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尹秀玲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随着服装市场的日益成熟,用户对于服装品质的要求愈加重视。服装企业作为一种成衣化生产企业,面对逐步细化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应当围绕“以质量中心”的理念,由上至下地开展全面的质量管理,提前预防产品质量问题,严格把握生产加工各环节,稳定产品质量因素,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以保证自身的市场地位。《服装企业管理》一书由尹秀玲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3月出版。该书围绕服装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从管理视角出发,深入分析服装企业生产加工、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等各环节的科学运营策略,并且针对质量管理理论进行重点论述,为服装企业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
《服装企业管理》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1部分从企业管理这一基础性概念出发,先论述企业的概念、产生历程以及组织形式,然后结合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西方管理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指导作用。第2部分立足企业管理的宏观视角,针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许多科学的战略分析方法。同时,在企业经营决策环节,系统论述了决策的类型、生成流程以及主要方法。第3部分以生产管理为研究对象,围绕服装工业的演变,阐述目前服装生产的具体内容,同时引进质量管理理论,深入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服装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应用。第4部分重点论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先明确服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点以及具体的管理战略流程与方法,然后运用工作分析的方法,阐述如何设计服装企业的工作内容。此外,该书还围绕员工招聘录用和绩效管理等作出了详细论述。
“全面质量管理”又称“TQM”,是指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为实现最低投入与最佳回报,通过开展市场调查研究与生产优化,对企业质量活动进行维持和提升的管理体系。该理论强调生产经营的经济化与质量中心性,致力于提高客户满意度,让质量管理环节相关参与者实现利益平衡,进而建立起长效化的管理机制。具体来说,全面质量管理有以下3个特点。
①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不是管理者或团队领导等单一主体的任务,而是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充分参与到质量管理过程中,形成以质量为先的意识和理念,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时,自觉把控好质量,开展自我监督、主动监督,进而营造出“质量至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此,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应当从员工培训入手,将质量意识渗透到员工工作与培训的各个环节,不断强化他们的质量理念,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与监督管理体系,进而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水平得到切实提升。
②贯彻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还体现为质量管理应当贯彻产品生产加工与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即从前期的市场调研、设计研发到后期的生产制造、销售流通、售后服务等环节都要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总之,在与产品相关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当建立明确的质量意识,做到及时预防、提前控制,在不合格产品出现之前将潜在的质量隐患予以消除,再经过长效化控制,不断优化各个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层层过滤,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向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要树立严格的客户服务意识,时刻从客户视角出发,考虑他们的服务满意度,不断改进产品生产服务内容或方式,从而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驱动员工自觉践行质量管理理念,切实保障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
③覆盖全企业范围。全面质量管理应当渗透到企业的不同层级与部门,将质量意识贯彻为日常化管理内容,并形成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引导和协调各个部门与员工积极遵守、自觉履行监督管理义务,使得质量管理理念在全企业得到推广。为此,企业各部门应当积极协调、相互合作,成立统一的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围绕企业经营目标与战略规划,科学划分工作内容,将质量管理活动渗透到每个环节,建立丰富的管理形式与内容。比如,定期检查质量管理成果,针对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检测并做好记录;工作计划的制订必须明确、具体,将大目标划分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落实为可操作的工作流程或者质量安全规范。
对服装企业而言,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开展生产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障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防止残次品破坏服装品牌形象,而且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与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客户理念,以质量检测为核心,为顾客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服务,促进企业运营的长效化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在应用过程中,服装企业生产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产品质量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优化。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①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入。产品质量是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营的生命线。近年来,虽然服装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企业并未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重新优化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仅停留于口号层面,缺乏详细具体的管理规划与运行机制。这就使得服装企业各部门之间始终处于相互独立状态,无法形成全面化的协同机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难以形成完整而连续的管理链条。同时,在考核制度上,服装企业往往将部门销售业绩作为基本的考核依据,从而对员工与部门领导形成错误导向,将工作重心放在对外销售上,除质检部门以外的其他组织并未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外部因素来看,近年来,受贸易管制等因素影响,服装行业对外出口的价格优势逐渐弱化,必须尽可能压缩成本,从而难免造成产品不合格率上升,使得质量管理难度相应增加。因此,为更好地提升生产管理水平,服装企业必须加强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知,将其真正落实到管理工作中。
②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纱线是重要的生产原料,对于产品最终质量的呈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原料采购环节,服装企业必须选择一些有实力且优质的纱厂进行合作,以保证纱线质量的稳定可控。同时,由于服装市场需求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服装企业需要不断寻找一些花色类型多样或者可提供功能性纱线的新供应商,无法与一家纱厂形成长期的伙伴关系。但是,服装企业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供应商质量考核评估体系,使得原材料的品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对后续的生产制造工作埋下隐患。一方面,由于新老供应商之间的对接机制不够完善,生产管理者无法科学对比不同供应商之间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容易出现供应商选择不合理的情况,甚至影响交货期。另一方面,对原材料生产质量缺乏有效跟踪,没有及时建档记录,从而导致毛纱质量问题参差不齐,或者不同供应商之间存在相同的原材料质量问题。这就很容易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益。
服装企业充分应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当从基本的制度文件出发,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方向与管理特点,制定出系统的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品质管理、生产作业以及其他部门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以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服装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全面质量管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服装市场中的重要性,及时制定完善的流程制度与管理方案,详细划分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与职责,从而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②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原材料是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产品的质量成效。在管理过程中,服装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原材料的管理与选择,制定严格完善的供应商考核机制,保证原材料品质的可控性。第一,应综合对比不同供应商的报价,以原材料质量为基础,尽可能选择价格较低的供应商。第二,重视对供应商生产能力方面的考核,可以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全方位对比分析供应商在不同季节的产能变动情况,进而筛选出生产能力强的供应商。第三,针对原材料质量,需要严格落实产品品质检测工作,实时跟踪供应商的原料生产过程,做好全流程的记录与反馈,及时发现不合格的产品,以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③重视员工的质量管理培训与考核。全面质量管理应当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主动监督产品生产制造以及销售流通等环节的质量问题。因此,服装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考核,改变以往“唯业绩论”的考核方法,将质量管理意识与能力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机制中,在培训方面,需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围绕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完成后3方面进行质量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