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凤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并明确提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1]的具体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加快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也是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应主动适应当前技术发展潮流,敏锐感知数字时代思政课教学生态的新变化,理性认识数字时代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密切关注数字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发展的新态势,重新审视数字技术条件下思政课教学的组织形态、师生关系和评价维度等,积极防范化解数字时代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风险和新矛盾。 通过构建更加科学的思政课堂,有效破解数字技术去中心化取向与思政课教学统一性要求的矛盾、数字技术工具属性与思政课教学价值理性的矛盾、数字技术碎片化传播特点与学生系统化学习需求的矛盾等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 为了把数字技术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本研究在分析数字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态势、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进路。
当前,以大数据、智能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智慧教学平台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 数字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延展了思政课教学时空,重构了思政课教学场域,变革了思政课教学范式,重塑了思政课教学生态,使高校思政课教学从总体上进入了现代化转型的新的发展阶段。 但与此同时也给思政课堂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不同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利的较量和竞争更加激烈,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导、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数字技术的融入使高校思政课教学由单线程、平面式、封闭式向多线程、立体式、开放式转换,传统思政课教学中师生单向平面型连接被立体式、交互式的数字课堂架构取代。 学生从旁观者、接受者向参与者、探究者转化,从以往更多是被动接受状态转为自发参与、主动探求状态。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手段、组织模式、交互方式和评价工具等均发生数字化转变,新的思政课教学生态正在形成。
1.1.1 数字技术的融入重构了思政课教学场域
数字技术的融入突破了传统实体思政课堂的时空限制,为构建全时段、全地域、全员参与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形成了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思政课教学新生态。 通过数字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教学资源投放、布置及批改作业、解答学生困惑等教学工作;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知识掌握情况“自助式”“点单式”学习,在学习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选择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在数字空间中,师生都可以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在数字世界里相互倾听、平等对话、协同共融。 师师、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互更加方便快捷,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学信息的互换互通、教学手段的互融互促、教学效果的互评互议得以顺畅进行,富有时代特色和情感温度的思政教学课堂在师师、师生、生生交互过程中动态生成。 数字技术为学生充分参与思政课堂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改变了传统思政课堂师生间单向度的信息流通关系,打破了师生间泾渭分明的绝对化身份界限和相互割裂的层级化身份位置关系。 数字技术的融入使思政课教学的感知空间、教学惯习、交互形式等均发生数字化转变,大大增强了思政课堂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构建出全员参与、民主平等、开放包容的立体化和复合式的思政课教学新场域。
1.1.2 数字技术的融入变革了思政课教学范式
“新技术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3]数字技术的进步打开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新的实践空间,极大地改造了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形态,变革了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推动了包括思政课叙事方式、组织形式、互动模式、评价体系等各方面在内的整个思政课教学范式的革新。 传统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总体上处于支配地位,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定、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等方方面面决定和把控着整个教学活动全过程。学生总体上处于遵从地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被动配合多,自主参与少。“新范式强调师生共同建构教学过程”[4],传统的师生单向平面型连接被立体式、交互式的数字课堂架构取代。 开放性数字化教学生态拉近了师生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使师生的交往模式和互动关系得到了优化升级。 教学范式“从知识传递型教学转向知识建构型教学”[5]学生从以往更多是被动接受状态转为自由选择、主动探求状态,由旁观者、接受者向参与者、探究者转化。 “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为大学教学范式发展打开了新维度”[3],师生在多维时空中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思想交锋、知识交汇、情感交流和心灵交互,在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下逐步实现思想共通、知识共建、价值共融和情感共鸣。 思政课教学范式从“思想、价值、知识的单向传输”向“思想、价值、知识的双向建构”转变。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传统以点带面,自上而下、单向流动的信息传播模式被多元化、碎片化、分众化信息传播模式取代。 新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有利于促进个体自由发展、释放多元个性。 但与此同时,数字时代浅层化、弥散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思政课的明确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感性化、娱乐化的信息表达方式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思政课理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1.2.1 数字技术去中心化取向与思政课教学统一性要求的矛盾
思政课教学理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放任个人化导向肆意发展。 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2],思政课教学首先要保证其规范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然而,数字技术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主体化功能取向意味着思政课教师部分课堂权利的让渡和下放。 在数字化教学生态中,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权,可以通过深度参与教学、交往互动潜在地影响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生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数字技术在赋予学生更平等的参与权、更自由的话语权的同时也增加了思政课堂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教师的课堂影响力和掌控力,给教师的教学主导权、课堂话语权和信息把关权带来挑战。 在宽广的数字世界中,多元价值同步交织、各种思潮交相杂陈,“统一”被“多样”取代,“权威”被“草根”瓦解,“主题、主流、主线、主调”被淹没于多元杂糅之中,思政课的权威性、话语权和引领力遭到冲击。
1.2.2 数字技术工具属性与思政课教学价值理性的矛盾
“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 ”[2]人工智能、数字教学平台、智能媒体等虽然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完成部分教学工作,但无法完全取代思政课教师。 因为现实中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观念并非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的,而是一直处于变动发展中,始终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环境动态关联着。 思政课教师需要在多维互动中洞察学生思想动态,发觉其细微的思想变化,实时捕捉教育契机,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看不见学生的情感情绪、感知不到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诉求,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陪伴,也就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 事实上,学生政治意识的提升、道德规范的养成、价值观念的确立、情感态度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师生间反复的思想碰撞、 情感互动和精神交往中得以实现,其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决定了教师无法将此项工作简单交付给技术。 过度依赖冰冷、机械的数字工具可能导致师生间的关系疏离和情感淡漠,消解思政课本身应富有的情感温度和人文气息。
1.2.3 数字技术碎片化传播特点与学生系统化学习需求的矛盾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传统自上而下单向流动的信息分发模式被简短化、碎片化、草根化和分众化传播模式替代。 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有利于学生快速获取有效信息,也有利于个体自由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可能面临信息被过度裁剪、过滤、重组或肢解等问题。 思政课是学科综合性极高,理论性、思想性和专业性极强的一门课,“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2]课程。 碎片化、快餐式的传播模式下,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常常通过各种媒体平台以简单化、浅层化、割裂化的方式支离破碎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而分散的、破碎的、混杂的信息极易对学生的整体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思维造成破坏,使学生难以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在无所适从中陷入思想困惑和价值迷失。多元化、自由化、弥散化的数字生态削弱了思政课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碎片化、浅表化的教学信息供给与系统化、学理化的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数字时代进一步加剧,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数字时代海量信息蜂拥而至,非主流意识层出不穷,各种思潮相互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发激烈。 思政课既要坚守铸魂育人的初心和使命,真正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也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回应学生成长需求,利用数字技术拓宽思政课教学路径,在守正中实现创新。
虽然数字技术本身不具备意识形态属性,但技术一经掌握在具体的人手中就难免被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潜藏着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的政治立场、价值偏好和审美情趣等。 在虚拟、隐匿、开放的数字环境下,个体的话语空间大大提升,不同思想文化得以自由表达,多元价值观念融汇交锋,话语权利的博弈和抗衡越发激烈,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更加严峻。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助数字媒介对青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敌对渗透和认知颠覆,企图影响青年学生的情感认知、文化认同和价值判断,诱使青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必须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旨归和目标导向,充分发挥思政课所承载的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牢牢握紧课堂主导权这个“方向盘”,借助数字技术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
数字技术的“入场”并不意味着思政课教师可以“退场”。 相反,在思想交锋更加激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的数字化教学场景中应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的价值指向。 思政课教师应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数字技术,既反对“技术万恶论”,也反对“技术至上论”;既要密切关注数字技术融入思政课可能带来的问题并主动加以防范,也要积极探索思政课与数字技术共生共融之道,确保数字技术为思政课教学所用;既要牢牢守住思政课教学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也要通过教学实践持续探寻数字技术融入思政课的最优路径,促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和融通。 教师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优势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学习需求等,为更精准地制定教学策略、更高效地开展个性化、多样化和分众式教学提供保障;同时还要积极承担起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守门人”“把关人”“引路人”的角色,防止智能媒体、算法等侵夺教学主导权,防范技术凌驾于教学之上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2]。 数字技术为思政课教师更全面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实践工具,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更系统地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更准确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更深入地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更有效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更精准地开展教学活动。 依托数字技术思政课教师可以更好地尊重和关照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困惑、学习偏好和学习体验。 通过挖掘、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教师能够针对学生所需、所求、所惑,快速、准确地找到教学切入点、着力点和契合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和个性化的干预。 数字技术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注入强大动能,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因材施教、精准育人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应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思政课走向精细化、个性化和多元化,促使思政课堂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6]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思政课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造了有利条件,应以积极开放的态度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通过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堂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数字技术为开展精准化、个性化和分众式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一,数字技术助力思政课教师全面掌握学情。 学情分析是精准化教学的基础。 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等可以形成每个学生或整个班级的“数字画像”,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动态、行为倾向和价值诉求等进行深度挖掘和科学分析,在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打造更有“精度”的课堂。 第二,数字技术助力思政课教师精准制定教学策略。 通过实时化的教学数据监测、智能化的教学效果反馈、动态化的教学问题诊断,思政课教师可以更精准地制定教学策略。 教师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和所惑基础上找准教学切入点、契合点和着力点,还能为不同学生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和个性化的干预,真正实现“对症开方”、精准育人。 例如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设置不同类型的“任务包”、创建不同难度的“题库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资料包”等,促进思政课教学“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动态平衡。 第三,数字技术助力思政课教师科学实施教学评价。 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思政课教学评价从传统平面型、静态型、经验型和滞后型走向立体化、动态化、科学化和前瞻化提供了算法支持和技术保障,能够帮助思政课教师准确诊断教学问题,动态评估教学质量、科学优化教学要素配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动态、完整和多维的数据能够更加精准地反映出教学活动的质量和规律,促进教学评价与教学优化之间的良性循环。
高校思政课本身具有高度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抽象性,如果一味采用说教式、劝导式讲授,难免出现“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漫不经心,难以入脑入心”的问题。 数字技术以适应学生接受方式和贴近学生话语特点的表达方式,架构起立体交互和鲜活生动的思政课堂,改变了传统思政课堂给人留下的古板、沉闷等固有印象。 依托数字技术,师生得以在更加民主平等的教学场域中实现话语同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生命共通和心灵共融。教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MR)等技术将思政课的文本空间转化为虚拟现实空间,让原本“高冷”的思政课以感性化、具象化和实景化的方式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数字场景的广泛应用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体验,强化了教育内容的感染力,降低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 ”[7]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数字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体悟国家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时惊心动魄的场景;连线英雄、劳模和先锋人物等进行“面对面”交流对话,让学生从“置身事外”转为“置身其中”;引导学生领略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幸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浸润式、交互式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感官冲击、思想洗礼和心灵震撼,更容易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具有时代感、在场感和参与感的新的思政课“打开方式”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使原本抽象、深奥和枯燥的思政课堂变得可亲可爱、喜闻乐见,增强了思政课的人文色彩和情感温度,为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提供新的路径。
随着数字技术的融入,思政课教学方法日渐多样,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突破传统思政课“深刻而不生动”的困境。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生动并不等于深刻”,花样繁多却缺乏深度的教学终究是转瞬即逝的“过眼云烟”,无法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引领。 “只有在真实的参与与思考中所捕获的知识、激发的情感、体悟的价值,才能深刻地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之中。 ”[8]为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字技术将思政理论与生产生活实践连接起来。 一方面,要将理论讲深讲透。 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帮助学生梳理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与主体建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媒介和数字资源发掘学生的“疑惑点”“关切点”,继而以此作为教学的“突破点”“切入点”,灵活运用数字教学平台等开展议题式、探究式教学,以深厚的理论赢得学生。另一方面,要将理论落脚于实践。“充分利用时代发展的社会资源,让青年学生所身处和熟悉的社会成为鲜活的大思政课”[9],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受现实中一个个具体实践命题的破解,体悟到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说服力。 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手段将真实生动的实践案例引入课堂,呈现鲜活丰富的图景,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带领学生近距离感受时代脉搏,亲身体验我国改革发展历程和成就,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悟理论的伟力,在深度参与课堂中完成内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对话与转换,在理论追问和实践探究中确立行为准则、提高思想认识、建构价值信仰。 以数字手段强化学生课堂体验,积极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深度,思政课才能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和精神生命,最终凝聚为牢固、深刻、持久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认同。
本文在分析数字时代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生态、新矛盾基础上,提出数字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更有“精度”的思政课堂、营造更有“温度”的思政课堂、打造更有“深度”的思政课堂,探索数字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统一和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
由于当前数字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新的问题将在具体实践中不断产生,因而后续研究可结合数字化教学实践的最新成果,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有机融合,继续探索以数字化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