系

双创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尤其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其更加注重通过知识联系实践,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践逻辑为取向的双创教育需构建基本能力本位的生态体系。

首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地位。学生是双创教育的主体,一方面他们是学习主体,有被动学习的属性,接受基础理论知识和经验技能的传授;另一方面,他们是知识主体,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具有建构属性。双创教育需打破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发展性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质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根据既定的创新创业内容,采取情境模拟教学、项目导向教学、合作探究学习、问题导向教学、实践互动教学等方式,构建新型的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教”“学”“做”协同交互运作,由静态教学转化为动态教学。学生在创新创业行动方式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参与和实践,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现有知识结构,形成新的行动方式,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构建双创教育共同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就创新创业的问题和项目的发生逻辑、方法应用与结果论证等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发现者、创造者,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潜能的培育中,师生形成合力。

其次,强化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保障作用。师资水平是影响双创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百森商学院教学总监Heidi M.Neck指出,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关注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师行为三个问题[5]。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聆听、观察、辩论和实验等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在双创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发挥帮助的作用。教师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创新实践,帮助学生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可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多元化打造“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立产业导师制,聘请产业界专家、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双创教师或学生导师,让他们提供行业见解和指导。鼓励教师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如创办自己的公司、参与创业项目等,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二是专业化提升教师队伍双创教育胜任力,通过提供专业培训,使教师专业知识能与最新的产业趋势、技术和需求保持同步;建设和拓展实践基地与平台,让教师积极参与产业合作项目,与企业专业人员合作,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三是持续提高教师服务产业的能力。组织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调研,让其为企业提供技术转化和研发服务,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其产业洞察力,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其共享双创教育的经验和资源。

第三,激发企业作为共同体的自觉能动性。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化,企业在双创教育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但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创业主体的教育能动性,还需进一步健全动力机制。学校应积极寻求与企业在双创教育过程中的理念共识和利益共识,构建起双方共同参与的内外部动力激励机制,形成两者间的最大行动公约数。学校要优化校企联动机制。在双创教育中,企业比学校更具生产性和灵活性,能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资源支持,学校则比企业更具育人性和系统性,可以提供更加充分的人力保障。优化育人主体和创新创业主体的联动机制是双创教育机制创新的内在要求。另外,政府需加大精细化制度供给。政府在推动企业参与双创教育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各级各地政府应勇于突破现有的政策惯性和路径依赖,充分考虑企业在与学校协同合作中的合理诉求,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或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获得合理收益。为企业提供更系统、更具地方特色和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不仅可以有效激发企业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也能保障企业、学校、学生的合法利益。企业要主动发挥职业教育主体作用。企业应把握好政策与制度红利,用好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话语权,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共建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园、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开放共享实习实训设备,参与教师培养和教材编写等方式与高职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作为职业教育主体之一,企业要积极响应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探索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岗位标准,完善人才培养的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标准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要通过现场观摩、讲故事、树榜样等方式,深度参与学生的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

第四,优化以流程再造为动能的组织架构。双创教育是一个动态的价值实现与实践的过程,除了实施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还需要配套的组织架构和实施环境。相比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传统功能,双创教育融合了教学、实践、管理和研究等多重功能[6],参与者多,结构复杂,传统的科层制结构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难以满足双创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要通过组织流程再造,基于在线开源的互联网思维建立“去中心化、扁平化、开放式”的平台型组织,将组织逻辑从科层制结构下的“以教定学”转变为“创造-引导-生成”,形成“人人皆为创新者”的精神内核。平台型组织因更具开放性和柔性,可以使资源无障碍进入,让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者彼此之间形成伙伴关系,实现更高效的信息沟通、分享,使双创教育过程中相关人员、知识、信息处于互联互通的状态。这样双创教育会呈现网络化、分布式、链接式状态,人人都可以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与协调者,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其责任与担当意识。这样也更有利于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建立起共创共享、动态化的生态系统。

作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应做好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双创教育改革,厘清“产教对接、精准育人”视域下双创教育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以强化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制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路径,构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有效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产教双创精准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精准的打铁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