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豪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1980 年左右,中国音乐史学重新焕发活力。通过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期刊中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资料的搜集整理,我们不难看出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各方学者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问题上各抒己见并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对《乐记》作者之论争、琴徽产生时间争论、《声无哀乐论》与《溪山琴况》美学探究、曾侯乙墓编钟及其铭文研究这四个热点问题分别进行论述。
关于《乐记》作者的分歧,主要来源于《汉书·艺文志》中的一段话:“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远,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时为谒者,献二十四卷记,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寝以益微。”①在这里出现的“与禹不同”因语焉不详引起了争议,有学者认为“不同”代表着两本不同的《乐记》,还有学者认为“不同”是校本的不同,故普遍将其归类为战国公孙尼子和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两种说法。
认为作者为公孙尼子的有周畅:“我赞同郭沫若同志的考证,《乐记》是战国初的著作,主要是属于公孙尼的东西。”②李业道:“我同意一些学者的意见以为《乐记》是先秦的著作,包括认为《乐记》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公孙尼子。”③吕骥:“从他现在被保存下来的十一篇中,其中八篇论礼乐,从其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看,使我得到这样的认识:‘以传《易》为道,为洁净精微之疵的公孙氏’就是写《乐记》的公孙尼子。”④这些学者中以吕骥先生为代表,1993年吕骥曾写作《〈乐记〉理论探新》⑤,其中明确表示支持郭沫若先生的观点,但也得到部分学者的反对,随后又掀起一波讨论热潮。
认为作者为西汉刘德的有蔡仲德:“《乐记》的作者不是战国初儒家公孙尼子,也不是‘西汉杂家公孙尼’,而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及其手下以毛生为代表的一批儒生。”⑥修海林:“笔者赞同《乐记》成书于西汉的观点,采用其编著者为‘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及其手下以毛生为代表的一批儒生’这样一种经过周详考证后得出的结论。”⑦赵玉卿:“在关于《乐记》的作者问题上,本文支持蔡仲德先生的观点,《乐记》的作者只能是河间献王刘德及毛苌等一批儒生。”⑧在这批学者中,以蔡仲德先生为主要代表,他的贡献在于对当时所有肯定公孙尼子的观点均提出了反驳,并坚持《乐记》作者为西汉河间献王。
蔡仲德对公孙尼子作《乐记》的观点提出反驳并支持西汉河间献王为作者后,有部分学者对蔡仲德表示反对,但就蔡仲德的一些论证未作出有效反驳,说明作者为西汉河间献王的观点非轻易所能推倒的,但仍有较大争议,故笔者在新的文献或考古资料发现前暂支持《乐记》为刘德所作。另外,《乐记》作者除公孙尼子与刘德外,还有西汉公孙尼的第三种说法,但认为公孙尼为作者的丘琼荪未能详尽展开论述,仅用了“假定”一词。
引起争议的则是嵇康在《琴赋》中所说的“徽取钟山之玉”,以及南京西苍桥砖刻的《竹林七贤图》,还有《淮南子·修务训》中说道:“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不失一弦。”⑨这里的“徽”字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琴徽,但郑祖襄等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动词弹琴的意思。
认为琴徽在魏晋时存在的学者有郑祖襄:“由此推算,琴徽产生的年代是在应劭的晚年和嵇康的幼年之间。嵇康时代也是古琴刚刚开始运用琴徽的年代。”⑩冯洁轩:“琴徽之发端,早不过东汉末年,中经魏、西晋,是发展、过渡时期,约到东晋成为琴之定制。从其发端至确定,约数十百年。”⑪许健:“琴徽始于嵇康时代是可信的,如果硬要把它搬到西汉,许多史实将变得不可思议,徒然增加了混乱。”⑫郑祖襄是认为琴徽在魏晋时存在这个观点的代表者,也正是他开启了20 世纪80 年代关于琴徽问题的大讨论。
认为琴徽在西汉时就存在的学者有饶宗颐:“汉代琴面上必有徽以作琴律取音之准则。”⑬吴钊:“所以,对于战国西汉琴来说,不存在的仅是作为‘明徽’(大约在西汉中期到汉末三国之际)的十三个小圆点,而不是无明显标志的‘徽’(暗徽)。”⑭周武彦:“以《琴赋》‘徽以钟山之玉’为证,琴面上的‘徽位’最迟在三国后期即已形成。对于战国、西汉琴来说,不存在的仅是作为‘明徽’的十三个小圆点,而不是无明显标志的‘暗徽’。”⑮尧宗颐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大家,他在古典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在当今汉学界享有极高声誉,而饶宗颐先生是认为琴徽在西汉时就存在这个观点的代表学者。
笔者在此支持冯洁轩先生的观点:琴徽是在东汉时产生,但因当时战火纷飞,所以并未大规模普及,而乐器的改进与普及在古代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故笔者认为大约到魏晋时期琴徽才得以普及,带有琴徽的古琴才成为主流。
在中国古代众多音乐美学著作中,《声无哀乐论》《溪山琴况》融入儒家、道家之所长,并形成了各自的音乐美学思想特点。
《声无哀乐论》是三国魏时嵇康所作的一部乐论,以音乐本体为切入点,对其音乐审美观念进行阐释,以“秦客”与“东野主人”八个回合的辩论为内容。有关《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的文章有:马钦忠的《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⑯、修海林的《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研究》⑰、蔡仲德的《关于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⑱等等。文章主要说明音乐是客观的,其与人的主观情感并没有关系,不能表现和产生情感,而只能以音响去刺激人,使人产生“躁与静”的反应,但音乐又可以通过平和的精神来引导人。
《溪山琴况》为明代徐上瀛所著,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琴学与美学结合的论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有关《溪山琴况》音乐美学思想的文章有:吴毓清的《〈溪山琴况〉论旨的初步研究》⑲、蔡仲德的《〈溪山琴况〉试探》⑳等等。
对于《声无哀乐论》和《溪山琴况》中音乐美学的探究,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20 世纪80年代初,音乐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浓厚、讨论激烈,以至于1985 年4 月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乐记》《声无哀乐论》学术讨论会。在此之后涌现出大量的音乐美学文章,这个时期关于音乐美学的研究文章有40 余篇,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研究文章减少至20 余篇。1995 年蔡仲德所著《中国音乐美学史》㉑出版,以历史朝代为经,以哲人、专著、专题为纬,对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这对于建立和完善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科学体系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于曾侯乙墓编钟,在20 世纪80 年代初以《音乐研究》为首的期刊中涌现了一批关于铭文的研究成果:湖北省博物馆的《随县曾侯乙墓钟磐铭文释文》㉒、崔宪的《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上)》㉓和《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下)》㉔,发表书籍有饶宗颐的《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㉕等。除了研究铭文以外,更为重要的便是对曾侯乙墓编钟本身的研究,如音色、音高、编次和排列方式等等,许多研究成果在1980年后开始出现,如王湘的《曾侯乙墓编钟音律的探讨》㉖、李成渝的《曾侯乙编磬的初步研究》㉗、李纯一的《曾侯乙墓编钟的编次和乐悬》㉘、应有勤、孙克仁的《曾侯乙编磬“间音”新解与编列研究》㉙,书籍有黄翔鹏的《溯流探源》㉚。
关于其他考古文物研究,20 世纪80 年代由于对曾侯乙墓编钟研究热潮研究其他音乐文物的陆续出土,一些其他的音乐文物考古也迎来了研究热,包括项阳的《考古发现与秦筝说》㉛、方建军的《论东周秦汉铜钲》㉜、李纯一的《周代甬钟正鼓云纹断代》㉝和《周代钟、正鼓对称顾龙纹断代》㉞等。
自从曾侯乙墓编钟1978 年在湖北随县出土,吸引了大量学界的目光,其中编钟和编磬的铭文把战国时期我国已具备十二个半音的乐律体系展示在世人面前,也拉开了对曾侯乙编钟的铭文、音律和排列编次认识的序幕,故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是以曾侯乙的铭文及其本身为重点的。在20 世纪90 年代期间,由于曾侯乙墓编钟带来的考古热,加之各地其他乐器的出土,各地关于新发现的音乐器物的研究开始增多。20世纪90 年代末期出版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㉟是中国音乐考古学的第一部重典,其性质是中国音乐文物资料总集,也是中国音乐史学的一个大型基础工程。这个项目集合了国内数百位音乐学、考古学、历史学方面的专家,其中包括阴法鲁、李纯一、王子初、冯光生等众多学者。在编纂工作中,他们几乎走遍了各个文博单位,对大部分文物进行了现场调查,采集了第一手实物和声学资料,并拍摄了上万幅照片。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注释:
①(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M],中华书局,1962 年版,P.1711、1712。
②周畅:《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和”的观念》,载《音乐研究》,1980 年02 期,51-59。
③李业道:《先秦的社会学——〈乐记〉》,载《音乐研究》,1995 年01 期,44-50。
④吕骥:《关于公孙尼子和〈乐记〉作者考》,载《中国音乐学》,1988 年03 期,4-12。
⑤吕骥:乐记理论探新[M],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⑥蔡仲德:《〈乐记〉作者辨证》,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 年01 期,3-11。
⑦修海林:《〈乐记〉音乐美学思想试析》,载《音乐研究》,1986 年02 期,85-93。
⑧赵玉卿:《“三本〈乐记〉说”辨——与阴法鲁先生商榷》,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 年01 期,85-88+84。
⑨(西汉)刘安撰;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年版。
⑩郑祖襄:《“徽”字与徽位——兼考古琴徽位产生的历史年代》,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04 期,25-28。
⑪冯洁轩:《说徽—兼议郑、饶二文》,载《中国音乐学》,1988 年04 期,74-92。
⑫许健:《西汉有琴徽吗?——与饶宗颐教授商榷》,载《中国音乐学》,1988 年01 期,114-117。
⑬饶宗颐:《〈说琴徽〉——答马顺之教授书》,载《中国音乐学》,1987 年03 期,4-7。
⑭吴钊:《释“徽”—与冯洁轩君商榷》,载《中国音乐学》,1989 年03 期,32-35。
⑮周武彦:《“徽”义四辨——兼谈古琴“徽位”之缘起》,载《音乐艺术》,1996 年02 期,14-17+34。
⑯马钦忠:《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载《中国音乐学》1996 年03 期,79-86。
⑰修海林:《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研究》,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 年02 期,46-54。
⑱蔡仲德:《关于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 年02 期,3-8。
⑲吴毓清:《〈溪山琴况〉论旨的初步研究》,载《音乐研究》,1985 年01 期,35-46+13。
⑳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载《音乐研究》,1986 年02 期,71-84。
㉑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版。
㉒湖北省博物馆:《随县曾侯乙墓钟磐铭文释文》,载《音乐研究》,1981 年01 期,5-18+107-124。
㉓崔宪:《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上)》,载《音乐研究》,1994 年04 期,58-68。
㉔崔宪:《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下)》,载《音乐研究》,1995 年01 期,85-98。
㉕饶宗颐: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 版。
㉖王湘:《曾侯乙墓编钟音律的探讨》,载《音乐研究》,1981 年01 期,70-80。
㉗李成渝:《曾侯乙编磬的初步研究》,载《音乐研究》,1983 年01 期,88-95。
㉘李纯一:《曾侯乙墓编钟的编次和乐悬》,载《音乐研究》,1986 年02 期,63-71。
㉙应有勤、孙克仁:《曾侯乙编磬“间音”新解与编列研究》,载《音乐研究》,1989 年04 期,65-76。
㉚黄翔鹏:溯流探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版。
㉛项阳:《考古发现与秦筝说》,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 年04 期,58-64。
㉜方建军:《论东周秦汉铜钲》,载《中国音乐学》,1993 年01 期,87-99。
㉝李纯一:《周代甬钟正鼓云纹断代》,载《音乐研究》,1996 年03 期,53-63。
㉞李纯一:《周代钟、正鼓对称顾龙纹断代》,载《中国音乐学》,1998 年03 期,43-60。
㉟《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M],大象出版社,1999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