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婷玉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焦作 454003)
衡南县地处湖南省衡阳市南部,湘江中游,南岳衡山之南,七十二峰余脉散布境内。据《中国曲艺志》记载,衡阳渔鼓是衡阳地区诞生最早、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曲艺音乐之一,因衡阳渔鼓的传承人和大部分观众均集中在衡南县,因而,衡南渔鼓是衡阳渔鼓最典型的代表,当地百姓将其称为“衡南渔鼓”。衡南渔鼓最早源自道教,道士通过音乐宣传道教理念,因而,这种音乐又被称为“道情”,是一种说唱方式的曲艺。衡南渔鼓的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碟子、渔鼓筒等,而“渔鼓筒”是衡南渔鼓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在表演时,渔鼓艺人左手抱着渔鼓筒,拇指和食指附和手掌持一块竹制的“简板”,以简板击筒身为“板”,击鼓皮为“眼”,和着板眼凭地方声腔唱出传统剧目、寓言故事和生活新闻。渔鼓可以坐唱、站唱、边走边唱、单唱、对唱、群体唱等,是以板腔结构集音、舞、诗、韵、律、语、腔为一体并加以形态表达的说书或道情表演。
衡南渔鼓始于晋代,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魏夫人在南岳建黄庭观,将道教传播到南方,边打渔鼓边唱道情,于衡阳东南四乡传播道教理念,后融入衡阳方言,为衡阳人民所喜爱,这一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被民间艺人所学,并世代传承下来。这些传承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衡南渔鼓第六代传承人张紫映先生,他改良了渔鼓的造型,挖掘并研究了我国早已失传的“独角戏”,发明了“半腔式”“全腔式”“大型仿评式”独角戏,在传统渔鼓以“唱”为主要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他根据时代特点和老百姓的欣赏口味,将自己擅长的“独角戏表演”融入衡南渔鼓,自编自写剧目三百余篇,在衡阳周边地区产生了轰动效应,衡南渔鼓也因为加入了“表演”元素而多次在省、市文艺汇演中获奖。2013 年,第七代渔鼓传承人聂晶平将原紫映艺术团更名为衡南渔鼓传习所,着力于进行渔鼓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的传承活动。2018 年,衡南县渔鼓传习所入选第一批衡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和传承基地。衡州小学成立了渔鼓社团,于每周五下午在民乐教室向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传授衡南渔鼓知识,2020 年,衡南渔鼓传习所承办衡南县非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鼓舞新时代”张紫映作品专场展演系列活动,通过各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衡阳渔鼓焕发了新的生机。
教体艺厅函〔2011〕46 号表明,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纳入艺术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中,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要健全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艺术教育资源,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形成艺术教育特色和传统。《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课程的一项基本理念,强调把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音乐作为重要教学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结合地域特色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目前,在我国大中小城市的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在一步一步推进,我国部分地区已成功开发了多部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音乐教材。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一方面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要对国家课程形成补充,把课程重点放在国家课程很少涉及的领域。衡南渔鼓是衡阳地区独有的戏曲精粹,向学生传播这一传统艺术精粹,不仅契合国家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也能使学生有全新的审美体验。
首先,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育人,实现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可以以传统戏曲文化的资源优势为基础,探寻衡南渔鼓与音乐教育学科建设的关联,更好发挥艺术的育人功能,积极拓宽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空间,实现理想的美育成效。例如,衡南渔鼓传习所创作的《红色衡南民富强》《屋场恳谈暖人心》生动展现了衡南地区的革命先辈同党和国家共命运、同奋斗、不畏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鲜活的表演和朴素的唱词直观表现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通过聆听这样主题深刻的衡南渔鼓剧目,学生可以体悟我们党的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其次,衡南渔鼓的唱词基本都是衡南方言,衡南地区的人民多使用衡南方言,但是,因普通话的普及,方言在当地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受到明显挑战,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不会说方言,这表明,衡南方言的使用群体正逐渐萎缩,推广衡南渔鼓,让丰富的鼓乐艺术承载方言文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古老的方言。再次,地方曲艺培养专业人才的周期长、速度慢,衡南渔鼓专业演员老龄化问题突出,年轻人才匮乏,传承活力不足,受众以老年人居多,这导致衡南渔鼓的传承举步维艰,通过衡南渔鼓校本课程让年轻的学生了解、喜爱衡南渔鼓,为衡南渔鼓培养一批传承者,有助于让这一古老的曲艺焕发新的生机。
建设衡南渔鼓校本课程首先要建成系统的地方曲艺文化特色课程,其次,通过课程的组织实施使学生有丰富的课程体验,并选用合适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曲艺使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探索,以衡南渔鼓的剧目故事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最后,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培养传承衡南渔鼓的综合型教师,使教师具有独立自主的创新发展能力。
1.理论支撑。学生通过衡南渔鼓校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衡南渔鼓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代表人物、艺术成就、剧目结构、表演形式、曲目类型有全面的了解,并全面学习衡南渔鼓理论,学习制作衡南渔鼓表演所需的渔鼓筒,运用各种材料创新性地还原渔鼓筒,对人物服装形象有简单的了解。学生通过将其与当地其他地方艺术进行对比,可以建立比较欣赏思维,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扩展渔鼓乐器制作能力、舞台设计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理解能力。2.艺术表达。通过衡南渔鼓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通过现实的剧目欣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自主进行衡南渔鼓新剧目的学习和日常练习,并对其进行创新性创作,同时,让学生结合衡南渔鼓的叙事和即兴特点进行生活片段、寓言故事、革命传统、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作品创编,把握衡南渔鼓唱词的深层内涵。3.舞台实践。在学生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作品赏析的数量,例如,经典传统剧目《公共食堂十二好》《头把火》《让人间更美好》《威震敌胆》等,创新曲目《盲翁奇遇》《狗爷爷》《蔡老娘道十怪》《苦翁中奖》《小娅过生日》《小菜歌新编》《狗爷爷》《旧怨新恩》《衡阳新·老八景赞》等,在学生大量欣赏理解衡南渔鼓后,组织学生练习并进行舞台实践,邀请衡南渔鼓传承人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后初步具备表演能力。4.文化拓展。音乐学科的创新发展与传统曲艺文化的资源优势相互融合,通过探寻音乐艺术文化与思政教育、文学学科、历史学科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发挥传统艺术的育人功能,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衡南渔鼓校本课程发展空间,达到理想的育人成效。通过衡南渔鼓校本课程增加学生对所在地区传统艺术的知识积累。衡南渔鼓本身特有的叙事性可以提供独特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感受衡南渔鼓剧目的魅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衡南渔鼓有即兴性,可以让学生把时事政治、革命故事以衡南渔鼓舞台表演的方式表演出来,让学生在享受传统艺术的过程中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兴趣是学生学习成长最好的催化剂,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有针对性,课程内容要涵盖观察模仿、身段表演、舞蹈与节奏、演唱与演奏、渔鼓剧本编创、道具制作、舞美设计、经典赏析等。教师要针对性地开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案,不断帮助学生扩大学习空间。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活动教室,运用多媒体把衡南渔鼓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衡南渔鼓校本课程要从学生入学年份及学生能力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前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教学内容以身段练习和方言唱腔学习为主,身段练习以单一动作训练为主,比如口眼身协调、表情管理、情境模拟、人物刻画、舞蹈训练等。邀请相关传承人进行授课,让学生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模仿对戏曲表演的动作、唱腔、语言特点等有基础的认识。中期注重学生的创作,让学生通过欣赏衡南渔鼓剧目,分析剧目所表达的故事内涵、角色的服装特征、唱腔的差异,进而理解衡南渔鼓。在创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把集体互动和配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后期重赏析表演,让学生参与课内课外的衡南渔鼓舞台表演,进而体验戏曲角色扮演,衡南渔鼓赏析与展演制作等。衡南渔鼓校本课程训练要侧重戏曲人物表现、戏曲情景表演、方言运用、身段表现、渔鼓筒的使用等,让学生学习戏曲舞台相关概念,建立基础认知,引导学生运用方言和身段进行自由编创,结合其他艺术类课程如美术课程让学生感知渔鼓表演服装色彩的运用,结合其他艺术类社团如朗诵社团让学生感知衡南渔鼓歌词的文学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结合生活实践,观察互联网上流行的戏曲形式,并与所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其发散思维。
衡南渔鼓校本课程以舞台呈现为基础,从舞台展示、艺术创作、渔鼓文化三个方面将戏曲教育应用于课程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以衡南渔鼓课程为贯穿艺术课程的线索,整合学校艺术类课程,充分挖掘各学科的衡南渔鼓元素,将衡南渔鼓教育融入多个学科,如语文、科学、数学、英语等学科,组织课本剧、英语演讲比赛、语文诵读比赛、渔鼓服装设计、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衡南渔鼓主题戏曲展演,让学生与衡南渔鼓传承人联合,在节假日开展送文艺惠民活动,在广场、剧场等场所开展表演活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挥空间。
衡南渔鼓艺术是湖南传统曲艺文化的代表,通过校本课程推动其走进校园,可以让学生感悟传统曲艺文化的生命力,扩大其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推动衡南渔鼓的传播,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为衡南渔鼓的传承发展培养一批素质高、有潜力的人才。以上的衡南渔鼓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模式只是一种设想,如何在现有音乐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衡南渔鼓课程,逐步构建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校本课程教育新模式,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在校园内充分发挥艺术熏陶工具和教学工具的双重功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