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郁坤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在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需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展开深层研究,探索合理、高效的管理路径,在工程成本控制方面充分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满足对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从而提升建筑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其主导思想为利用精细化、系统化规则以及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途径,使各管理单元获得持续性、协调性、高效性发展。采用此种管理方法,企业战略性发展目标得以细化,有利于企业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并在全部细节工作中执行精细化管理活动,确保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提升。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属于集成化管理技术,此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并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精细化管理内容具体如下:①精细化操作。是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可能牵涉的行为,提出相应标准,对全部员工提出严格遵守的要求,确保企业管理活动不足标准化及正规化途径。②精细化控制。通过标准化业务流程的构建,针对相关活动开展管理工作,并实现科学合理的控制,从而减少项目工程的管理失误事件。③精细化核算。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并对财务部门的管理活动进行规范核算,以便于通过正确核算方法找出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从而降低经济损失率。④精细化分析。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对于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采取精细化分析方法,提升经济收益。⑤精细化规划。精细化规划对企业提出了在可操作性、合理条件范围下,制定企业发展目标。
精细化管理特点:①细化。对于造价管理的重要工作,需制定科学合理及规范性管理机制与工作步骤,严格控制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活动,并在项目工程管理中贯穿。②量化。项目工程管理需尽可能量化。③流程化。具体是指将一些任务划分成诸多有序工作流程,并以此为前提,加强优化、整合与分析。④标准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的联系相对密切,精细化管理的开展基础就是标准化,而精细化又是实现标准化的必然结果。⑤协同化。要求将各岗位、各部门、各单元协调配合。⑥严格化。以相关规范为据,贯彻落实相关制度,促进人员工作能力提升。
精细化管理理念最开始运用于制造行业,可使建造行业实现精益求精,提高项目工程管控质量,并综合控制造价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对低标准展开精细化管理[1]。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原工程造价粗放式管理方法获得改变,确保管理质量提升,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发展,从而提升综合协调水平,保证全部员工都能积极参与,转变传统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注重控制细节,提高业主的投资收益,从而提升综合经济效益。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企业如何在工程中获得最大化经济收益,加强工程造价问题的控制尤为重要。但是,在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管理中,通常施工单位会将大部分注意力置于造价变更、工程承包价、结算成本三个方面,尚未对工程造价价值过多重视。而且,项目共生的可行性及精准度评估尚未获得重视,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加大项目工程的成本造价。
由于项目工程在造价方面尚未获得高度重视,按照201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社会管理部门已经关注规范项目许可证及工程承包问题。然而,大部分工程企业也尚未充分认知这些问题,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仍无法满足市场飞速发展需求,仅较少的中标施工单位将全部注意力置于如何才能减少成本方面。
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因传统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存在明显的不够先进的情况。项目工程造价方面,涉及购置机械设施成本及施工材料成本两个方面。在此流程中,工程预算仅是简单估算,尚未选择科学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展开精细化管理,因此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可能会出现多报及重报现象,在某种层次上容易增加工程造价。
对于项目工程的施工,需科学选择施工材料,而且还需对运用的施工材料数量加强控制。工程施工单位需确定材料用量,分期对领导者上报材料的使用状况。若是材料发生超出预算情况,需要对材料超出预算的使用状况查明原因,并通过对工程管理部门资质审核后,才能领取后期施工所需的材料。此外,针对分包商手中工程施工材料领取中的审核问题,需利用每月阶段方法定期扣除,才能保证每个工程项目都能根据原计划落实施工。同时,工程物资的有关部门对现场考察后,针对购买的全部材料,需制订详细规划并深层考核与分析后,优选标准材料,将材料合格证书上报给相关部门,并由相关部门审查后方可投用[2]。
(1)通过分析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发现,主要管理策略如下:①投资决策期间,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强化。特别是高层管理者,需从思维上认知投资决策期间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价值,才能在实际中合理分配资源,从而为工程企业谋取科学性发展途径。②建设区域需就地取材,尽量选择相关材料的本地供应商,以免材料提供商路途遥远而延长运输时间,减少流动时间,加速流动性资金的周边,减少后续生产成本,并充分考虑人员、施工力量、生活环境等原因。③工程选址应以降低拆迁移民为主,以防占用农民耕地,尽量选择良好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地段,且具有良好交通运输条件及供水供电地段,避免污染环境增加处理成本。④合理明确工程建设标准与规模,加强工程结构种类及层高等相关指标边缘值范围的控制。⑤明确评估与弹性预算的结合方案,综合客观地明确工程造价,以科学推算、经验评估等方式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
(2)投资决策期间工程造价的计价工作需利用投资评估计算方法落实。投资评估方法众多,包括评估生产能力、系数评估、比例评估、指标评估等方法。其中,偏差最大的就是单位的生产能力评估法,偏差高达30%,生产指数评估法的偏差需控制在小于20%。对比建筑工程与其他公建工程而言,对工程造价总指标影响最大的并非设备造价指标,所以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投资预算方法而言,最佳方法就是指标评估法。指标评估法可以分成如下方面,即安装设备工程、购买设备成本、其他建设成本,然后按照投资预算指标,加强成本工程或工程投资的预算,此外,还要对工程其他成本与预备成本加以预算,也就是获得项目工程的总投资[3]。
对于项目工程的成本预算而言,通常需运用施工单位的工程投资预算法、实物投资预算法、概算标准投资预算法。工程投资预算法应以建筑单位的总面积进行投资,按照工程特征单独提出工程造价,以单位总投资乘实物工程对工程成本进行计算。如果缺乏上述预算指标,才能考虑使用概算聘雇投资预算法,此种方法将工程项目分成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项工程,而后通过概算指标及投资预算的定额编制,充分考虑物价上涨、汇率变化等动态化投资形成的影响。
通过分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发现,工程造价的结构非常合理,资金利用率也获得了明显提升。工程造价需要在项目全程中融汇贯穿,然而工程初期设计阶段的投资影响为75%~95%;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影响为20%~30%,由此可见,设计阶段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作为重点阶段。高层管理人员在工程初始设计阶段,需要在设计师脑海中根植精细化管理思想。
(1)完善构建设计管理制度。业主需完善构建适合自己的工程管理职能,还要对设计单位提出对设计流程展开项目管理,通过设计管理部门的设立,筛选资深设计师担任本次项目的负责人,主要责任为工期、技术质量及造价管理[4]。各专业设计师需构建良好的交流系统,强化设计流程审核,避免因各专业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导致专业之间相同施工位置出现接驳问题。
(2)引进招投标制度优化必选设计方案。通过对市场竞争制度的合理运用,设计招投标工作,优选资深设计单位与优秀设计方案,既能提升项目工程整体的美观性及质量技术控制方面进行选择,还能注重选择工程造价问题的合理预控与处理方法。
(3)建筑单位需制定明确投资与功能需求,鼓励招投标部门优化选择价值性工程方法,让投标单位尽量细致编制设计造价的预算方案,调动设计单位造价的控制兴趣。
(4)传统设计成本计取方法的积极改善,传统设计成本方案应以工程面积与概算成本为取费基础,这样一来,人员主动控制投资的兴趣势必无法被充分调动。在当下取费基础上引进相应奖罚制度,如果设计单位采用完善设计方案节省成本投入,必须采用合适的奖罚策略,只有做到赏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设计单位主动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兴趣,从而减少超预算概率。
(5)设计师需掌握预算定额,了解建材价位,根据投资预算标准开展设计与概算工作,通过初期设计概算对施工图的设计加强控制,还要合理分解投资目标,实现经济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此流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部门需加强配合,给设计单位及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6)设计单位需配置工程造价的资深人员,确定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任务,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各个设计阶段,让设计构建于经济条件下,将设计阶段的造价风险控制于摇篮之中。
(1)成本组织的控制方式。基于项目工程的投资控制而言,只有加强成本控制部门的构建,不同组织管理结构对员工成本的控制意识与操作方法具有直接的影响。具体组织方式有如下两种:①综合成本的控制部门,此类组织方法的明显特征在于结构可以长时间稳定、积累丰富经验、控制成本效果更佳。适宜大型中型并长时间开发的工程企业运用,如预算部门需从施工图的预算至竣工阶段控制成本部门可以按照有无灵活性决定成立与解除,这对积累经验尤为不利,而且员工存在很大的流动性,从长远方面来看对企业发展尤为不利。②委托工程造价的咨询公司开展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选择此类方法,工程行业可以采用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与强大数据库开展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工程造价的咨询公司可成为全权管理方,也可以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直接管理方,此类管理方法需赢得双方的信任,特别是全权管理方面,需由造价咨询公司内部较强管理职责与职业道德的人员开展。
(2)施工组织的设计。在工程施工中,施工组织的谁作为纲领文件,包含施工组织结构、分配管理人员、安全施工、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等内容。施工组织的设计需选择经济性施工方案,展现工程成本减少的施工组织优化设计,切不可因便于施工加大成本造价。通过施工组织的优化设计,有利于节约工期,及提升材料利用率,从而实现节约造价的目标。所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需增强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中,切不可仅仅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还需结合经济、组织、合同、技术等综合方面进行审核,妥善布置资源配置,以防盲目指挥引发浪费,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基础下,提升施工进展,按照工程实况必选经济技术,最后明确工程投资的最低方案当成执行方案[5]。
(3)工作流程管理。在工程施工前期,需明确造价管理流程,并组织施工单位开展技术交底,保证对施工流程开展精细化管理,明确节点责任人,规避相互推脱责任的情况,导致工期延长、施工单位出现抵触情绪与增加成本。在制定工作流程中,需确定责任方、完成节点时间、各阶段工作内容,并详细制定流程,提升具体工作的顺畅性,确保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效果,重视控制节点时间。
由于建筑行业的性质比较特殊,对每一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都要合理分析,高度关注成本控制问题。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从社会中聘请优秀的工程造价人员,对工程成本加强控制,如此既能辅助工程行业经济成本的有效节约,还能为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