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航,顾宪红*,崔永坤
(1.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2. 上海弗艾柏生物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和小孩的陪伴需求的增加,饲养猫的家庭越来越多。家猫生性胆怯,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常出现应激行为反应[1]。规律的生活、熟悉的家居环境能给猫带来安全感。但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给猫搬新家、就医、到宠物店保健护理、到朋友家串门、假期寄养甚至到户外玩耍,这些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对猫来说都是一种应激原。这些环境变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带猫外出。因此外出对猫可以被看作一种应激事件。外出时间越长,外出的环境与日常家居环境差异越大,猫受到的影响可能会越大,应激反应就越大。猫的应激行为反应主要表现在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两个方面,心理应激会导致猫出现紧张、胆小害怕、焦虑不安、躲避、精神萎靡、不愿意接触陌生人或新环境等,生理应激会导致猫呼吸急促、瞳孔急剧放大、心跳加速等,继而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影响猫的健康[2-3]。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养环境下猫外出时应激行为发生情况,本研究与猫主人合作,以探明家猫外出时各种应激行为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猫主人有效管理猫的外出活动、提高人猫良好的生活体验和积极互动提供依据。
所有参与调研的家猫都从微信招募。 首先,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发布招募家猫参加外出应激行为调研的预告。 一个月内,超过1000名猫主对此表示了兴趣。接着,通过微信小程序向感兴趣的猫主人发放其饲养的家猫健康和外出应激情况的正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每只家猫的名称、品种、性别、年龄、是否绝育、有无系统性疾病和神经系统异常以及最近带猫外出(放入猫包中)期间猫是否发生全身蜷曲、一动不动、喵喵惊叫、躲藏、流口水、吞口水、呼吸急促、耳朵贴平、眼睛睁大/瞳孔放大、颤抖等10种应激行为,这些应激行为记录为“发生”或“没有发生”二分类变量。外出场景包括去医院和朋友家等的室内场景、去公园游玩的室外场景两种。最后,筛选出上述信息填写齐全且最近一次外出时至少发生1种应激行为的健康家猫,其中单一品种在30只以上的只有田园、英短两个品种,合计222只,形成本文家猫外出各种应激行为发生与否的数据集。
将获得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计算家猫外出期间各种应激行为发生率。使用SPSS Statistics Version 20中的卡方检验分析品种、性别、绝育状态、年龄、外出场景对家猫的频率分布及对家猫外出应激行为的影响;根据卡方分析结果,对受到多种因素显著影响的外出应激行为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显著水平,以P<0.01为极显著水平,以P<0.1为影响趋势。
在筛选到分别超过30只的两个品种测试家猫中,田园、英短分别有148只、74只,各占66.7%、33.3%。整体上看家猫的分布,公猫占55.0%,绝育的家猫占65.3%,≤2岁的家猫占39.6%,室外场景测试的家猫占81.5%(表1)。在品种、性别、绝育状态、年龄以及外出场景5个因素中,卡方检验分析任意2因素间测试家猫的频数分布发现,田园品种猫绝育比例显著高于英短绝育比例(70.3% vs. 55.4%,P<0.05);≤2岁的家猫绝育比例极显著低于>2岁家猫的绝育比例(58.9% vs. 77.6%,P< 0.01);>2岁的家猫出现在室外场景的比例显著高于≤2岁家猫出现在室外场景的比例(90.8% vs. 76.7%,P<0.05)。
表1 测试家猫基础信息描述
在调查的家猫10种外出应激行为中,喵喵惊叫发生率最高,达63.1%;躲藏、全身蜷曲、一动不动、眼睛睁大/瞳孔放大发生率逐渐下降,分别为40.5%、38.3%、32.9%、32.0%;流口水只发生1例,发生率最低,为0.5%(图1)。
图1 测试家猫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
品种对家猫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见表2。田园品种喵喵惊叫发生率极显著高于英短品种(70.9% vs. 47.3%;P<0.001),其他所测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不同品种测试家猫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
性别对家猫外出各种应激行为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3)。
表3 不同性别测试家猫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
绝育状态对家猫外出各种应激行为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见表4。绝育家猫喵喵惊叫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其他所测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绝育状态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4 不同绝育状态测试家猫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
年龄对家猫外出各种应激行为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见表5。>2岁的家猫相比≤2岁的家猫,眼睛睁大/瞳孔放大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喵喵惊叫发生率有升高趋势(P=0.075),其他所测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2岁和≤2岁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5 不同年龄测试家猫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
不同测试场景家猫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见表6。室外测试场景相比室内测试场景,家猫外出躲藏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喵喵惊叫、眼睛睁大/瞳孔放大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P<0.1),其他所测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不同测试场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6 不同测试场景家猫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
基于表2~表6的统计分析结果,只有喵喵惊叫受到多于1个因素的显著影响,故对该外出应激行为发生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风险分析,发现品种、测试场景对喵喵惊叫发生风险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P<0.01,P<0.05),田园猫相比英短猫、室内测试场景相比室外测试场景,喵喵惊叫发生的可能性更高,发生率分别高157%、131%(表7)。
基于表7结果,将品种和外出场景合并成1个因素重新建立统计自变量,对喵喵惊叫的影响进行卡方和风险比值分析。结果发现,卡方检验极显著(χ2=7.67,P<0.01),与外出室内外场景的英短猫或室外测试场景的田园猫相比,外出室内测试场景的田园猫发生喵喵惊叫的可能性高3.24倍(95%CI:1.42-12.66)。
表7 猫出外喵喵惊叫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家猫对新的环境容易表现出应激反应。当这种应激反应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或持续较长时间时,就会抑制家猫进食、梳理毛发、排泄、探索和玩耍等行为表达,使猫面临新获得或重新激活传染病的风险,影响其健康和免疫系统功能[2,4-5]。一旦家猫感觉到不安全,他们试图隐藏的频率和强度都会增加[4,6]。当家猫面对相对陌生的外出环境,同时不容易找到躲藏的地方时,就会产生应激。一般日常外出,猫产生即时的紧张、躲避、不让接近等应激反应,会影响猫主人对猫的操作管理及耐心,甚至影响兽医检查及检查结果,对猫进行短时外出训练,可有效地减轻乘车外出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缩短随后的兽医检查时间[7]。猫从完全放松到紧张、害怕甚至恐惧,表现出的行为非常不同,非常害怕或恐惧时猫眼睛完全睁开、瞳孔放大、耳朵向后贴平头部、胡须向后、喵喵惊叫、一动不动但很警惕[1]。本研究筛选的家猫在外出时都表现出了应激行为,其中表现出1、2、3种应激行为的分别有56、58、50只,表现出4种或4种以上行为的有58只;在所测应激行为中,喵喵惊叫发生率最高,达到63.1%。可见,对家猫来说,外出是一种容易引起应激的经历。
在应激条件下,猫惊叫、警觉、滋尿和攻击行为增加[8-11]。最近发现,猫个体之间惊叫比动作行为更可靠,因此,可以作为一个更好的衡量猫应激反应的指标[12]。喵喵惊叫是猫属动物寻求关注的行为[13],因此应激时表达喵喵惊叫可能是猫向外求助的一种行为表现。在本项研究观察到的家猫10种外出应激行为中,有5种发生率高于30%,其中躲藏和一动不动分别与恐惧和警觉有关,全身蜷曲、喵喵惊叫、眼睛/瞳孔扩张、颤抖与紧张有关[13],推测猫外出活动表现出的紧张多于恐惧和警觉。
猫的应激反应除了受到应激因素强度和应激持续时间的影响外,还受猫的个性、早期经历等猫自身因素影响[1,12-16]。不同品种的猫个性有很大差别。田园猫是我国唯一被世界认可的本土自然品种,爱卫生,与人亲近,活泼好动;英短猫性格温顺, 大胆好奇。外出应激反应中,田园猫发出喵喵惊叫的比例极显著高于英短猫,可能表明田园猫应对应激环境容易以叫声表达出来。绝育猫经受绝育手术的负面刺激,或者绝育后猫体内繁殖激素水平的明显变化,可能导致绝育猫对外出应激更敏感,喵喵惊叫更多。2岁的猫已属成年,与青春期猫或幼龄猫好动、爱探索相比,更喜欢安稳,因此面对不熟悉的外出环境更容易发生应激,眼睛睁大/瞳孔放大更多,惊叫得更多。离家外出,到达一个新的空间有限的室内环境,相比到达一个新的空间开阔的室外环境,可能对猫更有压迫感,更容易产生害怕、惊叫、紧张的应激反应。基于本研究,综合影响猫外出喵喵惊叫的品种、外出场景两个因素发现,外出室内场景的田园猫喵喵惊叫发生率极显著升高,提示带田园猫外出到室内场景如宠物医院、朋友家等更容易引起该猫产生应激,应提前做好防范。
直接观察家猫外出应激行为发现,喵喵惊叫、躲藏发生率较高,品种、绝育状态显著影响喵喵惊叫发生率,外出场景、年龄分别显著影响躲藏、眼睛睁大/瞳孔放大发生率,外出室内场景的田园猫发生喵喵惊叫的可能性相比其他猫高3.24倍,值得关注。