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探索

2023-02-23 23:59彭希林
关键词:三进特色时代

彭希林, 李 洁

(邵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如何更好地让这一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下简称“三进”工作),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迫切问题[1]。随着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在探索顺应时代的新途径、新手段。笔者以互联网为视角,客观地分析了以互联网为载体推进“三进”工作的利弊,从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协同机制、增强内在驱动力、建立监督管理体制四个方面探索互联网视域下推动“三进”工作的新路径。

一、探索互联网视域下推动“三进”工作的意义

(一)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的迫切要求

意识形态问题关乎国家的旗帜、道路和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关乎国家未来的长治久安。近年来,西方不断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抛出“社会主义失败论”“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趋同论”“中国威胁论”等谬论,企图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们进行渗透和破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塑型阶段的大学生极易受到这些谬论的影响。在高校这块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以加强理论武装为目的、以互联网为载体,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能有效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保卫战有积极作用[1]。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党在新时代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形成大学生对党和国家高度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理论基石。互联网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暴增,传统讲授教育模式受到极大挑战,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索迫在眉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互联网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常用场所,利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推动“三进”工作,必然更具有实效性,更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崭新途径。

(三)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32亿。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互联网贯穿其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互联网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将大学生带入了一个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巨网中,使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受到巨大的挑战。要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领和指导作用,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坚定其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引导其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融入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中。

二、互联网环境下推动“三进”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互联网环境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本身的灵活性、方便性、广泛性等特点,增强其实效性。但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呈现爆炸式的状态。由于相应的监管措施还不够完善,海量信息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导致互联网秩序的管理危机[2]。要有效推进“三进”工作,还必须正确认识这些挑战。

(一)互联网环境下推动“三进”工作的机遇

1.有利于丰富推进“三进”工作的手段

利用传统思政教学手段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主要以书本和课堂为载体。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易使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产生抵触、逆反情绪,从而影响“三进”工作的实效性。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三进”工作能够零距离和无死角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等手段与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和引导,可以利用网络无限地扩大课堂,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从而更有效地推进“三进”工作。

2.有利于充实“三进”工作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推进“三进”工作时,受教学时间和设施的限制,通过传统思政教育手段并不能将所有的教育内容展现给学生。例如,一般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视频播放时间过长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实效。互联网能够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视频观看,在充分保证上课时间的同时,更高效地推进“三进”工作[3]。同时,互联网上有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实现提供内动力。

3.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单方面灌输为主,相对刻板和单一的方式无法与时俱进地跟上互联网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步伐。这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式被引进课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教学内容同海量的网络信息进行对接,可以利用各种课堂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全方位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还能与教师实时互动。课下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随时随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动态。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下多样化的手段,不仅可以增强“三进”工作的实效性,还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推动“三进”工作的挑战

1.互联网环境下无障碍传播的不良信息阻碍“三进”工作的开展

互联网环境下,微博、抖音、快手等各种自媒体飞速发展,其本身具有的信息传播自由化和传播群体平等化等特点使整个社会人人都有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机会。当前监管措施不够完备,导致色情、暴力、谣言等不良信息充斥在整个互联网环境中。如,有不法分子故意宣扬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普世价值等资产阶级理念,对我党和政府的政策、制度进行攻击[4],或通过抹黑英雄烈士来扭曲我国人民的价值观,或通过恶意歪曲事实来破坏我国的团结稳定局面等。“三进”工作旨在用科学理论武装新时代的大学生,这种信息无障碍传播的复杂互联网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易使学生对科学理论产生怀疑,从而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三进”工作的推进。

2.互联网环境下教师权威性的动摇影响“三进”工作的实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主要是依靠教师,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学生可以自由地通过各种途径从互联网上获取海量信息,教育者很难对这些信息进行完全的把控和引导,加上学生对这些信息又缺乏辨别和抵抗力,极易引发学生思想的不健康发展。教师引导的权威性一旦被动摇,思政教育就会受到极大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

3.学生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不利于深入推进“三进”工作

互联网以其自身的便捷性为推动“三进”工作带来了便利,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利用丰富的形式进行新理论的学习。但同时,这也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度依赖。过度依赖互联网会逐渐减少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次数,互联网上毫无障碍的信息获取会弱化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互联网丰富的表现形式会降低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些问题给“三进”工作的深入推进带来了挑战。

三、互联网环境下推动“三进”工作的新路径

互联网环境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创新“三进”工作路径,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良性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转变思政教育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环境下推动“三进”工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满灌”式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师必须进行更新观念,认清互联网发展趋势,树立互联网思维。教师要在具备深厚思政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全方位推动“三进”工作。同时,高校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时俱进地在教师中宣传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意义,并通过各种形式向教师普及互联网技术相关知识。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起教师的互联网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三进”工作中的作用。

(二)以互联网为纽带建立“三进”工作协同机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推进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协同合作。要以互联网为基础,搭建平台,构建一个集行政机关、学校、社会、家庭等于一体的多层级教育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效应。以协同平台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和学校要权责明确、制定标准、统一规范,充分利用平台进行合作研究、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和集体备课。学校、社会、家庭要打造全方位、系统化的包含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强化、反馈等在内的完整体系,管理部门、执行部门等要建立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协同机制,一起推动“三进”工作落在实处。

(三)以互联网为基础增强“三进”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互联网为基础,运用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使党的创新理论由枯燥变生动、由生涩变易懂,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在高校深入推进“三进”工作的过程中增强其内在驱动力。第一,采取情境式教学法,教师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可以组织学生以相关内容为基础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融入其中,在仿真情境中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平台,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主题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慕课、微课等资源网课自主学习,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和深入的讨论,课后可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第三,采取延伸课堂的方法,依托互联网打造QQ课堂、微信课堂、微博课堂、抖音课堂等,鼓励学生用微电影、小视频等易于接受的形式来阐述或表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以互联网为载体构建“三进”工作监督管理机制

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逐渐趋向多元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三进”工作的推动作用,学校需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机制。第一,构建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要以思政教育主体为中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集结多方力量,实行专业化人员监管,适时进行调控分析与引导,净化高校思政教育的环境与风气,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第二,完善应急处置系统。要建立完善应急处置系统,在问题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关键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处理问题的主动权,引导舆论朝向正确方向发展。第三,完善课程设置。要通过开设相关主题课程,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甄别信息的能力,杜绝各种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

四、结语

在新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时代发展的浪潮,我们要不断创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路径,以互联网为媒介构建高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三进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棋乐
藏垢纳污
中医的特色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