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婧舟
(吉林工商学院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吉林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强调“这个革命历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党的建设的宝贵资源。”[1]教育部等多部委也发布文件,要求各地各校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世界多极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环境,期待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同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也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
吉林省是一片饱经革命烽火洗礼的红色热土,承载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了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吉林省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东北抗联的重要战斗地区、解放战争主战场、抗美援朝重要后方基地,拥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2]。吉林省红色文化主要包括东北抗联故事、一二九运动的爱国精神、东北军民大反攻的英勇战斗、四平保卫战的伟大抗争、长春围困战彰显的坚强意志等。一段段革命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蕴含着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意蕴深厚,是地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库。
充分利用吉林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学生在红色文化熏陶下健康成长,可增强学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荣誉感。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因材施教,以身边的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崇德向善;通过讲解老一辈革命者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可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使大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
地方红色资源作为一种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的实现需要经过多元转化和多方协同来完成[3]。基于不同地区的红色资源存在的区域性差异,在秉持教育立场和价值取向一致的前提下,用好红色资源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思政教育,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标之一。因此,高校结合各地红色文化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和系统性,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同时,在聚焦吉林省本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研究地方红色资源如何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建立更为密切的地域连接和情感契合,使其更易接受和内化以地方红色资源为载体的理论传授和思想教育,将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可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以吉林省为例开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强化“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提升地方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均有促进作用。在深度发掘吉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延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和创新手段,营造彰显地方红色文化引领的教育生态,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任务,增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实效,可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红色文化教育提供参考,推动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教育制度体系与文化建设职能的协同完善。对照不同地区在红色资源方面展现的区域特色和思想的内在统一性,将红色文化教育以更宽泛的形式纳入到地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从“一域思政”延展至“全域思政”,助推地方文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吉林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承与发扬吉林省的优秀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当前,吉林省各地区的高校已将当地的红色资源用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中,从整体上看,虽然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在短期内还未达到预期效果,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目前,在日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思政课教师大多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教学的覆盖面不广、执行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由于存在代际沟通差异、思维观点分歧、教育经验滞后,思政课教师往往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兴趣和习惯缺乏深入研究,不能切实把握、精准对接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尤其在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层面,每个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偏好、价值观念参差不齐,一味采用统一和传统的教学标准与授课方式来对待全体学生,会因为缺乏科学严谨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同时,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研究还停留在传统课堂面授范畴,一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前期备课阶段、中期授课过程以及后期总结环节,没有完全意识到大学生接触网络和自媒体所产生的非传统性思维和想法,也不善于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辅助教学工作,在把握大学生学习情况上较为被动,无法激发学生们的思政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将吉林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地方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有时会忽略将开展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常规育人计划和必修通识课程,仅仅按照接到的最新文件或者会议通知安排部署,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红色教育活动时间往往间隔较长,开展时间与频度也不够稳定,一般都按学期或年度进行,且时常依托一些较为简单的主题活动,很难持续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开展周期短,有的只有一天甚或半天时间,学生参与时间远远不够,往往造成他们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知识汲取不深入、不全面,难以形成牢固持久的红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互联网和各类信息媒介获取知识、进行信息交流。红色文化的宣传形式是否丰富,网络和新媒体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现阶段地方高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时,形式较单一,传播载体和媒介仅限于日常思政课堂、公众号、网站平台和主题活动,缺乏利用新媒体和新平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宣传活动的魄力和担当,导致其传播的覆盖面十分有限。而且在进行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时,宣传内容大多侧重于理论讲解,缺乏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谈不上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传播的内容较为枯燥,宣传的角度和视点也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现阶段吉林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难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理念和内容改革,也存在着了解新事物不足、理解新事物浅薄、运用新事物敷衍等问题,导致新媒体传播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吉林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果转化。
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先辈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想,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源泉。在开展吉林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必不可少,只有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现阶段,部分地方高校在进行吉林省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程内容较为单调,宣传形式较为单一,忽视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实践的养成,而最终的教育评价,也更侧重于教育的结果而非过程,导致多数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抱持唯结果论,一旦取得期末成绩,便放松了对吉林省红色文化的学习。学生对吉林省的红色文化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对吉林省红色文化的传承精神认识不到位,多重因素导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不强,自觉传承的内在动力不足,对理想信念和客观行为的内驱力和主动性不强,攻坚奋斗精神未能补足,红色教育的整体推进收效甚微。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直接影响着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认知水平与理解把握。因此,从长效机制着眼,加强地方思政课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是更好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题中之义。要全方位多角度夯实教师的红色文化教育根基,用党建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准;同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思想要重视培树。注重课程开发与高校思政建设相结合,深挖东北抗联、“四战四平”、抗美援朝等重要历史事件[4],以及杨靖宇、黄大年、郑德荣等人物先进事迹,构建精品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吉林红色资源链条完整、覆盖广泛、各具特色的优势。制定红色文化教育奖励机制,鼓励专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增加红色文化的比重,就红色文化如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教学设计等活动,定期组织相关案例、教材、素材等教学资源的汇总整理,形成具有吉林省特色的教学资源。聚焦“大思政课”建设,强化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的有机融合。建立红色教育教学成果转化和评估机制,对优秀的红色教育教学成果及时予以表彰和推广。通过师资培训、课题研讨、实地研学等形式,使思政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博采教学众长、精深理论钻研,从而提升红色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的出发点在于现实中的、常识中的“人”,而不是理想中的、想象中的“人”。要切实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育人效果,需要结合吉林特点,挖掘红色文化教育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持续的、紧密的、成体系的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5],牢牢把握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根本要求,有效发挥红色文化育人育心、红色资源铸魂固本的功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将红色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育计划和培养方案,开设红色文化、革命历史、主题教育等通识课程,完善原有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育进程。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红色纪念展馆、行走红色之旅、观看红色文化题材影视作品等方式,引领学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与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和新媒体在教育中的传播辐射作用不容小觑。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和新媒体借助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等数据传播渠道和手机、电脑等信息传输终端,为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应致力于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优势与时俱进开创红色教育新格局。一方面,要注重“用”的表象。打造系统化的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平台,丰富文献、图片、音视频等资源,建立红色文化网络资源库。开发红色文化教育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将多媒体技术成熟运用于红色主题教学。拓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新媒体矩阵,运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红色故事讲堂、红色场馆VR体验、红色文化主题宣传等教育活动。不囿于高校自身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借助信息共享,实现校内外优质资源的互通互用。另一方面,要挖掘“体”的本质。依据红色教育的思想定位,开展网络和新媒体教育效果的监测反馈与分析,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动态,有效甄别剔除网络和新媒体存在的不良信息,以免带来负面影响,在教学案例、课程架构、学习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开展新形式、多元化、高质量的红色文化教育。
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地方高校可以寻求与其他社会力量在红色文化教育上的合作,实行共建共赢。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搭建教育供给端与需求端的互通联动桥梁,将地方资源、社会支持、学校工作和学生需求有机整合,建立“领导主抓、学校统筹、院系为主、多方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整合红色教育优质资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红色教育联建体系和联动机制,将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落地落实。广泛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按照“阵地+基地”相结合的模式,谋划与各级党校、知名高校、教育基地、重要国企合作,搭建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红色教育基地群与红色文化思政教育体系。加强开展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利用各地红色纪念馆、红色故居旧址、革命遗址等,推进实地参观、研学、培训等,将“红色地标”变成高校思政课的“红色课堂”,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走进校园,主动对接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实地接受红色教育熏陶,既要做到将红色教育引进来,还要推动红色教育走出去,提升大学生对于吉林省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乡土认同,强化价值认同,根植文化认同。
引入红色文化是场景式教学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中开拓的创新模式,其关键着眼点在于对红色历史的全方位再现。红色文化教育应立足现实空间、历史空间的深度融合和自由转换,建构时空交汇、地缘覆盖、全要素育人的思政教育赋能体系,给学生们带来家国历史的沉浸式体验,既激发学生们探究历史、敬畏先烈的学习使命感,也提高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性,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究其根本,思政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