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缘起、意义及路径

2023-02-23 21:57:24刘建成詹域威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精神大学生

刘建成 周 奎 詹域威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益阳413000;长江大学 湖北 荆州 434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深入探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生成理路、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缘起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归依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基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繁衍进步的基本形态,是人类社会进入自由王国的必然路径。马克思主义阐述了劳动对于物质世界变迁、商品价值源泉、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劳动价值、劳动形式、劳动教育思想,是塑造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理论基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高校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和立德树人实践相融合,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塑造大学生劳动精神。

(二)专业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在引擎

专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与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高度契合。高校通过专业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理论阐述和技能传授,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培育专业情怀、塑造劳动精神。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根据专业发展制定人培方案,必然要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促进学科、专业、课程融合,致力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在教学形式上,坚持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深挖专业课程中的劳育元素,在专业教育中落实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升华专业教育,促进学科、专业、劳育深度融合。引领大学生在专业教育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增强职业精神。高校要坚持“以学促劳”和“以劳促学”相结合,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理实结合,突破纸上谈兵拘囿,在具体环境中创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大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做,真正实现在专业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锤炼了以勤劳勇敢为内核的品质,形成了以勤奋刻苦为标识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辛勤劳作的阐述更是多有论及,如《左传》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充分说明俭是道德要求,侈是万恶之首。荀子在《天论》中强调“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流露出对辛勤劳作和勤俭节约高度认同。白居易的《观刈麦》、崔道融的《田上》等诗歌均描绘了劳动人民创造生活的场景,蕴含尊重劳动者,确保劳动者社会地位的思想。雍裕之通过《农家望晴》中的“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深深表达对劳动者的崇敬之情。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热爱劳动、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亿万中华儿女也正是秉持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创造璀璨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重要的文化内核。新时代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面临严重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高校要秉持勇敢、睿智、激情,以坚定、执着、信念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

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人间万事出艰辛,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越是美好憧憬越需付出艰辛劳动,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健康人格即人格的正常和谐发展,塑造健康人格需要把握人的心智、意志、品质、情绪、思维等多个方面。“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深受新媒体舆论影响,有的大学生出现价值取向错位、政治立场弱化、精神动力不足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既要基于个人身心全方位广度,又要基于个人个性的深度,使其各方面潜能都得以发展,但不是所有品格均质发展”。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多重维度,必须坚持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统一、坚持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统一,使大学生在系统教育中分析现状、寻找差距、弥补缺陷,对自我进行全面审视。科学系统的专业教育可以拓宽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但是单纯的专业教育难以树立大学生科学的劳动观念、不能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劳动教育不是简单“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不是单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价值塑造”和“精神培育”。

首先,增强大学生的心智。社会实践是有效的劳动教育形式,通过社会实践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身优势和劣势,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社会阅历、增强个人心智。其次,坚定大学生的意志。大学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劳动教育,使其多体验一点摔打、经受一些磨砺,能锤炼良好的心理素质,锻造顽强的意志,永葆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最后,锤炼大学生的品质。通过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开展民族品质、时代成就、基本国情等教育,使其客观认识现状、坦然对待历史、清醒面对未来。鼓励大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焕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释放大学生创造潜能,鞭策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励大学生不断追求卓越,成为有扎实学识、精湛技能、高尚品德、饱满精神的优秀人才。

(二)有助于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既要实现共同富裕,又要提升人民的劳动素质,更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但国际竞争态势异常严峻,要顺利实现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人才素质。“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新时代高校而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时代新人,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错误的价值取向在一定范围出现。这需对大学生及时开展价值观教育,而劳动教育中蕴含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精神激励,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精神、“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职业态度、“自强不息、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等,都能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鞭策大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以劳树人、以劳育才,最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出彩人生

步入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出彩人生的机遇空前巨大。“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劳动教育能补大学生精神之“钙”、铸大学生创新之“魂”、筑大学生成长之“基”。

首先,补足大学生精神之“钙”。“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科学理想,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通过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伟大祖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认识,使大学生深刻领悟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切实感受劳动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坚定劳动改变命运、劳动成就梦想的信念。

其次,铸就大学生创新之“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大学生实现精彩人生的关键。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实践,实践是创新的源泉。通过劳动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课内和课外融合,鼓励大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探究原因、寻找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铸就大学生创新之“魂”。

再次,筑牢大学生成长之“基”。坚韧品格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劳动,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劳动教育中坚持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坚韧品格,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为实现出彩人生夯实基础。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高校要夯实课程阵地、筑牢实践平台、优化育人氛围,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

(一)夯实课程阵地: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育人主阵地,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关键,高校要构建“理论教学+技能培训+实践体验”的“三位一体”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筑牢理论教学一课堂。要切实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确保理论教学课时不少于标准学时。通过理论教学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使大学生熟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系统讲授与劳动相关的多门学科知识,如劳动法律、劳动经济、劳动社保、职业卫生等,加强大学生对相关劳动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劳动创造幸福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巩固技能培训二课堂。高校要加强技能培训第二课堂建设,如举办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邀请劳模工匠进校园,开设业界精英讲坛;举办劳动促成长、灵魂风暴等一系列专业技能提升活动。高校通过第二课堂及时向大学生诠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培育大学生适应新时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劳动素养。

3.拓展实践体验三课堂。高校要大力拓展大学生实践新场域,构建极具专业特色的实践体验新课堂。大学生要深入实践课堂,开展扶弱助残、交通维护、专业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大学生社会体验感,培育大学生热衷劳动的真情、勇于创新的激情和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二)搭建实践平台:建立“多维融合”的实践机制

劳动教育应“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实现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高校不仅要夯实课程阵地,而且要筑牢实践载体,构建独具特色的劳育实践机制。

1.促进校校联合,实现资源共享。高校之间、高校与教育集团之间要加强联通互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高校要加强与周边高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共享专业教室、虚拟仿真室等。如医学类专业可以共建共享实验室、师范类专业可以联手共建资源库。高校要加强与教育集团的互助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基地,组织学生走进产教融合基地。大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能够熟悉行业特性,消解职业恐慌,规划职业生涯。

2.加强校地共建,实现联通互动。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社区联通互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高校组织大学生走进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大学生实践表现给予适当报酬,以表示对大学生辛勤劳动的认可。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劳动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劳动体会,锤炼坚韧劳动品质,塑造积极劳动精神。

3.筑牢网络载体,激发教育魅力。高校要紧扣网络载体,发挥网络优势,举办各种网络创业大赛,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未来杯”大学生网络创意创业大赛等。通过举办各种网络创业竞赛,提升大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大学生创造潜能,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大学生劳动精神。

(三)优化育人氛围:打造“一体三翼”的文化体系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大众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劳动教育的贯彻落实。高校要创优环境,营造优良氛围,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1.创设适宜物质环境。优良的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成长具有美化、导向、约束、激励等功效,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坚韧的劳动品质和塑造大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建筑物、橱窗、板报等物质载体优势,构建适宜劳动教育环境,彰显浓厚劳动育人气息,成为塑造人、规范人、激励人、改造人、熏陶人的重要场域。如打造“启慧”楼栋、悬挂“开智”匾牌、设计“传情”地标等,使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奇石雕塑、楼宇建筑、横幅匾牌都饱含劳育元素,绽放育人风采,激励大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鞭策大学生敢于担当、勇于创新。

2.营造优良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育人灵魂,能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穿透。高校通过举办异彩纷呈、蓬勃向上的劳动活动,营造大学生心有所依、目有所染的劳动教育优良氛围,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品牌,产生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效果。高校要聘请各级劳模担任大学生专业导师,使其成为学生成长引路人;邀请业界精英来校开展职业讲座,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营造浓厚的劳动文化氛围。大学生在浓厚劳动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领略职业精英风采,聆听劳模成功经验,汲取榜样力量,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展现青春风采。

3.加强劳育宣传力度。为优化劳动教育校园氛围,增强社会大众对劳动教育的认同,高校既要创设适宜物质环境、营造优良文化氛围,也要加强劳育宣传力度。首先,把准宣传导向。“要加强改进创新,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要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创新劳动文化宣传路径,提升劳动教育宣传效力,弘扬新风尚、传递正能量,形成“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主旋律,激励大学生投身伟大实践。其次,树立宣传典型。劳模是民族精英、人民楷模,是我国工人阶级中的闪光群体。加强劳模精神宣传,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路径。高校通过打造“劳模讲坛”、开设“工匠课堂”等,营造劳模就在身边的气氛,成为鞭策大学生追求卓越、勤奋刻苦的精神动力。同时,高校要选树优秀大学生典范,使其在校园产生“同辈效应”的影响,营造见德思齐的优良氛围,使大学生切实感受“铁杵成针”的真谛,体会“天道酬勤”的幸福,从而增强劳动热忱,形成劳动自觉,塑造劳动精神。

四、结语

劳动教育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立足现状,展望未来,在继承中超越,在实践中转化。通过夯实课程阵地、搭建实践平台、营造育人氛围等,不断运用劳动教育新方法,开辟劳动教育新路径,构建劳动教育新格局,努力锤炼大学生热衷劳动的宝贵品质,积极培育崇尚劳动的伟大精神,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育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劳动精神大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