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西 共青城 332020)
农业民俗音乐主要代表某一地区的居民在农业生产中为抒发情感、日常感悟所编创的歌曲,并在劳动人民的宣传下发展成大众音乐形式。农业民俗音乐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农业生产结构的实际变化情况,还能反映该地区居民的思想与精神,展示民风民俗,使人们加深对我国农业民俗音乐本身艺术价值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推广农业民俗音乐。音乐艺术作品作为高度凝练的一种艺术形式,最能体现我国社会经济、民俗民风以及人民的心声。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了农业民俗音乐前进的步伐,其艺术特色也发生了转变,对农业民俗音乐的艺术特色进行详细分析,能够推动农业民俗音乐的稳定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可以推动历史变迁,加快社会发展的进程,并直接影响我国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民俗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我国人民在夏朝时期构建完善的历法,正确指引农业生产以及民族风俗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农业领域的精神文化与民俗文化。其中,农业民俗音乐作为国家民俗文化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民俗民风的特征以及劳动人民的心声。
音乐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描绘出真实的情景,让人产生陶醉的感情。每首乐曲所蕴含的主题、表达的情绪皆不一样:称赞祖国的作品,其情感普遍是深情、壮阔的;围绕批判展开的乐曲,其情感通常是深沉、悲愤的。所谓农业民俗音乐主要是指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激发生产激情、陶冶生活情趣的声乐元素,如山歌、民谣等皆是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的音乐作品。农业民俗音乐作为劳动人民通过诸多传统乐器共同创作及演奏的音乐形式,富有极为浓厚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然而,农业民俗音乐形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优化,如春秋时期通过筝、琴、竽等进行演奏;秦汉时期以打击乐的形式进行演奏,之后的朝代中增添了琵琶等诸多演奏方式,实现了农业民俗音乐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由此可见,农业民俗音乐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历程予以详细记录,完善民族传统文化体系,更展现了农业地区的艺术魅力、民风民俗,有着极强的社会发展价值。[1]不仅如此,农业民俗音乐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能够让劳动人民尽情抒发内心的思想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精神。
随着我国阶级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农业民俗音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与延续。民俗音乐贯穿劳动人民的生活,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同时有助于减轻因劳作而产生的疲惫感,并让群众获得充足的力量,增强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我国人民在社会发展中对赖以生存的土地产生了强烈的感激与热爱之情,同时,在劳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所以,我国劳动人民在劳作、祭祀期间创造出诸多赞美土地的农业音乐艺术作品,抒发自身的思想感情与心声。我国农业民俗音乐不仅有多种演奏、传唱形式,还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具体而言:
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们始终对大自然保持敬畏的情感,所以,当遇到自然灾害时,群众往往将希望寄托于神明,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寻求神明对自身的庇佑,如祈福、祭祀等活动。不仅如此,在丰收之际,古代劳动人民还会通过祭祀的方式来感谢神明,同时祈求神明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民俗音乐最开始以神灵为中心,其音乐内容通常围绕祈福、祷告、祭祀而展开,所以目前流传下来的农业民俗音乐的封建迷信色彩比较强烈[2]。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不仅加深了对大自然的了解,还掌握了发生自然灾害的原因与预防补救措施等相关理论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业民俗音乐的中心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虚拟神明已经不再是创作音乐艺术作品的唯一灵感来源,农业生产活动与劳动精神、思想渐渐成为农业民俗音乐创作的灵感。
我国不同农业地区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精神信仰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即便在相同主题、类型的背景下,不同农业地域的人们也会创作出风格迥异的农业民俗音乐作品。除此之外,我国地理气候、人文文化和自然环境通常存在极为明显的区别,导致不同地域中农业生产状况大不相同,这直接影响着根据地域实际情况所编创的音乐形式与演奏方法。比如,我国新疆地区常年炎热、干燥,并且昼夜温差相对较大,但劳动人民创造的民俗音乐依旧充满激情,如麦收歌、挖渠歌;黄土高原广为传唱的《桃花红杏花白》具有奔放、高亢的特点;而处于湿润、温暖地域的苏州小调则具有悠扬婉转的艺术特点,如《秦淮景》《江南好》等歌曲。不仅如此,在立春时节,我国人民往往会传唱“鞭牛歌”来祈求风调雨顺,在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妇女在中秋时节祭拜嫦娥祈求增进女红时,会选择歌唱“拜月歌”,还有诸多地区在新生儿降生时有唱“祝诞生歌”的风俗习惯,这意味着我国农业音乐蕴含着浓烈的地域民俗艺术特色。[3]
我国农业民俗音乐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丰富多彩的农业生产活动环节,蕴含厚重、悠远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民俗音乐的传唱围绕农业领域进行,所以农业民俗音乐的曲调与歌词均与农业生产环节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部分农业民俗音乐作品将农业生产过程表现在歌词中,帮助人们在脑海中对实际的农业生产景象进行更为直观的想象,让音乐听众可以在生动、形象的虚拟环境中真实地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劳作情境,由此提高对农业民俗音乐艺术作品的认同程度。不仅如此,我国农业民俗音乐对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活动与生活状态进行详细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民对农业生产的主动性,促使农业技术得以多元化发展,并对农业劳动赋予音乐特性,陶冶劳动人民的农业生活情趣,从而为人们呈现农业民俗音乐本身的社会功能。
农业民俗音乐与农业生产活动、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完整保留了传统音乐的创作风格,还最大限度弘扬了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民俗文化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充分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与艺术创作理念,有利于扩宽农业民俗音乐的创作空间,启发音乐创作者本身的创作灵感,让大众对现代音乐编创形式与手段有所了解,从而培养音乐编创者的创新意识,提高音乐创作者自身的音乐素养,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农业民俗音乐创作者的动手水平与应用技能,以便为促进我国农业民俗音乐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的音乐人才。[4]农业民俗音乐的再编创要对原音乐作品的精神结构予以重现,汲取其中的精华,促进农业民俗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还应该通过原音乐作品扎实的群众基础,为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辟全新的道路。同时,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创作理念的相互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当今时代音乐所蕴含的艺术审美特点,充分符合现代社会对我国农业民俗音乐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农业民俗音乐都是围绕人民实际的劳动生活与农业的生产情况进行编创的,所以大多数民俗音乐都能让人们产生较为强烈的共鸣情感,同时,在此基础上,农业民俗音乐作品展现出强烈的群众性艺术特色。农业民俗音乐作品充分表达作者本身思想情感的歌词与旋律,皆与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相符。
我国农业民俗音乐除了围绕农业地区的礼仪体制、宗教信仰、社会斗争文化进行创作之外,大部分以农民群众本身的精神需求与具体生活状态作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创作出能够充分反映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以艺术审美为目标的音乐作品。与此同时,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众队伍,大多是由单纯朴素、诚实守信以及喜爱农村生活的人员构成,这些人员自身并没有太多复杂的思想,因此从事农业劳动的群众往往会在劳作之余,借助音乐的形式来抒发自身的心理情绪与思想意识,通过最为质朴、简单的表达形式与创作手段,将自身的创作灵感即兴呈现在众人面前。
农业民俗音乐是农村劳动群众在劳作或休闲之余通过集体合作所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充分汇聚了农民的智慧结晶,展现出农村人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最大程度体现我国农业地区所蕴含的精神信仰,还能彰显出我国当时农业环境中的艺术传播形式。我国农业民俗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通过面对面传播的形式实现音乐作品的流传,最大限度降低了我国农业民俗音乐本身的传播门槛,让普通的农民群众可以全方位接触民俗音乐,并以口口相传的传播形式实现农业民俗音乐的传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民俗音乐的保护提供了有效的传播路径。
农业民俗音乐的再创造不应受到原音乐作品格局、形式的束缚,应该在创作过程中积极融入现代技术与理论,将音乐作品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予以丰富,为农业民俗音乐作品注入新鲜的生命力,让音乐作品的亲切性、时代性得到明显提高。农业民俗音乐本身的艺术特色相对较为鲜明,只有掌握民俗音乐中所具备的艺术特色,才能让大众掌握我国农业民俗音乐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如演奏形式、创作风格等。因此,音乐创作者应该以农业民俗音乐的多元性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民俗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艺术特征,从而让人们感受到农业民俗音乐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