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梓茵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300)
清代乾隆时期,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多种民间曲调,同时结合北京的语言特点与民俗,通过不断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京剧。19 世纪50 年代,京剧舞台、曲目、表演方面进行革新,由此进入鼎盛时期。20 世纪的戏曲改良运动①对京剧有着重要影响,此后诸多流派的诞生使得京剧舞台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能剧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日本最早的戏剧。它结合了舞蹈、音乐、戏剧等,其中舞蹈为主要要素。能剧发展受到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十世纪后,中国散乐的传入促进了日本杂技艺术的发展,逐渐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歌舞剧“猿乐能”。在民间,农民庆丰收时举行的能剧表演被称为“田乐能”。十四世纪,出色的戏剧作家兼演员观阿弥②及其子世阿弥将“猿乐”改革成“能乐”,他们创设的表演形式基本上被沿袭至今。能乐的顺利发展与当时的统治者、贵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唱、念、做、打是京剧的四种艺术手法。唱:歌唱,用特定的腔调表达出人物的各种情感。念:音乐性的念白,是角色除了唱以外说的话。唱、念相辅相成,构成“歌”,歌是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的要素之一。做:舞蹈性的形体动作。打:舞蹈化的武术搏斗表演。做、打结合,构成“舞”,舞即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的另一要素。传统京剧的布景重在写意,比如舞台上没有真实的楼梯、门窗供演员表演使用。于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京剧形成了一套虚拟的表演动作,如空杯喝酒、以鞭代马、以桨代船等。
“能剧”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能剧与日本人所信仰的神道教相契合,主角以超现实的英雄化身形象出现,讲述故事并推动剧情发展。而现实中的一切则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传统能剧有五出戏,其中在三出或四出会穿插狂言。在两场能剧之间穿插的独立喜剧被称为“狂言”,其在两场能剧之间起到过渡作用。现代的能剧可能只有二出或三出戏,中间穿插的狂言仅一出或两出。狂言表演是演员独自在舞台上用简洁易懂的言语解释剧情,这既能使观众理解剧情,又能给能剧演员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
舞蹈和演剧是能剧的两个组成部分,但演剧在广义上也可以视为舞蹈的一部分,因此,能剧的主干要素是舞蹈③。能剧的舞蹈需要使用特殊的技艺来表演,即极端的折足④和独特的身体准备姿势⑤。能剧用言语来表现的部分称为“谣”⑥。谣有调子之分,说台词的谣属于论理的、散文形式的对话,而调子有抑扬变化的谣则基本上使用措辞华丽的文句和动人音调。所有言语的表现都有预先固定好的乐谱作为标准。
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写意的特点,京剧的舞台也秉承了这一特点。“一桌二椅”是我们最熟悉的京剧舞台布景,摆设简单却可以根据剧目、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在舞台上,一桌二椅可化为万物。一切由演员的表演而定。京剧的大小道具和一些简单装置统称为“砌末”。传统舞台上的砌末有生活用具(扇子、文房四宝、茶具等)、交通用具(轿子、马鞭等)、武器(又称刀枪把子,如刀、枪、剑等)以及其他物件。传统的砌末不是实物的仿制品,而是实物在戏曲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区别于物品的实际形态。扇子在戏曲舞台上是最常见的道具,不仅是装饰物,有时还会和戏里的剧情有关,对演员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人物性格和情绪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除了扇子,旗也是京剧舞台上常见的道具之一。有车旗、水旗、风旗、火旗,还有背后插的旗,称为“靠旗”。这些旗颜色图案功能不尽相同,比如车旗是黄色的方形旗,上面绘了车轮形状的图案,以此代表车辆,车旗通常会成对使用。
能剧舞台与京剧舞台都具有简洁的特点,不同的是,能剧是庭院式舞台。以前的能剧为室外舞台,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现在一般设在大建筑物里,但仍保留着传统布局。由正台、后座、地谣座、桥廊四个部分组成,正台是主要的表演场地,长宽各六米,用磨光的日本柏树建成,上面覆盖着神道风格的屋顶,是一个类似亭子的建筑物。能剧的舞台没有幕,后座尽头绘着松树的墙被称为“镜板”,俗称“松壁”,这是舞台上唯一的一堵墙,也是唯一的背景。地谣座,又称“右廊”,在正台的右侧,乐师和合唱团一般安排在这里。舞台后面有三四个乐师吹笛,打大、小手鼓。观众席也是极具特点的,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一”字,而是在舞台前方和右侧方呈直角排开,观众在任何角度都能很好地观看表演。舞台下方还有微缩园林景观“枯山水”元素。这就是“庭院式舞台”,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和观赏性。能剧演员用手势来表达复杂的意思,同时使用道具,使得手势语言的效果得到加强。能剧常用折扇作为道具,以此象征一个物品或者用来表示动作,这与京剧道具相似,不同的是,京剧除了传统折扇还有各种各样的扇子,例如羽扇、蒲扇、鹅毛扇、芭蕉扇等。
京剧脸谱是一门艺术。在中国戏曲脸谱中,京剧脸谱具有特殊的地位。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表演者尝试用粉墨、油彩等直接在脸上勾画,由此逐步形成了脸谱。当时以露天表演为主,脸谱一般只使用黑、红、白三色,形成强烈对比。强烈的色彩对比强调了五官、肤色和轮廓,比如浓眉大眼等,加强了演员面部的表演,观众在远处也能一目了然。色彩上,京剧脸谱有黑、白、红、紫、黄、蓝、金、银等颜色,一开始用来夸张表现人物自然肤色,后演变成人物性格象征。例如,红色代表人物忠勇义烈,代表人物为项羽;黑色表示刚烈公正,代表人物如包拯;白色表示阴险狡诈,代表人物如曹操;黄色表示彪悍凶残,代表人物如宇文成都;蓝色表示勇敢有谋,代表人物如窦尔敦;紫色表示威严果断,代表人物如战国刺客专诸。金、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一类角色,象征虚幻。
“能面为能之生命”,能剧演员戴面具表演就是能剧的最大特征,面具亦称“能面”,多达两百多种。能面使用木雕刻再加以色彩绘制而成,这就是能面的制作工序,称“打脸”⑦。戴面具则称为“挂脸”。翁面、女面、男面、灵面、老人面、鬼神面、特殊面等是能面的几大类型。演员用手遮面表示悲伤落泪,或将面具向下表示伤感,演员通过面具来虚拟表演。表演时穿的演出服、戴的假发等需要别人帮忙,唯独面具一定要表演者自己戴上,并且面具像珍宝一样放在木盒之中,不可随便示人。能面的原型多为鬼怪,会制成面无表情的模样,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和细微的擦步展现故事,表现能面之下隐藏的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
京剧服饰又称行头,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京剧服饰分为大衣、二衣、三衣和云肩四大类。大衣类的服装名称有蟒、旗蟒、官衣等,老爷太太、少爷小姐、文职官员等人物通常用大衣行当来塑造。而从服装样式来看,帔、蟒、官衣等在袖口处均有水袖,这也是区别于二衣、三衣的不同之处。元帅大将或武艺高强的好汉等人物塑造使用的则是二衣行当,二衣行当所有服装的袖口、裤腿都是束口的,并且都需要在腰间系上束带。由此看来,大衣、二衣明显的区别为文、武之别。三衣不像大衣、二衣那样分类具体,但三衣有些物品一般会根据大衣、二衣的人物穿着进行调和,最终达到和谐统一。
能剧服装华丽鲜艳,绣有精美图案,主角的演出服装有五层之多,外套还会使用锦缎制作。奢华的服装与简单的舞台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对比。从历史来看,这是旧时受到达官贵人支持的时候传承下来的传统,能剧还有一个规则就是世代相传,因此也固定了角色的服装。用衣领颜色来表示角色性别,比如,只有年轻女性穿红色,通过演员的衣服就可以表现角色的性别、职业、年龄和社会地位。
京剧和能剧是中日两国人民喜爱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两者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艺术类型,与此同时,又互相影响。二者在舞台布置、面具妆容、剧目等方面有所区别,京剧体现虚实结合的写意之美,能剧体现幽玄寂静之美,但在总的风格上也有共同的艺术特征——演员与景相结合,人移景移,都有着含蓄优雅的东方艺术之美。
注释:
①戏曲改良运动发生于二十世纪初,被称为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运动推动传奇杂剧的创作,多载于报刊。而京剧和地方戏的一些表演艺术家则将戏剧改良,由案头、报刊推向舞台。
②观阿弥,日本南北朝时代的能乐作家、演员,创立大和猿乐结崎社(后改名观世座),为观世流的创始人,受足利义满将军扶植,奠定猿乐兴隆的基础,学习田乐的长处,将曲舞的曲风收入能乐。
③根据继承柳田国男理论的渡边保之论述,相对跳舞含有飞跃或是跳跃之意,“舞”一词具有“回转”“まわる”,圆形运动之意,这一点被看作是能舞的特色。
④折足是一种足底紧贴舞台面,不举起脚踝部分的特殊运步法(ハコビ)。
⑤这种准备姿势即“構え”,必须采取膝盖弯曲、身体重心落在下半身的姿势。
⑥台词为科白,相当于对话。
⑦能面尊古法使用木(多为桧木)雕刻,再上色彩而成,这个工序称之为“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